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節 春雷營(一)

接過親衛遞來的電報,李繼春低頭看去。

在這之前,土著李繼春一度認爲電報就是個騙局。然而時至今日,距離去歲後金入寇已經過去了年許時間,李繼春這個明代中年危機男,現在已然離不開這種十七世紀的信息大殺器了。

後世國人,大概認爲早起開手機看看川普昨天又搞了什麼笑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可是在中古時代,這種技術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神鬼之術。

別以爲古人不知道信息的重要性。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句話既然能流傳下來,那就證明哪怕是僞劣版的信息傳遞方式,也是隻有文化人才有資格幻想吹噓一下的獨特技術。

所以永平參將李繼春同志,此後對電報這種真正的高等信息技術,那是真正的爽在其中。

“獨坐中軍帳,消息八方來”。

京城、關外、江南、閩粵......不論是幾百裡外的朝堂還是萬里之遙的廣州新區,但凡以他的級別有權利知道的消息,總能第一時間得到。

最關鍵的是,李繼春知道,即便皇上也不如自己。有很多消息都是絕密級的,也就是說,他李大人今天看到的某條電報,皇上和重臣們,說不定要在一半個月後才能知道。

這種信息極度不對等的優勢,時常令李參將如飲甘醇,進而豪情萬丈,頗有一種“萬事隨心,天下在手”的奢華感覺。

可是今天當他看完手中的電報後,卻絲毫沒有顯露出高興模樣,相反,參將大人此刻臉上佈滿了濃雲。足足過了半晌後,他才長嘆一口氣,喃喃念道:“山雨欲來啊!”

————————————————————————————————

當初勤王之事告一段落後,朝廷按程序開始論功行賞。當然,有領賞,就有秋後算賬。

關於永平城降敵一事,朝廷自然沒有客氣。除了李繼春這個“陣斬碩託”的勇將得以將功贖罪官復原職之外,永平其餘幾位大小官兒,和歷史上一樣,照舊被崇禎親自下令亂劍砍死。

這個位面的崇禎,由於得到了很多真韃人頭,所以底氣比歷史上更足ꓹ 殺起心目中的軟骨賊來更加不手軟。

這之後,李繼春重建手下兵馬。

和需要四處流動的文官不同ꓹ 封建社會的武官,大多都是本地人。像李繼春就是離永平不遠的遷安衛出身,地頭熟ꓹ 錢糧撒開之後,很快就補齊了兵額。

值得一提的是ꓹ 李大人這次募兵,前來踊躍投軍的本地土著還是很有一些的——將軍陣斬碩託的多個版本故事已經傳遍了本鄉本土ꓹ 外帶當初穿越衆在永平的“仁義”現在也被土著算到了李參將頭上。嚴格來說ꓹ 李大人現今在永平一地的威望是比戰前+15的。

最後,李繼春將自家手下的這支新軍,命名爲“春雷營”。

“春”是因爲主將名號中有一個春字,複合當時慣例。

“春雷”,大約是李參將有那麼一點和過去告別的心思,需要時刻警醒自己。

總之,今後的永平駐防部隊ꓹ 就是春雷營了。

春雷營在組建之後,安穩渡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原本李繼春以爲ꓹ 日子會這樣幸福的過下去ꓹ 可是天不遂人願......兩個月前ꓹ 隨着太傅、兵部尚書孫承宗再次巡視關外ꓹ 之後上書朱由檢,明國最後一次針對後金的戰略反攻開始了。

坐鎮山海關的孫承宗ꓹ 這段時日以來頻頻調兵遣將徵集後勤物資ꓹ 動作統統都被坐鎮永平的李繼春看在眼裡——永平的位置就在山海關背後ꓹ 凡是去往關外的糧草兵馬調動,李繼春這個地方軍分區司令是一定會知道的。

與此同時ꓹ 來自京城方向的軍情電報也頻頻發至永平李繼春部,所以參將大人對當前的戰略態勢屬於門清。他私下裡的個人判斷和電報是一致的:用不了多久,明金雙方是一定會在關外來一場大戰。

然後時間匆匆晃過,轉瞬到了8月下旬的今天。

當參將大人看完這份非常規時間發來的電報後,當即心道一聲:“來了”。

今天是8月20日。這份來自總參的電報上寫得很清楚:關寧軍祖大壽部於近日開始在大淩河築城,後金大軍業已在遼陽集結,不日即將南下錦州一線。

電報後一段是軍令:要求李繼春部做好動員工作,隨時準備出關。

“山雨欲來啊!”

看完電報後,李參將知道那隻靴子終於扔了下來,這讓他不由想起了去歲的那場大戰,以及前前後後自己和韃子大將、曹大人、皇上等等大人物打交道的經過。

就在李繼春回憶往昔歲月稠,感嘆世事變幻無常這當口,一旁的親衛卻已按納不住了:“大人,今趟春雷營可是要下場?”

李繼春聞言驚醒。待他偏頭一看,卻有點意外地發現,自家親衛那張年輕的臉上,滿滿地都是興奮。

李參將新補的親衛叫小七,是從遷西李家族人中招募的。從血緣上講,年方十八的小七算是李繼春的遠房侄兒,所以平素將軍大人還是待小七很親切的。

“小七兒,去關外和韃子見仗,那可是要死人遍地,拋屍荒野的!你這娃兒橫是不怕?”

聽到自家將主問話,小七大聲回道:“怕他作甚?我春雷營戰力無雙,韃子到底也是送死!今趟說不得還要去京城堆一遭人頭,皇上面前討個彩頭!”

“哈哈哈!你這娃兒倒是想得長美!”李參將聽到族侄充滿朝氣的回答,一時間被衝散了許多愁緒。是啊,自家的春雷營早已脫胎換骨,怕韃子作甚?

被年輕感染了的李參將,這一刻放下思緒,站起身,拿過桌面上的一套軍用武裝帶,穿戴整齊後戴好配槍:“隨我出去!”

“是!”

下一刻,李大人掀開門簾,走出了房門。

出了門,便是將樓。李繼春此刻憑風而立,將春雷營盡收眼底。

新生的春雷營,是在之前永平衛城的基礎上翻建的。當初後金入寇一戰,年久失修的永平衛所壓根沒有抵抗之力,裡面那些叫花子第一時間望風而逃,衛所被韃子騎兵順手一把火給燒了。

事後,永平參將李繼春欲待重建春雷營,於是他聽從了天津站派來的建築專家意見,直接徵用了廢棄衛所。

之所以選衛所城,最主要因爲這是一塊小臺地。而這塊小臺地,是永平城附近唯一的制高點所在。再加上此地離着永平城只有6裡距離,又兩面被永平河環繞,有那麼一點攻守兼備的意思,所以最終春雷營選址在了此地。

自從確定選址的那一天起,李繼春也罷,附近的永平土著也罷,就開始深切感受到來自遙遠穿越勢力的力量了。

在白花花的銀子、黃澄澄的麥粒、以及各種布匹日雜的僱傭下,大批明人開始了瘋狂基建活動。

之前的衛所城被徹底移除,磚石盡皆廢棄,地基重新開挖。這之後,從天津發貨,沿着灤河水系而來的舟船、沿着官道而來的馬隊,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青磚,以及用來填縫抹牆的水泥。

甚至還有一些用在城牆關鍵部位的鋼筋。

之所以穿越衆在春雷營下如此大的本錢,原因很簡單:李繼春部的位置很重要。

毫無疑問,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李繼春部是要被派上大用的。

到了天地翻覆那一天,李繼春部西可策馬奔襲京城,東可策馬奔襲山海關。退一步說,即便是採取守勢,李繼春部也可根據需要扼守本部,騷擾截斷後金大軍,或是關寧大軍......或是後金+關寧大軍入關後的進京道路,爲“王師”北上爭取時間。

所以,有關於春雷營的新駐地,穿越勢力的總參謀部,是按照最高級的國防軍事標準來修建的——棱堡。

建在臺地上的新衛城,外牆因地制宜,沿着臺地的邊線,採取了不規則的棱堡模式,能給予攻城者多方向打擊。

新衛城的面積比之前的所城大了許多。考慮到臨時屯兵的需要,其內部不但有各種規劃好的“多餘”營房,還有操場、軍械庫等等科學修建的功能性建築。

另外,城中還還特意挖掘了深井,用來應對敵方大軍圍城。

最後,由於堅固的中心將樓的存在,在極端狀態下,哪怕是城破,李繼春本人依舊能率領殘部堅守一段時間。

以上,這座花費了半年時間,極大拉動了1631年度永平地區GDP數據的高端房產項目,在這一刻,盡收於李繼春眼底。

此刻,李繼春這個老式軍人站於將樓上,貪婪地看着四周高聳厚實的城牆、隱藏在炮位得鋼炮、還有操場上那些汗流浹背,正在拼命訓練的年青士兵。

下一刻,隨着遠方塵土揚起,李繼春擡手搭起了涼棚。極目所處,以銀線般的灤河爲背景,大批騎兵正似緩實疾地從天邊奔來。

這些騎兵身上沒有着甲,同樣穿着軍綠色的夏季圓領體恤。他們肩背黑火藥卡賓槍,腰繫馬刀,騎在馬背上大聲說笑,一副拉練歸來的愜意模樣。

“隨本官下去巡營!”

這一刻,參將大人滿臉的褶子舒展了許多,揹着手走下了城樓。

第626節 討逆(四)第45節 崑崙神僧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44節 丐幫第631節 調停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148節 海底撈第303節 建制(一)第469節 晨光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725節 接力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485節 女流氓第131節 大員鷹第24節 出山剿匪第437節 休假第537節 宗本第76節 江山多嬌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98節 玄武岩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43節 合作模式第635節 鄭和島第181節 入役第134節 砸響窯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630節 夜訪第368節 反應第407節 交公第411節 鎮蠻號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726節 歷史(一)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506節 拆遷款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306節 建制(四)第84章 電信第157節 滯銷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44節 丐幫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426節 求醫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428節 手術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42節 反賊們第450節 直線第423節 校場(二)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678節 北歸(三)第423節 校場(二)第4節 暫住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275節 養豬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117節 政局第596節 登艦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50節 王對王第70節 接觸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465節 溫尚書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27節 暗青子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4節 暫住第117節 政局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188節 焦姐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
第626節 討逆(四)第45節 崑崙神僧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44節 丐幫第631節 調停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148節 海底撈第303節 建制(一)第469節 晨光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725節 接力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485節 女流氓第131節 大員鷹第24節 出山剿匪第437節 休假第537節 宗本第76節 江山多嬌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98節 玄武岩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43節 合作模式第635節 鄭和島第181節 入役第134節 砸響窯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630節 夜訪第368節 反應第407節 交公第411節 鎮蠻號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726節 歷史(一)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506節 拆遷款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306節 建制(四)第84章 電信第157節 滯銷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44節 丐幫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426節 求醫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428節 手術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42節 反賊們第450節 直線第423節 校場(二)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678節 北歸(三)第423節 校場(二)第4節 暫住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275節 養豬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117節 政局第596節 登艦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50節 王對王第70節 接觸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465節 溫尚書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27節 暗青子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4節 暫住第117節 政局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188節 焦姐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