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

“陛下,出事了,仁親王大駕在廣安門附近遭遇伏擊……”

乾清宮的寢宮中,一身寬鬆袍服的誠德帝正斜斜地靠在錦墊子上,與側坐在榻邊的四爺扯着閒話,在四爺的小意奉承下,氣氛自是輕鬆得很,只是這等輕鬆與舒閒並未能持續多久,就見李德全已是滿臉惶急之色地衝進了寢宮中,連大氣都顧不得喘上一口,便已是顫着聲地出言稟報道。

“什麼?晴兒如何了?說,快說!”

一聽弘晴遇刺,誠德帝登時便急紅了眼,也不等李德全將話說完,便已是一躍而起,一把拽住李德全的胸前衣襟,氣急敗壞地便吼了起來,那等矯捷之狀,哪還有半點的病態,簡直就有若一隻被激怒的獵豹一般。

“啊,啊,陛、陛下,仁、仁親王應該無事,只是眼下情形尚不明朗,奴才,奴才……”

李德全壓根兒就沒想到誠德帝會激動若此,當即便被嚇得渾身哆嗦不已,可又不敢不作出應答,也就只能是結結巴巴地接着往下稟報着。

“混賬,那還不趕緊去探明瞭,快去,快去!”

眼瞅着李德全半天沒說出個所以然來,誠德帝當即便怒了,猛地將李德全一把推倒在地,氣咻咻地便跺腳怒喝着下了令。

“啊,喳!”

面對着誠德帝的滔天怒氣,李德全哪敢有半點的怠慢,一骨碌翻身而起,連滾帶爬地便往外躥了出去。

“陛下莫急,臣弟以爲仁親王吉人天相,應不致有事的。”

聽得弘晴遇刺,四爺第一個反應便是三阿哥動手了,心裡頭自不免期盼着三阿哥能得手,一旦真是如此,那他四爺的機會也就來了,不用多,只消全力發動,將刺殺弘晴的罪名往三阿哥頭上扣了過去,便可坐得漁翁之利,當然了,前提條件是弘晴必須死,這一點,四爺心中自是有數得很,不過麼,他卻是斷然不會在誠德帝面前有所流露的,也就只是裝出一副憂心忡忡狀地說出了句無甚營養的安慰話來。

“嗯……”

誠德帝對弘晴的感情說起來複雜得很,既有父子之深情,也有政治對手之間的深深忌憚,兩者幾乎是混雜在了一起,難說哪一部分更重上一些,先前聽聞弘晴遇刺,父子情深之下,自然是暴怒不已,可待得稍稍冷靜下來後,又不免有幾分期頤弘晴是真兒個地出了事,只是這話一來是不好說出口來,二來麼,誠德帝也沒糊塗到忘了江山社稷的地步,對於四爺的那麼句廢話,誠德帝自是懶得去迴應,也就只是悶悶地長出了口大氣,揹着手,在寢宮裡極速地來回踱着步,一見及此,四爺也自不敢再多嘴,可又不願就此離去,索性便閉緊了嘴,垂首站在了一旁。

“啓奏陛下,仁親王在宮門處求見。”

李德全去後不多久便又匆匆地轉回了寢宮,面帶喜色地稟報了一句道。

“哦?好,快,快宣!”

一聽弘晴已到,誠德帝心中原本患得患失的心思頓時爲之一空,取而代之的是對弘晴的父子之情深,也沒急着細問根由,緊趕着便是一迭聲地道了宣。

“喳!”

這一見誠德帝這般焦急,李德全哪敢有所耽擱,趕忙恭謹地應了一聲,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寢宮,不多會,便又已陪着一身整齊朝服的弘晴從外頭轉了進來。

“兒臣叩見皇阿瑪!”

方一行進寢宮,入眼便見誠德帝面帶焦急之色地站在榻邊,弘晴的心絃沒來由地便是一顫,一股子酸楚之感猛然打心底裡翻涌了起來,眼角不禁爲之微微一溼,好在城府深,倒也沒露出甚感情之波動,僅僅只是神情略帶一絲激動之色地搶到了御前,緊趕着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晴兒沒事便好,沒事便好啊,來,起來敘話罷。”

這一見弘晴好端端地就在眼前,誠德帝懸着的心也就算是落回了肚子裡去了,只是心中的餘悸顯然未消,言語中自不免便帶了幾絲的顫音。

“謝皇阿瑪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弘晴之敏銳,自是能聽得出誠德帝這等言語中所飽含的感情並無虛假,心中的暖意自不免便更濃了幾分,三呼萬歲的聲音自也就顯得格外的真誠。

“晴兒,是何人乾的此事?且說與朕知,朕定要抄滅其九族!”

誠德帝擔心盡去之餘,怒火卻是不可遏制地大起了,沒旁的,這等光天化日之下暗殺親王的行徑已然觸犯到了誠德帝的底限,更別說此際正是六國使節團來訪之時,這丟人都丟到化外去了,以誠德帝好面子之個性,又怎能忍受得了。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並不清楚是何人之手筆,事情是這樣的,兒臣今兒個與六國使節團會晤之後,……,是時,府上侍衛雖反應迅速,第一時間控制住了現場,卻並未發現兇手之行蹤,顯見兇嫌必是江湖高手無疑,若是兒臣料得不差的話,應是白蓮教餘孽所爲。”

儘管現場並未追緝到行刺之兇手,可弘晴卻知曉能幹得出此等事情的,無非就是那幾位不成器的弟弟罷了,箇中無疑又以三阿哥之嫌疑最大,然則弘晴卻並不打算說出心中的懷疑,甚至也沒打算在此時去深究此事,這便將罪責往白蓮教餘孽頭上栽了過去。

“白蓮教?又是這幫陰魂不散的敗類,氣煞朕了,哼,傳朕旨意,全天下嚴查白蓮教餘孽,一經發現,盡誅!”

一聽又是白蓮教作亂,誠德帝的怒火頓時便更盛了幾分,面色鐵青地便怒罵了一嗓子。

“陛下,臣弟以爲此案恐沒那麼簡單,箇中應是別有內情!”

誠德帝話音方纔剛落,原本始終默默無語地站在一旁的四爺卻是突然閃了出來,亢聲建言了一句道。

“哦?四弟之意是……”

這一年半以來,在四爺不遺餘力的討好與阿諛之下,誠德帝似乎忘了四爺當年與其爭位的不快,對其也愈發寵信了不少,哪怕此際四爺的插話顯得有些突兀,誠德帝也並未計較那麼許多,而是順着其之言語便探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陛下明鑑,今日仁親王與六國使節團會晤乃是朝堂大事,民間縱有耳聞,也必不知具體之會晤地點,更難知曉會晤之後,仁親王必會進宮面聖,從而可知此番刺殺之所以能得逞,必有官場中人蔘與其中,此爲其一,再,按仁親王所言,刺客所用的乃是軍中制式手榴彈,此乃禁物,民間草莽豈能擁有,此必與軍中有涉,若不徹查清楚,臣弟恐京師難有安寧也。”

四爺顯然是早已看破了弘晴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自是不願讓這麼場風波就這麼輕易地揭了過去,也早就想好了挑唆之言,這一聽得誠德帝見問,立馬不慌不忙地解釋了一番。

“嗯,四弟所言甚是,此事看來確是內幕重重,若不徹查清楚,後患恐將無窮也,晴兒怎麼看此事?”

四爺心思雖是不正,可所言的道理卻都說到了點子上,誠德帝自不會聽不懂,心下了然之餘,後怕也當即便起了,沒旁的,今兒個能有人拿手榴彈去刺殺弘晴,未見得明日便沒人擡着大炮來轟擊皇宮,真要是如此,誠德帝怕是連睡覺都難睡安穩了去了。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四叔所言確是有理,只是值此六國使節團來訪之際,卻是不宜大動干戈,且待六國使節團離去之後,再行計議也不爲遲。”

以弘晴之智商,又怎可能會看不出四爺在此際出頭是不懷好意,純粹就是想將水徹底攪渾了去,可縱使明知如此,弘晴卻也不能在誠德帝面前睜着眼睛說瞎話,也就只能是端出六國使節團來訪一事作爲擋箭牌。

“賢侄此言差矣,六國者,無外乎化外蠻夷罷了,何須道哉,須知攘外必先安內,此正理也,今日賊子可以公然刺殺賢侄,明日卻不知有要朝誰發難了去,若不徹查到底,怕是滿京師都難有個寧日罷?”

四爺一門心思就是要攪局,自是巴不得事情鬧得越大越好,又哪可能真讓弘晴的息事寧人之想法落到實處,這不,弘晴話音方纔剛落,也不等誠德帝開口表態,四爺已是言辭灼灼地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唔……”

四爺這麼一開腔,原本打算同意弘晴之建議的誠德帝當即便遲疑了起來,沒旁的,在誠德帝看來,二者所言都各有其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真要說誰對誰錯麼,一時間還真不好下個定論的,當然了,在誠德帝看來,似乎四爺的建議更爲可取一些,畢竟六國不過都是化外蠻子,談得攏談不攏都與大局無甚關礙,只是弘晴的面子又不能就這麼掃了去,真要是激惱了弘晴,誠德帝也真不知該如何自處纔好了的,正因爲此,誠德帝沉吟了良久,都不曾下個決斷……

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269章 夜黑殺人夜(一)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1049章 預作綢繆(二)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1088章 選秀風波(一)第846章 混沌格局(一)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722章 借力打力(二)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67章 肥差?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1056章 沸反盈天(六)第815章 本王有恙(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910章 巧取石堡城(二)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396章 一語道破(一)第518章 啓動推廣計劃(三)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751章 太極推手(二)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445章 燙手的山芋(一)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999章 舉重若輕(八)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588章 和爲貴(三)第725章 收穫季節(三)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262章 故人(一)第960章 何去何從(三)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588章 和爲貴(三)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56章 宴無好宴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633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五)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56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二)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262章 故人(一)
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269章 夜黑殺人夜(一)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1049章 預作綢繆(二)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1088章 選秀風波(一)第846章 混沌格局(一)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722章 借力打力(二)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67章 肥差?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1056章 沸反盈天(六)第815章 本王有恙(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910章 巧取石堡城(二)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396章 一語道破(一)第518章 啓動推廣計劃(三)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751章 太極推手(二)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445章 燙手的山芋(一)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999章 舉重若輕(八)第678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588章 和爲貴(三)第725章 收穫季節(三)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262章 故人(一)第960章 何去何從(三)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588章 和爲貴(三)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56章 宴無好宴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633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五)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56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二)第817章 思想工作(一)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262章 故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