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乎每家的銀行上都躺着一筆不小的款子,還不知道要怎麼花的江村人。
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話。
此時,都已經看清楚了意見徵集書後,衆人正低聲商量起來。
“這一比一點五的賠償還是太低了一點!”有人第一時間不同意。
“確實是,不說按照政府的一比二來賠房屋面積,可至少得比這一點五稍高一些啊!”
別說深城了。
就是他們順城,現如今這一比一點五的賠償,也就是一些偏遠地方,巴不得拆遷的村子會直接同意。
“有賠錢的選擇,他們應該不會樂意賠太高。”有人直接說着。
畢竟相比起建房成本,跟實打實的賠錢肯定不一樣。
“還有這宅基地的賠償,他這裡倒寫的不是很清楚。”有人又指出另外一部分的賠付問題來:
“但在後面鎮上居問的詢問中,還是解答了。”
“宅基地可抵相同面積的房子。”
“也就是說,即使破爛的只剩下宅基地的地方,也能有房子可以拿。”
說到最後,他也有些遺憾了。
這一次他也跟安鬆雨一家一樣,是過來湊熱鬧的。
不然如果是他們那一片的賠償條件的話,還真不是不可以考慮。
畢竟他們後面拿到手的那些房子,按照拆遷辦那邊的評估,估計真的很難以按照房產來算。
倒是這宅基地……果真在城裡買房,也還是得挑這樣的地方買。
看看,不管是房子再破再舊。
最終就那塊宅基地在,也能值不少錢。
江村有這一次正好的拆遷的住戶,他看的不是很仔細。
聽到同村人這話,趕緊把手上的資料翻了又翻。
當他在背面的角落裡找到這一條時,忍不住嘀咕着:
“這公司有點狡猾啊!”
“那肯定,你當資本家的錢這麼好賺啊?”有人輕聲接了一句。
“那意見要怎麼寫?”安建寧悄聲的問着衆人。
“直接按照所想的寫不用成了?”畢麗珠格外乾脆利落的回答着。
看安建寧還一臉爲難,她乾脆用自己這份資料填了起來。
等她寫完,安鬆雨等人都湊過去看了。
上面只寫了簡單的一條,房屋面積根據年限最高一賠二,最低一賠一。
年限判定以政府拆遷辦公室爲準。
這個公司倒也沒有節約那幾張紙。
安鬆雨他們一行人雖然是看熱鬧的,這意見徵集表卻也是一手一份。
安建寧看着三嫂填上的內容,怎麼看好似也沒有什麼好更改的。
於是她乾脆接過來,把自家的房號以及房主姓名、聯繫方式給填了進去。
顯然,這也就是她本心所想了。
周圍的江村人反應很快,看她這邊填好了,都借過去看了一圈。
一小會兒後,江村所有在這邊有房產的,都填好了意見徵集表上的內容。
安鬆雨看他們已經放一起後,特意翻了翻……
這照抄的也真有水平,連標點符號都沒有改一個。
江村人可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反倒都覺得自己反應夠機靈。
看鎮上其他人還在抓耳撓腮,他們有人還湊過去幫忙出主意呢!然後安鬆雨就那麼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江村人填好的意見徵集表,一傳二,二傳三開始傳閱了起來。
旁邊一直在注意着情況的開發公司人員,立刻上前阻止起來。
緊接着,就有人過來提醒着:“相信大家也知道,各家房子自身的情況、位置,人員情況等都不相同。”
“還請各位填寫意見徵集表的時候,不要太參考其他人的意見。”
提醒完後,那位工作人員又轉頭看向安鬆雨他們:
“請問……衆位是不是已經填完意見徵集表了?”
“如果是的話,其實也可以現在交給我們了!”
江村之人倒無所謂。
反正是實名收集意見,現在交給待會交也沒什麼差別。
於是,把被傳來傳去的意見表都找了回來,江村人一起把它們給了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僅只是看了看意見表上的內容,就變了神色。
他趕緊一一翻看了一遍後,半點也不停頓的拿給了正在休息的公司領導。
看着他們統一要求提高房屋面積的賠付,有人意外的道:
“這羣拆遷戶,不是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嗎?”
“怎麼不打算拿錢走人?”
“可能……他們根本不差賠付的那點錢?”旁邊有人隨便亂猜了一句。
引起幾個領導的目光都掃了過來。
不過想想也是,周圍拆遷的那些村民們,不都是一朝暴富。
聽說附近的小區,有人是直接一棟一棟的掃樓呢!
儘管聽說這羣人,只是深城之外的小城市過來的拆遷戶。
想必半棟自建房的錢,還是不太看得上的吧!
更何況,但凡是會算賬的都知道。
自建房的房價,雖然看似跟小區房子相差無幾。
可也要看是跟什麼樣的小區來對比。
當然,他們建的安置房,其實也就那樣!
可現在房產市場的價格提升之快,拿錢跟拿房的區別,還是很容易算清楚的。
只是,做爲開發公司的員工,他們即使知道這種選擇的正確性。
卻也沒有辦法贊同!
畢竟,人家還在坐地起價呢!
“一比二的賠償條件其實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他們也沒有要求要什麼房屋情況都按照這個條件來賠付。”有一個比較理智的領導直接說着。
這個其實也是他們公司內部給予的底線。
另外,按照公司規定,他們項目的啓動時間也快到了。
原本,他們還想着趁此機會,再跟他們做最後的談判。
大不了就從一賠一點五再提升一點點。
卻沒有想到,江村那羣人最終還是壞了他們的事啊!
看大家的神色都有些不好看,其中一人頗有些幸災樂禍的道:
“你說,他們在我們這邊沒有多少房子,都敢這麼直白的提意見。”
“那另外一邊呢?”
幾家公司可都清楚,那家公司佔的不只是最好的地塊。
還特意提前做了不少準備。
其中大多數的準備都成功了。
這不,即使他們公司見機的快,還是沒有獲得那塊土地的開發權。
可偏偏,最底層的佈置,卻遇上了江村這個過江強龍。
把他們佈置了一兩年的後手,全都給攪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