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民富則國強!

“琥珀山莊到底有什麼秘密?”

趙有恭看了趙構一眼,道:“你已經稱帝了,那便將這個事情也告訴你吧!”

趙構全神貫注地聽着,他猜測琥珀山莊定然有些秘密,卻一直都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即便是他接手那段時間,也沒有細心地關注一下,不過他總覺得有些事情與琥珀山莊有關。

“麒麟令乃是山莊歷代主人才能持有的,因爲麒麟令代表着皇上。”趙有恭解釋道,“意思也就是說,山莊主人歷代都是皇上掌管,除了皇上之外,世人都不知還有這樣的組織。”

“自太祖皇帝開始,這個組織便存在了,這點我也不用多說,你也知道的。但是,真正改變的是太上皇,他自知自己能力有限,就讓我父王代爲掌管,後來父王將山莊交給你,也是太上皇的旨意,那個時候你便確定成爲皇位繼承人的最佳人選。”

“既然這樣,爲何父皇從不與我說起?就連十三叔也一直躲躲藏藏的?”趙構疑惑的說道。

趙有恭道:“當初,我父王本想將山莊的意義告訴與你,奈何你一直不願意接受大任,後來也就隱瞞下來了。山莊就是皇上手中的江湖勢力,除了朝堂之上,還有江湖。”

“當麒麟令主出現,不論哪個門派都要聽命調遣,這個是我父王擔任莊主之時挑戰各門各派立下的約定。當然也有一些是我父王的老友,故而給他這個面子,也就答應下來了。”

“太子登基爲帝,卻不知這個組織的存在,也就是名義上他是皇上,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掌握大權。若不是皇上心甘情願的傳位於下位皇帝,這個山莊就成爲最隱秘的存在,獨立於朝廷之外的一股勢力。”

趙構低頭沉思不語,他終於明白了琥珀山莊的含義。‘琥珀’本就是經過千年纔有的化石,掩埋於地底下,琥珀山莊便是如此,代表着皇上暗中掌控的勢力,也就是代表江湖。

若是繼承皇位,卻不知琥珀山莊,也不過是掌控了朝廷,卻掌控不了江湖事。若是繼承皇位,又掌控琥珀山莊,那纔是真正的人中龍鳳,也就是真命天子,九五之尊。

麒麟令乃是山莊的主人象徵,在江湖上也有傳言:‘麒麟令,江湖主!’

另外,麒麟令分爲正副令牌,正令牌一般都不出現在江湖上,而莊主拿的便是副令牌。在令牌裡有山莊人員的名單,還有各個門派的聯絡方式,故而正令牌一直都在皇上手中。

趙構將正令牌收回來,副令牌則由趙有恭掌管,也就是說他琥珀山莊交給了趙有恭,就像是他父親一樣代爲掌管。並且,高寵也被趙構安排進山莊之內,卻不是執掌山莊,而是讓他成爲山莊的人。

因爲琥珀山莊一直都是皇族之人掌管,外人都不得而知。

接下來,趙構登基爲帝后,就開始對大宋的制度大刀闊斧的改革。無論是誰反對都沒有任何作用,趙有恭從旁支持。即便是六部尚書反對,也無濟於事,趙構統統不理會。

趙構遵循王安石變法的路線,繼續推行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均輸法、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軍器監法;廢除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的同時,又加以變化: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撥款、撥糧,只要是家中有參軍的便多發五兩銀子,算是補貼。

至於農田水利法,則由官府派督監前去查探,不再是官員政績考覈標準之一。並且,趙構還推行了農民法,也就是隻要是百姓有證據證明當地官員有貪污受賄等不利於百姓行爲時,皆可以聯名上奏朝廷,任何官員都不得阻攔,直接送到他面前,由他親自裁定,或是指派專人前去核實情況。

由於大宋百廢待興,急需人才,趙構又特意下旨,只要真的有真才實學,不論是何身份,皆可毛遂自薦,由六部尚書、樞密院使統一篩選,然後由趙構親自安排。

王安石變法遭到地主商賈等人的反對,又侵害了不少官員的利益,以致於宋神宗死去便立即停止,效果顯著的同時,又深深地傷害了百姓。朝堂上下形成了黨派之爭,也消耗了內部資源。

那個時候時機不對,現在金人正虎視眈眈,又有二帝被俘的恥辱存在,哪怕是地主豪紳、朝中大臣等都清楚,要是大宋再不強大起來,他們的性命就難保了。縱然是損失了利益,只要人活着就有機會賺回來。

在眼前的局勢下,趙構頒佈的變法政策,很快在全國上下推廣起來。趙構也清楚這個事情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唯有徐徐圖之才行,故而趙構也準備了用十年時間來讓大宋強盛起來。

當初王安石變法失敗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太過於急促,想要一蹴而就,有些不適宜現在的大宋。趙構來自於後世,他深深地知道王安石變法的弊端在何處,也知道優勢在哪裡。

只要取其精華,加以改之,就可以借用王安石的變法強國思路,真正的讓大宋富強。雖然趙構也可以運用後世的思路去改變,只不過也是不合時宜,唯有循環漸進纔可以。

趙構大刀闊斧的變法,也引來了很多人的非議,而他不顧這些人的非議,繼續推行。並且,他廢除了商賈之人不能爲官的規定,也廢除了一些賦稅徭役,減免百姓的負擔。

民富則國強!

當百姓豐衣足食,這個國家纔是真正的富強。趙構變法強國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提高官府的收益,而是要改變大宋百姓的生活狀況。現如今正是亂世,別說一日三餐了,就連一日兩餐都做不到。

若是大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那麼他這個皇帝也就到頭了,百姓走投無路之下就會暴亂,這樣對大宋的未來很是不利。至於階級矛盾,自古有之,趙構不可能真的將那些地主豪紳商賈等全部抄家滅門,然後讓他們與百姓一樣,那樣也是大大的錯誤。

趙構變法的目的只有兩個,改變大宋百姓的生活狀態,讓他們一日三餐不爲吃飽穿暖煩憂,二是促進商業發展,唯有商業發展迅速,方能帶動大宋經濟,那樣國家財政纔有源源不斷地稅收。

當趙構將這兩個目的以及想法說與六部尚書以及趙有恭聽,他們都傻了,從未有過人想過這個問題。無論是盛唐時期的唐太宗,還是唐明皇,又或是漢武大帝等,衆人皆想着本國強盛,卻甚少想過如此方法,大多數時候,他們更傾向於地主豪紳,不像趙構更傾向於百姓安居樂業,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做法。

趙有恭生來便是趙氏子孫,父親又是王爺,位高權重,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很好體會到這一點,可是六部尚書皆是貧苦百姓出身,他們懂得趙構真的這樣做到了,那麼大宋必定強盛起來,那時無人能撼動大宋分毫,故而六部尚書舉雙手贊成,這樣一來開啓了變法強國的道路。

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491章 羣蛇圍攻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508章 投名狀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342章 趙似來了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217章 不是二百萬而是八百萬兩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145章 獨臂擒賊第508章 投名狀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30章 決心收徒第388章 下落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512章 無路可退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219章 線索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228章 我要一道聖旨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52章 臨朝聽政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30章 決心收徒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470章 威震四海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351章 榜上有名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239章 及時趕到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162章 生擒方臘,回京復旨第298章 忐忑第249章 恭兒,投降吧!第82章 脣槍舌戰第423章 怒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94章 兩軍交鋒(二)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五章 棄甲投戈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82章 脣槍舌戰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1章 趙構拜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步步殺機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80章 塵埃落定
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491章 羣蛇圍攻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508章 投名狀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342章 趙似來了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217章 不是二百萬而是八百萬兩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145章 獨臂擒賊第508章 投名狀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30章 決心收徒第388章 下落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512章 無路可退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219章 線索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228章 我要一道聖旨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158章 大戰前夕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52章 臨朝聽政第40章 瀝泉神槍(三)第30章 決心收徒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470章 威震四海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351章 榜上有名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239章 及時趕到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274章 你能送我回家?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162章 生擒方臘,回京復旨第298章 忐忑第249章 恭兒,投降吧!第82章 脣槍舌戰第423章 怒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358章 趙構VS陳廣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94章 兩軍交鋒(二)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五章 棄甲投戈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82章 脣槍舌戰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1章 趙構拜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步步殺機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288章 我要登基爲帝?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80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