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而壓抑。
巨大的地圖懸掛在牆壁上,各種顏色的旗幟和箭頭標註着歐洲戰場的局勢。
凱特爾元帥站在地圖前,身形筆挺,他那冷峻的目光透過眼鏡,落在剛剛走進來的隆美爾大將身上。
“隆美爾,你去一趟北非吧。”凱特爾元帥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曠的會議室裡迴盪。
隆美爾聞言,腳步頓住,他那原本銳利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詫異。
他微微皺起眉頭,上下打量着凱特爾元帥,顯然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充滿了疑惑。
在他看來,歐洲戰場局勢正緊,爲何突然要派他遠赴北非?
凱特爾元帥似乎早已料到隆美爾的反應,他微微嘆了口氣,緩緩走到會議桌前,坐了下來,指了指對面的椅子,示意隆美爾也坐下。
“這是最高統帥部商討出來的意見,經過反覆權衡,我們覺得還是由你去一趟比較合適。”凱特爾元帥的語氣雖然平靜,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隆美爾輕輕點了點頭,他沒有立刻表態,而是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片刻後,他擡起頭,目光直視着凱特爾元帥,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去了之後,指揮權歸誰?還有,作戰目標是打到哪裡?”在隆美爾看來,這兩個問題至關重要,關乎着此次任務的成敗。如果沒有明確的指揮權,戰場上各方協調必然混亂,而作戰目標不清晰,就如同在黑暗中航行卻沒有燈塔指引。
凱特爾元帥微微頷首,似乎對隆美爾的問題早有準備。他雙手交叉放在桌上,認真地說道:“根據我們與意軍討論之後的方案,暫時由你指揮德意聯軍。不過,你要清楚,那裡是意大利的傳統勢力範圍,意軍也許不會那麼配合。所以,你必須儘快拿出戰績,用實力讓他們信服。”
隆美爾心中一沉,他深知指揮聯軍的難度,不同國家的軍隊,不同的軍事理念和作戰風格,要想將其整合爲一支高效的戰鬥力量,談何容易。但他沒有退縮,軍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熊熊燃燒。
“另外就是油田,我們已經與當地的土著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一次,會有專門的人員跟着你一起去,他們的任務就是與土著商討,看如何拿到那些石油。”凱特爾元帥繼續說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隆美爾心中恍然,原來這一切都是爲了石油。
德國的閃電戰戰術雖然在戰場上屢建奇功,但對石油的消耗也是驚人的。
戰前儲存的石油已經所剩無幾,而戰爭還在繼續,各種軍事裝備需要石油才能運轉,民間的燃料供應也依賴石油。
如果不能及時補充石油庫存,德國的戰爭機器將面臨停轉的危險。
“我明白了,我會盡快拿下亞歷山大港。”隆美爾堅定地說道。亞歷山大港是北非的重要港口,控制了它,不僅能在軍事上取得優勢,還能爲獲取石油提供便利。隨後,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至少需要兩個裝甲師,以及兩個步兵師,總計八萬餘人,算上各種後勤人員,差不多在十萬人左右。”在隆美爾看來,要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沒有足夠的兵力是無法想象的。
然而,凱特爾元帥卻搖了搖頭,他的表情顯得有些爲難:“太多了。”在他看來,隆美爾要求的兵力實在是超出了德國目前的承受能力。
“元帥,沒有這麼多部隊,我該如何壓伏那些意軍呢?”隆美爾焦急地說道。他心裡清楚,一旦到達北非,意軍的數量很可能會超過德軍。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作爲後盾,他這個聯軍指揮官的權威將受到嚴重挑戰,甚至可能無法有效地指揮作戰。
“我知道你的想法,但現在帝國真的很難抽出那麼多精銳部隊。你知道的,現在東線的蘇軍也在蠢蠢欲動,說不定以後也要開戰。”凱特爾元帥意味深長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德國雖然在歐洲戰場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同時也面臨着多線作戰的壓力。
隆美爾聞言,心中一驚。
他沒想到,德國竟然有與蘇聯開戰的打算。
在他看來,蘇聯幅員遼闊,擁有龐大的軍隊和豐富的資源,德國此時與蘇聯開戰,無疑是一場豪賭。
他覺得實在是太急了,完全可以再等等,先鞏固在歐洲的勢力,積蓄足夠的力量後再做打算。
“放心吧,不是現在,至少也是一年後。所以這段時間,我們需要儲存更多的武器裝備,訓練更多的士兵,還有石油等資源,都需要儲備。”凱特爾元帥似乎看出了隆美爾的擔憂,他解釋道,“隆美爾,所以你的任務非常重要,帝國能不能獲得更多的石油就看你了。”說着,他拍了拍隆美爾的肩膀,語重心長。
隆美爾深吸一口氣,他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他擡起頭,目光堅定地看着凱特爾元帥:“我明白了,元帥。我一定竭盡全力完成任務。”
從最高統帥部出來後,隆美爾獨自一人走在柏林的街頭。
寒風呼嘯,吹得他的大衣獵獵作響。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剛纔與凱特爾元帥的對話,以及即將面臨的北非戰場。
他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但他毫不畏懼,因爲他是隆美爾。
回到家中,隆美爾的妻子露西迎了上來。她看到丈夫一臉凝重,心中不禁擔憂起來。
“發生什麼事了,埃爾溫?”露西關切地問道。
隆美爾輕輕握住妻子的手,將自己即將前往北非的事情告訴了她。露西的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但她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她知道丈夫是一名軍人,軍人的職責就是服從命令。
“你一定要小心,我會在家裡等你回來。”露西溫柔地說道。
隆美爾輕輕擁抱着妻子,心中充滿了不捨。但他知道,自己必須爲了國家和榮譽而戰。
接下來的日子裡,隆美爾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前往北非的事宜。
他仔細研究北非的地圖和情報,瞭解當地的地形、氣候和意軍的情況。
他還與即將跟隨他前往北非的軍官們進行了多次會議,商討作戰計劃和策略。
在籌備過程中,隆美爾發現,要完成此次任務,面臨的困難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多。
除了兵力不足外,物資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北非遠離德國本土,物資運輸需要經過漫長的海路,而且還面臨着盟軍的海上封鎖。
然而,隆美爾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
他憑藉着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頑強的意志,制定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他決定充分利用德軍的裝甲優勢,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在戰場上迅速取得主動權。同時,他還積極與後勤部門溝通協調,爭取確保物資的及時供應。
終於,出發的日子到了。
隆美爾站在港口的甲板上,望着遠處的海岸線,心中充滿了感慨。
他知道,此去北非,生死未卜,但他毫不退縮。他要在那片陌生的沙漠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隨着一聲汽笛長鳴,戰艦緩緩駛離港口,向着北非的方向進發。隆美爾站在船頭,迎着海風,目光堅定地望着遠方。
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爲了德國,爲了勝利,他一定要在北非取得成功,爲德國獲取寶貴的石油資源,爲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準備。
“德軍要來了?隆美爾?他是誰?”當德軍出兵北非的消息如疾風般傳至丘吉爾耳中時,這位英國首相先是出奇地平靜,久經沙場與政壇風雲變幻的他,早已習慣了戰爭中突如其來的變數。
緊接着,好奇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彼時,英國同樣深陷石油緊缺的困境,對於北非出現油田這一關鍵信息,丘吉爾再清楚不過,德國絕不可能輕易放棄這塊“肥肉”。
換位思考,他深知若是自己處於德國的境地,恐怕會比德軍更加急切地想要掌控這片石油產地。
而此刻,他滿心疑惑都聚焦在那個陌生的名字——隆美爾身上。
不多時,秘書匆匆將關於隆美爾的資料呈到丘吉爾面前。丘吉爾坐在那寬敞卻略顯壓抑的辦公室裡,光線透過厚重的窗簾縫隙灑在辦公桌上,他緩緩翻開資料,逐字逐句地閱讀起來。
起初,他的表情還算平靜,可隨着閱讀的深入,眉頭卻漸漸皺起。
在他看來,眼前這份資料所呈現的隆美爾,履歷平平無奇,沒有特別耀眼的戰績,也缺乏令人矚目的亮點,似乎並沒有什麼值得特別關注之處。
於是,丘吉爾便將這份資料隨意地擱在一旁,心中也沒有對這個叫隆美爾的人產生太多警惕,只當他是德國衆多將領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員。
目光轉向北非戰場,彼時傳來的消息是當地叛軍已被成功擊潰,此刻正由意軍進攻亞歷山大港。
然而,意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毫無氣勢可言,進攻顯得綿軟無力,推進速度極爲緩慢。
英國的坎安寧上將聽聞此況,自信滿滿,甚至帶着幾分輕蔑地表示,他絕對有十足的信心將意軍一舉擊敗,在他眼中,意軍根本不堪一擊。
但戰場上的局勢總是複雜多變,坎安寧上將也不得不承認,目前唯一棘手的問題是海上的三國海軍依舊徘徊在周邊海域,尚未撤離。
這些海軍時不時地對港口發動轟炸,給亞歷山大港的防禦與物資運輸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幸運的是,這三國海軍並未配備航母,若是他們擁有航母,憑藉航母強大的機動性與空中打擊能力,港口必定會遭受更爲沉重的打擊,局面將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儘管丘吉爾對隆美爾起初並未重視,可北非戰場的局勢卻如一團亂麻,牽扯着英國的神經。
誰也未曾料到,那個被丘吉爾輕視的隆美爾,即將在北非沙漠中掀起一場驚濤駭浪,徹底改寫這片戰場的局勢,也讓丘吉爾爲自己的輕視付出代價。
“這就是你們的戰果?”隆美爾是個雷厲風行的行動派,一抵達北非,顧不上舟車勞頓,便馬不停蹄地親臨亞歷山大港口外的意軍陣地。
此時,後續的德軍部隊還在努力恢復元氣,漫長的海上航行讓不少德軍士兵身體不適,暈船的症狀還未完全消退。
更爲關鍵的是,一些至關重要的重型裝備,像坦克等還在運輸途中,尚未抵達戰場。可隆美爾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急切,他深知戰機稍縱即逝,於是徑直奔赴前線。
當他親眼目睹意軍的作戰表現時,不禁大失所望。
他原本就預想到意軍的戰鬥力或許不盡人意,可眼前的場景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戰場上,意軍的士兵們士氣低迷,行動遲緩,進攻毫無章法,士兵們像是一羣無頭蒼蠅,各自爲戰,完全沒有展現出一支軍隊應有的協同作戰能力。防禦工事修築得也是敷衍了事,漏洞百出,幾乎起不到任何有效的防禦作用。
隆美爾站在陣地上,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
他的雙眼緊緊盯着混亂的戰場,拳頭不自覺地握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怎麼也沒想到,意大利軍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在他心中,戰爭是一場嚴謹的藝術,每一個行動都應該經過深思熟慮,每一名士兵都應該爲了共同的目標而奮勇拼搏。可眼前的意軍,完全顛覆了他對一支軍隊的認知。
“難道就沒有一支能像樣作戰的部隊嗎?”隆美爾低聲怒吼道,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他轉頭看向身旁的意軍指揮官,那眼神彷彿能穿透對方的身體,讓意軍指揮官不禁打了個寒顫。
“將軍,我們……我們已經盡力了。”意軍指揮官結結巴巴地解釋道,聲音中帶着一絲惶恐。
“盡力?這就是你們所謂的盡力?”隆美爾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他的話,“如果這就是你們的盡力,那麼這場戰爭我們必敗無疑!”
意軍指揮官低下頭,不敢直視隆美爾的目光,他心裡清楚,意軍的表現確實糟糕透頂。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軍隊內部管理混亂,士兵缺乏訓練,裝備也落後於英軍,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他,卻始終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隆美爾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此刻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必須儘快想出應對之策,改變眼前這不利的局面。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戰場,腦海中迅速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