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西軍來人

“國公大人,這個人說他是汾州的參議……”一個官兵攙着一個面色枯黃的官員走到李茂的面前。

李茂問道:“可是劉鵬劉大人?”

那人無力地點了點頭。“正是下官。慚愧,下官體弱,沒法給大人行禮了。”

李茂正愁着沒地方找人瞭解情況,見這右參議居然還活着,自己總算還救了一個人,心中好生安慰。只是他一想外面有人圍了馬場,那一點剛剛涌上心頭的安慰也沒有了。

這馬場這般易攻難守,當年到底是誰選的地點!

“大人爲何如此虛弱?他們給你用了刑?”李茂見劉鵬連站都站不住,連忙叫左右攙着他就地坐下。

“不,沒有人給我用刑。只是馬場裡糧草不夠了,所以他們幾天沒有給我吃飯了。”劉鵬見李茂驚訝,苦笑着說:“大人你看,此地有這麼多馬,又有那麼多人,光憑朝廷每半年一次的補給怎麼夠?戰馬可不光是吃草的!所以定然有人來送物資,養活這麼多的人馬……”

“外面汪縣令一圍就圍了這麼多天,上面又有人來報會有御使巡查,這些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只好忍着。這十幾二十天一過去,這麼多張嘴要吃飯,他們原本是每月來人送一次,現在已經到了極限,我在這裡先吃的是饅頭,然後是米飯,最後是稀粥,現在連粥都沒有了……”

“這麼大的一個牧場,居然不囤積糧草嗎?”

李茂想不明白,若是要造反,光有馬是不行的,沒兵沒糧怎麼行?這麼多馬,光豆料就是個嚇死人的數目,他們居然就這樣全憑外人提供糧草,不怕一旦接續不上……

是了,那送糧草的人就是要讓他們接續不上。一旦控制了這麼多人的糧草,就等於控制了這麼多人。

所以說,這外面的軍隊是因爲知道馬場的窘境,擔心這些馬被餓死,所以要來控制馬場,轉移戰馬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牧丞爲何要毒馬?明明再堅持一會兒,這些人就能救得他們了。到時候裡外夾擊,他就是插翅也難飛。

馬場外,撞擊木欄的聲音越來越響,好在這些人都是騎兵,捨不得用馬撞門,又沒帶撞木。可就是這樣,門欄被撞的聲音也如同敲在李茂心頭,噗噗作響。

李茂親自登上了牧場中間用以眺望的塔樓,果見四周全是騎兵。

好在馬場木欄堅固,他們又用了不少巨木抵住門後,這些騎兵一時也衝不進來。

李茂剛鬆了口氣,卻發現有人開始往馬上栓長繩,又把另一頭拴在馬場外面的兩人高的木欄之上,大叫了一聲“不妙”,匆匆下了瞭望的塔樓就往外跑。

這些人想用馬把正門邊的木欄拉開!

“李大人,只有一小部分馬被毒死了,許多馬還沒有中毒,恐怕是逆賊來不及全部投毒,將毒下在了水裡。馬槽是空的,沒有草料,許多馬沒有喝水,後來水又被拿去撲火,現在還有八成的馬活着。”

負責清點戰馬損失數量的屬官匆匆來報,這些馬損失沒有想象的那麼大,總算是讓他鬆了口氣。只是李茂面如死灰,聽到戰馬死傷不大也沒露出喜色來。

“大人,爲何你好像不太高興……”

“馬還活着,我們要死了。”李銳聽着外面的動靜,“若是不行,在他們衝進來之前,我們一把火把這個馬場燒了,不能把馬留給他們造反。”

那屬官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大人你在說什麼,什麼要死了,什麼殺馬?這裡有上萬匹馬啊!

一把火燒了,豈不是連人帶馬都沒有了!要是最終都要燒掉的,幹嘛還要他們那麼辛苦的救火!

另一頭,劉鵬隨便找了點東西吃了,又喝了點水,總算恢復了點力氣。他親自去審問那些投降的馬曹,總算知道了一些端倪。

原來這牧場裡的牧丞幾次派人出去給那些提供糧草的人,催他們快來援手,卻都沒有得到迴應。大半個月過去,這牧丞以爲那幕後之人已經放棄了這處馬場,所以萬念俱灰,根本生不出鬥志來。

私藏戰馬,這麼多年來又向外提供了許多戰馬,他們本來犯的就是死罪。如今糧食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他們想殺戰馬爲食,那幕後之人派來的兵丁卻禁止他們動這些戰馬。

他們本來就只是養馬之人,不是這些精兵強將的對手,眼見着他們遲早都要餓死,便對着這些人有了一股怨氣,生出了恨意來。

後來李茂帶着官兵來打馬場,他們還是沒有等到人來援救,這牧丞又氣又恨,覺得他們都是些被利用完後當黑鍋頂出去的替罪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指揮所有馬曹先給馬下毒,然後再燒馬場,以作報復,那牧丞也帶着許多馬曹服毒自盡了。

有些馬曹畢竟膽小,不願意和他們一起死,又見馬場那些兵丁連自己人都殺,心中實在害怕,就投降了李茂一行人。

只是那牧丞千算萬算,沒想到李茂衝進來的這麼快,而原本應該燒起來的火只燒了後面,那些馬有許多也沒有喝水。

要想毒死上萬匹馬的毒藥該有多少?這牧丞自然是沒有這麼多,只能融在水裡投毒,結果倒有絕大多數的馬活下來了。

這幕後之人到底是誰,馬場又一直是和哪邊聯繫的,這些馬曹一概不知。他們只知道養馬,馬場每多一匹馬他們就會多得一些錢,是以馬場的馬越來越多,他們的錢也越來越多。

也有心裡害怕,想出去報訊的,都給那些兵丁一股腦殺了。他們平日裡連出去都難,更別說反抗了。

劉鵬在裡面審着馬曹,那外面的騎兵正在把繩子的另一頭拴在木頭上。

李茂絞盡腦汁的在想着,該如何讓衆人在這些騎兵手下逃過性命。

他思索着,是不是乾脆敞開大門,驅趕所有的戰馬向外跑。

羯人不是說過了嗎?牧場裡的人爲了搶佔草場,經常放馬奔跑,踩壞牧人的帳篷,踩死人的時候都是有的。這裡至少有萬匹戰馬,如果要衝營,他們隨着這些戰馬一起往外狂奔,說不定能夠逃掉。

這些騎兵從遠處而來,人困馬乏,說不定跑不過他們。

只是這些戰馬若是跑到了外面,想要再全部趕回來就難了。而且這些騎兵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就這麼跑。若是再被他們得了馬,或者在半路上被追上,他這麼匆忙的過來處理馬場之事,就成了笑話。

到底該如何權衡,是拼上一把,還是燒了馬場同歸於盡,李茂心裡也猶豫不定。

也許是上天真的在庇護着他,正在他準備下令牽出所有的戰馬衝出去的時候,瞭望塔樓裡一個小兵突然對着下面喊道:

“國公大人,靈原縣方向來了一支軍隊,約有一千來人,打着中軍的旗幟!”

中軍?京城裡來人了?

來的好快!居然比涼州來兵還要早一步!

這些人是用飛的嗎?

李茂欣喜若狂,登上樓就往遠處看。大楚紫色的龍旗果然飄揚在那支隊伍的前方,龍旗中間書着一個大大的“中”字,正在風中獵獵飛舞。

確是中軍!

“清點所有官兵!有人來援了!準備衝出去接應!”這裡有現成的戰馬,騎着馬衝出去自是不難。就算不能殺敵,能跑幾個是幾個,總比在這裡等死強!

靈原縣方向來的中軍正是御史中丞周青帶來的隊伍。他們急行軍了數天,終於趕到了靈原縣,只是他們來的時候李茂已經帶着人先去馬場了,這周青率先帶人進城瞭解情況,汪志明把目前所有的情況都和這周御使一一說明,又求周御史能夠去汾州馬場救人。

周御史怕李茂有什麼閃失,都沒讓中軍進城,和這支中軍的郎將一起指揮兵馬調轉方向,直接就往汾州馬場進發,這纔在這些騎兵摧毀木欄之前趕到。

馬場外的騎兵隊伍也是急奔而來,騎兵一般是一人三乘,不停換馬,才能保持速度。他們從北方隱蔽之處急急出發,每個人只帶了兩馬,現在一匹馬拉了那木欄,一匹馬正在騎乘,現在再去解繩子已經來不及了,只得放棄那些戰馬,紛紛上馬準備迎戰。

這支中軍雖然也是疲軍,帶的器械和弓箭等軍備卻很充足。他們和李茂所帶的善於馬戰的“驍騎營”不同,這支隊伍雖然人人都會騎馬,但並不是馬上作戰的騎兵,馬匹只是用來趕路的,他們大部分還是步兵,但是卻人人都會使用弓箭弩機。

這支中軍一半人用弓箭向對方的騎兵射擊,一半人迅速組裝起隨軍帶着的蹶張弩,準備利用腳蹬的勁弩給予這些騎兵壓制。

這支逆軍都是楚軍出身,中軍是大楚兵馬裡精銳中的精銳,他們一見中軍的旗幟已經開始顧慮,再看這支中軍居然帶了勁弩,而且身後馬場裡還有一千左右的官兵,兩邊夾擊,實在是不佔優勢。

那首領本來是接到命令,殺了馬場外的官兵,解了馬場的圍,帶着馬場的馬就走,走之前一把火把這馬場燒的乾乾淨淨,此處就不要了。

誰料他到了這裡的時候,馬場已經被官兵攻佔了,馬場四門緊閉,裡面又沒有了內應,現在又來了中軍,他哪裡還敢把寶貴的人馬陷在這裡。

這支叛軍的首領立刻鳴金收隊,下了撤退的命令。這些騎兵連拴在木欄上的馬都不要了,馬上調頭就往來時的方向撤退。靈原縣方向在馬車的西邊,草原卻在北面,這些騎兵御馬狂奔,中軍一時追不上,手弩的射程比較短,幾百中軍將士奮力追趕,只留下了幾十匹馬來。

周青和中軍的郎將帶着中軍前來就是爲了接應李茂,此時馬場之圍已解,自然是不會追趕這支不明身份的部隊,只是帶着中軍往馬場而去。

李茂此時剛集結完人手,見中軍來人到了馬場門外,便派人對着門外呼喝,問清來人的身份。

周青和李茂同殿爲臣,互相都熟悉對方的聲音,李茂一聽果然是御史中丞周青,在他之前去通州賑災的,立刻就知道了爲什麼這支中軍來的這麼快。

蒼天果然佑他!

李茂趕忙叫人打開大門,迎接這支中軍入了馬場。

“見到李大人無恙,我就放心了。”

周青見只有李茂頭上纏着紗布,看起來只是輕傷,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帶着這麼多人趕到汾州,若李茂還是出了事,就該是他“救援不力”了。

“我先謝過周大人救命之恩。只是這裡不是久留之地,還不知道這支逆軍到底有多少人,何時還會再來,還要先辛苦中軍在此看守馬場數日,我要帶人回靈原縣,將這些馬場謀逆的兵丁及證物送回靈原。這支逆軍的身份我已經有了些頭緒,怕是落在了定北軍的身上……”

“北軍?”周青大驚失色。

“正是北軍。我們在這草原邊沿,隨時有可能受到來自北面的部隊襲擊。現在還不知道定北軍到底有多少人蔘與了謀反之事,我必須要儘快返回,向朝廷要人速速來接管這馬場哭的馬。這上萬匹馬現在成了燙手山芋,如今不是放牧的季節,我們又沒有足夠的補給,先不說有多少人會養這些馬,就是草料都是個問題。”

“這些馬不能轉移嗎?”

“周大人難道想憑我們這點人轉移這萬匹戰馬?靈原縣只是小縣,裝不下這麼多馬。”

周青纔來不久,對此地局勢自然是沒有李茂清楚,當下也不多言,聽憑李茂吩咐。

李茂先是讓羯人和那些投降的馬曹把戰馬按照馬羣分編,已經毒死的馬移出去,馬廄裡只留身體健壯的戰馬。他們都不懂養馬,此時這些投降的馬曹留着還有用,便沒有押回靈原縣,而是留在馬場,由中軍人馬看着照顧馬羣,好戴罪立功。

那些騎兵走的匆忙,丟下了不少戰馬,這些馬他們拉了回來,倒讓馬場又佔了點便宜。

劉鵬和官兵押着那些被抓的馬場兵丁,又把搜到的有字之物全部帶上,這些都是汾州馬場參與謀反的人證物證,他差不多死在這裡,就是爲了追查這些證據。

這些人之前死裡逃生,現在又擔心遲則生變,動作自然十分迅速。不過是下午時分,他們就已經開始出發,返回靈原。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更大的危險正在靈原等着他們。

襲擊汾州馬場的三千騎兵,有在汾州草場裡平日練兵的風雨雷電四部,也有在據點得了命令,急行南下支援的騎兵。他們的首領也是個足智多謀之人,而且膽子極大,幾近瘋狂。

他見此行沒有殺掉李茂,又沒有救下馬場,還丟了許多換乘的馬,一咬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決定乾脆奪了那靈原縣,先在靈原縣裡等着,以逸待勞,等着那些人送上門來。

只要靈原縣一得手,在滅了李茂的人馬,他們就立刻去奪汾州馬場裡的馬,趕着戰馬從草原穿過,帶回北面。若帶不回去,就把馬場燒了,或是把馬場裡的馬殺個乾淨,怎麼也不能留給朝廷。

三千騎兵徑直穿過繞過汾州馬場,從另一邊急奔靈原縣的北門方向。

他們先前在呂梁得了李茂的御使儀仗,這支人馬從兵衣到戰馬都是大楚正規軍的裝備,也不需要再多做什麼,這首領打了李茂的御使儀仗,佯裝是從馬場回來報訊的中軍,直接帶着人控制了北門。

靈原縣本是小縣,平日裡白天從來不關閉城門,這些逆軍怎麼看都是自己人,所以他們也沒有防範。靈原縣所有兵丁又全部都給李茂一行人帶走了,所以這支只有三千人的隊伍,居然輕而易舉的奪下了靈原縣。

他們一路衝進靈原縣的衙門,打着御令的名義殺了汪志明,又取了縣衙的大印,四處張榜公告,說是靈原縣的縣令汪志明夥同汾州馬場裡的逆賊造反,被御使查出,如今他們接管靈原縣,封閉四門,所有人等不得擅自出城,否則視作共犯。

這些人凶神惡煞,老百姓們都被嚇得不敢出門,門窗緊閉。

涉入到謀反之事,那是要被族誅的!

雖然這些百姓一點也不相信他們的汪縣令是會做出這種事的人,可是早上確實有御使帶着軍隊來過,這儀仗和軍隊也確實是大楚的無誤,這些百姓也不敢與軍隊相爭,只得避讓。

可憐汪志明以爲呆在靈原縣絕對安全,甚至都沒有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就被這支軍隊的人衝進衙門給殺了

這些人控制了北門,就等着李茂一行人從城外的汾州馬場返回,他們拼着所有人身死,也要留下李茂和那一支中軍。

只要這些人都死了,奪了馬場裡的馬回返,就算朝廷再派大軍過來,也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老百姓最多知道是有一支軍隊接管了靈原縣,也不會知道他們是什麼人。

這一切原本都很完美,他們卻沒想到,有一個人在他們衝進縣衙之前見勢不好,偷偷溜了出去,甚至還趕在他們控制住四門之前,先逃出了靈原縣。

李茂帶着官兵、羯人和押解回來的馬場叛軍,在傍晚時分趕到了靈原縣境內。

他們一行人今日經過了各種危險,真是歸心似箭,一路疾奔,就爲了趕在晚上關閉城門之前回到靈原。

盧默等在汾州馬場通往靈原縣的必經之路,終於在半路截住了李茂等人。

待他把情況與李茂一說,再說道那支“御使”的樣子,李茂便知道了是早上試圖攻打馬場的那羣騎兵。

靈原縣已經被奪,他們自然是不能再繼續往前,李茂當即決定返回汾州馬場。

靈原縣的道路被截,他們無法回返汾州境內。但汾州馬場在靈原以西,若他們守在汾州馬場,西軍到達之時必定要和他們碰頭。

有西軍在,再有他們這一千的中軍和數百府兵,只要能想辦法讓城中百姓內應,就能奪下靈原縣,剿滅這羣逆軍。

只是他們想的雖好,可是直到第二天下午,涼州的軍隊也沒有到。靈原縣還不知道情況如何,若是這些逆軍等得不耐煩,真的動亂起來,那就成了大禍了!

李茂心裡急躁,這汾州馬場補給不足,現在他們還可以用中軍帶來的糧草,可若是一直這樣下去,怕是耗不了幾天。

他派出信使的時候算過時間,此時西軍應該要來了,卻還沒一點消息,他一邊擔心是不是信使出了問題,一邊擔心靈原縣裡的百姓,急的一嘴都是泡。

好在第二天的傍晚,西軍終於到達,中軍派出去的哨兵帶着西軍來汾州馬場匯合。

周青和李茂聽見西軍終於到了,連忙帶着人前往馬場門口相迎。

待那西軍的郎將帶着一個少年到了馬場前下馬,走進馬場之時,李茂原本帶着笑容的臉色突然大變,指着那少年訝然道:

“李銳,你不在家好好呆着,怎麼來了汾州!”

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1章 顧卿暴走第29章 恩寵有加111張府的秘密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176天高雲闊第246章 兵分兩路111張府的秘密第235章 張玄出山第209章 人之將死第215章 李茂的決定第31章 舅舅威武第25章 另一個孫子第17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下)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79章 我欲成仙第27章 子嗣艱難第18章 離家出走第62章 一夜無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0章 辭舊迎新第78章 色與魂授第239章 可怕的齊邵第209章 人之將死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6章 仙主你好87李銳自盡92事實的真相第243章 少帝出京174願望第178章 功臣回京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41章 老太君威武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第214章 臨終之時89西軍來人第53章 請君入棋第34章 又做嫁衣第27章 子嗣艱難119李銳入宮164我要分家產101江家和陸家第25章 另一個孫子162張寧之惑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91連問三聲122鬼面的交易250正文完結第20章 如是我聞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第227章 李銳的幸福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第236章 天下三分第208章 病情加劇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9章 佈局伊始第103章 李銘被劫第210章 交代後事(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第53章 請君入棋177李銘倒黴110如夢似幻第181章 談玄論道第70章 歡飲達旦第75章 傾國傾城第115章 探花使刁難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2章 李茂裝哭第54章 顧卿離魂111張府的秘密155羯女豆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3章 天象大亂第223章 李銳娶親(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108風波再起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213章 太平有象第196章 扶棺回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2章 投桃報李第14章 種菜達人第245章 齊邵心碎第74章 汾州疑雲第227章 李銳的幸福第6章 疑雲重重92事實的真相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第204章 李銳出仕105張玄請靈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95齊心協力第201章 一年後第38章 中秋月圓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86章 張致的謀劃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第13章 鬥法完勝第149章 張玄受命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8章 驚天秘密第23章 恍如隔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
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1章 顧卿暴走第29章 恩寵有加111張府的秘密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176天高雲闊第246章 兵分兩路111張府的秘密第235章 張玄出山第209章 人之將死第215章 李茂的決定第31章 舅舅威武第25章 另一個孫子第17章 番外老國公的一生(下)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79章 我欲成仙第27章 子嗣艱難第18章 離家出走第62章 一夜無眠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0章 辭舊迎新第78章 色與魂授第239章 可怕的齊邵第209章 人之將死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6章 仙主你好87李銳自盡92事實的真相第243章 少帝出京174願望第178章 功臣回京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41章 老太君威武257張玄X顧卿的日常(三)第214章 臨終之時89西軍來人第53章 請君入棋第34章 又做嫁衣第27章 子嗣艱難119李銳入宮164我要分家產101江家和陸家第25章 另一個孫子162張寧之惑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3章 張顧相遇91連問三聲122鬼面的交易250正文完結第20章 如是我聞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第227章 李銳的幸福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第236章 天下三分第208章 病情加劇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9章 佈局伊始第103章 李銘被劫第210章 交代後事(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2章 新的篇章第53章 請君入棋177李銘倒黴110如夢似幻第181章 談玄論道第70章 歡飲達旦第75章 傾國傾城第115章 探花使刁難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2章 李茂裝哭第54章 顧卿離魂111張府的秘密155羯女豆鈴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3章 天象大亂第223章 李銳娶親(上)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34章 動亂將至108風波再起258張玄X顧卿的日常(四)第213章 太平有象第196章 扶棺回鄉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52章 投桃報李第14章 種菜達人第245章 齊邵心碎第74章 汾州疑雲第227章 李銳的幸福第6章 疑雲重重92事實的真相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第204章 李銳出仕105張玄請靈第211章 交代後事(中)95齊心協力第201章 一年後第38章 中秋月圓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94章 萌(蔭)星出世第86章 張致的謀劃第197章 李釗的翅膀第13章 鬥法完勝第149章 張玄受命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240章 顧卿掰孩子第8章 驚天秘密第23章 恍如隔世老身聊發少年狂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