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拆遷辦到來
宣映是真的從來都沒有想過。
僅只是出於對於丈夫的信任,以及對丈夫老家發展的看好。
竟然能夠讓她在結婚時放棄了新房之後,獲得如此之多。
想到得知拆遷的消息後。
她問過丈夫,回家告訴父母親人。
以及家人在知道她一結婚,就直接把戶口與丈夫一起落在村子裡時的慶幸。
宣映嘴角的笑容就更深刻了幾分。
說起來,自從決定了不買新房,還照舊舉行婚禮之後。
她父母即使笑容再燦爛,也總是難掩那抹時不時出現的擔憂。
親戚鄰里,更是有不少人明裡暗裡在說她傻。
甚至就連倒貼這樣的話都能說出來。
而這一次拆遷,可以說直接讓父母在親戚鄰里之間,變了個樣。
也就是擔心他們村的拆遷,至今還沒有完全落實。
不然她媽都要忍不住,要把這事宣揚的誰都知道。
可越是如此,宣映就越知道父母對她的這份心。
“這一片區域都是種植的葡萄,品種也挺多了。”安鬆雨的聲音,驚醒了宣映。
她接過大姑子順手摘的一串成熟的十分恰好的葡萄,笑着摘下一顆品嚐。
安鬆雨帶着幾人慢悠悠在葡萄林中漫步。
還特意指了指旁邊更大片的葡萄林,以及他們現在所在的這一片,解釋着:
“爸當初讓籤的承包合同裡,葡萄就只有這一小片。”
“它的品種叫做京優,只要上色就能直接吃。”
“而且基本沒有什麼酸味,口感偏硬一點,甜也不錯。”
“就是這些年來,沒有人管理,不只葡萄藤亂牽亂搭。”
“還有這果子……”
說着,安鬆雨看着掛滿了葡萄架,那一串一串的紫色葡萄,就忍不住搖頭。
與沒有經過仔細管理的葡萄相比,它們的賣相真的不怎麼樣。
安松林幾人一邊聽着,也一邊尋找着適合下手的葡萄。
等到摘下來後,也不管有沒有清洗過。
就一顆一顆品嚐起來。
果真,葡萄的單顆雖然並不是很大。
整串葡萄看起來也長的不是很密實。
甚至是同一串的葡萄,也是生長的大小不一。
可這口感還真不錯。
“幸好這片葡萄基本成熟了。不然到拆遷的時候全部毀了,就實在是可惜了!”宣映也忍不住感嘆着。
安鬆雨看了一眼哥哥,並沒有多說什麼。
等兄妹幾人在新承包下來的果園走了一圈。
每人手上的籃子裡,都裝着好些不一樣的水果回來時。
就看到安建平一行人,也從村委那邊走了過來。
安鬆雨有些疑惑。
但家長們卻並沒有告訴他們的意思。
可是,第二天,安鬆雨就隱隱的發現了不同。
首先,村裡在建的,不管是改的也好,擴的也好,都被要求昨天晚上結束。
今天,村裡各家請來的人,大部分都擋在村口處,不許進入。
村裡自然會有人不甘,可在村委難得強硬,甚至連兩家長輩都請出來的情況下。
大多數村民也不得不放棄。
至於那些實在放棄不了的。
村委也都上門一一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
可這些人,基本也都不會聽勸了。
幸好,沒有充足的人手,他們即使再不甘心。 也都是小打小鬧了。
還有一些實在是閒不下來的,村委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畢竟像去河邊拉回來一些石頭。
用來給院子、地邊鋪上小路或者是花壇這點小事。
拆遷辦的人應該也是不會計較的。
安鬆雨還來不及確認,這樣的改變是否跟他們家有關時。
第二天,拆遷組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就正式進入了江村。
安鬆雨早上還沒有出門,就被消耗靈通的小叔堵在了家裡。
他說:“聽說今天拆遷組分成了兩組,同時進駐我們江村跟林村。”
“阿雨,我出來前已經跟你爸媽打了電話。”
“還有你大姑小姑,他們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
“所以,待會開完了拆遷動員會之後,你就趕緊跟在我們身後排隊吧!”
這也是前兩天一大家子商量出來了。
因爲兩個姑姑的情況特殊。
再加上安鬆雨一家,基本也沒有村裡生活過。
安建安夫妻倆,也有小十年沒在村裡了。
爲了不讓村裡那些人說再多的閒話。
甚至是不用再繼續安排人在果園、桑基魚塘裡看着。
他們家都會響應號召,最先進行測量。
果真,不過早飯剛過的時間,村裡就通知開會了。
這一次,大家都知道是什麼事情。
所以村裡的每一家,別說派代表了,就是三歲小兒都跟着去湊熱鬧了。
村委外面的小廣場上,已經搭起了臺子。
安鬆雨幾人趕過去時,上面的位置還沒有人坐着。
等又過了一小會,整個小廣場幾乎都站滿了人。
江文林帶着村委的幾個人出來確實了人數後,拆遷辦的人才正式出現。
拆遷辦的人一共來了三個。
他們先自我介紹了一番後,就十分直接的開始宣讀起了補償範圍以及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同時,還不只一次提醒大家。
從拆遷公告到達江村的那一刻起。
公告上面寫明的新建、擴建、改建等,都將不被承認。
宣讀完資料後,他們甚至都不給村民們反應時間,就直接告知大家:
從今天開始,將對整個江村進行拆遷登記。
隨着這話一落,整個小廣場瞬間變得鬧哄哄。
但除了少數幾人能夠接受之外。
大多數人都覺得從公告到現在,實在是太快了。
可拆遷辦的人並不是在跟他們商量。
對於村民們的議論不只視而不見。
就是有人站出來主動詢問,他們也都格外堅持。
又過了好一會兒,眼看着廣場裡的人討論的越來越熱鬧。
可卻也沒有半個人主動過來登記。
拆遷辦的三人忍不住互視了一眼。
原本,那個條件他們還準備保留着,可現在……
看着彼此眼中的無奈,坐在中間除了最開始自多介紹時開過口的汪主任,不得不再次出了聲:
“各位村民們,我知道你們也是鄉土難離。”
“但剛纔的拆遷條款你們也聽到了。”
“政府對於這一次的拆遷,也是充滿誠意了。”
“所以,我相信大家也會支持我們的工作。”
“但對於最積極支持我們的,我們拆遷辦肯定也會給予一些獎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