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

林沖微笑的看着高興不已的趙構,心裡也着實高興,心想:“既然他的基礎已經差不多了,那就開始傳授於他武器使用之法,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當初,老師曾經說過,練武的基礎不牢,真正到了臨陣對敵之時,便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趙構高興不已,他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當初,他決定棄文學武,就是爲了想要儘快學會武器使用之法。雖然他知道武術基本功非常重要,只不過他覺得沒有時間了。因此,非常的着急,想要急於學會武器的使用。

但是,趙構卻不知道自己心急之下,急於學會武器使用,最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讓他重新從基本功開始練習,武藝才大有長進。

次日,林沖、趙構兩人早早起來,趙構跟隨着林沖一直生活着,對於他的生活習慣也已經習慣了,每天都需要晨練。林沖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揮汗如雨之時;趙構則是不停地練習基本功,壓腿、扎馬步,一步步的來。

即使,林沖答應趙構傳授於他武器使用,也不會讓他忽略基本功的練習,每天早上的基本功練習還是在進行着。一個時辰後,兩人的筋骨都舒展開來,林沖擦拭着額頭上的汗水;趙構也氣喘吁吁的喘着粗氣,渴望的看着林沖。

林沖喝下一杯茶水,直接了當道:“構兒,你知道我最擅長的武器是什麼嗎?”

“長槍!”趙構毫不猶豫的高聲回道。

林沖吃驚道:“你是如何知道爲師最擅長的是槍法?”

“因爲你在後世之中銀幕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尤其是風雪山神廟,那一招槍法使出了當真是鬼哭神嚎,焉能不知你最厲害的是槍法,就連數次大戰也都使用長槍的,理所應當的是槍法了。”

趙構暗暗地想道,他不可能真的如實相告了,急忙道:“每天師傅早上都要晨練時,都會使用十八般武器,使用最少的是長槍。不是因爲師傅的槍法不行,而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非常的順手,每一招每一式都如同行雲流水一樣,就算是師傅揮舞棍棒時,都有幾分槍法的味道。”

林沖聽見趙構頭頭是道的分析,讓他不禁有些愣住了,兩人相處數月時間,趙構就能看出他最擅長的槍法。並且,趙構說的還似模似樣,偏偏還是真的。每次晨練時,林沖都會揮舞其它的武器,長槍使用的最少,不是他不懂的槍法,而是太熟悉了,熟悉到使用棍棒之時都能看見槍法的身影。

每次都會使用不同的武器,就是爲了讓自己的槍法融入到其它武器之中,通過其它武器使出自己的槍法。但是,趙構居然看出來了,這讓他多少有些匪夷所思。愣了半晌後,林沖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我最擅長的是槍法,任何武器在我手中都可以化爲長槍使用,只不過槍法會有所變化,每天晨練也就是爲了訓練自己的槍法,讓它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爲師纔會如此苦練。”

“任何武器在我的手中都可以使用,不論是大刀、鐵錘、棍法等都可以使用,爲師使用的最稱手的兵器還是長槍。當初,師傅傳授於的武功也是槍法,得益於師傅,我的槍法纔有今日的境界。”

“兩軍交戰,不是你的武藝高就一定能戰勝敵人。如果在敵我數量相差甚大時,一寸長一寸強。縱然是以一敵百,還是以長槍最受將士的喜愛,也有一些將領使用大刀、方天畫戟、鎏金錘等。”

“無論是何種兵器,在兩軍對壘,將士廝殺時,當以長槍爲尊。即使是長劍,都不能與之相匹敵。大刀揮舞起來,頗費力量;長劍刺殺,劈砍不如大刀,只能是江湖俠士用的武器;方天畫戟唯有三國呂布使用的最好;大錘唯有前唐時期最盛行,至於斧頭也有一些將領使用,但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將領,多數使用的是長槍,只不過長槍有長有短,威力、攻擊方式都不同。”

“爲師重點傳授於槍法的使用,至於刀法、方天畫戟等武器,爲師只能算知道皮毛,不能算是精通。如果是我的師傅在的話,興許你就可以學到另外武器使用之法。但是,想要練好槍法,也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了,由於我不善於騎射,不然的話可以傳授於騎射之術,如今只能傾囊相授於你槍法。”

趙構目不轉睛的看着林沖挑選出長槍來,全神貫注的聽着。林沖接着說道:“這件武器不是長槍,而是丈八蛇矛,長矛的重量比長槍重,杆的硬度也比較硬,沒有長槍那樣的柔軟度,招式主要以刺爲主。然而,經過我多年來的鑽研,揮舞丈八蛇矛與長槍一般無二。”

“歷史上使用丈八蛇矛的最著名的莫過於三國時期的張飛,爲師家傳的林家槍,加以變化後,也能使出一樣的力量。不過歷史上,真正著名的將領多數還是以長槍爲主,故而爲師傳授於你的不是丈八蛇矛,而是槍法。”

“如今,大宋邊陲有金國、遼國、西夏等國虎視眈眈,就算你只是大宋百姓,也該忠君愛國。因此,傳授於槍法,是爲了讓你能夠征戰沙場時用得上。另外,大宋國之中,論槍法唯有‘楊家槍’,只不過不知流傳於何處。”

趙構附和道:“楊家槍?”

“不錯,楊家槍!”林沖深深地嘆息一聲,道:“當年,太宗年間楊無敵將軍以一手楊家槍槍法鎮守邊陲,令遼國聞風喪膽,後不幸遭奸人所害以致於客死異鄉。最後,楊無敵將軍的兒子、孫子三代爲國盡忠,第三代楊文廣將軍還未大展身手便死在路上,埋骨他鄉。”

趙構低頭沉思,暗想道:“難道後世之中的楊家將與歷史有所出入?爲何在歷史書中關於楊家將記載甚少?從師傅的口中得知,楊文廣乃是楊繼業之孫,難道是大宋的政策變了,就算是有統帥之才也無法得到皇上的信任,沒有任何實權?”

林沖瞥見趙構低頭沉思不語,以爲他也在爲楊令公的事蹟感到心痛,也是沉默不語。片刻後,林沖便是開始真正的傳授於趙構林家槍法,只不過他身子弱小,舞弄槍棒還尚早點了。於是,林沖便讓趙構提高手勁,以及全身的力量,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練習。

爲了訓練趙構的手感,林沖在別院之中設置了木樁,還有搖晃的木樁,爲得分別在木樁上用硃砂點上紅印,做好一切,他又用白蠟杆也就是製作長槍的材料,給他做了一個小的槍桿。並且,命令趙構每天都要會揮舞上百次,朝着紅印不斷地攻擊。

趙構每天緊握着白蠟杆,還要被林沖逼着每天揮舞上百次。從第一個月開始,趙構雙手早已磨出了繭子,還是要繼續練習。隨後每個月不斷地練習,從上百次到上千次,每次趙構都累得趴下了,早上還要晨練,還要加重力道,就是不斷地提舉石頭,從十幾斤到幾十斤,五斤增加,直到錘鍊了整整兩年時間。

此時,趙構已經五歲了,他的身高也比普通人的孩子要高出許多。如今,他早已習慣了每天都需要練習槍法的過程。林沖看着趙構一點點的進步,心裡有些安慰,他以爲趙構早就受不了自己的訓練。

雖然他是禁軍統領,就算是在軍隊之中,也沒有這麼嚴格。那個時候,成爲禁軍統領是想一展所學,傳授於將士自己的武藝。只不過,那些士兵無法從小做起,都是半路出家,有的根本連基礎都做不到,讓他非常的鬱悶。

當初,林沖硬着頭皮遵照聖旨傳授於趙構武藝,想着趙構定然吃不了這個苦,必定會自動放棄。沒想到趙構不論再苦再累,愣是不說放棄,苦苦的支撐着。林沖看見趙構的毅力,心裡不禁有些動容,心想道:“這麼小的年齡就受到如此嚴格的訓練,實屬不易。”

林沖不知道趙構心中所想,更加不清楚趙構爲何如此堅持。如果不是爲了改變大宋的命運,趙構也不願意承受太多東西。當初,趙構從陰曹地府走一遭,再次回到大宋,能夠重新開始,好不容易抓住的機會,豈能白白的浪費。

無論再怎麼苦,再怎麼累,趙構都不曾放棄過。當他決定棄文從武那一刻起,歷史的軌跡就已經發生改變。趙構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力量非常薄弱,實在是被逼無奈,朝中政治紊亂,自己的父皇又沉浸在書畫的世界,身爲大宋子民,又是趙家子孫,他不願意萬里河山從自己眼皮底下拱手讓人,哪怕宋徽宗沒有任何的政治才能,致使朝綱紊亂,在趙構的心中趙佶依舊是他的父親。

身爲人子,有些責任不得不承擔起來。但是,誰也想不到,趙構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之時;宋徽宗趙佶也在擔心趙構習武的情況,隔三差五的都要聽取趙構的情況。從趙構練武那一刻起,所有的事情,宋徽宗都瞭然於胸。

“皇兄,構兒的毅力,看得臣弟都有些動容,真不知道他這麼小的年齡,身板如此小,怎麼能忍受得了如此嚴格的訓練。”

宋徽宗聽到自己的弟弟感嘆聲,沒有回話,低聲道:“十三弟,構兒的武藝大有長進,只不過他的練武根基不穩,該如何是好?如果真的到了危難時刻,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難道林沖不知道嗎?”

趙似點點頭,道:“臣弟也是擔心這個,以林沖的武藝,他不可能不知道武術基本功的重要性,應該不會犯如此糊塗,必定是有其它的方法。現在,構兒跟隨在林沖身邊練習已經滿了三年,就差數月就是四年時間,以臣弟之見,構兒應該也學有所成,不日便要回道宮中了。”

“是啊!”宋徽宗站起身來,望着窗外一片雪白色,寒風瑟瑟,嘆息道:“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過去了三年,還有半年時間便是構兒滿四年的日子。前不久,構兒才度過他六歲生日,沒想到一晃又過去了數月。”

趙似沉默片刻,道:“皇兄,構兒的武藝大有長進,臣弟承認,在高手面前,還是不堪一擊,火候不到位。接下來,該怎麼辦?”

宋徽宗轉身微笑道:“十三弟,有些事情不是朕說的算,朕雖是一國之君,有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既然朕與你都知道構兒武術根基不是很牢固,那麼林沖身爲老師,必定會想辦法解決,到時候我們再隨機應變,一切只能看構兒自己了。”

“如今,構兒已有六歲了,經過武術的錘鍊,使他心性更加成熟,必定有自己的想法。朕是他的父皇,你是他的皇叔,有些事情我們還是不要出面干預了。如果我們再出手干預構兒,對於他今後成長不利,一切由他去吧。不然的話,朕的這場戲又該如何演下去?你說是嗎?”

趙似凝望着宋徽宗,兩人相視大笑起來,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靜觀其變!”

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184章 緣由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養你第35章 大夏龍雀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九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6章 徽宗賜名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24章 太白陰經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87章 抵達泰安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438章 有君如此,天下之幸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315章 遺言第298章 忐忑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1章 高俅崛起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六百零六章 羣毆第6章 徽宗賜名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512章 無路可退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238章 刺殺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439章 軒然大波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469章 去死吧!第34章 贈送寶馬第131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二)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446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216章 貪污案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329章 如夢似幻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216章 貪污案第508章 投名狀第62章 妙手仁心(二)第83章 深夜來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23章 吾是陳摶第469章 去死吧!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514章 一戰成神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49章 山莊之主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戰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32章 達摩秘功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
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184章 緣由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我養你第35章 大夏龍雀第六百一十三章 少爺,虎鞭酒!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九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6章 徽宗賜名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24章 太白陰經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87章 抵達泰安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438章 有君如此,天下之幸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315章 遺言第298章 忐忑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1章 高俅崛起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六百零六章 羣毆第6章 徽宗賜名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512章 無路可退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238章 刺殺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439章 軒然大波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469章 去死吧!第34章 贈送寶馬第131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二)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68章 趙似的教誨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446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216章 貪污案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329章 如夢似幻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216章 貪污案第508章 投名狀第62章 妙手仁心(二)第83章 深夜來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23章 吾是陳摶第469章 去死吧!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367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514章 一戰成神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婉拒招安第49章 山莊之主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戰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32章 達摩秘功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