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得罪

交戰當日,王如龍向陳八智本陣擡回一百一十六具屍首,其中八十七具爲敵人,穿着顯眼大鎧的口羽春良身居最先。

足輕與武士,存活之時他們的身份就好像旗官與旗軍、月亮與星星,但能攤上王如龍這樣的敵人,也算最好的歸宿。

得勝之後,王如龍所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將敢向他衝鋒的敵軍屍首盡數收斂,不論足輕還是武士,身上不除甲冑、不動財物,向陳八智請求找個地埋了。

厚葬不現實,但王如龍執拗地認爲勇敢的人死後也應該體面,至少要有人,有人把他們埋了,哪怕草草下葬,好過暴屍荒野。

陳八智現實,他完全不懂王如龍爲什麼執意要給敵人下葬,也懶得懂,他只是答應了,讓麾下倭寇去挖坑。

不爲別的,就爲老王回來第一句話是給他認錯請他處罰,說追到敵軍陣前,不能再往裡打,還是被敵人走脫了仨。

他就喜歡王如龍這股執拗勁,說全部打死,別管將軍說的是不是玩笑話,他就得全部打死,沒全打死哪怕就跑了仨,回來也得認錯。

把命令執行得一絲不苟,別說他要把這幫人埋了,他就是要把屍首拆了陳八智都讓。

戰事前後不到一個時辰,打完天還沒黑,不過等倭寇挖完坑天就快黑了,王如龍左邊的土坑裡,倭寇正一具一具搬着屍首,王如龍不知從哪聽說足輕最想要的是飯糰,專門給每具屍首懷裡放個飯糰,再讓倭寇把屍首搬進土坑。

至於那十六個武士就不給飯糰了,他們估計不稀罕,給幾塊梅乾。

只有王如龍自己清楚,他執意安葬敵人,是因爲一貫以勇猛自居的他就在這場發生在山吹城下的戰事中發現,他可能沒那麼勇敢。

帶兵直面鳥銃輪射,他不行。

拿野太刀衝鴛鴦陣,他也不行。

絕對劣勢不逃反衝,他還是不行。

這種勇敢帶給王如龍的感覺非常悲壯,他眼看着敵人大喊大叫着被鳥銃放倒,大喊大叫地躲過鳥銃撞上狼筅,大喊大叫躲過鳥銃躲過狼筅卻沒躲過狼筅下的長矛與鏜把。

即使躲過一切長兵,長牌大盾劈砍不入,一旦拿身子去撞,裡面隨時會躍出個持腰刀的把人捅死,即使武藝高強,第二輪鳥銃也上好了彈等着。

不管怎麼看,都沒活路。

那十六柄五尺野太刀被王如龍留下了,他將來要招募一些家兵,把這些長刀賜給他們,只要他們有長刀原主的勇氣。

也就是遇上鴛鴦陣,換做其他任何陣勢,尤其是日人常用的長矛線陣,根本擋不住十幾個拼命揮舞野太刀的武士。

想想吧,十六個身着大鎧頭戴吹反兜的十四歲魏八郎揮舞着杵地上比他還長三寸的野太刀悍不畏死地殺進一百個身穿簡陋腹當的十四歲魏八郎陣中。

我的天,那肯定是一場屠殺。

“我軍兵將屍首呢?呂宋旗軍儘快下葬就行,不挑地,但還陣亡了一名小旗,該送回廣東安葬?”

陳八智剛從隨軍木匠那要來了自己讓木匠雕的小挖耳勺,坐在石頭下面挖着耳朵,聽到王如龍這麼問,直至腳下的地,頓了頓才說道:“這是石見國,石見國的土地石見國的人,這的一草一木,以後都是我的,就埋這兒。”

說着,陳八智捏着小木耳勺指指遠處,道:“來的路上我見有小廟兒,回頭改個名,埋陣亡將士。”

王如龍第一想法就是拍手稱快,不過他終究不是李如柏那種含着金勺出生的,問道:“怎麼做,將軍不怕得罪人?”

“得罪?”

陳八智露出思索的神色,道:“我從小吃不飽比人瘦,需要人哭莽蟲就踹我屁股,因爲比人弱就是得罪;我爹孃走得早,頂了旗軍幹活挨餓受凍,比人窮就是得罪;養父把我送進戚家軍,戚家軍老卒看不起我,比人過的好就是得罪;我不信神信人定勝天,平託老頭整天叫我異教徒,不願意給神當孫子也是得罪。”

“小時候我不懂,總覺得我待人好,人就會待我好,他待我不好我待他加倍好。”

“但世上不是人人都像我爹,更多人你待他好,他更看不起你,不如得罪人,把人得罪得弄不死你還沒招治你,他就只能待你好了。”

“我用軍法殺了三十三個北疆兵,人人畏我如虎,王將軍現在問我怕不怕得罪人?”

陳八智小心翼翼把木勺用綢布包裹好收進揹包,擡頭咧嘴笑了,“不怕,我活着就已經得罪很多人了。”

王如龍咂咂嘴微微搖頭,他腦海中無端閃過許多年前在新江鎮戰場上那個扛着長穗槍在屍骨堆裡被絆倒爬起來罵人的少年,誰能想到?

誰能想到當年傻愣愣盤腿坐在地上接住火藥筒,像個忘納稅被捕快來抄家老農夫一樣意外的陳沐,成了如今執掌海外的南洋大臣;誰又能想到給他鞍前馬後端水洗面的死小孩成了大明海外戰將?

打下手的鄧子龍成了小總兵官,老下屬陳璘成了大總兵官,就連軟禁囚宅門口送飯的呼良朋都成了參將。

王如龍難得出現的閒聊心緒,就這樣被打斷了。

他的心在罵:幹他娘!

這麼些年過去,從浙江到兩廣再到日本,該殺的人老子一個沒少殺,過去伏低做小的都高升了將軍,就他的官職原封不動。

好像老天爺跟自己過不去一樣,怎麼就全天下跟自己有關的人都他娘升官了,嗯?

自己跑到日本跟個娃娃聊天,還覺得很正常。

老王啊,咱的臉上哪兒去了?

王如龍的內心突然在陳八智咧嘴露出燦爛的笑容裡被擊碎,搖着頭正打算離開,突然聽到身後陳八智的聲音。

“王將軍,今日敵軍多半不會進攻了,李將軍已率隊繞行,去找他們的糧道,還請將軍看前半夜,三更派人叫我,我帶人去他們營地放倆小旗箭,不能讓他們睡。”

陳八智邊拿望遠鏡照敵軍佈陣地形邊在隨身皮捲上用炭筆畫出來,標註距離與指示物,擡頭道:“其實用炮更好,就是怕吵醒部下,還是圍城好啊,唉。行,我吃飽東西睡去,軍務就拜託將軍了。”

王如龍當即拱手應下,看着陳八智帶着齊行長個小跟屁蟲越走越遠,內心感到更大的受挫……不光要跟娃娃聊天,還得聽娃娃的命令,而且他還打心眼裡覺得夜裡騷擾挺好!

受挫歸受挫,老王的本事也不賴,撇眼看着周圍地形片刻,叫來倭寇道:“那和那,立兩處木柵,這邊搭個垛牆,明天你們不用打仗,把這片林子砍了,後邊建個木寨。”

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七章 輜重第十章 不吝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十五章 思維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六十章 數據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四章 關銃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九十章 商量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五十章 野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四章 關銃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三十章 營房第十三章 後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五十章 踏陣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十六章 萬歲第九章 衝鋒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
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七章 輜重第十章 不吝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十五章 思維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六十章 數據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四章 關銃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九十章 商量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五十章 野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四章 關銃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三十章 營房第十三章 後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五十章 踏陣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十六章 萬歲第九章 衝鋒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