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解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話乃是出自前大唐皇帝李世民所言!”先生微笑的解釋道,“前唐太宗皇帝乃是一代明君,開創大唐盛世,總結出這一句話,彰顯出百姓的重要,民心者得天下。”

“民者,百姓也!天下興亡,百姓之心所向,那便是繁榮昌盛;百姓之心所棄,必定衰亡,民怨四起,羣雄爭鋒,此乃前隋被前唐取代的根本原因。任何政策不得脫離百姓,亦不能危及百姓。”

“百姓之幸,天下之興;百姓之苦,天下之亡!偌大的江山社稷,人口數以百萬計,沒有可行的制度加以約束,怕是早已天下大亂。身爲王,掌握的是王權之道,亦是平衡之道。”

“然而身爲君王,一國之君,九五之尊!一人之力掌管天下,如何能行?唯有選賢舉能分管天下,事事俱到根本不可能,總會有黑暗的地方。而王制,便是以君王爲尊,以此類推,分級管理,此乃王道也。”

“以爵位來說,有公、侯、伯、男,士、共五等;又有六禮、七教倫常、八政!這些都是人世間最常見的制度,自古流傳,代代不息。以爵位來說,要是天下官員沒有分成三六九等級,一視同仁,天下真的大同了,又如何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呢?”

“人都需要積極向上,不思進取,便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了此等功勳爵位,以及賞賜的封地等,這些與之匹配,才能體現出大臣們的功勳卓著,還有就是讓禮儀更加嚴謹。”

“六禮,指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飲酒禮和鄉射禮、相見禮;所謂七教,是指七種人倫關係,即父子有親,兄弟有愛,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賓客有禮。至於八政,是指飲食的方式,衣服的制度,工藝的標準,器具的品類,長度的規定,容量的單位,數碼的進位和布帛的寬窄。”

“華夏自古便是禮儀之邦,禮不可廢,亦不可止,需一直傳承下去,就比如說在喪禮、祭禮上,要是弄錯了,或是一樣的禮制,你以爲如何?那樣豈不是大亂,好不容易受到教化的百姓,又是禮儀不分?”

“七教倫常乃是人倫之間,也就是彼此的稱呼與關係,要是少了這些,豈不是很可怕?八政更不用說了,那更是根據爵位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待遇,不是公平的問題,而是事實如此。”

“此乃最基本的,目前大宋的制度便是在此基礎與歷朝歷代的歷史,兩者結合之下誕生的制度。在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不同的政治,要是真的不曾改變,那便是滅亡之途。”

趙構若有所思地低下頭,先生已經闡述了很詳細了,而眼前的這位先生不是泛泛之輩,他便是北宋賢相韓琦之六子韓嘉彥。若是按照輩分來說,趙構需要稱呼他一聲姑父。

韓嘉彥因是韓琦幼子,而韓琦又是皇上器重的宰相,聲望頗重,而他卻有才學,宋神宗便將自己的三公主,嫁給了韓琦幼子,拜駙馬都尉,終贏海軍承宣使,甚少入朝,只是閒賦在家。

膝下有六子,各個都是當地有名的才子,而韓嘉彥也是閒暇無事便來到自家出錢資助的書院成爲教書先生。在這所學院的先生中,以他的身份最尊貴,亦是學識淵博之人。

韓嘉彥見趙構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之前有些傻愣住了,不過還是欣慰的笑了。正因他甚少入宮,也不曾見過趙構,故而趙構也沒有喊他爲駙馬,或是姑父,就當是先生一樣敬重。

“若是沒有制度約束行爲,天下必定大亂,制度只是因時制宜,不可一成不變。若是大宋完全前唐的制度,那麼長久下去想必會是民不聊生,十年寒窗苦讀爲得就是一朝金榜題名。”

“入朝爲官與地方爲官有很大的不同,在京城達官貴人甚多,在地方一府之官便可以橫行無忌,然而在京城卻夾着尾巴做人,溜鬚拍馬的事情做了不知道多少,唯有制度才能約束這些人。”

“制度就像是一把尺子,也是一個標準,越過標準便要受到懲罰,所以說在‘王制’這篇中講述的便是這個。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大宋王朝的帝王,都明白什麼纔是標準,一切皆有皇上定奪。”

趙構鄭重的點點頭,經過韓嘉彥的解惑。頓時,趙構明白了他話中隱晦的意思,也就是說變法不是不可以,而且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做,並不是自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哪怕做的再多,傷害到百姓利益,一切免談

大宋王朝需要改變,卻不能像他那樣急功近利。若是那樣做,只怕適得其反。在百姓心中,地位最高的是士,最後是商,文人墨客多數進入官場任職,漸漸地學會了陽奉陰違,溜鬚拍馬的本事。

原本心地善良,一心實現抱負的官吏,在朝中烏煙瘴氣之地,就算是保持得再好,也沒有辦法保持本心不變,時間長了依然會受到沾染,也就是說想要變革,最好的方法是打通文人這條道路,並非百姓。

在亂世之中百姓勝過文人,在和平時期文人勝過百姓,百姓不懂的管理之道,也不懂得官場,如何能得到他人尊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此乃自古流傳的一句話。

若是有人不願意讀書習字,考取頭名狀元,那便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尤其是那些常年閒賦在家,好不容易考取功名,受盡了窮苦的日子,一下子從地獄走向天堂,他們如何拒絕錢財的誘惑呢?

直到現在趙構才明白,大宋的本質便是重文抑武,文人的天下。如果得罪了天下讀書人,在他們的固定思維中,要是真的罷免或是做出其他的事情就難以控制,而這個事情是趙構一直未曾想到,他才明白自己錯的離譜。

即使在朝中佔了上風,放眼天下又有多少讀書人看到這件事的背後,只是看眼前,而眼前的文人便是如此。若非韓嘉彥見多識廣,學識淵博,明裡暗裡的點撥,只怕趙構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也無法真正認清自己,要是連自己都無法認清,那纔是最可怕的,想到此處,趙構忍不住一陣後怕。

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393章 虎頭湛金槍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88章 送信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234章 迷霧重重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222章 白忙活了?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234章 迷霧重重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55章 樞密院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41章 高俅崛起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決心收徒第18章 林沖授藝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154章 攻破昱嶺關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308章 我怕鬆開了,你便會離去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399章 真刀真槍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181章 深信不疑第5章 喜得皇子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193章 我心依舊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522章 飛狐峪大捷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33章 結義第502章 首戰告捷第284章 好險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1章 加封郡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347章 解惑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238章 刺殺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20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97章 煽風點火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393章 虎頭湛金槍第246章 計中計第391章 我服了!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61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2章 權傾朝野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94章 兩軍交鋒(二)第7章 百日宴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376章 姜果然是老的辣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94章 兩軍交鋒(二)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
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393章 虎頭湛金槍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88章 送信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234章 迷霧重重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222章 白忙活了?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234章 迷霧重重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掘墳墓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55章 樞密院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41章 高俅崛起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決心收徒第18章 林沖授藝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154章 攻破昱嶺關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308章 我怕鬆開了,你便會離去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399章 真刀真槍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181章 深信不疑第5章 喜得皇子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193章 我心依舊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522章 飛狐峪大捷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33章 結義第502章 首戰告捷第284章 好險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喜得公主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1章 加封郡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347章 解惑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238章 刺殺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20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97章 煽風點火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393章 虎頭湛金槍第246章 計中計第391章 我服了!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61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2章 權傾朝野第五百七十九章 父子反目第94章 兩軍交鋒(二)第7章 百日宴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376章 姜果然是老的辣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94章 兩軍交鋒(二)第112章 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