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強敵將至

收到第32特混艦隊的捷報之後,白佑彬就去睡大覺了。

可以說,接下來的戰鬥基本上是“鐵板釘釘”,沒有什麼懸念。只是在,十七日夜間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第32特混艦隊經過聖喬治海峽的時候,遭到了數艘魚雷快艇的攻擊。

用魚雷快艇去攻擊驅逐艦,無疑是送死。驅逐艦就是爲了對付雷擊艦而誕生的,而魚雷快艇是“現代版”的雷擊艦。結果,發動攻擊的八艘魚雷快艇無一例外的全被驅逐艦上的熾烈炮火擊沉。

最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在了“修水”號上。

因爲在與“費城”號的戰鬥中,舵機受損,“修水”號的轉向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在規避魚雷的時候,竟然出現舵機卡死,在海面上轉了一圈之後,硬是撞上了一條魚雷快艇發射的魚雷!

不幸中的萬幸是,那條魚雷並不是艦用重型魚雷。

“修水”號不但挺了過來,而且魚雷爆炸之後,還將卡死的舵機給震鬆了。最終,這艘輕巡洋艦以十四節的速度跟上了艦隊的步伐。只是,現在它必須返回船廠接受大修,並且在修理中進行適當的改進,增添一些重要設備,比如“湘江”號上的火控雷達。

少一艘輕巡洋艦(實際上是少兩艘,“灃水”號也得回去修理)對第31艦隊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按照白佑彬制訂的前期炮火打擊方案,即便沒有第32特混艦隊參加,他也能在陸戰隊登陸之前完成任務。

另外,美英軍隊在臘包爾的防禦並不像他以前想像的那麼堅固。

接下來的兩天中,炮擊進行得非常有“規律”。

當時。守衛臘包爾地英美軍隊已經意識到。在他們地營地四周肯定有敵人地偵察兵。不然炮彈不會來得那麼“及時”。也不會打得那麼準。

問題是。意識到有偵察兵並不等於能夠“趕走”那些偵察兵。

在艦隊炮火地威脅下。英美軍隊根本不敢大規模行動。甚至不敢聚集在一起。而小股出動地部隊對偵察兵地威脅並不大。最重要地是。偵察兵在發現危險之後。肯定會召喚艦隊炮火。讓艦隊幫他們幹掉有威脅地敵人。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英美軍隊也沒有別地辦法。

一時半會之間。美國海軍肯定無法爲臘包爾地守軍提供支援。另外。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沒有足夠地實力對付“盤踞”在俾斯麥海上地第31艦隊。真打起來。那兩艘戰列艦能讓任何一艘美國海軍地巡洋艦望風而逃。

另外。隨着BR01船隊覆滅。美英也不敢向所羅門海派遣運輸船隊。

一時之間,俾斯麥海簡直成了帝國海軍的“後院”。

當時,最讓白佑彬頭痛的還是彈藥補給。即便來了三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也不足以讓第3艦隊的三十四艘戰艦能夠及時獲得彈藥。十八日。白佑彬就發出電報,要求增派兩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並且要求在二十五日之前安排綜合補給艦爲艦隊補充燃油、淡水與食物。當然,主要是補充燃油與新鮮食物。

結果,白佑彬得到的答覆是。只能再提供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與三艘綜合補給艦。

懷着有比沒有強的想法,白佑彬也只能接受這樣地結果。

二十日,運載着三個陸戰師的登陸艦隊,以及由三十多艘運輸船組成的船隊一同進入了俾斯麥海,並且在當天下午就與第3艦隊會合了。

因爲前期炮火準備還沒有完成,所以登陸時間只能推遲到二十二日。

這也是陸少豐確定的最後期限。

只是,當時到達的陸戰隊數量讓白佑彬有點意外。最初,陸少豐確定投入五個陸戰師。難道認爲艦隊炮擊效果不錯,而且攔下了BR01船隊。陸少豐臨時決定減少投入地陸戰隊兵力。或者說,他還有別的打算?

因爲白佑彬沒有參與制訂登陸作戰計劃的工作,所以他也不知道陸少豐到底在想什麼。

二十一日下午,前期炮火準備全部完成。傍晚,留下四艘已經補充了彈藥的驅逐艦之後,白佑彬讓所有戰艦都撤了下來,並且規定在夜間完成補給工作。在陸戰隊登陸的時候,第31艦隊還要承擔直接炮火支援的重任。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着。

二十二日上午七點五十五分,重新返回戰場的“東海”號與“南海”號用十八門主炮的齊射拉開了登陸前炮火打擊地“序幕”。緊接着。六艘輕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也投入了戰鬥。

此時,運載着十二個連的三十六艘登陸艇正在衝向海灘。

指揮登陸作戰的不是陸少豐本人。這是白佑彬感到意外的另外一件事情。按理說,攻打臘包爾直接關係到了帝國海軍南進戰略的成敗,陸少豐不應該“缺席”這麼重要的戰鬥。而且,以陸少豐的一貫作風,他也不會不參加這麼重要的作戰行動吧。

當時,陸戰隊的很多情況都讓白佑彬感到不正常。

他甚至暗中猜測,陸戰隊正在策劃一場規模更大地作戰行動,而且不一定在西南太平洋上。

難道是攻打關島?

因爲沒有足夠地信息,所以白佑彬也不敢斷定這個猜測就一定正確。

八點過十分,第一批陸戰隊順利上岸。

出任意料的,守軍幾乎沒有像樣地抵抗。

這不但讓白佑彬驚訝,就連第一批衝上海灘的陸戰隊軍官都感到驚訝。以往的登陸作戰中,敵人肯定會猛烈抵抗,甚至不惜與陸戰隊官兵同歸於盡。這次,守軍竟然沒有像樣的反抗,更談不上像樣的反擊了。

顯然,美英軍隊與日軍有很大的不同。

對陸戰隊與艦隊來說,這都是好事。

中午之前。登陸艦隊就將三批登陸部隊送上了岸。下午,工程兵順利上岸。此時,陸戰隊的先頭部隊已經開始向港口方向推進了。

可以說,這是自戰爭爆發以來,帝國海軍陸戰隊打得最輕鬆地一場戰鬥。

當天傍晚之前,僅僅只有一千五百名陸戰隊官兵的先頭進攻部隊就佔領了臘包爾港,並且“抓獲”了近三千名戰俘。

晚上。爲了保險起見,陸戰隊沒有繼續進攻。

白佑彬也在這個夜晚睡了個安穩覺。因爲艦隊沒有收到陸戰隊的炮擊請求,敵人也沒有在夜間進行反擊。

二十三日上午,白佑彬剛剛起牀,還沒有來得及吃早飯就收到了一條消息。

駐守臘包爾的美英軍隊指揮官已經答應投降了!

這個結果,再次讓白佑彬感到非常驚訝。打到現在,陸戰隊的炮兵還沒有進入陣地呢。除了艦隊用掉了不少炮彈之外。陸戰隊消耗掉的彈藥恐怕連一噸都不到吧!

這叫戰鬥嗎?

當天上午,美英軍隊的指揮官就向陸戰隊交出了佩槍,並且下令所有部隊停止抵抗,向帝國陸戰隊繳械投降。

到當天傍晚地時候,殘存的四千三百五十七名美英軍人全部到戰俘收容所“報道”。

與日軍不一樣。這支美英軍隊中,幾乎沒有人逃入雨林,繼續負隅頑抗。在指揮官下達了投降命令後,全都主動繳械。據部分負責收容戰俘地陸戰隊軍官反應,投降的美英軍人不但不感到恥辱,反而像放下了包袱,從重負下解脫了一樣。

不管怎麼樣,陸戰隊在幾乎沒有放一槍一彈的情況下打下了臘包爾。

後來,白佑彬瞭解到。這批軍隊的指揮官早就收到了命令,在抵抗無望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投降。而當時的情況確實是“抵抗無望”,到最後臘包爾肯定會“淪陷”,爲此付出不必要地犧牲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只是,白佑彬沒有能夠從這次任務中得到解脫。二十四日,就在他準備率領艦隊返航的時候,一封電報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是從帝國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巴拿馬運河已經在二十二日通航,當天晚上,除了返回美國東海岸維修地那兩艘戰列艦通過了運河之外。剛剛服役的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也通過了運河。進入了太平洋。

隨同這兩艘戰列艦一起進入太平洋的還有至少四艘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

按照海軍情報局的判斷,這支艦隊很有可能前往布里斯班或者悉尼。參加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因此,海軍司令部要求第31艦隊留在俾斯麥海,並且在月底前進入珊瑚海,在協助陸戰隊向所羅門羣島推進的同時,做好與美國艦隊決戰的準備工作。

這是一項雙重任務。

陸戰隊在打下臘包爾之後,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準備利用美英軍隊士氣不足,援軍未到的機會順勢打下所羅門羣島,將戰線向南推進至少一千公里,鞏固帝國海軍在俾斯麥羣島地防線。

也正是這道命令讓白佑彬感到很是頭大。

支援陸戰隊作戰是件麻煩事,對付兩艘新銳的快速戰列艦不但是麻煩事,還非常危險。畢竟,他的手裡只有兩艘在上次大戰結束前服役的老式戰列艦。作爲帝國海軍第一批在快速戰列艦上服役,而且還指揮過戰列巡洋艦的軍官,白佑彬很清楚快速戰列艦在艦隊決戰中的優勢有多大。

第31艦隊要做帝國海軍的“擋箭牌”嗎?

第7章 西歐劇變第42章 庸人自擾第13章 偷樑換柱第19章 趁勝追擊第36章 烏合艦隊第8章 重點戰場第7章 彈如雨下第3章 不知進取第5章 守株待兔第25章 主動伏擊第23章 門戶之見第3章 少有所爲第2章 艦隊改制第48章 前仆後繼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8章 燙手美差第25章 最後起航第37章 疏忽大意第9章 實際測試第35章 忙中出錯第24章 明確表態第25章 摸黑前進第53章 倒黴戰艦第25章 兩害相權第38章 突然遭遇第18章 強敵將至第3章 破交作戰第17章 狼入羊羣第10章 戰場迷霧第44節 蟻穴之患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4章 調整狀態第42章 緊急馳援第8章 速度紀錄第16章 傷愈歸隊第56章 螞蟻噬象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5章 萬變不離第46章 一軍二帥第19章 毫釐不差第15章 謹慎爲先第49章 趕赴戰場第2章 瘋狂擴充第19章 主力登場第7章 風雲驟起第71章 由遠及近第38章 黃雀在後第33章 主力決戰第38章 全速出擊第47章 解開心結第11章 偷襲專家第31章 自露馬腳第18章 強敵將至第29章 火速回國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8章 超難考卷第54章 擒賊擒王第58章 拼光拼盡第1章 借題發揮第26章 大戲上演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3章 敗將言勇第32章 前途艱辛第67章 全殲死敵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1章 敵後包抄第32章 絕地反擊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6章 摸黑遊戲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7章 兵力調整第24章 見好就收第5章 戰爭預言第20章 關鍵技術第2章 陸戰雙雄第4章 積極戰術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8章 尊重對手第35章 戰術較量第40章 半斤八兩第8章 固若金湯第20章 聯名推薦第16章 有勇有謀第43章 打打跑跑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5章 謹慎爲先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4章 實戰考驗第63章 羣毆強敵第2章 悼念戰友第38章 預謀巧合第19章 毫釐不差第53章 破綻百出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5章 優勢劣勢第34章 單刀赴會第32章 喪鐘齊鳴第25章 打打談談第29章 節外生枝
第7章 西歐劇變第42章 庸人自擾第13章 偷樑換柱第19章 趁勝追擊第36章 烏合艦隊第8章 重點戰場第7章 彈如雨下第3章 不知進取第5章 守株待兔第25章 主動伏擊第23章 門戶之見第3章 少有所爲第2章 艦隊改制第48章 前仆後繼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8章 燙手美差第25章 最後起航第37章 疏忽大意第9章 實際測試第35章 忙中出錯第24章 明確表態第25章 摸黑前進第53章 倒黴戰艦第25章 兩害相權第38章 突然遭遇第18章 強敵將至第3章 破交作戰第17章 狼入羊羣第10章 戰場迷霧第44節 蟻穴之患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4章 調整狀態第42章 緊急馳援第8章 速度紀錄第16章 傷愈歸隊第56章 螞蟻噬象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5章 萬變不離第46章 一軍二帥第19章 毫釐不差第15章 謹慎爲先第49章 趕赴戰場第2章 瘋狂擴充第19章 主力登場第7章 風雲驟起第71章 由遠及近第38章 黃雀在後第33章 主力決戰第38章 全速出擊第47章 解開心結第11章 偷襲專家第31章 自露馬腳第18章 強敵將至第29章 火速回國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8章 超難考卷第54章 擒賊擒王第58章 拼光拼盡第1章 借題發揮第26章 大戲上演第28章 最後機會第13章 敗將言勇第32章 前途艱辛第67章 全殲死敵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1章 敵後包抄第32章 絕地反擊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6章 摸黑遊戲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7章 兵力調整第24章 見好就收第5章 戰爭預言第20章 關鍵技術第2章 陸戰雙雄第4章 積極戰術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8章 尊重對手第35章 戰術較量第40章 半斤八兩第8章 固若金湯第20章 聯名推薦第16章 有勇有謀第43章 打打跑跑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5章 謹慎爲先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4章 實戰考驗第63章 羣毆強敵第2章 悼念戰友第38章 預謀巧合第19章 毫釐不差第53章 破綻百出第10章 人生岔口第35章 優勢劣勢第34章 單刀赴會第32章 喪鐘齊鳴第25章 打打談談第29章 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