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學無前後 達者爲師

話分兩頭,宋徽宗與趙似二人在秘密商議大事;趙構心情愉悅地來到了監察院,其他人紛紛上前祝賀,唯有一人鐵青着臉,怒目而視,此人便是昔日的監察御史許景衡。

趙構心領神會,並未多言,愣了一下後便讓衆人下去了繼續處理公務。現在,監察院在趙構的帶領下,羣臣再也不敢嗤之以鼻,只因心趙構上任後連續處理兩件大案,在朝中無人能及,只要被逮住沒有誰能逃脫。

如今,朝中風頭正盛的不是掌管軍權的樞密院,也不是掌管政權的尚書省,而是監察院。

盛極必衰乃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縱然是風頭正盛的監察院官員,也不敢高調,要是被趙構抓住也是嚴懲不貸,衆人心中對他更是欽佩不已,只要是趙構命令,他們都盡心盡力的辦妥!

趙構上任後,讓監察院大大的長臉,在朝中不再是尷尬的地方,儼然有種與樞密院、尚書省分庭抗衡,成三足鼎立之勢,擔任監察院官吏首次挺起胸膛做人,多年的憋屈一朝化去,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喜悅,揚眉吐氣!

朝中官吏對監察院是恨之入骨,也僅限於心中有鬼之人,光明正大之人無需擔心,故而欣然接受,反而對趙構上任後的所作所爲拍手叫好,也漸漸的與他們交談,就連民間百姓都稱讚,這是他們爲官以來首次得到認可,如何不高興!

許景衡冷着臉轉身走了進去,他佩服趙構的本事,卻不明爲何追查貪污案沒有結果了,明明事情已經清楚了最後不了了之,心裡對他有怨,覺得自己錯信了趙構。

趙構心知許景衡爲何對自己冷言冷語,他也沒說什麼,要知道這件事的確很難處理,又要顧忌一些東西。若非許景衡有些才能,還是一位爲國爲民的好官,趙構豈能在乎他的想法。

“大人,有事找下官?”許景衡不冷不熱的說道。

趙構單獨與他見面,又見他此時的臉色開門見山地說道:“貪污案件已經告一段落,許大人不必耿耿於懷!”

“下官不敢!”許景衡冷嘲熱諷地回道。

趙構絲毫沒有介意,仍舊熱情地笑道:“許大人,你熟讀經史子集想必知曉取捨之間的道理吧!”許景衡並未答話,擡起頭看着趙構,又聽到他繼續說道:“取捨之間無非是利益關係,貪污案幕後之人我已經查明,也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然而他不過是受人矇蔽,做出此等糊塗事!”

“如今,他已經改過自新,何不給他一次機會!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活着比死了要有用處,一死了之何其簡單,卻能改過自新爲大宋盡忠,爲百姓着想,少了一個居心不良之人,多了一位爲國爲民的好官,豈不快哉!”

“再說,他已經俯首認罪了,過去的事情就過去吧!若是我們一直糾結着過去,不給予一些走錯路之人改錯機會,那麼大宋又如何強大?”

許景衡低頭沉思不語,趙構年齡與之相比相差懸殊。可是趙構說出來的話,卻讓他不得不佩服,想想自己爲官也有十幾年卻被初出茅廬幾年的小子一番說道,心裡不是滋味。

許景衡是監察院爲數不多的有真才實學之人,只是他的性格太過耿直,正因如此得罪了不少人,只是別人隱忍不發。

他懷疑幕後之人的身份,卻沒有真憑實據,不敢胡亂臆測。只是他心有不甘,貪污案此等大事太過於敏感,而且那次事情影響頗大,這些都縈繞在他心頭,數日來都輾轉難眠!

趙構像是猜到他還有糾結,語重心長地說道:“此事可大可小,有些事不必追根究底,鋼硬則易斷,若想如魚得水唯有學會順應,否則害己!大宋國內官吏,貪污盛行,並不少見,真的去處理太多人只怕牽連甚大;如今童貫俯首,又何須刨根問底,以免觸怒龍顏,只怕後果不是你我能夠承擔!”

許景衡臉色變了數遍,心裡五味雜全,他自己的性格比誰都清楚,爲官十幾年還是無法參透爲官之道,否則又怎麼會是監察御史,官階從未晉升。

現在,趙構的話卻讓他整個人如夢初醒,尷尬不已;回想自己爲官以來的所作所爲,一心一意的爲國爲民,卻從爲有過現在的待遇,他自愧不如。

性格耿直沒錯,只是不能太過於耿直,否則惹來殺身之禍。大宋乃是趙家的天下,當今皇上韜光養晦,看不出深淺。既然已經找到幕後之人,這件事不了了之,皇上必然知曉,也就是說這件事得到皇上認同,那他還有什麼理由繼續追根究底。

許景衡苦澀的笑了笑,回想一切,如夢初醒,恭敬地說道:“下官自愧不如,謝大人指點!”

趙構看得出許景衡是發自肺腑之言,也知道他想通了!雖然趙構說得很隱晦,實際上就是點撥他,讓他明白自己的性格缺陷,也是爲了他考慮,只要改變他太過於耿直,追根究底的性格,再憑藉他真才實學的本事必定能得到重用。

許景衡放下心中芥蒂,又與趙構交談許久;趙構也如實相告,葉夢得並沒有得到懲罰,直接官復原職。至於,之前牽扯的官員等全部得到應有的補償,這也是宋徽宗給予的交代,童貫則成爲罪魁禍首,抄家滅門。

貪污案這件事徹底告一段落,之後許景衡對趙構的態度除了尊敬還有客氣,就像是將趙構當成了老師,禮數周到讓趙構非常奇怪,也未曾說什麼。

許景衡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趙構對他另眼相看。至於,監察院其他官吏也沒有多說什麼,他們本來就是監察院正副御史,交往頻繁也很正常。但是,他們看到許景衡對趙構格外的恭敬,許景衡的性格他們清楚,不可能是溜鬚拍馬,而是真心實意的恭敬,這讓他們震驚了。

“學無前後,達者爲師!”

許景衡看到他們都好奇不已,莞爾一笑,最後只說了這一句話解釋一切,掀起監察院衆多官員紛紛臆測,而他說了這句話後便不管其他人目光,仍舊我行我素!

若不是流言蜚語太厲害,趙構也懶得去管,在他的三令五申之下,其他人也都沉默了,不再繼續追問,搞得趙構鬱悶不已,他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哭笑不得看着始俑者,兩人亦是無可奈何的相視苦笑着,不過監察院的氣氛恢復久違的和諧與笑容,打破之前的死氣沉沉格局,也算是意外收穫!

第366章 主考官是誰?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498章 一錘定音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69章 各司其職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兒子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13章 蔡京罷相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03章 佈局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137章 身知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209章 重整朝綱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405章 老奸巨猾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139章 武松斷臂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六百五十三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127章 八驃騎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486章 鯊魚來襲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172章 初次見面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359章 大宋第一槍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328章 我願意!第370章 武夷先生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08章 師叔?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423章 怒第470章 威震四海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六百八十章 後記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418章 出水芙蓉(一)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六百二十章 佔山爲王第328章 我願意!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373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09章 回京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378章 BBQ第349章 院試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454章 籌劃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
第366章 主考官是誰?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498章 一錘定音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69章 各司其職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兒子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13章 蔡京罷相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03章 佈局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137章 身知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209章 重整朝綱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405章 老奸巨猾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139章 武松斷臂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六百五十三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127章 八驃騎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486章 鯊魚來襲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172章 初次見面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359章 大宋第一槍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328章 我願意!第370章 武夷先生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08章 師叔?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423章 怒第470章 威震四海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六百八十章 後記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445章 高俅伏法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418章 出水芙蓉(一)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六百二十章 佔山爲王第328章 我願意!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373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09章 回京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378章 BBQ第349章 院試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454章 籌劃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