第1388章 指路

六月時,祖約又一次回到了淮南,進抵合肥。

他的治所設在合肥老城西邊三十多裡的新城,十五日,芍坡、陽淵二龍驤府集結了一千八百府兵,外加三千餘部曲,合步騎五千餘人,向六安方向前進。

陽淵府的軍士在前,芍坡府的在後,兩府之間還是有明顯差別的。

前者已經組建一年,至少經歷過一個冬天的合練,相互間熟悉很多了。

後者組建不過旬日,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部曲更是沒有定下心來隊列散亂,看着就不是什麼正規兵馬,和晉末的農民起義軍差不多,戰鬥力着實堪憂。

道路兩側是大片的荒草地。

不,仔細看的話,似乎也不全是荒草,還有很多是麥苗,即春播的小麥。

不過這麥田既無壟畝,亦無水渠,麥苗和雜草間雜,遠遠望去真分不太清了。

前方的水邊肅立着千餘兵丁,應是揚州世兵無疑了。

領頭一官將正拿着馬鞭劈頭蓋臉砸向一人,嘴裡罵罵咧咧,狀極憤怒。

祖約策馬上前。數百軍士亦騎馬跟上,手持弓刀槍槊,威風凜凜。

肅立於曠野中的揚州世兵見了,頗有些羨慕。

這些從河南南下當府兵的人,大多隻有十六七、十七八的樣子,卻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有馬,幾乎所有人都披甲,雖然基本都是皮甲。

真是有錢!

不但有錢,還有人伺候。比如少數人有鐵鎧,這會正從騾車上取下,部曲幫着披掛。披掛整齊後,部曲又屁顛顛地爲他取來一根粗長的步槊。

府兵接過後,持槊入列,整理陣型。

部曲倒沒甲,只穿着一身粗麻布衣,挎刀立於騾車旁以爲後援。

“王參軍。”祖約安坐於馬背之上,拱手致意。

王純看了他一眼,轉身行了一禮,道:“祖將軍。”

“方纔一路行來,見田間麥苗稀疏、雜草頗多,這地種得不像樣啊。”祖約笑道。

“鮮卑蠢笨,教不會的,還死犟,說他們以前種地就是這樣種的。”參軍王純彷彿有一肚子火氣,嘆道:“下完種就不管了,四處弋獵,然後闖進別人的地,兩相爭吵,乃至一同弋獵,有的都跑到皖口附近了。”

“酋帥不是都或抓或殺了麼?誰帶頭的?”祖約問道。

“他們自己推選的。”王純說道:“再者,保長、里正、屯將總是要的,不然朝廷就沒法管了。”

“不聽話殺了便是,剩下的就老實了。過個幾十年,全是順民。”祖約不以爲然道。

“還是得讓他們定下來。”王純說道。

說完,又轉身打了之前那人一馬鞭,道:“即刻帶人去田裡除草。”

那人聽不懂,茫然無措。

有人上前翻譯了一下,此人才恍然大悟,一邊齜牙咧嘴,一邊招呼人手去除草。

“他們可有糧?”祖約指着那些人,問道:“若無糧,可發往東邊治河。”

“夠他們吃到秋收了。”王純說道:“就是死性不改,心不定,不肯安居於一處。家裡牲畜吃完近處的草,就收拾細軟想跑,逐水草而居,秋收後再回來。”

“秋收後能回來,已然不錯了。”祖約下了馬,笑道:“岢嵐那邊就是如此。”

“岢嵐是岢嵐,淮南是淮南,本就不一樣。”王純招了招手,準備離去了。

帶隊的軍官吹了一聲角,千餘兵丁立刻排成四列,迤邐而行。

隊伍中還有幾輛檻車,裡面裝着七八個人,垂頭喪氣的。

“此是何人?”祖約問道。

“我帶兵至各處查探,發現此八人帶頭將發下的種子全吃掉了,託辭不會種地。故抓走治罪。”王純說道。

祖約點了點頭。

按他意思,殺了便是,哪那麼麻煩?不願學,不願改變生活方式,那就死。

誰還好言好語哄着你,細心耐心教你?你配嗎?

二人說話間,那邊的鄉村土路上,十餘騎風馳電掣般掠過。

王純看了眼,道:“那是張督治下的飛騎軍,共五百騎。分作數十股,騎馬查看各處屯田之所,見到麥苗稀疏的,便報上去。輕則鞭撻屯將、里正,重則檻送建鄴治罪。”

安置在淮南諸郡的胡人是以屯田形式存在的,各自劃分區域,主官爲屯田校尉,俗稱“屯將”,基本上以一千戶爲單位,就像當年邵勳在陳郡等地收攏災民屯田一般。

對他們的管治是非常簡單粗暴的。

各屯派人去合肥、壽春等地學習,然後領一面屯旗及種子、農具、牲畜若干,回家春耕。

朝廷檢查的方式就是派騎兵到各處巡視,見到人不在的就派兵抓捕,見到麥苗稀疏的就打,種得好的則給以酒食、絹帛賞賜,該屯在下一年也能分到更多的耕牛、農具,甚至撥下錢物——資源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

第一年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四處亂竄的人很多,其中或許還有因爲語言、風俗不同釀成的衝突,或者因爲不適應環境鬧着要北返,但誰分辨你的冤屈?敢反抗就打殺,如此而已。

淮河北岸諸郡丁壯大集,早些年被遷徙過來已經慢慢穩定下來的氐羌、匈奴也沒法和他們共情,誰敢渡河北上,直接擊之。

有不滿憋着,有委屈受着,有血淚嚥下去,實在忍不下去就造反,沒關係,正等着呢。

祖約、王純都明白,沒指望着這些被遷徙過來的第一代完全適應中原的生活,等他們死完了,第二代就順服多了。

但如果你不管,任他們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代和第一代的區別不會太大,白白浪費了時間。

漢魏時匈奴都內遷平陽、太原多少代人了,不管就是那個樣子。

王純離開後,祖約帶着部隊沿着芍坡繼續西進。

他看着煙波浩渺的湖池,暗歎這些胡人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幷州、雍州很多人都沒水澆灌麥田,只能種比較耐寒的粟,淮南不但雨水充足,還有完善的水利陂池幾乎是“天府之國”,這麼好的地給他們真是浪費了。

******

就在祖約率軍巡視廬江時,燕王邵裕帶着千餘兵士南下到了合肥。

他是被父親“趕”過來的,說是看看淮南怎麼管理鮮卑俘衆,畢竟遼東可有不少俘虜呢,至今還在放牧。

其實他本來都要返回遼東了,蓋因母親已經鬆口。不過祖父身體每況愈下,已然不能下牀,左思右想之下,便決定暫留一會,順便多蒐羅些物資、招募些人手、學習下經驗——父親令少府撥絹萬匹,讓他看着採買各色物品。

合肥附近有一屯,乃鮮卑人,俘自徒河。

邵裕帶人四處轉了一圈,對遼東那數萬高句麗、鮮卑、烏桓的“改造”有了點譜。

淮南條件太好了,說實話比江南還好。

沒有江南那麼溼熱,又不如北地冬天那麼冷,正處於南北交界處,整飭好了的話,很可能比江南產糧還多,畢竟這裡同樣能一年兩熟,一樣河湖遍地,平地還更多。

不過遼東就不一樣了,最多一年一熟。有了黑麥後,或許可以嘗試兩年三熟,但比起北地的兩年三熟,畝收還是會略少一點的。

父親曾建議他搞大莊園馬耕、輪作制,將那些俘獲的胡人變成莊客。

即圈一大片荒地,用廣種薄收的辦法,一部分土地種黑麥、小麥、粟等糧食作物,一部分土地種豆子,一部分土地留作牧場。

兩年或三年後,原本種糧食的田地改爲牧場休耕,以恢復消耗的地力,原本種豆子的田地改種糧食,原本休耕的草地改種豆子或能肥田的牧草。

這樣做的話,畝收肯定是不高的,蓋因地裡會殘存雜草種子,以及沒有進行精細的田間管理,導致糧食收成下降。

但這本來就是以量取勝,廣種薄收而已,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比精耕細作還要好。更兼能蓄養大量牲畜,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的戰馬。

邵裕內心之中本來就已傾向於這麼做,此刻來到淮南一看,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或許,父親讓他來這裡,就是爲了讓他仔細思考在人少地多之處如何經營農業。

最重要的是,這種農業生產方式能把胡人圈住,使其依附於莊園,成爲莊客或者說農奴。

淮南這麼做太可惜了,沒必要,但遼東大有可爲。

甚至於,如果有部落過來投靠,也可以給他們劃一塊荒地,教他們這麼做,讓部落首領豪強化。

不能移動的部落一點不可怕,轉型爲莊園主的部落首領也很好對付,慢慢就能管起來了。

父親還是辦法多!

只不過辦法是辦法,實際執行過程中會不會走樣,就考驗他和王府官僚們的手段了。

總之路在腳下,別人只能給你指路,路上具體有什麼樣的坎坷乃至坑窪,只有走的人自己知道了。

同樣的路,不同的人走起來往往就不一樣。

邵裕左看右看,甚至已經在思考這些莊園如何經營。

要不要多養一些馬?如果能打開銷路的話,可以從旅順海運至青州。

要不要多獵一些毛皮?甚至學習中原的鞣皮之術,以賣出更好的價錢。

秋收之後,或可召集諸莊園丁壯,如同府兵一般集結操練。

或者,還可以學習單于府的做法,將這些人編成一個個千人規模的營伍,以什長、百夫長、營督之類的管治。

一瞬間他想了許多。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法度,因地制宜最重要。

六月二十日,邵裕向東抵達了廣陵,看着人頭攢動的治河工地,有些震撼。

廣陵太守陳嚴聞燕王至,立刻前來拜會。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幾個本地豪商。

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1401章 練手(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1433章 民情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975章 暢談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1331章 薄城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1447章 加班第1290章 話聊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1297章 青州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四章 行宮第1191章 補不足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四十章 班師第880章 述志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二十章 撤離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二十章 浚儀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871章 舊人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969章 王政(上)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034章 賭神(上)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199章 閒人們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881章 力真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1178章 軍鎮第846章 燃料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912章 鹽池畔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881章 力真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14章 告狀第944章 祖、王第993章 西巡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五章 弒君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
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1401章 練手(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1433章 民情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975章 暢談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1331章 薄城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1447章 加班第1290章 話聊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1297章 青州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四章 行宮第1191章 補不足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四十章 班師第880章 述志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二十章 撤離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二十章 浚儀第1356章 走又不走,戰又不戰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871章 舊人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969章 王政(上)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034章 賭神(上)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199章 閒人們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881章 力真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1178章 軍鎮第846章 燃料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912章 鹽池畔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881章 力真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14章 告狀第944章 祖、王第993章 西巡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五章 弒君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