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 化工廠(一)

洪序站在充滿了奇幻風格的“黑石大廳”中,正在努力讓自己臉上保持着“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參觀團正在新建的化工廠廠區裡四處觀摩,而身爲主人之一的洪序此刻不得不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通常來說,像他這種不善和人打交道的貨是不會喜歡眼前這種場面的,尤其是這些外行成羣結隊在他面前轉悠的時候。事實上,要不是因爲這個狗慫脾氣,他也不會出現在17世紀。

然而今天不行,今天無論他脾氣好壞,都要做好接待工作——曹皇帝就在參觀隊伍裡。

幾天前在皇城上發生的那一幕早已傳遍了每一個不在場的穿越衆耳朵。雖說“西紅柿事件”沒人敢在論壇公開討論,但是即便躲在廠房裡埋頭安裝設備的洪序本人,事後也已經完全搞清楚了前因後果......畢竟這事太大,攸關自家未來,沒人敢不當回事。

看着不遠處在人羣裡揮灑自如,談笑風生,貌似和大夥親密無間的曹皇帝,洪序不由得嚥了口唾沫。穩定好情緒後他便堆着笑上前繼續當導遊——暴脾氣又不是弱智,也會看人下菜的。在戰力max,一言不合就揮手的皇帝面前,還是老實點好......

洪序在穿越前是某國營化工廠技術員。由於這貨不太會做人,簡單說就是不懂睜隻眼閉隻眼,所以得罪了上級。一再調整後,他一個化學高材生最終被踢到了清洗反應塔的崗位上。

好不容易堅持到老爺子過世,洪序很快就和天天吵架的老婆簽了離婚協議——房子留給了女人,男人只帶走了現金,還好兩人沒孩子。

臨走前,洪序終於做了他一直想做的那件事:給頂頭上司寄了個包裹,裡面有個密封小瓶......然後他就迅速跑路了。儘管包裹是匿名寄的,但是他很清楚這事經不起查,瓶子一開就是人命大案。

來到17世紀後,洪序很快便愛上了這裡——化工是高大上的天頂星技術,他和幾個搞化學的同仁在大員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尊重”。

重視是必須的,因爲所有能影響到社會升級的大殺器都和化工脫不開關係,炸藥,農藥,化肥,磺胺,等等等等。要知道,人類從18世紀就進入了鋼鐵船舶滿地跑的蒸汽時代,但是第一套合成氨設備卻是20世紀初纔出現的。

總之,一旦牽扯到高溫,高壓,腐蝕,毒氣這些化工日常,很多看上去還不錯的工業體系馬上就會露出褲衩。

窯區基地同樣如此。

......

登岸一年多來,窯區基地從無到有,從簡陋到齊全,花費了工業黨人無數心血。然而這種建設路線,在大方向上更多的是向下探底。

也就是說,工業黨在這一年裡,其實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諸如螺絲釘這種基礎工業品的生產能力補全當中去了。除了一部分必不可少的小體積高端工業設備(譬如車牀的電機,芯片和絲槓)外,窯區的進口配額都用在了初級設備的添置上。

然而即便是這樣,想要建立一個小而全的工業體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兔子當年好歹有老大哥一波援建的上百座工廠起步,而穿越衆有什麼?2.8米的箱子6天才有一趟,爲了搶奪一塊西瓜大的空間配額,一年多來已經發生了多起部門間的混戰——每當月底的配額分配會開張之時,妙樹大師就要準備好縫合線和破傷風針......

所以說,工業黨也蠻不容易的——作爲最大的進口配額消耗部門,被無數鬣狗逮到機會就撕咬的感覺實在酸爽。

即便這樣,眼下穿越衆的工業體系依舊薄弱得要死——直到3個月前,窯區百分百自產的第一套鍋爐系統才終於宣告出廠。

是的,努力了一年多後,工業黨們才終於把老式鑄鐵水管,常壓閥門,鉚釘,三通等等這些在後世看來極其普通的配件生產常態化。

而伴隨着第一套自產鍋爐出廠的,則是窯區工業品“國產化率”的不斷提高。如今工業黨自產的各種設備雖說傻大黑粗了一點,但是非核心部件已經基本做到了自給自足,這不得不說算是一種巨大的成就。

......

下盤既然扎住了,那麼就可以考慮往前邁一步嘍。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化工廠都是眼下穿越勢力最最急需的新一代鎮宅神器。

但是魯迅說過:茄子好吃樹難栽。

化工廠對於穿越衆來說,需要進口高達90%以上的配件這個門坎,實在是一種說不出的痛。各種塔,釜,爐,罐;各種管道閥門儀器儀表,各種壓縮,分離,粉碎機械,還有各種用來檢測,計量,實驗,反應的化玻儀器......

事實上,除了廠房本身和一些笨重的厚玻璃瓶,粗笨基座外,窯區這邊什麼都提供不了,化工廠的絕大部分設備都需要進口。

局面堅持到今年6月份後,穿越衆還是妥協了。對三酸兩鹼,磺胺,硝化物的渴求最終壓倒了對進口配額的恐懼——黑石溝化工廠終於在痛苦中誕生了。

之所以說痛苦,是因爲化工這玩意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整套設備中哪怕少了一個專用的耐酸鹼閥門,這套設備就可以趴窩了。所以,在將洪序他們四個化工人士開列出的設備清單全部運到17世紀之前,其他所有的物資進口工作只能暫停,給爸爸讓路。

三個月,整整三個月時間裡,曹皇帝送來的12箱貨物全是化工設備,即便在戰火紛飛的8月,這邊依舊在不緊不慢地開着箱子,令廣大心焦不已的吃瓜羣衆哀嚎連連。

黑暗的日子隨着9月份的到來終於結束了:黑石溝化工廠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安裝和調試,終於要進入試生產階段。

黑石溝這個地名是穿越衆起的。這塊位於窯區偏僻角落的谷地原本無名無姓,後來由於化工廠的牆體材料全部是黑色玄武岩,所以纔有了這個名字。

把整個化工產業搬遷到黑石溝是既定政策。這裡位置相對僻靜,又處於下風頭,可以避免各種事故的附帶損害——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化工事故通常都伴隨着毒雲術和酸雨術,離遠點大家才能安心。

爲了這點安心,基建部門不得不咬着牙專門爲黑石溝修了一條3公里長的高等級公路。

這也是迫不得已:有些化工製劑受不得顛,一顛就會升溫,一升溫就會要你好看。所以這條路雖說寬度只是鄉道的規格,但是路面卻用上了高級貨瀝青......歷史在不經意間產生了:穿越國第一條柏油馬路。

配套設施不光是公路,位於窯區和化工區之間的廢水處理廠也在興建中。

......

廢水廠是很早以前就被多個部門聯合提上議程的項目。

和那個成天在偷排污水的世界不一樣,待在17世紀的穿越衆是格外重視自己身邊環境的。兩個世界對待廢水廠的態度區別有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利益。

後世之所以污染遍地,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點就是“競爭”。無所不在的競爭既帶來了社會進步,也帶來了各種極端行爲:不把成本壓縮到最低的企業就會倒閉。

所以工廠會在當地政府默許下偷排污染物。這種情況是全球性的:兔子的化工廠在這麼幹,白皮的廠子一樣把管子插進了五大湖,墨西哥灣和太平洋。

穿越衆當然不需要這麼做。

眼下窯區所有的企業都是全球壟斷的獨家字號,沒有任何競爭壓力,所以排污成本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窯區的工業品現在是以產定銷,價格是脫離市場經濟的,有點像後世的政府指導價,那點成本有它不多,沒它不少。

另外,對於這幫老爺們來說,既然這個位面的一草一木,乃至於每一寸土地將來都是自家的,那麼爲什麼要把後花園弄成垃圾堆呢?......沒有人會在自家地板上吐痰。

於是,藉着化工廠興建的東風,籌備已久的污水廠也正式開建了。

窯區的污水廠佔地面積比較廣,有30畝之多......話說17世紀的土地也不值錢就是了。這30畝地眼下只能先開發10畝,能達到日處理污水3—500噸的能力就可以了。

未來的污水廠將聯通窯區主基地和化工分基地。廠區不但有傳統的沉澱,過濾,攪拌,蒸發這些處理常規污水的手段;另外還將單獨開闢一片專門的微電解池用來處理黑石廠排出的化工廢水。

微電解反應是靠着反應器裡的填料來進行的:鐵屑和活性炭顆粒。

兩種填料都具有微電解反應所需的基本元素:鐵和碳。低電位的鐵和高電位的碳在廢水中形成電位差,再由具有導電性的廢水充當電解質,形成無數的原電池,打散污染物的分子團,將污染物電解。

這是一種很先進的處理廢水方式。

另外,考慮到某勢力極度廉價的電力供應,未來的污水廠也很有可能直接上馬電解廢水的設備——粗野,但是有效。

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131節 大員鷹第302節 龍巖戰記(二十四)第320節 水利第307節 建制(五)第26節 打聲招呼第207節 殺王(四)第147節 駁運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637節 箭第75節 錢錢錢第106節 齊備第640節 立錐第14節 兩筐石頭第472節 間隙第227節 有光號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172節 遮了天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5節 購物第314節 種牛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431節 罐頭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400節 方岳貢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118節 公開信第71節 散沙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729節 歷史(四)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342節 開港(八)第321節 脫毒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28節 破莊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503節 臺北(二)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711節 收線(三)第625節 討逆(三)第379節 到站第622節 大會(五)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644節 年話第544節 家園第7節 狗死了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224節 噩耗第504節 臺北(三)第639節 火光第435節 淬火第60節 姜十三第439節 老孫頭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86節 崑崙人第377節 古道熱腸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624節 討逆(二)第380節 落腳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313節 竹鼠第139節 電爐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98節 玄武岩第572節 鴻基堡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16節 靶場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425節 飛虎營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713節 收線(五)第437節 休假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712節 收線(四)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60節 亮相
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131節 大員鷹第302節 龍巖戰記(二十四)第320節 水利第307節 建制(五)第26節 打聲招呼第207節 殺王(四)第147節 駁運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637節 箭第75節 錢錢錢第106節 齊備第640節 立錐第14節 兩筐石頭第472節 間隙第227節 有光號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172節 遮了天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5節 購物第314節 種牛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431節 罐頭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400節 方岳貢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118節 公開信第71節 散沙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729節 歷史(四)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342節 開港(八)第321節 脫毒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28節 破莊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503節 臺北(二)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711節 收線(三)第625節 討逆(三)第379節 到站第622節 大會(五)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644節 年話第544節 家園第7節 狗死了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224節 噩耗第504節 臺北(三)第639節 火光第435節 淬火第60節 姜十三第439節 老孫頭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86節 崑崙人第377節 古道熱腸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624節 討逆(二)第380節 落腳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313節 竹鼠第139節 電爐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98節 玄武岩第572節 鴻基堡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16節 靶場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425節 飛虎營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713節 收線(五)第437節 休假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712節 收線(四)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60節 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