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節 夏口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不愧是帝王之資啊!”

3月底,聚寶門碼頭前,一身商人打扮的南望,仰望着明代最爲厚重高大的南京城牆,口中不住唸唸有詞,神情頗爲鄭重。

東廣福號之前到了南京城外,先是從長江轉入夾江,然後進上新河,到的江東門。

上新河是明初纔開挖的。由於地理位置重要,這裡很快就成爲一處重要碼頭:“市廛輻湊,商賈萃止,竹木油麻,蔽江而下,稱沿江重鎮。”

東廣福號在江東門停靠,隨即在接應人員的安排下開始卸貨。南京站的貨倉就在江東門外。

南望本人以及周乙等幾個核心人員,則全體換了不起眼的袍服,然後就地換乘小船,小心翼翼經過兩座長橋,繞到了有名的聚寶門下。

從這一段路開始......事實上從接近南京開始,南望團隊就一改之前囂張姿態,全體切換,進入了潛行模式。

沒辦法,真理是在炮管射程內的。現如今曹氏用來講理的炮艦連鎮江都過不了,所以南京還屬於“敵佔區”。像南望這種團隊,現在起就得老老實實做人了。

在“敵佔區”工作和在“解放區”工作完全是兩個感受。

南京是明代陪都,其中各路“保守勢力”力量強大。當地不僅有守備太監下轄的精銳營兵,還有不少的勳貴私兵。像駐外站這種機構,在南京城裡一旦把事情鬧大,眼前虧是肯定要吃的。所以都要夾起尾巴做人,再不復上海等地的狂妄姿態。

從聚寶水門進城,就可以望見西邊的大報恩寺塔。迎着午後的冬陽,大名鼎鼎的琉璃寶塔,金碧流光十分惹眼。

繼續坐船往東,沿着秦淮河,過武定橋、淮青橋、利濟橋、文德橋、來燕等一長串石拱橋後,便是寶鈔庫街......明代國家金庫所在。

鈔庫街這裡,有着一座精巧的宅樓:媚香樓。

未來,秦淮八豔中的李香君,會住在媚香樓,等待着命中公子侯方域的到來。之後,這個只活了30歲的愛國名媛,會留下一段愛恨家國的悲壯歷史故事。

然而在這個位面,大約這段故事不會再有......某個反動勢力的觸角既然在1635年就伸入了南京,那麼想必秦淮八豔中很多人的悲慘結局都會扭轉了。

換成後世的說法,媚香樓周邊的寶鈔庫地塊,屬於秦淮風光區核心地段,是標準的高檔別墅住宅區,房價高昂。

這裡的院落,大多和媚香樓一樣,三進兩院。

從外觀上看,這些院落精緻別雅,鬧中取靜,確實是高檔住宅區特有的氣質,很適合文人騷客才子佳人紅袖添香金屋藏嬌。

“南老爺”一行人此來,其實就是來號房子的。

房子早就準備好了。

在兩個幹練的長隨引領下,南老爺從媚香樓對面的橋碼頭下船。過街後,坊中不起眼的一所青磚宅院,就是南京站爲南老爺準備的臨時住處。

這處宅院包括近旁兩處宅子,都是南京站的備用安全屋。南望他們到來的時候,這裡已經準備好了一應居家物事,附近也有人隨時響應。

當然了,南老爺一行人此來秦淮河畔,肯定不是來找妞的。

其實他們是來......讀書的。

進宅後,長隨打扮的南京站機要組副組長,單獨帶着南望去了後宅的書房。

書房裡,雙方密談了大約辦個小時,然後副組長告辭。

這之後,南望閉目養神。良久,他用了一盞茶,起身坐在窗前,用一把精巧的小鑰匙打開書桌抽屜上的鐵鎖,從裡面拿出了一本線裝書。

外觀古樸的線裝書,封面是尋常書香人家都看過的,毛筆豎版寫就的《增定漢魏六朝別解》。

然而當南望翻開書頁後,內部第一頁,右上角卻是醒目的方型紅色圖章:保密。

再往下,是用硬筆藍墨水寫就的簡體字目錄:《近期武漢地區社情/敵情彙編》。

括號:乙種文件,僅限內部人士調閱。

南望,帝國情報系統新晉高級情報人員,新任武漢站站長。

——————————————————————————————————

在這之前,於迷霧中摸索行路的穿越者,對於大戰略方面的構想,是隨着時局變化而不停改變的。

按照真實歷史,明王朝會在9年後的1644年崩潰倒塌。崇禎皇帝本人,也會在1644年破城後上吊自殺。

之前的穿越勢力,原本也是打算銜接歷史流程,在1644年“順勢接棒”,建立新王朝。

然而穿越8年以來,穿越衆一天也沒有停止工業化的建設。

現如今,隨着南方地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肌肉日益膨脹的穿越衆高層,在看過近年的GDP數據後,赫然發現:老子們等不到9年後了,1644年太遙遠。

就像主席當年在西柏坡一樣。一開始預計五年時間打敗對手,結果遼瀋戰役之後形勢大好,旋即把解放全國的時間提前到了三年。

於是,穿越衆對於大局方面的戰略又一次修改,“大燕國提前取代大明國”,成爲了大多數人的共識。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提前取代呢?

答案是:加速推動歷史進程。

如何加速推動歷史進程?

有關於南望的這一次任命,就是這個大戰略其中的重要一環。

在情報總局原本的規劃中,至少在1635年這個時間點,是不打算設置武漢站的。

原因之前說過,鞭長莫及。南京站都搞不清爽,再設置武漢站意義不大。

可是隨着上層戰略的改變,武漢站一夜之間變成了重點項目,得到了巨量資源投入,其中也包括了南望團隊本身。

距離武漢最近的南京站,在這個大戰略決定後不久,就開始轉移日常工作重心,全力蒐集武漢三鎮的情報——方方面面所有情報都要有。

隨着時間推移,到南望上任這一天,情報數量已經積攢了很多。在如今電報機核心零件還不能“進口”的情況下,這麼多的情報勢必不能電訊傳播,所以南望正好去地頭閱讀。

這也是南望團隊今天被安排在鈔庫街的原因:情報都在這間書房裡。做爲即將上任的站長,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關於武漢三鎮的各種實時資料。

從翻開書頁這一刻開始,南望就進入了閱讀情報的狀態。如此直到掌燈時分,草草用了晚飯,南望繼續挑燈夜讀,直至次日天明。

第二天一早,用功了一夜的南望拉開書房門,將周乙他們幾個喊過來:“這些我都按密級分類了,你們按級別閱讀。之後,所有資料要陸續運往武漢備查,由機要科掌管。”

“是。”

南望一行人在鈔庫街逗留了五天時間。

這其間,份屬兩個情報站的人員,嚴格遵守了“敵後”保密條例規定。南望團隊並沒有像在南方一樣,和南京站同行見面。除了日常安排行止的聯絡員之外,也只有南望本人,在約定好的時間化妝出行,單獨和現任南京站站長魯成在某個茶館會面,私談了一番。

1635年4月初,南望團隊登上了早已修整完畢的東廣福號,告別了六朝古都,踏上了此行的最後一段航程。

一路上走走停停,長江中段沿途各重鎮,包括銅陵安慶九江黃石在內,南望都有下船歇息,感受過當地的風土人情。

如此直到4月底,東廣福號才終於走完了這上千公里的水程,繞過了長江中部最寬廣的大灣道,來到了大武漢。

明末的大武漢地區,後世熟知的武漢三鎮已然成型,分別爲夏口、武昌和漢陽。

夏口鎮就是後世漢口的前身。由於優越的沿江地理位置無法取代,早在三國年間,這裡就是軍事重鎮。而到了明代初年,夏口鎮得到了商業上的自然開發。

時至明末,兩百年承平時期,“新建”的夏口鎮已經發展成爲了長江中游最重要的水運樞紐。“九省通衢”一詞,其實在這個時段,就是單指夏口鎮。

而南望早在出發之前,就根據一些背景資料,將武漢站總部指定在了夏口鎮。

道理很簡單:武昌在江南,兼且是省城所在,各路巡撫、總督、總兵多駐武昌,不便施展。

漢陽也是同理。老州府各種牽扯羈絆,不如新鎮“寬鬆自在”。

最終,在1635年4月30日這天上午,東廣福號停靠在了老式的夏口鎮碼頭上。

這一刻,終於抵達事業開端的周乙,滿臉躊躇之色。

反倒是南望南老爺,大約是思慮太過的緣故,反倒表情沉穩,毫無波瀾。

在繁鬧的夏口碼頭候到正午時分,兩個面像普通的中年漢子尋上了船。

南望見到這二人,毫不奇怪:“黃忠,房延孝,你二人來了。”

兩個中年漢子躬身抱拳行禮的同時,臉上露出了找到組織的激動神色:“科長,可把您老給盼來啦!”

“嗯,辛苦你們,這麼快就找了過來。”

“不辛苦不辛苦。屬下按照約定,每日午晚二時都會上碼頭瞧瞧。”

“很好,現在給我介紹一下情況,看咱們什麼時候上岸。”

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320節 水利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631節 調停第208節 殺王(五)第43節 合作模式第76節 江山多嬌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128節 新附民第643節 年飯第132節 動真格第560節 接收(三)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74節 忙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202節 授業第626節 討逆(四)第132節 動真格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445節 三角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29節 告辭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592節 毛承祿第591節 突至第153節 妹子第457節 各方(二)第483節 回航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52節 機械廠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45節 崑崙神僧第209章 殺王(六)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621節 大會(四)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202節 授業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04節 臺北(三)第322節 鍾四毛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631節 調停第457節 各方(二)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5節 秋闈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41節 動力爲王第177節 船廠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572節 鴻基堡第243節 小軍閥第465節 溫尚書第323節 過期品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174節 看片第155節 希高堂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305節 建制(三)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206節 殺王(三)第186節 福州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42節 反賊們第336節 開港(二)第497節 人棍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477節 御花園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422節 校場(一)第439節 老孫頭第624節 討逆(二)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224節 噩耗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365節 自駕遊第729節 歷史(四)
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320節 水利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631節 調停第208節 殺王(五)第43節 合作模式第76節 江山多嬌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128節 新附民第643節 年飯第132節 動真格第560節 接收(三)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74節 忙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202節 授業第626節 討逆(四)第132節 動真格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445節 三角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29節 告辭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592節 毛承祿第591節 突至第153節 妹子第457節 各方(二)第483節 回航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52節 機械廠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45節 崑崙神僧第209章 殺王(六)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621節 大會(四)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202節 授業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504節 臺北(三)第322節 鍾四毛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631節 調停第457節 各方(二)第556節 明葡戰爭(八)第65節 秋闈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41節 動力爲王第177節 船廠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572節 鴻基堡第243節 小軍閥第465節 溫尚書第323節 過期品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174節 看片第155節 希高堂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305節 建制(三)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206節 殺王(三)第186節 福州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42節 反賊們第336節 開港(二)第497節 人棍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477節 御花園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422節 校場(一)第439節 老孫頭第624節 討逆(二)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224節 噩耗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365節 自駕遊第729節 歷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