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呼吸格外的重,方纔吃飽的肚皮劇烈起伏着,一看便是假寐。
周昭瞧着好笑,在自己的桌案前坐了下來,提筆開始批卷宗,那淡然的模樣,就像是方纔沒有聽說有升遷機會一般。
李有刀偷偷的睜開了一隻眼,見周昭沒有再開口的意思,冷哼了一聲,又忙閉上了眼。
等了好一會兒,見她還是沒有上前遊說,終於是睡不着受不了,氣呼呼地跳了起來,走到周昭桌案邊時還用力的一撞,直接將她的桌案撞歪了去,然後又重重的冷嗤一聲,邁着八字步朝着門外走去。
周昭舉着筆,若不是她反應快,那捲宗就要被她的筆墨給劃黑了。
她無語的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狼毫筆擱了下來,站起身來。
她一擡頭,便對上了周承安擔憂的視線。
周昭沒有理會她,朝着門外走去,她的腳步沒有停,走到了離左院不遠處的僻靜之處,這裡有一個小荷塘,入了深秋之後,荷葉都枯萎了,留下一些支棱的杵着的荷葉杆。
清晨河邊的枯草上還蒙了一層白霜,腳一踏上去便感覺到了冰涼的溼意。
“你怎地不纏着我硬要寫薦書?也不問他們爲何都不會選你?這不像你,畢竟你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倔驢。”
幾條命夠殺的啊,還敢帶着楚王去挑天英城?
幾隻手夠扇的啊,還一個不落的將廷尉寺衆人的臉都扇了一遍?
周昭不問,當真是憋死他了。
“因爲我知道你一定會給我寫薦書,而且我知道他們爲何不選我。”
李有刀看着周昭坦然處之的臉怔愣了已一會兒,他看着眼前的殘荷,衝着周昭翻了個白眼兒,悶悶不樂地說道,“你臉皮倒是厚,誰要給你寫薦書了?”
周昭聞言笑了笑,“若是不給我寫,自是不會特意走漏風聲給我。”
李有刀目光幽深的看向了周昭,這段時日周昭的本事,他自然看在眼中,她比她的兄長周晏還要耀眼,便是右院之人也不得不說,她的本事的確是遠超了與她處在同一位置的人。
可是……李有刀想起從前那人,眼中閃過一絲哀色,最後還是重重地搖了搖頭,“我不給你寫薦書。”
不等周昭說話,李有刀又說道,“我的腰牌給了你,你如今同廷史沒有任何區別,一樣可以查案。以後每一次議事,都讓你去,我不開口,你來說。我在這個位置一日,你就是廷史。”
周昭若有所思的蹙了蹙眉頭,李有刀沒有停住。
“你若是周晏,哪怕是周承安,這次都成了。”
周昭沒有言語,她從決定進廷尉寺起就知曉會困難重重了。
李穆憑藉三個大案直接從地方升遷做廷史,她周昭辦的又何止三個大案?她雖然入廷尉寺不久,但不管是功績還是本事,都有目共睹。且她出身廷尉世家,周氏在法家之中尚有餘威。
可這一切,都抵不住她是個女子。
周昭扭頭看向了李有刀,“常左平將我安排到您手下,就是知曉,廷尉寺中只有你一人有那個勇氣給我寫薦書。”
李有刀先是愣住了,隨即老臉紅得像是喝醉了酒一般,“你以爲你誇我,我就會給你寫麼?”
周昭搖了搖頭,“你不給我寫,不是因爲我是女子,而是因爲你害怕。你害怕我像是你上一個寫薦書的人一樣,沒有落得個好下場。”
她一直很奇怪,李有刀明明本事不低,爲何諸事不管,沉迷於酒中。
可是方纔,她突然就看懂了。
“你查過我?”李有刀瞳孔猛的一縮,看向周昭的目光裡帶着一絲薄怒。
“沒有”,周昭認真的看向了李有刀,“想要查來着,可這不是一樁案子接一樁案子,沒有喘氣的時候。”
李有刀啞然。
他神色複雜地看向了周昭的印堂,“你這印堂也不發黑啊,怎麼天天當值都能遇到案子?我記得你沒有來的時候,長安城可沒有這麼多血雨腥風。”
周昭眨了眨眼睛,“怎麼會發黑呢?這明明是我官祿亨通,功勞直接撞到臉上來,當時紅光滿面纔是。”
李有刀翻了個白眼兒,神色卻是好看了許多。
“因爲山鳴長陽案,廷尉寺幾乎被清洗了一遍。當時六個廷史之位,全都空缺。我從前在長沙王麾下辦案,因着這個機緣入了廷尉寺。我有沒有同你說過,我與李廷尉乃是同宗同族,論輩分他應該喚我一聲叔父?”
周昭瞬間睜圓了眼睛,廷尉寺當真是臥虎藏龍。
閔藏枝有鐵券傍身,李有刀竟是“皇親國戚”。
“我來長安之時,帶了我的得意門生李憂之一同入廷尉寺。老夫並未娶妻,自是沒有孩子。那李憂之是我過繼的族中孤兒,從他三歲之時,我便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了。他管我叫一聲父親。”
李有刀說着,神色有些恍然。
“我們李家雖然不及你們周氏有名氣,但是在南地也是法家大族。從前在楚地也只執掌一方律法之人。憂之頗爲聰慧,我甚是爲之驕傲,當年亦是猶如這一回一下,突然廷史之位有了空缺,地方之上又沒有人突出可調。
於是李淮山李廷尉便提議,廷史各寫一封薦書,然後每個人在議事之時,再在紙上寫下一個名字,不可寫自己舉薦之人。誰被選的次數最多,李淮山便會在陛下跟前舉薦,讓他做廷史。”
大啓朝做官,主要是舉薦同上封。
是以同一個位置,可能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有可能有不及弱冠的少年,端看你本事夠不夠,名聲響不響,家世強不強,聖眷濃不濃。
如此這般情形之下,像李穆那樣的野路子晉升機會便格外的小,如果不是戰績格外突出,那便需要有強人舉薦。
“李大人你舉賢不避親,直接舉薦了李憂之,然後呢?”
李有刀點了點頭,他這個人性格特異獨行,一點都不像是名門出身,行事不講作風只講發瘋,顯然不是那種面皮薄在乎旁人說法之人。
“沒錯。我不要臉,但是李淮山要臉。他將關鍵的一票投給了徐筠,於是出現了平票。”
周昭有些詫異,徐筠便是如今周承安的師父,他脾氣火爆無比,乃是周昭父親周不害的同門。
如今徐筠做了廷史,而廷尉寺裡如今沒有李憂之這個人,那麼如她想的一般,李憂之出事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二人加試一場。李淮山讓他們二人各選了一個懸案,誰先查明真相,誰便是廷史。憂之選中的是一樁失蹤案,案發地點在離長安城不遠的南陽,有一個地方,叫做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