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樂視網突然停牌。
隨着時間推移,資本市場的不安情緒與日俱增。被套牢的股民怨聲載道,媒體看衰聲浪此起彼伏。
2017年1月4日,法拉第(FaradayFuture)終於在CES 2017展會上發佈了他們的首款量產電動車——FF91,一舉拿下64124臺的預訂單。
賈躍亭一掃之前陰霾,彷彿回到之前意氣風發的模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承諾將會在短期內逐步解決資金危機,而樂視汽車有單獨的融資,上市公司正在引進戰略投資人,非上市公司也在尋求一些資本的合作。
面對質疑,他堅定迴應:關於“造車”的所有決策,沒有一項值得後悔。
這位執拗的夢想家在FF91的發佈會最後更是深情表示:“顛覆之路上必定荊棘重重,但我們相信,一帆風順的事業很難成就偉大,越大的磨難纔是越好的錘鍊。
我願意把我生命的全部交給我的夢想,Dream On and All In!”
據說現場掌聲雷動
隨後坊間開始流傳融創注資樂視的傳聞。
消息一出,還真有許多媒體分析兩家合作的可能性,結果越分析感覺越靠譜。
1月6日,融創在港交所發佈未經審覈營運數據顯示,去年,該集團實現銷售金額1553.1億元,在易居克而瑞的2016年榜單上,融創在國內房企中排名第七。
一些神通廣大的媒體據融創於去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至期末保有401億現金儲備,以及1680億元的可售貨值。
這些數據是去年年中的,經過半年的發展,據一些財經媒體推測融創現金儲備起碼達到600億,而樂視根據之前一些機構測算起碼缺口高達百億。
這一來一回,雙方合作,還真不是空穴來風,撲風捉影的事情,而是真有可能。
1月13日,靴子終於落地:融創發佈重磅投資公告,宣佈以總計150.41億元的戰略投資入股樂視生態體系。
具體交易包括:
以60.41億元收購樂視網(300104.SZ)8.61%股權;
以79.5億元獲得樂視致新增資後33.5%股權;
以10.5億元收購樂視影業15%股權;
此次戰略投資完成後,融創將一舉成爲樂視網第二大股東,並深度介入樂視超級電視及影視內容板塊,形成“房地產+互聯網”的跨界戰略佈局。
當日下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與融創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共同出席在京城舉行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現場氣氛熱烈,兩位山西籍企業家握臂言歡的畫面,通過各大媒體迅速傳遍全國,這場被業界戲稱爲“晉商資本聯姻”的戰略合作正式拉開帷幕。
在隨後的媒體發佈會上,氣場強大的孫宏斌一反常態地成爲絕對主角。
這位新晉樂視二股東全程妙語連珠,自信幽默的發言中不時夾雜着幾句山西口音的粗話,展現出鮮明的個人風格。
在媒體問答環節,他甚至大包大攬地反客爲主幫賈躍亭回答了多個問題。
而賈躍亭卻一反常態顯得有些拘謹,只負責捧場和傻樂。
談到近一個月來的盡調,孫宏斌甚至表示:“我可能比老賈都瞭解樂視更多。”“孫總你好,我是《經濟觀察報》記者,想問下融創作爲一家傳統房地產行業的巨頭爲什麼要進入互聯網和文娛行業,爲什麼選擇樂視?”
孫宏斌的回答是,“我投資只看兩件事,首先要判斷這個事情是不是有潛力?其次,幹這事的團隊到底行不行?
房地產行業是10萬億的大市場,汽車行業是5萬億的大市場,手機行業是1萬億,還打得頭破血流,從這個角度看,樂視這個生態邏輯沒毛病。
從戰術來看,樂視也很好,比如做汽車先從最高端的開始,然後再往下做,這都是對的。
說罷,他拍了拍身旁賈躍亭的肩膀,“老賈身上有種稀缺的企業家精神,特別是看完賬本我更佩服了:這麼點錢能幹這麼大事業!
樂視的高管團隊都是明星團隊,我跟每個高管做訪談,每個版塊負責人都挺牛,我要是幹這活兒的話,把這幫人弄過來挺難的。
而樂視整個員工團隊,不管外面輿論如何,大家的精神狀態都很好,隊形不變,特別好!
說明老賈不光會做事,更會管人。”
這番表態讓人聯想到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及其未竟的互聯網轉型夢想。
當被問及會否成爲“第二個萬達”時,孫宏斌自信迴應,
“未來5到10年,是華夏房地產行業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這依舊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我們會快速增長。
不可能不看好這個行業,2、3年以後,我們肯定是五千億到一萬億的公司,房地產還是我們所有一切的根源。
而投資樂視,我看重的是背後的大娛樂,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我認爲這筆投資還是比較值的。”
“孫總你好,新浪財經記者,我想問下,您投資樂視,會不會帶有一定使命感,會給樂視帶來哪些資源?
孫宏斌颯然笑道,“投資樂視不存在什麼使命感,我們還是做我們的房地產老本行,我們的買賣比這個大得多。
老賈缺錢,我有錢,而且我覺得這事值得投。
只不過或許在你們眼裡,150億比較大而已。
可對我來說就是一樁再普通的生意而已,就這麼簡單。”
發佈會尾聲,賈躍亭終於展現其標誌性的演講才能。
在長達10分鐘的發言中,他既像反思又像宣言,
“.樂視,一路走到現在,電視我們做到了前三、手機我們做到了前五,做出這些成績,離不開我們矇眼狂奔和All in精神。
可惜我們的資金鍊繃得太緊了,我們的節奏過快,尤其是我們的資本團隊和財務團隊的融資能力,沒有能夠滿足戰略的要求。
因爲我們的理念是戰略決定組織的,但是非常遺憾,這一回我們的組織能力也沒有跟上戰略的大需求,所以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
跟樂視相似的彼岸,已經在前面做出了表率,而且獲得巨大成功,給樂視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