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在這定居吧!”
離開帝都洛陽後,過了將近七個月的時間,從夏天一直走到冬天,丁水他們總算帶着五萬多人,走到了最南邊。
也就是嶺南的崖州島。
雖然如今的嶺南道依舊屬於流放場所,但相比較幾百年前已經好很多了。
比如崖州島還有崖州都督府呢。
不過雖然有都督府,但都督府最多也就管一管附近方圓幾十公里,剩餘地方多數還在本地部落手裡,只能說是名義管轄,並不能說實質管轄,至少稅啥的基本上收不上來,最多搜刮點貢品。
回頭送到朝廷。
不過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近幾十年,早就跟自治沒啥區別。
丁水他們跨越海洋過來,特地略過已經被開發的南部西部和北部,也就是崖州儋州和振州這三個州,直奔東部。
東部目前還屬於未開發地區。
至少沒有朝廷的衙門機構存在。
丁水當下並不打算與本地衙門有什麼接觸,甚至與本地部落間的接觸,都是越少越好,畢竟他們如今什麼根基都沒有,怎麼都得先苟着發育幾年再說。
因此在東部找了片人煙罕見之處。
又用精神力仔細查看了一下週圍方圓幾十公里以及海外情況,便果斷道。
對此,邊上人沒任何意見。
如今的丁水在他們看來早就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首領,而是神化的人物。
別說只是要在荒郊野林中定居了。
就算要去海底定居,他們也信。
並且敢直接跟着去。
確定好定居地點後,丁水很快就帶着那五萬多人,改造環境,建設家園。
砍樹的砍樹,挖坑的挖坑,建磚窯的建磚窯,另外還有采摘食物以及去不遠處海洋當中捕魚的。因爲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丁水的能量消耗總算少了許多,不用再像原先那樣捉襟見肘,連日常用僞生命本源修煉都不大敢修煉,生怕稍微一修煉能量就不夠五萬人吃了。
雖然一切都需要從無到有發展。
但勝在丁水有技術,同時一些本地不產的資源她也能靠返利系統弄出來。
再加上崖州島這邊四季如夏。
所以整體建設速度是很快的。
只兩年時間,他們就順利擁有了自己的房子,開墾出了一百萬畝地,其中一半種上了丁水利用木屬性能量改造出來的各種高產優良農作物,剩下一半則是用來種菠蘿甘蔗以及棉花之類作物。
橡膠等有用的經濟作物也沒少種。
此外還有了造船廠、捕魚船、紡織廠、鍊鐵廠、榨油工坊、造紙廠、曬鹽煮鹽場等一系列必須的工廠或者工坊。
可以說,除了煤鐵等特殊礦物資源無法自我供應,需要設法從其他地方購買,或者丁水利用返利系統轉化,其餘基本已經實現自給自足。倒不是說崖州島沒有煤鐵資源,而是崖州島煤鐵資源基本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丁水在東部定居,實在是有些鞭長莫及,最多偶爾沒事自己去偷點,很難大規模的搬運。
有那功夫不如直接花錢買。
畢竟他們這產的白鹽和白糖,屬於絕對的奢侈品,高利潤產品,如今已經與嶺南道好幾個家族合作,運往全國各地售賣,一個月就有兩三百萬貫收穫。
當然,過程肯定沒那麼順利。
那些家族起初也沒那麼規矩。
是被丁水他們吊打過一次,然後又下了不少精神暗示,這才總算稍微懂事了些,基本上也就是賺個辛苦錢,不再像先前那樣妄圖想讓丁水替他們打工。
靠着這些收穫,丁水順利帶着自己帶來的五萬多人全部過上了小康日子。
雖然可能沒有太多的精神娛樂,但日常吃喝肯定是不愁的,算上魚肉海鮮的話,一天三頓肉都沒有問題,就這生活這待遇,已經超過大乾大多數人了。
如何不能算是小康?
到這一步時,丁水其實也沒想擴張勢力範圍,擴張人手,只是想繼續搞搞教育,攀攀科技樹,比如把可樂汽水搞出來,弄個類似於離心機的設備出來。
好讓冰激凌變得更加好吃點。
很多後世平平無奇的小東西,或者很廉價的東西,可能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丁水頗爲懷念,並且想要搞出來。
也完全屬於人之常情。
但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啊,無論是附近那些土著部落,還是崖州府的本地衙門,都陸續發現了丁水他們這勢力。
並頗爲覬覦心動他們的資產。
再加上這邊在遠離朝政中心的同時也遠離文明,就是大家沒那麼多規矩禮法,仁義道德的約束。所以壓根不需要找什麼理由的,就有不少部落直接打過來了。哪怕丁水不想折騰,在別人打上門來的情況下,她總不可能不反抗吧。
於是她好好一個良善人家,愣是不斷被人入侵,最終導致地盤越來越大。
最後田明慧她們一行人,也就是修煉了煉體術的那些個記名弟子們,更是因爲嫌不斷被人騷擾麻煩,私底下一協商,索性來了個橫推。一邊將各大土著部落的首領一族全部吊死,然後挑了個聽話的,讓他們接着管剩下部落土著。
並要求他們每年去丁水那朝貢。
一邊將朝廷派來的人手全都拔除乾淨,該殺的殺,不該殺的俘虜去種田。
直接將整個崖州島都收下。
自然也就沒人再騷擾了。
對於她們的先斬後奏,丁水倒也不好說什麼責怪的話,而且這麼一來,煤鐵之類的礦物都不用再去外地購買了。
同時地方大了也更方便施展拳腳。
以及攀科技樹。
畢竟攀科技術也是需要人口的。
於是接下來,當然就是繼續悶頭種地,改造環境,擴大生產,以及建造更多且科技含量更高的各種工廠,並順帶着吸收消化俘虜人口,轉化地方土著。
至於朝廷,呵呵……
朝廷哪有空管這邊啊,嶺南道都不怎麼聽朝廷了,更何況更偏的崖州島。
別說朝廷那邊壓根就不知道了。
即便知道,也無能爲力。
最多給嶺南道節度使征伐權。
出於考慮到消化整個崖州島的土著人口,以及對崖州島進行開發和發展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丁水後續還是有嚴格限制相關消息流通,再加上嶺南道節度使與崖州府這本來就沒多少溝通交流。
且崖州都督府這,平常更多是向上級嶺南道節度使要補貼,而不是交稅。
因此之後一連好幾年都沒露餡。
嶺南道節度使崔羽,壓根就不知道崖州島已經脫離朝廷的掌控,落到了丁水的手裡,反倒因爲近幾年崖州島那邊沒怎麼要錢,省了不少開支心情不錯。
直到他有個幕僚說,崖州都督府好幾年沒要補貼,是不是有了錢,也許可以派人看看,問他們能不能把稅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