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

話分兩頭,趙構安心的留在周侗處習練武術。每日都與周侗對練,趙構的攻擊手段越來越熟練,隱隱的超越了其他弟子。趙構認真的學習,領悟又快,悟性又高;周侗眼見於此,欣喜若狂,傾囊相授,讓趙構的武功突飛猛進。

另外一頭,汴京皇宮內,當今皇上宋徽宗趙佶穩如泰山,端坐在龍椅上,席間坐着黑巾蒙面的蔡王趙似,房間內沒有任何人,就連侍衛也都打發走了,只留下他們兩人。宋徽宗趙佶急切道:“怎麼樣,老九在那裡生活的如何?”

蔡王趙似見宋徽宗如此急不可耐,不由得微微一笑,道:“皇兄,您且放心,老九在那裡一切安好。並且,成功的拜入他的門下。如此一來,老九也得償所願。雖然吃了一些苦,不過他還是能堅持下去,實屬難得。”

“說實話,老九拜師之人就是周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當初張三、李四跟隨在身後默默地觀察着,不敢走得太近,最後還是被周侗發現。當時張三、李四信誓旦旦的保證,說周侗定然會收下老九,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現在想來,的確是真知灼見!之後,我再派人前去查看,得到的消息果然與他們所說的一般無二。老九留在那裡也挺好的,這樣的話,朝中一些事情不必煩憂,安心的習武。皇兄,接下來該怎麼辦?”

宋徽宗趙佶沉默了片刻,道:“朝中兩派之爭又再次死灰復燃,國家稍微好轉一些,就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法,獨斷專行,興許會影響整個人朝綱穩定。接下來,還是依計行事,重新啓用新的人物,用他制衡兩派之爭。”

蔡王趙似沉聲問道:“皇兄可有人選?”

“朕在百官之中,選擇了兩人!”宋徽宗趙佶氣定神閒的說道,“一人是朕以前身邊的人——童貫,上次蔡京的事情也令他有所收斂,重新啓用也沒有任何事情;另外一人,則是職位比較低下——高俅。”

“高俅?”蔡王趙似疑惑的看着趙佶,他知道童貫此人的脾性,唯有高俅一無所知。

宋徽宗趙佶悠然開口道:“高俅此人乖巧,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並且,高俅參與過朝中數次戰爭,更是朝中新黨派絕對的擁護者。”

“此人與蔡京相比,到底如何?”蔡王趙似皺着眉頭,低聲道。

宋徽宗低頭沉思,沉聲道:“半斤八兩!”

趙似面無表情,鄭重的說道:“蔡京的事情鬧得朝中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如果此人與蔡京相似,必定與蔡京所作所爲一樣。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要到時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無法駕馭得了,就像是脫繮的野馬,桀驁不馴。”

“此人駕馭得當,利於大宋江山,算得上一個人才;駕馭不當就危及大宋江山,確實是一把雙刃劍!”

宋徽宗點點頭,面色凝重的說道:“此人看似乖巧聽話,不喜歡爭功,實則如何唯有擁有足夠的權勢才能知曉!”

“老九的心意,朕豈能不知!大宋羸弱,文風盛行,就連朕都好文厭武,更別說朝中大臣,半數以上皆是文臣!”

“高俅文武齊全,寫得一手好文章,又懂些武藝,隨軍出征過,也算得上是武將!”

“朕啓用他,便是爲了後事提前準備,望朝中大臣不分文武,一心爲國!無論文臣,或是武將,有利於大宋江山皆可用之,一切當以國事爲重!”

“希望他們能體會到皇兄的良苦用心!”趙似不由得感嘆一聲,接着說道:“朝中之事,臣弟不願多言,一切就以皇兄爲主,兄爲一國之君,理應爲國爲民!”

宋徽宗想起朝中文武大臣,明爭暗鬥,無奈的嘆息一聲:“當初,朕以爲大宋江山無望了,故而聽信於人,又奉行先祖的訓言,亦不敢推翻先祖的體制,以至於大宋看似龐大無比,實則搖搖欲墜,一切都是朕之過也!”

趙似急忙說道:“皇兄不可有如此念想,還未到那個時候!現在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爲了大宋江山更加穩固嗎?”

宋徽宗苦澀的笑道:“若非朕聽之任之,採取懷柔政策,也不至於發展成今日局面!要是朕與先皇一樣,從根本上改革,繼續堅持改革,興許就好多了!”

“有些事情始料未及,只能傾盡一切力量去做好纔是!”趙似感嘆一聲,想起趙構之事,接着問道:“皇兄,老九的事情,還需要繼續派人跟着嗎?”

“不用了,就讓他留在那裡好好的習武!”宋徽宗淡然一笑道,“周侗年事已高,可他的武藝尚在,要是一個不好,發現有些反常,就不太好了!”

趙似也贊同的點點頭,他也覺得趙構安然無恙的抵達湯陰縣,又拜在周侗的門下,後面的事情也不必派人守護了!

接着,宋徽宗又沉聲道:“你將部分人派去觀察他們兩人,集中力量做這件事纔是當務之急!現在是重要關頭,不能忽視,然後再做決定,選擇其一!”

趙似面色肅穆的點點頭,道:“臣弟遵旨!”

於是,蔡王趙似再次消失在黑夜之中,宋徽宗也站起身來,打開窗戶,任由微風吹拂在自己的臉上,沉默不語!

當初,趙構選擇遊歷天下,尋遍名師,宋徽宗同意後,便命令趙似派人跟隨,暗中保護,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宋徽宗低聲細語,呢喃一句:“沒想到,老九與他相見了,還得到他的賞識;如此看來,老九的必是接替大任之人,這樣也好,朕放心了!……”

趙構不曾知道自己的父皇趙佶對自己會這麼重視,也不曾想到自己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如今的趙構,沉浸在武學的世界裡,每日都刻苦習武,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知不覺光陰如箭,夏去秋來,趙構已長成九歲。他在周侗處已然生活了三年之久。

周侗因材施教,教法精妙,他們五人俱是能文善武。趙構自小博覽羣書,自身功底仍在,周侗稍加指點便可,尤其是他寫的一手毛筆字,就連周侗都忍不住讚賞不已。岳飛等人的書法、武功也都有了長足的長進。雖然王貴等人武功上大有長進,偏偏文才上沒有岳飛、趙構那麼有潛力,不過也能拿得出手。

一日,正值三月天氣,春暖花香,寒冷的冬季悄然而過,一陣陣暖洋洋的微風吹拂而來,萬物復甦,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岳飛、趙構等人在院內習文學武,不曾有絲毫的落下;周侗愜意的端坐在椅子上,神情有些乏力,整個人看起來蒼老了許多,臉上的皺紋更加深刻了。

“咚咚咚!……”

一陣敲門聲,惹得衆人好奇不已,他們常年居住在此地,鮮有人來往,就連各自的家人也從未來到此地。但是,這次居然會有人前來敲門,不禁瞪大着眼睛。湯懷上前,打開門,映入眼簾的居然是一個穿着僧衣的小沙彌,詫異道:“你來此作甚?”

“小僧奉師傅之名,前來送於一份信,交於周老先生手中。”小沙彌不卑不亢的說道,又看着年紀輕輕,還不及他大的湯懷,心中有些詫異:“難道他是周老先生?師傅已逾古稀之年,他的好友怎麼會如此年輕?難道說,眼前之人是師傅好友的弟子?”

湯懷聞言是尋自己師傅的,笑道:“既然是找家師的,不知小師傅的尊師法號,我好去通傳。”

“志明長老!”小沙彌急忙道出自己師傅的法號。

湯懷驚詫不已,皺着眉頭,想了許久方纔確定不曾聽過此人。但是,周侗聽聞後,迅速的站起身來,飛速的來到門前,急切道:“你是志明長老的弟子?志明長老在何處?”

“晚輩見過周老先生!”小沙彌見頭髮花白,滿臉皺紋的周侗處現在自己面前,急忙恭敬有禮的作揖,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封信,恭聲道:“周老先生,這是家師叮囑,說是見到您就將此信送到周老先生的手中,待您看見此信便知在何處了。”

周侗渾渾噩噩的接過小沙彌遞過來的信件,愣神之際,那小沙彌也告辭一聲便離去了。周侗激動不已的看着手中的信件,就連小沙彌離去,也是湯懷相送的。他的目光都被手中的信封上的字跡深深地吸引住了,那熟悉的筆記,一眼便認出來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志明長老親自寫的。

他激動地哆嗦不已,兩手顫抖的緊緊握着手中的信件,嘟囔道:“沒錯,這正是志明長老親筆信函,難道他從五臺山來到此地了嗎?如果是真的話,那我真應該主動上門前去探望一下志明長老纔是。”

第199章 欲奪天下第7章 百日宴第154章 攻破昱嶺關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297章 何人指使?第66章 殺雞儆猴(三)第269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13章 蔡京罷相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540章 把酒言歡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293章 反客爲主,倒打一耙第246章 計中計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255章 秘辛(一)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427章 承認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6章 徽宗賜名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290章 苦惱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六百三十八章 步步殺機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83章 深夜來訪第435章 團圓飯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435章 團圓飯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95章 兩軍交鋒(三)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376章 姜果然是老的辣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357章 坦白身份第80章 塵埃落定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239章 及時趕到第238章 刺殺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七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177章 抵達雲心寺第365章 貢院第224章 取證據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458章 完顏晟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475章 擒賊先擒王第432章 護夫聯盟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458章 完顏晟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2章 三十而終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番外篇 第六章 猜測第416章 娘子,咱們回家!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398章 單挑
第199章 欲奪天下第7章 百日宴第154章 攻破昱嶺關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297章 何人指使?第66章 殺雞儆猴(三)第269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13章 蔡京罷相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540章 把酒言歡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293章 反客爲主,倒打一耙第246章 計中計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255章 秘辛(一)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427章 承認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6章 徽宗賜名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290章 苦惱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43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422章 如夢似幻第六百三十八章 步步殺機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83章 深夜來訪第435章 團圓飯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435章 團圓飯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95章 兩軍交鋒(三)第14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376章 姜果然是老的辣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357章 坦白身份第80章 塵埃落定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239章 及時趕到第238章 刺殺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七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177章 抵達雲心寺第365章 貢院第224章 取證據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458章 完顏晟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475章 擒賊先擒王第432章 護夫聯盟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213章 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458章 完顏晟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2章 三十而終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番外篇 第六章 猜測第416章 娘子,咱們回家!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312章 得償所願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398章 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