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

趙構推行文化大一統,從根本上解決戰爭問題,讓女真人與漢人混聚在一起,以漢人的文化感染女真人。女真人有自己的文字,趙構也命太學生前去學習、掌握,也算是一種繼承。

在趙構登基二十年後,他推行的文化大一統當真是解決了兩國百姓文化不同,習俗不同等問題,女真人經過二十年時間徹底融入宋人文化,而趙構也命官員前往金朝疆土,徹底接管。

當地百姓有自己的文化與習俗,趙構給予尊重支持,下令地方官員不得干涉。此外,趙構也派遣大軍前去鎮守邊關,使得大宋疆土面積進一步擴大,遠勝於太祖皇帝時期的大宋,甚至比擬盛唐時期的國土。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趙有恭攻陷會寧府後,就將完顏晟等人交給高寵,讓他押送進京。大軍仍然駐留在金朝疆土,徹底解決那些散落的勢力,最後他們被迫進入蒙古,遠走北方,趙有恭並未繼續追擊。

接着,趙構傳旨命他們班師回朝,趙有恭遵旨而行。

一個月後,趙有恭率領大軍回到汴京城,趙構親自開城門迎接,百姓夾道歡迎,這也是趙有恭等將領最高的禮遇,開國以來鮮少見到。自此以後,武將地位真正得到穩固,以他們之力攻破會寧府,將金朝滅了,這份戰功着實前所未見。

“楚王何在!”

“臣在!”

“自楚王擔任北伐大軍元帥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屢屢創建奇功,滅金朝乃是首功,此乃大宋之幸也,百姓之福,敵人之忌。大宋有楚王鎮守,朕甚爲欣慰,今賜予楚王爲一字並肩王,世襲爵位,加封太師,位居右丞相之職,執掌樞密院。”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嶽元帥何在?”

“末將在!”

“嶽元帥乃是朕的師兄,此事想必諸位愛卿甚少知曉者。回想當初學藝之時,那些場景依舊在朕的腦海中浮現。自封爲元帥後,率領大軍披荊斬棘,屢立戰功,精忠報國,朕賜予汝鄂王,加太子太師,官封驃騎大將軍之職,統帥河北東路大軍,乾寧、永靜、保定、信安四軍皆歸於汝管轄。”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元帥何在?”

“末將在!”

“自種老仙逝,朕一直擔心種家軍後繼無人,然張元帥勇猛果敢,智謀無雙,朕甚是欣慰。雖說滅金朝之時遇到阻力,那也是人爲因素導致,怨不得張帥。今日,朕賜予汝爲循王,加太子太保,官封鎮遠大將軍之職,統帥秦鳳路大軍,德順、鎮戎、通遠三路大軍皆歸於汝管轄。”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元帥何在?”

“末將在!”

“韓夫人何在?”

“末將在!”

韓世忠與夫人梁紅玉一同回京授封,他們夫妻二人不是第一次見到趙構,不過樑紅玉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那個時候趙構跟她說過的話,還是歷歷在目,清晰可見。

“前唐出了一個武則天女皇外,世人皆以爲女子不如郎,然樑夫人卻是巾幗不須眉,上陣殺敵,與夫君韓元帥一同抵禦金兵大軍,可歌可泣,朕甚是欣慰也!”趙構微笑的說道,“今日朕封汝爲護國夫人,官居一品。若是可以,也不必再與夫君一同出征,安心的在家調養身子纔是,爲韓元帥開枝散葉纔是當務之急。”

“臣……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別看梁紅玉上陣殺敵,依然無懼,不過這個事情乃是私密之事,卻被趙構道出口,這讓她臉上有些微紅,卻依然不減上陣殺敵的氣勢,趙構很是欽佩。

“韓元帥,你爲大宋當真是勞苦功高。不僅自身上陣殺敵,就連夫人一同,當真是夫妻齊心,其利斷金!朕知道你經歷喪子之痛,卻依然堅守崗位,着實可佩可嘆。”

“今日朕賜予汝爲蘄王,加封太子太傅,官封鎮國大將軍之職,統帥上京臨潢府、會寧府兩地的將士,抵禦蒙古,保護我大宋疆土,朕將這個重任交託於韓元帥身上了!”

“末將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韓世忠領旨謝恩後,又鄭重的說道:“末將決不辜負皇上所託,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劉光世元帥何在?”

“末將在!”

“劉元帥與韓元帥二人乃是舊相識了,這些年劉元帥的功績,朕都清楚。既然韓元帥鎮守三京大軍,抵禦蒙古。那麼朕將東京、中京交託於你,不知劉元帥可否答應?”

“末將定然遵從!”劉光世如何不知趙構的意思,他這是將抵禦高麗的任務交託於,就算是沒有什麼封賞的話,這些已經足夠了。

“好!”趙構大讚一聲,道:“劉元帥果然勇敢,朕賜予汝鄜王,加封太傅,官封柱國大將軍之職,東京、中京兩路大軍就交託於你管轄,務必防禦高麗軍,莫負朕所託!”

“末將遵旨!”

“楊將軍何在?”

“末將在!”

“汝爲楊家將後人,亦是開國功臣之後,將門出身,卻不曾蒙受祖恩,自立門戶,建功立業,朕甚是欣慰。汝與嶽元帥等人皆是同一批參加武舉考試之人,朕賜予汝爲和王,加封太子太師,官封安西大將軍之職,鎮守成都府,懷安、廣安兩路大軍皆由汝統帥。”

“末將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吳璘將軍何在?”

“末將在!”

“吳玠將軍何在?”

“末將在!”

“吳璘將軍汝本在延安府抵禦西夏大軍,跟隨兄長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西夏與金聯軍,爲保衛秦隴、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外,又與令兄二人率領五千精兵渡海進入遼陽府腹地,與大軍裡應外合,方能攻破遼陽府。”

趙構接着說道:“吳璘將軍朕賜予汝爲信王,官封奉國軍節度使、撫遠大將軍之職,鎮守大宋南方,廣南東路大軍由汝統帥;吳玠將軍朕賜予汝爲涪王,鎮守大宋西南方,廣南西路大軍由汝統帥。”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琦將軍何在?”

“末將在!”

“劉將軍跟隨朕身邊多年,在朕尚是將軍、燕王之時,便驍勇善戰,屢建功勳。朕又派遣汝抵禦西夏大軍,與吳璘、吳玠二位將軍很好的保護大宋蜀地百姓安危,朕心甚慰!”

趙構大聲讚道:“賜封汝爲吳王,加封太子太保,官封天策上將軍,鎮守真定府,河北西路安肅、永寧、廣信、順安四軍皆由汝統帥。”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寵何在?”

“臣在!”

“朕知曉汝一心想要進入沙場上陣殺敵,一直讓汝留在朕身邊,成爲禁軍大統領,掌管十萬大軍,這些年的確是委屈你了。今日,朕賜封汝爲護國公,官居一品大員,另外朕再賜予汝母親爲秦國夫人,令尊追封爲秦國公,以表彰汝之一門對大宋朝廷的貢獻!”

提及高寵,趙構的確是心中有愧,要不是身邊無人可用,也不至於讓堂堂的將帥之才的高寵留守在京城,擔任禁軍統領之職,他也清楚高寵心中有些苦惱,最後又接着說道:“另外,朕特准許汝今後哪裡有戰事,汝儘可以前去戍守,你可滿意否?”

“謝主隆恩!”高寵感激涕流,他一心所願便是上陣殺敵,偏偏趙構沒捨得放他前去,實際上也是趙構知道高寵要是真的上戰場會死去,而高家便後繼無人,這樣做他於心不忍。

於是,趙構寧可讓高寵留在身邊,也不願意失去統帥一方的大將。其實,深意也就是將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位交給高寵,由他統帥大軍鎮守大宋邊關。衆人都心知肚明,也沒有人反對。

若是論功績,高寵不弱於九王之中的任何一人;論武功,除了趙構以外,哪怕是趙有恭都不見得是他的對手,偏偏高寵乃是忠孝之人,他的母親尚且在世,又聽從母親的建議,留在趙構身邊守護,實際上這些年老夫人的身體每況愈下,高寵也無心前往前線,迫不得已之下才甘願前往。

若是老夫人仙逝,而高寵又有後人,那麼趙構也就自然願意放人。當朝中有高寵帶領的十萬禁軍鎮守,無人敢動,這些年他也學習了不少兵法謀略,甚至趙構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這些都讓高寵感激不盡。

趙構登基六年時,邢秉懿便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這讓朝野上下很是開心,唯有趙構哭喪着臉,他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兩個小傢伙。再說了,那個時候他的心思都在研究大炮上,要不就是思考如何滅金上,無暇分身前去探望兩個孩子,而朝中大臣更是紛紛上奏讓趙構立下太子,而趙構卻不願意如此做,以孩子年幼不懂事回絕,也正是那一年高寵成親,完成了老夫人交代的事情,次年便生下一子,老夫人也不知怎麼的,身體居然好了,這讓太醫都覺得有些驚訝,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大宋氣勢如虹,國泰民安,又有趙構分封的九位王爺,其他有功將領也都一一冊封官職、爵位,除了楚王趙有恭是皇室宗親外,其他八人都是異姓封王。雖說不是大宋先例,不過同時分封八位異姓王爺還真是沒有過的事情。

後世之中將此事記載在史書上,曰:“上封九王,定鼎天下;九九之數,天命所歸!”

(本章完)

第461章 博弈第30章 決心收徒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244章 逼宮(三)第460章 夜探氈帳番外篇 第二章 我來了!第243章 逼宮(二)第18章 林沖授藝第259章 未雨綢繆第349章 院試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165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39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帝五百六十三章 鎮守邊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第502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有妻,沒有妾!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403章 契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告知真相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284章 好險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95章 兩軍交鋒(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203章 佈局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154章 攻破昱嶺關第2章 三十而終第69章 各司其職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45章 逼宮(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361章 查無所獲?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婚之喜 2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457章 刁難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487章 險死還生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526章 下戰書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246章 計中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347章 解惑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82章 脣槍舌戰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兒子第427章 承認第21章 父子約定第2章 三十而終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
第461章 博弈第30章 決心收徒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244章 逼宮(三)第460章 夜探氈帳番外篇 第二章 我來了!第243章 逼宮(二)第18章 林沖授藝第259章 未雨綢繆第349章 院試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165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39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帝五百六十三章 鎮守邊關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116章 蔡王的沉默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121章 巧渡長江(三)第502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有妻,沒有妾!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403章 契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告知真相第345章 改頭換面第284章 好險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95章 兩軍交鋒(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203章 佈局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154章 攻破昱嶺關第2章 三十而終第69章 各司其職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45章 逼宮(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361章 查無所獲?第86章 招安使團,前往梁山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婚之喜 2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457章 刁難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487章 險死還生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526章 下戰書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246章 計中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347章 解惑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82章 脣槍舌戰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兒子第427章 承認第21章 父子約定第2章 三十而終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