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還沒有升起,空氣中還瀰漫着破曉時的寒氣,草地上還有一層晶瑩剔透的露水;天空中還有淡淡的星光在閃爍,啓明星變得黯淡無光。此時,趙構已經穿好官服,獨自一人前往皇宮。
京中官吏三品以上的官吏悉數前來,衆人在太監的引領下來到後堂等候傳召。片刻後,太監傳旨衆人走進正殿,宋徽宗穿戴龍袍,龍行虎步,器宇軒昂的走來,坐在龍椅上,銳利的眼神掃視一眼衆人。
太監尖銳地高呼道:“上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羣臣齊聲高呼道。
宋徽宗淡淡道:“諸位愛卿平身!”
羣臣紛紛站直身子,宋朝官吏不必像清朝那樣行三跪九叩之禮,只需要低頭躬身即可。
“有本奏來,無本退朝!”太監遵從程序再次高吼道。
羣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誰也不發言。昨夜發生的事情,只有寥寥數人知曉,半點消息都沒有傳出去,故而太子趙桓、高俅等人都不知情。並且,朝中也沒有大事發生漸漸地陷入一片沉默。
“啓奏皇上,臣有事奏報!”四周靜悄悄一片,趙構的聲音就像是暮鼓晨鐘,衆人的目光齊齊看向他,不知他又有何事奏報。現在的趙構早已不是昔日的他了,只要他奏報必定是有事發生或是朝中哪位官吏倒臺。
宋徽宗言簡意賅道:“準!”
“昨夜皇宮大內發生一起大事,經過微臣的調查終於追查幕後指使人乃是明教餘孽。”趙構鎮定自若地回道,“以臣之見,明教餘孽尚未剿清,還有餘孽存在,只怕賊心不死!”
“朕甚是欣慰!”宋徽宗讚賞地說道。
“臣,不敢居功,乃是皇上洪福齊天!”趙構恭敬地說道。
宋徽宗微微一笑,並未接話,然後示意他下去了,接着他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來回踱步,似有似無地說道:“朕昨夜經歷一場生死,若非大內侍衛殊死搏鬥,保護朕,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太子趙桓立即接話道:“啓奏皇上,不知何時如此嚴重?”
頓時,宋徽宗怒氣衝衝地吼道:“昨夜,明教餘孽率領一批死士攻破城門,整個皇宮大內的守衛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明教餘孽居然突破重重防守,徑直來到朕的寢宮,意圖弒君謀位!”
“若非楚王趙有恭、監察御史等人在,只怕朕早已成爲階下囚,亦或是駕崩了!監察御史早已探明明教餘孽的計謀,早有準備;恰逢其會,楚王趙有恭又被朕召見,與明教餘孽大戰起來,還是寡不敵衆身受重傷,朕甚是心痛!”
羣臣聽聞後大吃一驚,震驚不已,他們從不知道昨晚在皇宮大內發生這樣的大事,只是他們今日進宮發現大內侍衛中有些人卻不是之前常見的,就連守衛也比之前較爲嚴密。
雖然衆人都覺得事有蹊蹺,卻沒有想到會是有人弒君奪位,更沒有料到會是明教餘孽賊心不死妄圖謀大宋江山。今日從宋徽宗口中吐露實情,讓他們心驚膽戰,又見宋徽宗黑着臉走入大殿,一直沉默不語,目光掃視衆人,一切都可以解釋了。
羣臣紛紛躬身,唯有趙構一人站直身子,他看着除他以外其他人都請罪的模樣,嘲諷的瞥了一眼,然後收回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父皇,暗忖道:“父皇真是演技一流啊!……要是放在後世,只怕是‘皇帝專業戶’!”
這次事情便是趙構與宋徽宗父子二人商議的計劃,亦是趙構答應成爲山莊之主的要求,爲得就是讓趙有恭上位。只有單純的山莊之力還不夠,還需要藉助朝中官職的權力,雙管齊下才能收穫奇效。
趙構之前讓自己的父親演戲,宋徽宗還非常的詫異,覺得這樣做有失體統。不過,趙構與他分析了一遍後;宋徽宗只得點頭答應。這樣一來,宋徽宗的樹立了威嚴,還讓趙有恭從暗處轉向明處,不僅沒有錯還有功,這是趙構計劃中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
現如今,太子趙桓等人把持朝政;雖然在趙構的手段下,讓這股勢力衰減了不少,仍然不能小覷,必須鄭重對待才行。與此同時,趙有恭從沉靜中走出來,勢必讓他們擔心不已。
不論是太子趙桓或是高俅等人,在此之前趙似纔是朝中頂樑柱,趙有恭也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只是犯了錯纔會受到懲罰,被罷官還禁足。正是這樣的原因,才讓其他人趁勢崛起,趙有恭就像是一記重磅炸彈,炸的羣臣瞠目結舌。
太子趙桓緊縮眉頭,沉思道:“他又要出來了嗎?該死的明教餘孽,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這個時候出現!只是不知他到底站在哪一邊,要是能夠拉攏過來勢必有利無害,要是站在老九那邊,只怕這一次真的有些難辦了!”
趙有恭的年紀比趙桓小三歲,不過他的手段趙桓可是一清二楚,而且自小他們二人就合不來,只是長大了以後才接觸,也不過是顧及面子上的,並沒有太多的私交,他擔心的是楚王后面的勢力,要知道趙似在世時是武官又是重臣,一直強調武將的重要性,深得武將敬重,就算是蔡京都不敢明着與趙似對着幹,只是因爲趙似從不跟你講道理,要是他佔據道理直接就是武力解決,懶得廢話。
趙有恭的行爲舉止與趙似有幾分相似,卻有些不同,至少趙有恭給人的感覺是溫文爾雅,不過前提是不惹他,惹怒了他也是武力解決。當初趙有恭擔任官職時,一些大臣惹怒了他,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與人鬥武,逼得那人告御狀,最後不了了之,宋徽宗對他的疼愛人所皆知。
高俅緊鎖眉頭,暗道:“麻煩來了!”
“明教餘孽敢如此膽大妄爲,試圖弒君奪位,此等大逆不道之罪,該殺!”宋徽宗將朝中大臣的表情盡收眼底,尤其是太子趙桓、高俅等人緊皺眉頭的樣子,還有一些人尷尬的神情,殺氣騰騰地說道:“傳朕旨意:凡是發現明教餘孽,一律殺之,不論死活;若是殺之,官升三級,賞黃金百兩。此外,濫竽充數誅九族;朕讓明教餘孽無處可逃!”
宋徽宗傳旨後,心裡也擔心有些大臣爲了貪功濫殺無辜充數,這樣一來只怕又是朝野震盪了。於是,他想了一個兩全之策,要是發現濫殺無辜,一律誅滅九族,起到殺一儆百之用。
此時,朝中大臣大部分腦海中想的是楚王趙有恭再次出現在衆人視線後,朝中勢力的變遷;至於明教餘孽的事情,他們還真的沒有在乎,羣臣各懷心思全部落在趙構眼裡,默唸道:“這只是剛剛開始,精彩還在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