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尋求突破

作爲孤懸長江南岸的城市,在幾乎三面被圍的情況下,南京防線上確實有很多可供美臺聯軍選擇的突破口。除了南面的溧水縣之外,西邊的馬鞍山市、東邊的句容市、還有東北的鎮江市,都可能成爲美臺聯軍的突破口。

作爲聯軍最高指揮官,帕特里奇不可能不知道這些。

事實上,在制訂攻打南京的作戰計劃的時候,帕特里奇就一再強調,不要只盯着南面的溧水縣,只有在多個方向上同時發起進攻,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撕開中隊的防線,打下這座戰略城市。

在作戰部署上,帕特里奇也遵照了這一原則。

反擊開始的時候,美軍總共有八個主力師,只有四個放在南面,其中還有一個主力師肩負着進軍句容市的重任,所以用在溧水縣的只有三個主力師。另外四個主力師中,三個在鎮江方向上,一個被派往宣城。

由此可見,美臺聯軍從一開始就打算圍攻南京,其中溧水縣與鎮江市是主攻方向。

這一部署,也基本上符合戰場上的實際情況。

不管怎麼說,溧水縣與鎮江市離南京主城區最近。雖然句容市離南京主城區也很近,但是一零四國道受到了中隊的威脅,而且北面挨着鎮江市,美臺聯軍在進攻展開與後勤保障上都存在問題。馬鞍山市則離美臺聯軍的戰線太遠,加上蕪湖被華中軍包圍,從宣城出發的話,還得穿過華中軍的防線,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能夠在溧水縣與鎮江市同時取得突破,美臺聯軍就能掌握戰略主動權。

問題就在這裡。

雖然美臺聯軍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溧水縣,甚至沒有在這裡消耗多少兵力,但是攻打鎮江市的戰鬥卻非常不順利。

要知道,在反擊的時候,東南軍沒有在東面做文章。

也就是說,在美臺聯軍攻打鎮江市的時候,該方向上的東南軍處於最佳狀態,沒有給美臺聯軍多少機會。

更重要的是,陳必時一直將南京的戰略預備隊放在與鎮江只有一江之隔的揚州。

雖然受長江阻擋,北岸的中隊只有繞到南京,才能從西面進入鎮江,而不可能直接在美臺聯軍側翼渡江。但是這支部隊的存在,起到了牽制美臺聯軍的作用。別忘了,幾十年前,中隊能靠小船渡過長江,打下南京。而現在,在擁有大量現代裝備的情況下,強渡長江絕不是什麼難事。

受此影響,在攻打鎮江的時候,美臺聯軍不得不拿出一個主力師守衛長江防線。

如此一來,只有兩個美軍主力師在前面輪番進攻,因此只有一個主力師在前線作戰,另外一個則在後方充當預備隊。

用一個主力師的兵力,顯然無法打下鎮江。

美臺聯軍在攻入鎮江城內後,沒能像帕特里奇預料的那樣,迅速拿下這座城市,而是與中隊打起了巷戰。

從防禦部署上看,鎮江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南京。

中隊在這裡堅守了一年多,修建了太多的防禦工事,甚至在城區下面開挖出了數千公里的坑道。要想打下鎮江,美臺聯軍至少得投入二十萬兵力,花上一個月時間,還得做好犧牲上萬人的準備。

說得直接一點,美臺聯軍真在鎮江與東南軍血拼,就算打下了鎮江,也無力攻打南京。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美臺聯軍在強攻祿口國際機場的時候,也在強攻鎮江,而且戰鬥也打得非常慘烈。更重要的是,在鎮江戰場上,因爲東南軍準備充分,守軍非常熟悉防禦部署情況,所以美臺聯軍的作戰傷亡超過了守軍。

打到十四日,就連帕特里奇都不得不承認,打下鎮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一來,美臺聯軍選擇的兩個主攻方向都出了問題。

當然,問題不僅如此。

因爲沒能在兩個主攻方向上取得突破,所以美臺聯軍中的六個美軍主力師遭到牽制,加上放在宣城的那個美軍主力師,最後只剩下了一個美軍主力師可以調動。而這個主力師,一直部署在溧水縣,而不是在攻打句容市。

原因很簡單,被派去攻打句容市的那個美軍主力師半路改道去了祿口國際機場。因爲進攻打得非常艱難,所以帕特里奇暫時取消了進軍句容市的行動,在溧水縣多投入了一個主力師。

只不過,該師沒有參與進攻行動,而是留在後方,充當戰役預備隊。

打到這個時候,繼續向祿口國際機場增兵已經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了。

事實上,此時帕特里奇也沒有多少選擇。

雖然從溧水縣出發,走三四一省道到丹陽鎮,再經縣道,能夠避開蕪湖的華中軍,從東面攻打馬鞍山市,但是這條進軍線路的容納能力非常有限,而且華中軍隨時有可能北上,加上從石臼湖南岸撤回去的部隊正在馬鞍山市東面集結,所以美軍要想攻打馬鞍山市,至少需要投入好幾個師的兵力。別說當時帕特里奇手裡沒有這麼多的進攻部隊,就算有,三四一省道,以及丹陽鎮到馬鞍山市的縣道也支撐不了這麼多進攻部隊。

去不了馬鞍山市,就只剩下句容市了。

如果能夠打下句容市,不但能夠沿着一零四國道直接進軍南京市的江寧區,還能沿着二四三省道北上,從南面攻擊鎮江市,威脅到守軍的側後方,迫使鎮江市的守軍主動撤退,解放該方向上的兩到三個美軍主力師。

可以說,攻佔句容市成爲了帕特里奇扭轉戰局的關鍵。

問題是,帕特里奇手裡只有一個美軍主力師了,而一個師的兵力,顯然不足以打下這座防禦部署不會比鎮江差多少的縣級市。

更重要的是,句容市離南京非常近,幾乎挨着南京。

只要突擊行動受到阻攔,哪怕只耽擱了幾個小時,東南軍都有足夠的時間向句容市增派防禦部隊。

要想打下句容市,不但要投入足夠多的兵力,還得出其不意。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帕特里奇對前線部署做了一番調整。

十五日凌晨,帕特里奇在祿口國際機場投入了最後一個美軍主力師,並且同時發起了全面進攻。

只不過,真正衝在前面的,仍然是第二裝甲師,增派的主力師沒有投入戰鬥。

與此同時,美臺聯軍還在鎮江方向上發起進攻,就連留在後方休整的美軍主力師都殺上了前線。

同樣的,真正在前面衝殺的,仍然只有一個美軍主力師。

天亮前,帕特里奇向美軍下達了進軍句容市的作戰命令,分別從南面抽調兩個美軍主力師、從北面抽調一個美軍主力師,在十多個臺軍旅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向位於溧水縣與鎮江市之間的句容市進發。

這次,帕特里奇投入了血本。

甚至可以說,第三次南京會戰的最終結果到底如何,就得看這次突擊行動。

事實上,陳必時也早就料到,美臺聯軍在主攻方向上相繼受挫之後,肯定會集中兵力攻打句容市,在東南軍兩條防線的結合部取得突破,攻入南京。

問題是,陳必時在認識到這個威脅的時候,已經無兵可派了。

當時,除了經馬鞍山市轉移回來的那二十多萬主力部隊之外,陳必時留在南京的作戰部隊要麼去了南面的祿口國際機場,要麼被派往東邊的鎮江市。到十四日下午,留守南京的僅僅只有不到一個集團軍的正規軍了。

可以說,就算把陳必時的警衛部隊算上,也湊不出一個集團軍。

問題是,到了當天晚上,美臺聯軍攻打句容市的徵兆已經非常明顯了。

雖然帕特里奇爲了掩蓋戰役企圖,做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他的努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畫蛇添足。

美臺聯軍強攻幾日都沒有打下祿口國際機場與鎮江市,繼續強攻還有什麼意義?

更重要的是,前線部隊反饋回來的消息是,美臺聯軍的進攻強度並沒有增大多少,與前幾日的戰鬥差不多。

也就是說,帕特里奇增派的主力部隊沒有發揮作用。

僅此一點就足以讓陳必時相信,帕特里奇是在僅着強攻祿口國際機場與鎮江市,掩蓋主力部隊的調動與部署行動。而能夠讓他這麼做的,只有攻打句容市。

也正是如此,當天晚上,陳必時就命令已經經過馬鞍山市,回到南京的主力部隊火速向句容市進軍。

可惜的是,當時這支部隊還在南京西面,離句容市有將近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

從祿口國際機場出發的美軍到句容市只有大約六十公里,而從鎮江南下的美軍到句容市則只有不到四十公里。

雖然從鎮江南下的美軍遭到了沿途守軍的阻擊,沒能取得迅速突破,但是沿着一零四國道北上的兩個美軍主力師與六個臺軍旅幾乎沒有受到阻攔,以平均每小時二十公里以上的速度向句容市挺進。

毫無疑問,東南軍的主力部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美軍之前到達句容市。

能不能守住句容市,就得看部署在那裡的三萬正規軍,以及大約五萬民兵了。

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5章 以六換一第56章 城市鏖戰第97章 前後反差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8章 秘密基地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59章 戰略冒險第56章 城市鏖戰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7章 戰略圍剿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36章 進攻受阻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49章 提前出動第1章 從天而降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57章 不得不攻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3章 機緣巧合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76章 如狼似虎第40章 扭轉乾坤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6章 祿口惡戰第54章 重裝上陣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59章 戰略冒險第39章 火速增兵第69章 一地得失第48章 只靠自己第20章 痛失戰友第89章 兄弟歸隊第20章 火力打擊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3章 發動羣衆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28章 軍事管制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44章 再次入朝第73章 驚慌失措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8章 以少勝多第6章 兌現承諾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30章 將功補過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5章 東南告急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91章 熱血已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26章 大勢所趨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9章 兩線作戰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1章 完美伏擊第126章 準備再戰
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5章 以六換一第56章 城市鏖戰第97章 前後反差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8章 秘密基地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59章 戰略冒險第56章 城市鏖戰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7章 戰略圍剿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36章 進攻受阻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49章 提前出動第1章 從天而降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57章 不得不攻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3章 機緣巧合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76章 如狼似虎第40章 扭轉乾坤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6章 祿口惡戰第54章 重裝上陣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59章 戰略冒險第39章 火速增兵第69章 一地得失第48章 只靠自己第20章 痛失戰友第89章 兄弟歸隊第20章 火力打擊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31章 絕不能退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3章 發動羣衆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28章 軍事管制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44章 再次入朝第73章 驚慌失措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8章 以少勝多第6章 兌現承諾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30章 將功補過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5章 東南告急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91章 熱血已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5章 以六換一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26章 大勢所趨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9章 兩線作戰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1章 完美伏擊第126章 準備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