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好戰

夜色深諳,瀰漫着白色槍霧的校場中,篝火已經不再耀眼,所有發光物彷彿都被蒙上了一層灰紗。

下一刻,影影倬倬的迷霧中,高舉着馬刀的騎士撕裂帷幕,恍若惡鬼一般衝將了出來。此刻的騎士們,滿臉都是即將破陣的興奮,嗜血的表情裡充斥着扭曲和殘忍。

短短不到二十米距離上,迎接騎兵的,是正面三排雪亮的刺刀。

另外,還有一聲“開火”的命令。

隨着命令下達,在刺刀陣兩側,各有二十名不起眼,花花綠綠的人影扣動了手中的扳機。

“噠噠噠”的火舌瞬間噴吐出槍管,7.62MM的子彈毫無滯礙地穿透了三層盔甲和馬氈,將騎隊像割草一樣打翻在地。

分爲兩組,總數達到400人的騎兵隊伍,就像兩條多米諾骨牌般倒了下去,血液、兵器和殘肢在空中不停飛舞,人仰馬翻,遍地屍骸。

整個射擊過程只持續了兩個彈夾的時間。

由於使用重槍管和7.62MM彈的原因,導致MK17步槍比起後世那些輕便突擊步槍來,不但射速稍慢,而且只有20發的彈匣。

即便是這樣,在短短几分鐘內,自從穿越衆來到這個新世界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次彈藥消耗便產生了:40名隊員一共打掉了1600發突擊步槍子彈。

如此多的子彈,直接將校場上所有韃兵一掃而空,一個不漏。

場面短暫靜止了一下下。

緊接着,巨大的哀嚎和慘叫聲就從地上的傷員口中發了出來,間雜着響亮的馬嘶聲和血液流淌的嘩嘩聲。

反應過來的杜德威,趕緊按照預案舉起喇叭大喊:“全體突擊,注意火災。”

由於古代的城市都是木結構,所以放火便成了一種常見的破壞方式。亂兵、侵略者、處於拉鋸戰中的軍閥最喜歡幹這種事情:在離開攻佔的城市之前,一把火將城市付之一炬。

這樣做一來是爲了掩蓋自己在城市裡犯下的罪行,二來是打擊敵方的戰爭潛力,令對手無法短時間恢復。

在之前的戰前佈置中,防止韃兵放火這一項,同樣被穿越衆提到了一個很高的級別。所有參戰士兵都被告知:必須第一時間撲滅火情,哪怕放敵人逃走也在所不惜。

這個應對是必須的:敵人跑了,外圍還有負責阻攔的騎兵;但是一旦三屯營城冒起沖天火頭,那麼走廊兩頭的遵化和灤州等地肯定能看到,這樣一來,穿越衆的後續計劃也就破產了。

所以當韃子主力被消滅後,反應過來的杜德威第一時間就下令部隊往後衙突擊。

得到命令後,士兵們迅速開始衝鋒。戴着夜視儀的特戰隊員在前,提着刺刀的近衛營士兵在後,同樣分成兩股繞過了前殿。

這個時候,不出穿越衆所料,總兵府的後衙已經冒起了零散火頭。

剩餘的一百多名包衣原本是跟在旗下大爺身後準備打掃戰場的,這活他們熟。結果看到穿着厚甲的大爺們被人砍瓜切菜一般突突了之後,包衣們頓時心喪膽裂,一鬨而散,準備奪路逃命去也。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那恐慌的人隨手將火把亂扔,一些火頭便冒了起來。於是當隊伍突進後宅後,近衛營士兵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滅火上。

這樣一來,即便特戰隊員四處開槍,但是依舊有幾十騎零散的包衣從後門跑了出去。

率領包衣逃命的,不是別人,正是命大如狗的牛錄額真蘇和泰。

不知爲什麼,平日裡勇猛無匹的蘇和泰,剛纔在指揮騎兵衝鋒時,卻有意無意地落在了隊伍後方。

或許是門前那一串火星給他帶來的震撼太大......匆忙之中他無法給旁人講述門前詭異的那一幕,但是他依舊下意識地做出了利己行爲。

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兩個牛錄的精銳在幾息間就被密集的火星打死,唯獨早有準備的蘇和泰,雙腳提前離開了馬鐙,得以從中彈的馬兒身上跳開,撿回了一條命。

邊跑邊脫掉身上的重甲後,魂飛魄散的蘇和泰在包衣伺候下又上了一匹馬,然後他大喊一聲:“明狗古怪,快走,報於貝勒爺知道!”後,便帶着大夥跑路了......

雖然從客觀上說,蘇和泰想把這支古怪敵軍的消息通報給高層的行爲是正確的,但是實際上他現在已經徹底嚇破了膽。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感受到那種無力和恐懼,這不是靠着武勇能解決的對手。

帶隊衝出後門,腦子還算清楚的蘇和泰將剩餘這點人分成了兩隊,各奔東西——小東門和小西門。

北邊城牆是沒有門的,而這些鬼神一般的敵手又是從南門進來,所以現在只有不需要放下吊橋的兩座小門,纔是唯一能逃出生天的地方。

分了一半人去小西門後,蘇和泰帶着剩餘的包衣瘋狂趕馬,沒多久就來到了小東門。

這個時候,隨着天上無人機的通報,無論是從南門方向還是總兵府方向,都有追兵在圍攏過來,隔着老遠就有槍響,子彈嗖嗖在身邊飛過,不時有人掉下馬來。

而蘇和泰這幾十號人,就抓住了這一點點空擋,派人下馬擡開了小東門的門閂。

在幾個忠心包衣拼命推搡下,隨着吱吱嘎嘎的響聲,小東門緩緩打開了縫隙。緊接着,殘存的二十多人在蘇和泰帶領下,埋頭衝出了生天。

小東門外就是護城河,河上在承平時期還會有一條浮橋。當然,眼下自然是沒有任何橋樑了,所以虎口脫險小分隊必須要依靠個人精湛的馬術,一舉跳過這條只有兩米過一點寬的護城河。

好在蘇和泰不但熟悉地形,而且馬術精湛。在頭頂嗖嗖的子彈身中,他一邊伏低身子將全身埋在馬頸後,一邊微微擡頭緊盯着馬蹄前方。

剛剛穿過大門沒跑兩步,一馬當先的蘇和泰便看到了馬蹄前方的粼粼河水。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暴喝一聲後,長身而起,用力一勒馬繮,胯下的駿馬便將將好騰空而起,越過了護城河。

下一刻,成功飛躍最後一道關卡的蘇和泰同志,卻又張大了嘴,勒住了馬繮——就在他對面不遠處,前後兩排高舉着火把和馬刀的騎士,正在緩緩啓動胯下馬匹,滿臉都是殺雞前的興奮。

“明人何時變得如此好戰了?”

這是蘇和泰被砍死前的最後一個念頭。

第366節 政策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304節 建制(二)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52節 新貴第639節 火光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410節 黑煙第82章 分基地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415節 北上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419節 展布第327節 會議(二)第393節 賊巢穴第13節 備戰備荒第243節 小軍閥第207節 殺王(四)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728節 歷史(三)第172節 遮了天第431節 罐頭第594節 上門第99節 許心素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449節 大貝勒第563節 接收(六)第415節 北上第562節 接收(五)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02節 授業第175節 前程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2節 新貴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73節 彈劾第92節 村落實景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83節 柴系統第443節 好戰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241節 崩潰第627節 討逆(五)第586節 初見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477節 御花園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53節 妹子第729節 歷史(四)第572節 鴻基堡第402節 湖中會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78節 本子第44節 丐幫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92節 毛承祿第2節 假劇組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723節 囚徒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46節 站長第91節 大樟村第496節 裂縫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447節 打援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383節 上硬菜第724節 雞肋第723節 囚徒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34節 綁票(一)第626節 討逆(四)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148節 海底撈
第366節 政策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304節 建制(二)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52節 新貴第639節 火光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410節 黑煙第82章 分基地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415節 北上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419節 展布第327節 會議(二)第393節 賊巢穴第13節 備戰備荒第243節 小軍閥第207節 殺王(四)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728節 歷史(三)第172節 遮了天第431節 罐頭第594節 上門第99節 許心素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449節 大貝勒第563節 接收(六)第415節 北上第562節 接收(五)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02節 授業第175節 前程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2節 新貴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73節 彈劾第92節 村落實景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83節 柴系統第443節 好戰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241節 崩潰第627節 討逆(五)第586節 初見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477節 御花園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53節 妹子第729節 歷史(四)第572節 鴻基堡第402節 湖中會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78節 本子第44節 丐幫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92節 毛承祿第2節 假劇組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723節 囚徒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46節 站長第91節 大樟村第496節 裂縫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447節 打援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383節 上硬菜第724節 雞肋第723節 囚徒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34節 綁票(一)第626節 討逆(四)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148節 海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