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播州

隆慶五年秋,朝廷解陳帥宣府總兵官鎮朔將軍之職,授南洋大臣,留京入國子監讀書三月,派往廣東都督戰事。

在陳爺進國子監跟小舅子當同學的這個冬天,朝臣都在議一系列國事要政,這跟陳沐的官職分不開。

因爲在他離京時,高拱給他送了一份大禮,大禮是他的官職。

官號全稱爲:廣東兵事協辦南洋軍府右都督提督海事總理南洋大臣。

離開宣府時,很多人送他進京;離開京師時,沒多少人送他回廣。

真正地位崇高的只有吳兌,其他人則是替高拱來的張四維、替張居正來的遊七,還有替馮保來的徐爵,官員基本上就這幾個人,其他官員來基本上都是給別人送行的。

給他送行的商賈居多。

因爲陳沐官號挺多,官居一品,但權力是一張大餅,和誰都沒關係。

廣東兵事協辦,讓他在廣東誰都能管得着,但誰都能不聽他的;南洋軍府右都督聽起來很厲害,可不屬五軍都督府,是新設都督府,沒有下轄沒有直接統屬,甚至整個都督府只有他一個右都督,還要受兵部轄制;總理南洋大臣也是個空殼,根據名字朝野大多認爲他管的是南洋衛。

北邊對海外所知甚少。

在常人眼中,在宣府呼風喚雨的鎮朔將軍是犯錯被貶了,這纔是真正的明升暗降。

腰插雙刀的倪尚忠跟隨車馬迎着風雪一路南走,越走心越涼;董一元和麻貴並馬,二將俱是滿面苦澀;倒是從青山口回來的養子陳八智帶着不符合年齡的沉着與堅毅,同呼良朋指揮家丁督促前行,既無興奮也無不甘,彷彿只是尋常調令一般。

倒是作爲監軍的陳矩,即使在軍隊行進中也是衆星拱月,一衆宦官跑前跑後,

鄧子龍打馬對陳沐笑道:“將軍,士氣很低迷呀!”

陳沐咧嘴笑了,回頭看了一眼綿延的兵勢,道:“低迷很正常,人人都能看懂朝廷的詔令,但他們不信,都不信陳某能做成事。”

閣臣給的官位其實已經把意思表達的很明確了,海外的事,他說了算。

問題是大明在海外有權力嗎?沒有,什麼權利都沒有,就連南方的海道副使,管的都是陸上海關,那麼別人把這個官號解讀爲沒有權力的虛銜,也是應有之義。

新設的南洋軍都督府,要說是六軍都督府,可以,但要說還是五軍都督府,也可以,反正它轉眼就能裁撤;總理南洋大臣也是沒有實權的官,值得一提的提督海事、廣東兵事協辦,其實還抵不上一個廣東總兵官。

這和鎮朔將軍相比,又算的了什麼呢?

“別人說我這是自討苦吃,武橋你覺得這是什麼?”

陳沐裹着狐裘緩緩踱馬,就連黑娃身上都披着厚實狼毛皮馬衣,神情看起來輕鬆的很,全然不像後邊那些被調到他麾下的將官一般低迷。

“不管別人怎麼看,將軍是已達成所願了。”鄧子龍搖搖頭,道:“其實鄧某也不知將軍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就這一點,讓鄧子龍覺得跟着陳沐還挺有勁的,“鄧某就只是俗人,當兵吃餉,總想幹點大事,但不知道能幹什麼大事,也許將軍知道。”

陳沐仰頭大笑,看了鄧子龍一眼,猛地打馬前驅,對左右高聲笑道:“已經進廣平了,再走一個時辰,去邯鄲歇腳!”

-

戰爭是風險,戰爭也是機會,上至家國、下至個人,皆是如此。

於陳沐而言,最大的風險,就是邁出這一步便回不去了。所謂的君無戲言,不單單是皇帝說出的話沒有戲言,臣子對皇帝做出的承諾,也只能達成。

沒有半點商量餘地。

兵馬週轉拖沓,他們從冬末向南行軍,走至開封府已是春暖花開,繼而向南走湖廣翻山越嶺。在承天府堵了半個月,待到進入四川地界,已是三月底了。

陳沐的第一站不是廣東,是播州。

楊應龍在國子監的課程結束了,跟陳沐一道回來繼任其父楊烈播州宣慰使的官職,陳沐則來完成他的婚禮。

婚禮之事不算繁瑣,只是受限距離,往來幾經麻煩,不過中間聘禮等事務都已完成,只待迎回清遠廟見就算完婚。值得一提的是,陳沐的聘禮是檳榔。

邵廷達幫他送的,除檳榔之外則是金銀等物,皆自南洋港中運送。

大部兵馬已由鄧子龍率領轉道廣東,陳沐則率小部起去播州迎親。

在湖廣、貴州、四川三省交界,所設立宣慰司極多,如陳沐從白元潔那得來的家兵頭子向飛,就是湖廣保靖地方永順宣慰司的武士,在湖廣以西則是酉陽宣慰司,南邊是現在的思南府,過去是思州宣慰司。

經過貴州思南再向西,纔是隸屬四川的播州宣慰司。

播州宣慰司比陳沐想象中大的多,轄地幾乎與重慶府相等,北抵纂江、南囊甕水,河流充足往來商船不斷,從永安驛起山勢漸低,路上來往車馬絡繹不絕,遠處山雲之間播州城在屯兵大營拱衛下聳然而立,自城中走向官道的車馬挑夫數之不盡。

這不是北京那樣氣概高貴的都會,也非廣東交通便利海陸齊備的大城,但播州城也有自己的氣勢。尤其在崇山峻嶺江河坐擁之間,透着這樣的繁華實屬不易。

楊應龍說:“挑夫向北,每年遇春採山茶萬擔、遇夏米價高貴,就起夫挑米茶去纂江,在那上船,送到重慶去變賣。往東則是販運杉板、鉛,山裡每年煎銀萬兩、黑鉛萬擔、花杉板也要以萬副來算。”

陳沐看着爲之驕傲的楊應龍,面色複雜心中感慨。

你祖祖輩輩在這塊土地上都忙着做買賣,關係網人情債鋪設全國各地,如果此時的你知道終有一日這份基業在你手中敗壞,不知會是何樣感想?

遠處官道奔來大隊人馬,頂盔摜甲的山地騎手面帶喜意,遠遠瞧見楊應龍就翻身下馬,帶人一路跑來,跪伏在地叫道:“快去稟報宣慰使,大公子回來了!”

早上好!

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二十章 清洗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四十章 炮擊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二十章 趁虛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八十章 疾風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十七章 胭脂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十三章 廣城第十六章 雙倍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十一章 漕運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十章 不吝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九十章 番薯第一章 播州第四十章 落空第九十章 無用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九十章 草蓆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十一章 書信第十五章 算計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
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二十章 清洗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四十章 炮擊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二十章 趁虛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八十章 疾風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十七章 胭脂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十三章 廣城第十六章 雙倍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十一章 漕運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十章 不吝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九十章 番薯第一章 播州第四十章 落空第九十章 無用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九十章 草蓆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十一章 書信第十五章 算計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