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

建業五年,大宋國力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已經藉助新法變革,使得大宋從內而外的改變,要想大宋富強,首先改革吏治,爲官清廉者方能造福一方,得一方百姓稱讚,朝廷任何決策自然而然會響應,決不拖延。

若爲官貪污受賄,豪取搶奪等,那便是貽害一方,失去民心,更使得朝廷的決策無法推行。趙構大刀闊斧的改革吏治,使得大宋國運昌隆,日益強盛起來,百姓人人稱道趙構是位好皇帝。

整整五年時間,變法強國之路已經走了一半路程,這條道路上充滿挑戰,而趙構好不怯懦,更不會因爲權貴或是地主利益,他顧忌的更多是百姓利益,這樣的爲政者自古以來尚未見過。

無論是漢武大帝,還是唐太宗,他們身後都站着士族,雖是當政期間國運昌隆,百姓豐衣足食,仍然建立在百姓的利益之上,使得士族勢力愈加龐大,軍閥勢力更是盤踞一方。

趙構來自於後世,深深地知曉百姓利益高於一切,在封建時期,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使得百姓過得日子也不過是溫飽,要是差點那便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十分悽慘。

趙構命令戶籍官,將各地的戶籍人口悉數上報,以及家庭情況等都勘察清楚,這個工程量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所耗資金又何止百萬,然趙構依然堅持,用了整整五年時間纔將各地的人口等情況做了詳細卷宗,進入戶部以及樞密院之中,這也使得那些人享有更多的保障。

經過五年的時間,大宋的商業更加發達,百姓糧食年年有餘,這纔是百姓所需要的,而商賈之人更是賺的盆滿鉢滿,他們對於趙構推行的新政更是支持,唯有士族,世襲貴胄的利益得到損害,這讓趙氏子孫、外戚等皆有怨言。

趙構徹底廢除了奴隸制,更是將此法度納入大宋律法。凡是有人販賣人口,被抓一律死罪。此外,趙構將那些生活十分困難的百姓,以及孤寡之人,只要他的子嗣參軍都可享受朝廷每月發的撫卹銀二兩,足夠一家吃度;要是好吃懶做之人,那便撫卹銀一律扣除。

當初,趙構推行這個先例,使得很多官員反對,不過他根本不在乎,一意孤行強制性執行,每年國庫僅此項目就耗費千萬兩。但是,趙構也不會一直髮放下去,他將那些有勞動力之人,憑藉他們的勞作之後即可停止發放,爲得就是支持他們生活下去。

另外,趙構還增加了新的政策,凡是入京參加科舉考試,不論文武只要前三甲之人皆可得到朝廷賞賜的一百兩紋銀。趙構加強了大宋律法的嚴謹度,更是加強了中央集權,將大權收歸於中央,也就是樞密院,以及六部。

當初,樞密院一家獨大,不過後來趙構將此改變,權力劃分之六部,而樞密院只是統管,也就是削弱樞密院使的權力,提高六部的權力。至於都察院,趙構更是賦予他們監察百官不法行爲。

只要是官員知法犯法,一律提交至都察院過堂,然後送交刑部處理。當都察院判決無事,那麼刑部也無法再追究;若是有事或是重罪,直接送至刑部大牢,那後面的懲罰很嚴重。

通過王安石變法的內容,趙構依舊繼續推行,將其中的弊端改掉,又不斷地彌補補充,使得大宋國力愈來愈強盛。整整五年時間,收穫成效顯著,這也是趙構所期盼的景象。

吏治不斷地整頓,不斷地梳理,仍然還有人貪污受賄,屢禁不止,趙構也實在是無可奈何,總不能真的將他們全部殺光,最後決定只斬殺首惡,其他牽連人員流放充軍,沒收全部財產等。

建業六年,麒麟令主再次出現在江湖上,趙有恭遵照趙構的旨意,暗中帶領琥珀山莊的人肅清江湖門派。由於整頓吏治,發現朝中有些官員居然與江湖門派有些牽連,這讓趙構很是惱怒,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情,居然牽扯在一起。

於是,麒麟令主開始了新一輪的肅清,那些名門正派也只不過是過過場,打打招呼罷了。至於那些奸邪小人,自然容不得他們在朗朗乾坤之下肆意妄爲,全部得到清洗。

在這一年裡,邢秉懿又生了一女,趙構取名爲靈兒。並且,在這一年趙構加封自己的母親韋氏爲慈寧皇太后。因爲顯肅皇后鄭氏在建業四年病死於後宮,韋氏爲其守靈,不願意做皇太后,最後迫於無奈之下,韋氏只能在這一年裡成爲後宮皇太后,封爲‘慈寧皇太后’。

在趙構的促成之下,梁紅玉果然在建業五年生下一子,不過早殤。那是韓世忠的長子,卻不幸如此,不過韓世忠依然取名爲彥樸。次年,梁紅玉再生下一子,取名爲彥直,也就是韓世忠的長子。

趙構更是下達軍令,讓所有未曾娶妻生子的將領回家生子,給予他們一個月的時間,甚至出現宋軍有些士兵不願意再出徵的想法,朝中大臣紛紛反對,卻被趙構一句話讓他們全部閉嘴。

“他們乃是我大宋功臣,有功之人不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那又如何讓他們奮勇殺敵?因爲他們心裡有牽掛,爲了家中的妻子兒女,必定奮勇殺敵!縱然沒有子嗣留下來,至少朕無愧於他們,戰場不像是其它地方,隨時都有可能殞命,無人送終,此乃大宋之悲哀矣!”

正是趙構首開先河,使得從軍依然有假期回家省親,哪怕是有人不願意從軍了,不過也是極少數,更多人堅定心中的理念,繼續爲大宋效命,爲皇上盡忠職守,還有一些家人支持他們從軍,繼續建立戰功。

那些回家省親的士兵都看到了趙構對於家中的安排,他們更加心無旁騖了,那些不願意去的,趙構也沒有勉強,直接准許他們脫去兵籍。其實,也是大宋兵力太多了,變相的裁軍。

若是回家省親不願意再出去,日後不免會受到誘惑,或是被俘,這樣的人難以繼續效忠朝廷,趙構這才准許,不過也都給了他們撫卹金,相當於退伍之後的獎勵。

兵在精不在多!

趙構一直堅持這個道理,兵力縱然有百萬雄師,戰鬥力不強,也不過是死的更多罷了。經過這樣的選擇,大宋所有軍隊加起來不過三十萬,十萬禁軍也被裁掉一部分,僅剩下八萬大軍。

二十萬大軍戍守邊關,十萬大軍在全國給地鎮守。二十大軍全部都是留下來的,這些人都是以一當十的勇猛之人,而且每日訓練,從不間斷,這也是趙構下達的旨意,爲了日後反攻金朝做準備。

建業七年,趙構時不時的巡察各地,留在京城的時間甚少,多數都是在大宋各地尋訪,上至繁華的市集,下到窮鄉僻壤之地,都有趙構的足跡,而隨行的必定有趙有恭、高寵二人陪同。

並且,趙構出巡全部都是微服私訪,根本沒有任何排場,更不會通知他們要去何地,有些時候趙構等人到了,那些地方官員都不清楚。正因爲這樣,趙構也會看見官吏昏庸無能,就會查辦;也會發現爲官清廉的好官,事後必定擢升。

修建河堤,清理河道,擴充堤壩,拓寬道路等,趙構鼓勵商人投資參與建設,也就是資助,甚至可以將那條道路以那人的名義命名,以表彰他對當地的貢獻,這讓有很多商賈願意出錢出力,趙構也要求修建堤壩必須是長年累年不壞,經得起風浪;橋樑不可出現坍塌事故,必定要保證質量,而他也會派人前去查探,這是百年大計,不可有絲毫的馬虎。

在趙構登基這些年來,朝中大臣有些人已經逝去了,其中許景衡是真正的累死的,趙構追諡忠簡;同年,宗澤老元帥病死在府中,趙構親自主持他的葬禮,更是追贈觀文殿學士、通議大夫,諡號忠簡。

种師道在趙構尚未登基時參與宋金初戰,种師中戰死,後來他傷心過度,身受重傷,使得他無力帶領大軍,最後趙構同意他回京養病,种師道也請求皇上讓張浚接替他的位置,趙構一一答允,這才安心的回京養病,回到京城的當天晚上朝中大臣全部前去探望,就連趙構都親自來了。

次日,种師道一睡不起,而他也叮囑趙構以防金兵會捲土再來,而且也說了有關於張浚的事蹟,趙構對此沒有任何反駁,全部聽取种師道的建議。當种師道死後,趙構也是舉國哀悼三日,親自祭奠,又下詔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加贈少保,諡曰忠憲。

建業六年,刑部尚書王雲準備出使高麗,在半路一病不起,最後趙構下令將他的屍首送回京城,王雲的位置也有趙鼎接替,這事是王雲提前奏稟的,在他彌留之際給予趙構留下來的口訊,死後趙構追贈觀文殿學士,封王云爲‘忠顯公’,他的爵位由其子嗣接替。

另外,張叔夜將軍也戰死金兵的攻城之中,而且徐徽言也一同戰死等。可以說,跟隨趙構身邊的那些人已經去了很多,又有新的一批人前來,這讓趙構格外重視朝中元老的身體,每月定期由太醫院的人把脈,稍有不適便放下一切,調養生息。

邢秉懿的父親邢煥也病死府上,趙構親臨,就連邢秉懿也首次回道刑府,而那個時候邢秉玉已經是出落得大姑娘了,只是她並未許配給任何人,就連邢秉懿這個做姐姐的也不明白爲什麼,不過邢秉玉並沒有道出原因。

由於邢煥去世,邢秉懿不想自己的妹妹獨自一人留在府上,便請求皇上讓邢秉玉進宮陪伴自己,趙構准許。當初,邢煥是邢秉懿的父親,也就是趙構的岳父,使得他得到了樞密都承旨,擢慶遠節度使官職。

邢煥卻從未恃寵而驕,也未曾覺得自己有恩於趙構,一直節儉,清正廉明,死後趙構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恭簡,加贈少師,追封嘉國公,以示邢煥一生光明磊落。

建業八年,大宋已經遠勝於太祖皇帝時期的大宋,國力大大的提高了,趙構等着一天終於等到了。經過整整八年的時間等待,金兵屢屢進犯大宋,趙構都嚴令衆人只防不攻,現在時機真的到了。

次日早朝,趙構在百官的目光下,笑臉盈盈的走了出來,一改往日的陰沉臉色,而趙有恭也是高興不已。衆人蔘拜以後,趙構龍顏大悅,道:“時機終於到了,終於到了,整整八年,整整八年時間,人生又有多少八年時間!朕爲了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太久了,終於可以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趙有恭喜不自勝,他也想與趙構一同吶喊出來,這些年他心中憋了太多的怒火,一直隱忍不發,現在趙構已然說出口,時機真的到了,從被動防守到主動迎擊敵人的時機。所有的條件都已經成熟,只帶一聲令下便可以展開反擊,不再忍受這樣的憋屈。

文武百官卻是面面相覷,不知趙構爲何如此高興,這讓衆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紛紛詫異的看着趙構,靜靜的等待着趙構後面的話。

第180章 刁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244章 逼宮(三)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541章 反間計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255章 秘辛(一)第347章 解惑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74章 結義第478章 放虎歸山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514章 一戰成神第12章 權傾朝野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97章 煽風點火第300章 姨娘?第82章 脣槍舌戰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35章 大夏龍雀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162章 生擒方臘,回京復旨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以一當百,天祚帝被俘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六百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410章 認可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47章 病來如山倒第225章 如願以償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490章 龍涎香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3章 前因後果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244章 逼宮(三)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2章 達摩秘功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109章 回京第3章 前因後果第273章 百口莫辯第388章 下落第13章 蔡京罷相第390章 挑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416章 娘子,咱們回家!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407章 心如鹿撞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80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174章 結義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260章 父子談心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39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456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22章 指點迷津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
第180章 刁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244章 逼宮(三)第348章 多此一舉第541章 反間計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255章 秘辛(一)第347章 解惑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74章 結義第478章 放虎歸山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514章 一戰成神第12章 權傾朝野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97章 煽風點火第300章 姨娘?第82章 脣槍舌戰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35章 大夏龍雀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備無患,雙重保險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162章 生擒方臘,回京復旨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以一當百,天祚帝被俘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六百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410章 認可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47章 病來如山倒第225章 如願以償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490章 龍涎香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3章 前因後果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327章 我姐姐喜歡你哦!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244章 逼宮(三)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2章 達摩秘功第352章 傳授槍術第109章 回京第3章 前因後果第273章 百口莫辯第388章 下落第13章 蔡京罷相第390章 挑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416章 娘子,咱們回家!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407章 心如鹿撞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80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174章 結義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260章 父子談心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240章 金匱之盟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71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39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456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22章 指點迷津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