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人慌忙走了出來,行禮道,“臣有罪,目前臣正在盡力追查散發謠言之人,定不會放過。”
“啓稟皇上,此事臣也有聽說,好像並不是謠傳。”一個大臣上前行了個禮,聲音越來越小道。
“小姐,不好了。”杏兒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何事這麼慌張。”納蘭盈正在屋裡看書,看着滿頭大汗的杏兒開口道。
“小姐,外邊有傳言,有傳言,說…”杏兒低着頭支支吾吾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納蘭盈看了看杏兒,安慰道,“彆着急,慢慢說,外邊說了什麼?”
杏兒像是在也忍不住了,“外邊墨弘是看上了小姐的美貌,所以才被請去的,而且還說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話。”
納蘭盈並沒有像杏兒那般無助,而是一臉坦然接受的樣子,反而安慰杏兒道,“清者自清,嘴巴長在別人的嘴上,我們怎麼能堵上呢?”
杏兒看着納蘭盈,雖然小姐嘴上說不在乎,其實凡事都是一個人放在心裡,什麼事情都一個人扛着,什麼事情都選擇接受和麪對,忍不住讓人心疼。
納蘭盈心中納悶,這是誰將這種流言蜚語傳出來了呢,她雖然並不畏懼,可是人言可畏,她終歸還是要出門見人的。
門口一陣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路,“啓稟王妃,四王妃來了。”
“快讓她進來。”納蘭盈吩咐道。
“已經到了,呵呵,感覺好久沒有見到你了,所以來看看。”四王妃笑呵呵道。
“四嫂快坐,嚐嚐今年最新的菊花茶。”說着便倒了一杯茶遞給了四王妃。
四王妃嚐了一口,開口道,“初入口有茶香,後味卻有一股甘甜。是好茶!”
“四嫂果然是懂茶之人。”納蘭盈真心實意的誇讚道。
“只是愛屋及烏,我自幼便酷愛菊花,幽獨淡雅,孤高傲世,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是,它傲霜抗寒,堅強不屈,它高潔幽雅,芳香四溢。”四王妃眼中泛着興奮的光,激動的說到。
“四嫂一直也是這樣的人啊。在我看來,四嫂性格正如這菊花一般,高潔優雅,我很喜歡呢。”納蘭盈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認真的說到。
“你在四嫂心中你是梅花,不同於其他季節的花朵,你雖然外邊柔弱溫婉,內心卻很堅強,什麼話都藏在心中,不肯麻煩別人。”四王妃看着納蘭盈若有所指道。
“四嫂多心了。”納蘭盈感激地看了一眼四王妃,“當日並不是不像四嫂和四哥求救,只是此事茲事體大,你們是我的家人,更是最好的朋友,我不喜歡你們因爲我而受到牽連。”
四王妃嘆了口氣道,憤憤道“也罷了,還好你現在沒事,現在城內四處傳這你的流言蜚語,我們大家都相信你的爲人,異國太子已經被六弟打敗,到底是誰惡意傳言,敢中傷當朝的六王妃?”
納蘭盈低下頭,喝了一口茶,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她心中豈不知道是誰,只是現在說了只會更加混亂,便淡淡道,“我也不知,謠言止於智者,再說我清者自清,也麼有好解釋的。”
四王妃看着納蘭盈一臉坦然,舒了口氣道,一臉不自然“今日其實我是奉了母妃之命,過來試探你的,聽你這說我就放心了,我原本就不相信你是那樣的人,只是母命難爲,命我特意來看看你。”
納蘭盈笑了笑,開口道,“母妃有心了,四嫂轉告母妃,我很好,改日便進宮看望她。”
四王妃想了想,開口道“嗯,你自己也要有個思想準備,聽說,今天朝堂之上已經說起這件事情了,你要有個心理準備,父皇早晚還是會處理這件事情的。”
納蘭盈感激地看着四王妃,都說帝王家無情,一直以來,四王妃的舉動卻讓她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連外人都能這麼對待自己,納蘭清可是自己的親姐姐,怎麼能夠那麼對待自己呢?納蘭盈眼中閃過一絲犀利。
就在流言蜚語傳遍京城的同時,有侍衛送來了南宮離的加急信件,太后已在城外三十里休息,兩日內即可到京。
夜晚南宮離望着城外的星空,不禁想起來了城中的人兒,忽然傳來了腳步聲,雖然來人已經刻意壓制儘量不發出聲音,但是對於功力深厚的南宮離來說,還是輕易就察覺到了。
南宮離頭也沒有回,臉上帶着笑意,開口道,“貴寧,別鬧了。”
一個衣着華貴的女子故作生氣地站在南宮離的面前,開口道,“什麼嗎,離哥哥,每次都被你猜到。要是羽哥哥在就好了,他從來都猜不到是誰。”
南宮離看着眼前的這個女子,笑了笑,“那是他故意逗你玩的。”說着無意,聽者有心,黑暗中,少女紅了臉。
“離開兩年了,好久都沒有看過京城的星星了。”說着貴寧郡主便率真地在南宮離旁邊坐了下來。
“離哥哥,聽說你已經大婚了是麼?”少女挽着南宮離的手臂道,彷彿就是親兄妹一般。
“是的。”南宮離淡淡答道,想到納蘭盈,連嘴角都不經意上揚。
“看到離哥哥這麼開心,這位嫂嫂一定是個天仙一樣的美人,比清姐姐還要美。”貴寧毫不避諱道,對於納蘭清和南宮離的事情,那時候雖然年紀小,可是也是知道一些的。
南宮離臉上閃過一絲冷漠,開口道,“她們兩個沒辦法比,而且寧兒,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我的王妃是納蘭將軍的二女兒,納蘭盈。”
“離哥哥這麼容易就放棄了自己最愛的人,要是我,無論如何我也不會放手的。”貴寧的眼神在黑暗中激起了自信的光芒。
南宮離聞言,並沒有解釋。過去,終歸是一場錯誤,何苦徒添煩擾。而他,珍惜的是現在。
很快就到了太后回宮的日子,這日元帝率衆皇子王妃及文武百官在宮門口等候,一起迎接太后回宮。城裡的百姓看到如此大的陣仗,不免好奇,都圍了上來,不一會兒就有人道,“是太后回來了。”
“原來是太后回宮啊,怪不得呢。”“聽說太后出宮爲百姓祈福一走就是兩年呢。”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的時候,太后的馬車就來了。
太后的馬車緩緩而來,元帝立刻帶着文武百官走上前,去向太后請安,“兒臣給母后請安。”接着便是皇子攜王妃向前一步,“孫兒(媳)給皇祖母請安。”接着便是文武百官跪下來,“微臣給太后請安,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就見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從馬車上走了下來,眉目慈和,滿臉帶着得體的笑容,叫衆人起來。
“寧兒見過皇伯伯。”貴寧郡主行禮道。
元帝微微一笑,“寧兒也長大了,走的時候還是小女孩,如今已經亭亭玉立了。呵呵”
“寧兒可是在外邊呆了兩年,可想黃伯伯了。”貴寧郡主小孩心性一般道。
“好寧兒。哈哈。”元帝十分開心,對於這個郡主他是真心疼愛的,且不說她是自己的親弟弟的女兒,但是那一份純真都讓他真的喜歡。
太后一掃衆人,面上帶着得體的微笑,看到納蘭盈的時候面上卻楞了一下,像,真的是太像了,像極了她的姑姑。
感受到太后的那份特殊關注,納蘭盈微微笑了笑,以示迴應。接着衆人便浩浩蕩蕩的向慈寧宮走去。
慈寧宮內。太后屏退了所有的人,只剩下了自己的和元帝在殿內。太后看了看元帝,開口道,“這六王妃和七王妃被異國太子請去,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路上這事情傳的沸沸揚揚的。”
元帝若有所思道,“母后,謠言始終是謠言,我相信兩位兒媳的爲人。碧荷從小在皇宮生活,一直在定妃身邊長大,是個懂事的孩子,而納蘭盈,她是納蘭家的二女兒,納蘭將軍爲大宣戎馬半生,他教出來的女兒,朕放心。”
太后聽到元帝如此爲兩個人說話,也不好再說什麼,繼而開口,“聽說,皇上將納蘭將軍的大女兒納蘭清嫁給了太子,如今已經是太子妃了。”元帝開口道,“是。”
“你可知道擁兵自重,外戚干政……”太后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元帝生生打斷了,“母后說的是,後宮也不得干政,兒子做事自己有分寸。”全然沒有剛纔恭敬孝順的模樣,有的只是帝王的威嚴和不容置疑。
太后看着元帝不再說話,這麼多年,他始終沒有辦法將自己當做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般對待。
“如果沒什麼事,兒子先告退了,母后一路勞累,還是休息下,晚上會爲母后設宴接風。”說着元帝便離開了。
太后並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只是先帝的皇后,當年從她兒子手中奪取皇位,這麼多年,她都表現的若無其事,如果不是不在乎,就是表明城府太深,太后明顯是第二種,想到這裡,元帝不禁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