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末日降臨

大梁開平四年(330)、大晉太和元年二月十一日,豔陽高照。

一陣馬蹄聲響起,千餘騎自後繞出,前出數百步後,緩緩停了下來。

義從督徐煜下了馬,看着從前方奔回的數十騎,問道:“可能馳突?”

“不能。”探路而回的哨騎言簡意賅地答道。

徐煜點了點頭,不再多話。

江陵、江夏、竟陵乃至襄陽不能用騎兵的地方太多了,他早就已經習慣。

譬如江陵城東的這片湖區,有的地方還行,至少能跑起來,或者冬天能跑起來,夏天不行。但有些地方就純粹是灘塗地了,冬日枯水,湖泊收縮,可以行人,但無法讓騎兵大規模衝殺。

更何況還有縱橫交錯的無名小河,將戰場的地形切割得十分破碎。一塊地或許只能站個兩三千人甚至更少,雙方交手之時,就像籠中的野獸一樣,無法威脅到另一個籠子裡的對手。

但騎兵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徐煜仔細觀察着戰場,試圖找出可以馳突的地方。

片刻之後,他放棄了,轉而下達命令:“把甲脫了。”

衆人有些驚訝,不過還是很嚴格地執行了命令。

身邊這千餘騎,不像幽州突騎督那樣人馬俱披重鎧,而是人有鎧、馬沒有,屬於重騎兵,但非具裝甲騎,或者半具裝甲騎(只有馬首鎧、胸鎧,無身鎧、搭後、裙甲等防具)。

去掉人身上的鐵鎧後,重量大減,或許可以嘗試一下。

念及此處,徐煜已經遣人上前試探了。

在他們後方,一羣羣重甲步卒正席地而坐。

他們面色輕鬆地看着湖面上的晉軍水師,眼中閃耀着躍躍欲試的光芒。

來吧,快點上岸,好好戰一場。

再遠處,依然是大量牽着戰馬的騎兵。行走之時眼睛不由自主地瞟向東邊,

攻城戰也停下了。

諸郡丁壯、諸部雜胡鬆了一口氣,太殘酷了。

有些沒經歷過的人,心絃一鬆,直接嚎啕大哭起來。片刻之後,便有監軍帶着軍士過來,當場抓捕,手起刀落,斬於轅門。

當血肉模糊的頭顱滾落在地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馬上的功名富貴好取嗎?其實並不好取,大部分人博不到,會變成一堆枯骨。

“咚咚”的鼓聲響徹大地,一營又一營的軍士列隊出城,在曠野中或持槍肅立,或席地而坐,緊緊盯着湖面上的敵軍。

看這個架勢,很明顯是以獅子搏兔的架勢,全力應付。

整整一萬五千步騎嚴陣以待,彷彿隨時可以將來犯之敵趕下水去。

水面上的敵軍艦船也在動。

小船遊弋不定,來往於楊水上下游之間,或是在巡視,又或者在傳遞消息。

時不時有一支船團開出,向南而去。岸上立刻有騎士奔出,緊緊監視着。雙方都看着對方的動作,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щщщ¸ тTk ān¸ ℃ O

場中唯一有動靜的,大概就是那幾個土臺了。

弩車仍在一刻不停地發射着,弓手也仔細瞄着前方,時不時射出一箭,繼續襲擾江陵守軍。

大戰爆發的氣氛十分濃郁。

******

陶侃並不想打。

作爲一個常年征戰的老將,他已經拋棄了一切幻想,知道事不可爲之時,再不甘心也要收手。

就像輸光了的賭徒,總想着再來一把或許會不一樣,但殘酷的現實會告訴他們,身上最後一枚銅錢也保不住,你會陷得越來越深,最後徹底翻不了身。

他此刻已經到了城南。

數十艘艦船駛進了原本的水寨附近。

白髮蒼蒼的陶侃肅立船頭,凝視着被燒得七零八落的水寨,久久無語。

船工們奮力划着木漿,每艘船上都載着數十名全副武裝的甲士,一點點靠近水寨。

在岸上監視的樑軍發現了敵人的迫近,立刻有人向後退去,策馬狂奔,通報消息。

北風之中好像傳來了一陣激烈的喊殺聲,鼓點響得到處都是,慢慢地,深沉的角聲也響起來了,似乎城北正在爆發一場激烈的戰鬥。

陶侃不爲所動。

船隻一點點靠近。

一些船上射出了密集的箭矢,將監視的少許樑軍逼退。

“嘭!”陶侃的座艦悄然靠上了被燒得一片漆黑的水寨。

陶侃唰地一聲抽出了佩劍,掃視船上衆人,道:“你等有的跟隨老夫十餘年了,平日裡可曾虧待過你們?”

親兵們沒有猶豫,紛紛抱拳說道:“明公待我恩重如山,今當以死報之。”

陶侃輕嘆一聲,道:“老夫已年過七旬,死就死了,無憾也。然連累衆壯士,心實難安。”

見有軍校想要說話,陶侃輕輕擺了擺手,道:“只要我陶氏子弟在一天,定會保得諸君妻兒老小衣食無憂。”

“明公。”有親軍將校跪了下來,道:“昔年家慈病重,全賴明公延請名醫救治,得以多活數年。此恩不報,枉爲人也。”

“明公。”又有人跪地,泣道:“無有明公,我早餓斃於街頭,今當報之。”

“若無明公,僕如何娶妻生子?大丈夫死則死矣,明公下令吧。”

“明公……”

衆人紛紛表態,豁出去了。

陶侃面現欣慰之色,道:“老夫隨你等一同上岸。”

言語之間,當先踏上了岸邊的青草地。

數百親兵緊隨其後,團團圍護在他身邊,行軍一段距離後,微微散開,結成軍陣。

在他們身後,又有兩千餘人沉默地上了岸,列隊前行。

整整兩千五百人的行軍縱隊,也展現出了別樣的氣勢。

城南不便展開大軍,但其實一直有小股樑軍負責監視。

此刻見到晉軍竟然上岸了,有膽大的軍校直接帶着百十人就衝了上去,夷然不懼。

不過這次他們遇到的對手不一樣。

陶侃的數百親兵已存死志,個個勇猛無匹,與衝過來的府兵絞殺在一起。

雙方不斷有人倒下,而隨着後陣的兩千餘荊州兵展開隊列,兩翼包抄而來,衝陣的府兵終於感覺到了不對,直接向後撤退。

長堤上響起了清脆的馬蹄聲,又有數十騎衝至。

晉軍弓弩齊發,將其阻遏在外。

主力部隊不疾不徐,牆列而進。

百餘府兵過半被斬殺當場,釘死在了地面上,其餘則潰散而去。

江陵城的南門被從內部打開了。

很快,數百軍士當先出城見樑軍多被驅逐到遠處之後,大喜過望,護送着十餘輛馬車迤邐而出。

陶侃看都不看他們一眼,繼續帶隊前行,將仍不死心的樑軍騎兵進一步向前驅趕。

城內仍有人向外涌出。

除了一開始的數百人外,這次出來了許多男女老少,他們面色驚慌,神色惴惴,甚至還大聲哭喊,亂得可以。

陶侃扭頭一看,眉頭緊皺。不過很快就嘆了口氣,沒再多管。

西邊響起了奔雷般的馬蹄聲,似有千軍萬馬在往這邊趕。

陶侃等人神色一凜,知道樑軍要大舉殺至。

******

關鍵時刻,陶斌總算還有那麼幾分骨氣。

待數百先頭部隊護送着家眷、賓客、僕婢離開後,他又讓城中官員、將校的家人緊隨其後,往水寨方向撤退。

他則帶着千餘荊州兵走在最後面,往南門狂奔。

城東也響起了殺聲。

他知道,那是有一部分水陸將士上岸,早就盯着他們的樑軍定然抽調兵馬,殺奔而至。

那些人不是什麼精兵猛將,戰力羸弱,擋不了樑軍多久。想到此處,他連聲催促,帶着長龍般的部隊衝出了南門。

南門外的戰鬥也爆發了。

樑軍應該是從城西抽調的人手。一部分重甲步卒居前,頭裹黃巾的輕甲步兵隨後,高鼻深目的騎兵從兩翼前出,手持刀劍與圓盾,也顧不得傷亡了,硬着頭皮衝向己方大陣。

狹窄的戰場幾乎都被雙方兵馬填滿了!

陶斌暗歎一聲。

這個時候,他怎能丟下父親逃跑呢?那還不被人罵死?但手下這批人士氣已泄,只想着逃命,又如何能戰呢?

關鍵時刻,他讓部將把這些荊州兵種子帶走,自率二百親兵上前,增援其父。

戰鬥愈發激烈了。

陶侃的四百親兵幾乎損失過半,對面衝殺而至的府兵也傷亡慘重,但他們仍然咬着牙堅持。

一方心存死志,一方士氣高昂,雙方肆意揮灑着生命,一個接一個倒下。

西方又響起了整齊的腳步聲,更多的樑軍趕到了。

他們在狹窄的戰場外停下,迅速調配部伍:重甲精卒居前普通兵卒居後,牆列而進。

長堤上也有大隊兵馬殺至。

“阿爺,撤吧。”陶斌衝到近前,大聲說道。

他們身後其實已經響起了嘈雜聲。那麼多人在倉皇撤退,又怎麼可能沒有影響呢?

不如趁着樑軍大隊人馬還沒趕至,先退了再說。

陶侃並不答話,只死死看着西邊正在整隊的樑軍步卒。

陶斌朝親兵們示意了一下。

衆人會意,直接架起陶侃,道:“明公,撤吧。”

陶侃還有不到二百親兵,見狀大吼一聲,齊齊前衝,完全是不要命地瘋狗打法,將對面的府兵衝得節節後退。

陶斌帶着自己的二百親兵緊隨其後,向樑軍殺去,同時下令登陸而來的兩千餘荊州兵往水寨方向撤退。

南門之外,哭喊之人越來越多,隱隱夾雜着大片叫罵聲。

蠻夷兵、湘州兵、豪門僮僕狼狽地衝了出來。

他們剛剛收到撤退命令立刻明白被留下來當替死鬼,雖然人家總算沒完全喪盡良心,還知道讓他們撤。

整個城南一片混亂,仿如末日降臨一般。

第1414章 告狀第918章 辦法(上)第六章 棗嵩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1120章 豪族化第894章 探望第1344章 到了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主角養兵數量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八十章 消息第1127章 探親(上)第1318章 慕容兄弟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二章 朝議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805章 汾水(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244章 精舍(上)第899章 決意第1263章 貞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1160章 終局(上)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1407章 一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413章 辭行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1023章 抉擇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1425章 河東第1422章 感悟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七章 文昌殿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917章 上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十五章 濯足第1390章 七月第1218章 威逼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355章 平頂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1404章 見聞第1243章 老區第1260章 萬象第1416章 體會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章 批發第1218章 威逼第1218章 威逼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065章 習家池第1105章 臘月(上)第四章 攤子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1419章 分不清
第1414章 告狀第918章 辦法(上)第六章 棗嵩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1120章 豪族化第894章 探望第1344章 到了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主角養兵數量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八十章 消息第1127章 探親(上)第1318章 慕容兄弟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二章 朝議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805章 汾水(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244章 精舍(上)第899章 決意第1263章 貞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1160章 終局(上)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1407章 一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413章 辭行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1023章 抉擇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1425章 河東第1422章 感悟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七章 文昌殿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917章 上郡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十五章 濯足第1390章 七月第1218章 威逼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355章 平頂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1404章 見聞第1243章 老區第1260章 萬象第1416章 體會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章 批發第1218章 威逼第1218章 威逼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065章 習家池第1105章 臘月(上)第四章 攤子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1419章 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