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任務商討過後,蕭隱的戰術正式確定,蕭隱和蕾娜兩人潛入諾洛斯刺殺大巫師,波諾與艾琳率軍在外攻城,爲蕭隱和蕾娜的刺殺爭取時間,一旦刺殺大巫師結束,這場戰爭將會徹底結束。
“下一戰將會是一場惡戰,同時也將是我們的最後一場戰鬥,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明白嗎?”蕾娜以那充滿了威嚴的氣勢問道。
“明白!”衆將回應道。
“現在請大家按照剛剛的安排去準備,我們將於十天後進攻諾洛斯。”蕭隱說道。
於是,大家按照蕭隱的安排,前去各自的崗位開始着手準備相關事宜。
艾琳和波諾也走了,只剩下蕭隱和蕾娜獨處。
“逐日將軍可否將弓帶來?”
“當然。”說着,蕾娜從背後拿出了她所說的那張弓,大概之比一個成年人的小臂稍長一些,但是從做工上可以看出,那是一柄不可多得的好弓。
“可否借我過目?”蕭隱問道。
“不許弄壞它。”蕾娜說着,將弓遞給蕭隱。
蕭隱小心翼翼地將弓接過來,這張弓並不輕,將手置於弓弦上輕輕一拉,發現拉開它要費很大力氣。
“這張弓這麼小,要想讓它有威力,必須要在弓弦上下點功夫。“蕾娜說道。
“果然是一把好弓。”蕭隱說着,將它還給蕾娜,拿回弓後,從腰間的箭囊中將箭取出,那根箭相比於其他的箭來說也是非常短,但非常適合蕾娜手中那張小弓。
“你在牆上並排點三個點。”蕾娜說道。
“好。”
於是蕭隱拿起毛筆,在牆上連着點了三個點。
在蕭隱閃開後,蕾娜將三根箭搭在弓上,僅僅是一瞬間的瞄準後,一鬆手。
伴隨着三聲箭響,三根羽箭陷入石質牆壁,各自嵌入三個點的最中心處。
看到這裡,蕭隱不禁要拍手叫絕。
“逐日將軍的劍法果真舉世無雙!”
“哼,這幾根箭取你的性命,也不過瞬間的事情。”蕾娜冷笑道。
“我想逐日將軍不會是那種過河拆橋之人。”蕭隱說罷,準備離開,臨行前說道:“好好準備一下吧,最後的戰鬥馬上就要到來了。”
蕾娜一直目送着這人遠處,她發現,自己的內心開始一點點地改變了……
不過她旋即將這種心情打消了,暗自說道:“我在想些什麼啊?”
壓制住這種心情,蕾娜走向軍營開始處理自己的事情。
********************
十天以來,光精靈沒有任何懈怠,士兵加緊訓練,而蕾娜每天在此基礎上還會繼續練習箭術,對於接下來的事情,她從未如此期待過,只是,這種心情和期待還有着些許不同,似乎是……緊張。
十天之後,最終的戰鬥終於開始了,蕭隱和蕾娜並沒有隨隊,而是在幾天以前,在準備好相關物品後提前啓程,包括費依爾特製的傳送卷軸和隱身符,以及其他的一些物品,現正在諾洛斯城附近的一處密林中觀察形勢,那裡能夠看到暗精靈的城牆,他們將會待到光精靈軍抵達後開始行動。
諾洛斯城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非常的暗,陰森森的,令蕭隱感到極爲壓抑,在夜晚時,更給人以一種恐怖的感覺,但是因爲暗精靈喜暗的原因,這裡非常適合他們生存,儘管這個森林非常茂盛,但總是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這種感覺就算是曾經到過這裡的蕾娜也感到有些異常,和她之前印象中的諾洛斯不一樣。
“這裡的氣氛不對勁。”蕾娜說道。
“哪裡不對?”
“我也說不好,總是氛圍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似乎有一種……和馬格伊諾身上散發的那種氣很像的感覺。”蕾娜說道。
“我曾經聽艾琳說過,那是魔界的魔法。”蕭隱說道。
“我也聽說過,惡魔……”
正當此時,兩人感覺到遠處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來了嗎?”蕭隱問道。
“感覺不像,你去看一看怎麼回事,我們光精靈在這種地方看不了很遠。”蕾娜說道。
“我知道了。”蕭隱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一段距離,不知爲何,蕭隱的視力極好,無論白天黑夜都能夠看得很遠,這一點就連崑崙派的掌門都覺得難以置信,在一處隱蔽的地方,他驚訝地看到,暗精靈軍正準備出城。
當他回來告訴蕾娜時,她不敢相信:“他們到底要幹什麼?”
“我也感覺奇怪,這個時候應該死守城門纔對,爲何還會出城迎戰。”
這個時候,蕭隱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雖說聽起來覺得有些荒謬,但是能夠解釋至今爲止暗精靈的一切反常行爲。
蕾娜拿出了懷錶,看了看時間。
蕭隱以前從沒見過,直到又一次看到有人看時間的時候才得知這個東西的名字,並得知這是矮人發明的。
“我們的軍隊還有多長時間到?”蕭隱問道。
“距離約定的時間,大概一個小時,不過這裡面或許會有變數。”蕾娜說道。
“我也明白。”
兩人就這樣在這個地方靜靜地觀察着,自始至終沒有做出很大的動作,以免被發現。
大概一個小時後,在遠處見到了一道白光恍若出生的太陽般亮起,在魔法師的施法之下,那裡就像太陽一樣耀眼,這也是他們與蕭隱和蕾娜的信號,當那道光閃爍之時,意味着兩人可以開始行動。
領頭的人是波諾和艾琳,而暗精靈的領頭人是馬格伊諾和另一名暗精靈女子。
在密林之中,蕭隱看到了這一幕。
即便是遠處有光亮,但是亮度對於這裡來說還是有些不夠,蕾娜還是不能看清遠處的人,於是問道:“暗精靈的領頭人是誰?”
“是馬格伊諾,還有一個女子,不知道是誰。”蕭隱說道。
“難道是……有什麼明顯特點嗎?武器是不是一把鐮刀?”
“是這樣的,怎麼,你認識她?”
“她是暗精靈的大祭司,賽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