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活該

電報對蜀藩的作用可太大了。

他們在大前年只用了四個月就把準備鋪設電線的溝渠挖好,前年用兩個月把溝渠修成方渠,在這過程中一直按照朝廷派來的工部吏員要求燒瓦片。

電報開始在蜀地修造,這項新科技就已經在江山半壁投入實用階段,有充足的經驗,人們不再苛求精細美觀的石槽來放置電報——把陶燒成兩片契合的圓瓦盛電線,瓦帶兩耳,耳有小孔塞一個石榫固定,外面埋上土也一樣能防蟲防害。

但一直等到去年,朝廷才從湖廣派船隊把電線、蒸機等一系列工具以及會使用新工具的人才送入蜀中,已席捲江山半壁的新工具這才真正在川中爲人所知。

最大的改善是什麼呢?

過去半年才能收到的消息,如今只需七至十三日即可知曉。

消息要是從陝西傳過來,就快一點;若是從湖廣傳過來,就慢一點,但總歸是比過去快太多了。

其實蜀王朱宣圻根本沒收到萬曆讓徐爵透出來的風,是唐王跟他說的,說皇帝修鐵路缺銀子了,蜀藩這麼有富貴,何不給皇帝出點力。

朱宣圻壓根不知道唐王口中所說之鐵路是什麼東西,而且問遍王府官吏,全是一問三不知,好在他看懂了最關鍵的,皇帝缺錢。

缺錢嘛,黃金六萬兩應該夠了吧?

不夠還有。

不一次給太多的原因是蜀藩正在完成皇帝下達的上一個指示:修學校。

皇帝要辦萬曆新建小學,過去的官學該修繕的要修繕、地方的社學、鄉學也要全部收歸朝廷統一管制。

這事比修電報困難的多,各地社學鄉學大多數是百姓當中商賈、鄉紳與官員主持修建的,雖說是每社皆有,但各方財力不同,修造規格自然也有所不同。

富貴的社學管吃管住、貧窮的社學只是一間草廬,相互之間差距極大,蜀藩身處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被路況與遙遠空間磨練出善於隔四千裡江山揣摩聖意的獨家本領——規格要統一。

蜀藩一直忙着修繕各處社學,把成都府周遭所有社學、鄉學、私塾都提升到官學一個水平。

這需要買地、請工人、蓋學堂、蓋先生居室、修菜園、再給被佔了地的百姓另起宅子,最後有的地方路況太差,還要順手修個路、架個橋,好方便學生上課。

於蜀藩而言,這就是他們的分內事——即使地處偏遠,仍讓百姓感受到皇恩浩蕩近在咫尺,這是二百年來蜀藩存在的意義。

皇室給了他們太多賞賜,他們的宮城爲藩國中最大、他們的宮牆爲藩國中最高、他們的藩王陵墓有皇室的儀制、他們的日常用度可以使用皇家的規格。

而他們的所作所爲也對得起皇室封賞。

可這信呀,比銀子過去的晚。

銀子是戶部分司一接手,這邊的公文順着電報打進京師,戶部就得給皇帝提,而且還得問問皇帝:陛下您是要金還是要銀呀?

但信不一樣。

儘管已經有電報了,但設計諸多錢財、大事的信件,蜀藩又沒有直通皇帝的密碼本,必須要專人送去西安,那邊有錦衣衛駐防的電報站,才能以密文的形式直達宮內,不必教沿途外人知曉。

如此一來這封信送到紫禁城的時間就晚了一些,晚到萬曆都已經計劃好蜀藩連根拔起後該上哪兒去了。

肯定是東洋。

西洋是宗室最壞的去處,南洋離朝廷近買賣方便環境不好,東洋則對宗室庶人、宗室賢良來說最好的去處。

書信從成都往西安走的時間裡,萬曆也好好查了查蜀藩宗室子弟過去的作爲,確實作奸犯科的情況很少,又多有立功,讓他都動了惻隱之心。

把蜀藩轉封到外洋上去吧,內心過意不去;可把他留在川中,又跟銀子過意不去。

更何況不單單是銀子,蜀藩所享有土地太多了,他們能保證直至今日代代賢良,卻難以保證今後永遠那麼賢良,只要出一個混賬,就足夠將蜀藩過去二百年來秉持的美德敗壞的一乾二淨。

可真要封他們,萬曆確實於心不忍,也怕寒了宗室的心。

混賬的宗室封出去,天下都能理解,朝野彈冠相慶;難以過活的下層宗室封出去,人們儘管當時不解,回過頭看他們在東洋軍府治下確實過得日子還不錯,也就接受了。

可蜀藩這樣代代賢良忠誠且富有的宗室封出去,不論在哪他們都無法過上比如今更好的生活。

有功的該賞,有過的才該罰。

否則就成了不辨是非的昏君。

這種糾結的心態一直等到蜀王的書信通過錦衣衛電報傳入京師,才終於讓他高興起來。

蜀王在信裡首先提到的就是關於唐王等人聯名上表解除藩禁的事,整個蜀藩都不支持,當然他們也不反對,更看重朝廷或者說皇帝的意見,蜀藩這麼多年來一直秉承着對皇室的支持,換來無與倫比的信任與親待,這一次也還是一樣,不論皇帝做何打算,蜀藩上下都會依然支持皇室的決定。

如果能讓蜀藩派遣世子進京覲見皇帝就更好了,他們已經很久沒見到過皇帝了。

最後,蜀王還不知道鐵路與青龍軍列究竟是怎麼回事,因此他不知道皇帝爲修鐵路究竟需要多少銀兩,如果皇帝在銀錢上依然不夠,向成都再傳去一封電報,只要他們有,蜀藩十三旁支郡王會在最短的時間裡爲天子籌集到銀兩及所需物資。

一封書信看得萬曆內心極爲舒暢……做藩王做到這份兒上,活該他們天下最富貴。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十四章 高低第六十章 應龍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八章 盧侯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八章 萬曆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九章 蒙田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十七章 思考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九十章 草蓆第四十章 落空第九十章 教官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八章 鞠躬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十三章 軍器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十五章 愚蠢第七十章 朝貢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十六章 佳餚第五十章 增兵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十一章 彈劾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十四章 高低第六十章 應龍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八章 盧侯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八章 萬曆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九章 蒙田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十七章 思考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九十章 草蓆第四十章 落空第九十章 教官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八章 鞠躬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十三章 軍器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十五章 愚蠢第七十章 朝貢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十六章 佳餚第五十章 增兵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十一章 彈劾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