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退休的王陽明和沈復璁】

“南關新跨馬,春色正朦朧。瓊靄分天末,巖花落鏡中。披雲憐謝客,載酒憶山公。試就溫泉浴,仙源咫尺通。”

乍看這首詩,很難相信是個流放塞外之人所寫。

這個時空,顧存仁估計沒機會作此詩了。

歷史上,他初授餘姚知縣,因政績而選爲禮科給事中,然後上疏觸怒嘉靖而遭流放。剛到塞外,冰天雪地,他吃了廷杖的腰背還露着白骨。然後學着自己生火煮飯,學會牧馬和耕田,流放三十年終於熬死嘉靖。復官回朝後累升太僕寺卿,上疏請求改革馬政,奏疏條條切中時弊,可惜當時被束之高閣,直至張居正改革才被翻出來。

張居正的改革內容,很多都是嘉靖、隆慶兩朝就已提出,但因爲政局動盪很難真正施行。

如今的顧存仁,應該不會被流放,但他在餘姚也頗爲煩惱。

“父親,王相欲革弊政,孩兒既爲餘姚令,當在餘姚清田改革。”顧存仁對父親顧啓明說。

顧啓明訓誡道:“在餘姚清田,確實困難重重。但不管有多難,亦當傾力爲之,不負王相之恩也!”

很有意思,顧存仁在餘姚當知縣,而他父親偏偏是餘姚最大的海商。

這並不違反異地爲官原則,因爲顧氏的戶籍在南直隸。他爹從小就在海上漂泊,說白了以前是海盜兼海商,賺下鉅額身家在餘姚歸隱田園。

明代有位名臣叫歸有光,寫過一篇文章叫《顧隱君傳》,顧隱君便是顧存仁父親的別號。

當時嘉靖禁海,顧啓明金盆洗手,隱居餘姚自號“隱君”。他從不主動跟官府來往,修橋鋪路賑濟鄉里,平時閉門讀書不問世事,官府卻經常悄悄向他打聽倭寇消息。

而這一個時空,顧啓明早就轉爲正規海商,也用不着什麼歸隱了,只在餘姚遙控指揮船隊。

別看顧存仁只是個小小知縣,但他爹在南洋直接佔了一島,過繼給四叔的親兄弟已在南洋當島主。

顧存仁問道:“餘姚多望族,難以下手啊。孩兒欲從王家開始清田,可乎?”

“應當先拜見陽明公。”顧啓明提醒道。

“自該如此。”顧存仁點頭。

顧啓明很有意思,幼時家貧,卻讀過幾年村塾。十多歲冒險出海,在海盜船上當水手,靠着聰明有義氣迅速得到重用,十年時間就掙下兩條海船的家業,選擇以餘姚作爲走私基地。

這貨先是做海盜,接着做正規海商,竟沒把四書五經忘掉,反而通過刻苦自學,能跟餘姚的大儒們談笑風生。

當下,顧啓明派家僕送拜帖,以私人身份帶兒子去見王陽明。

約定日期,幾天之後,父子倆出城前往紹興府城。

王陽明的宅子不在餘姚,而在紹興府城之內,屬於山陰縣管轄。他降生並長大的餘姚舊居,即幾百年後的王陽明故居,其實是父親王華分家時租來的。

王華考上狀元之後數年,便把王陽明接去北京,那宅子便轉租給錢家。於是在這個宅子裡,又誕生了王陽明的弟子、《王陽明年譜》的主編、心學大儒錢德洪。

此時此刻,王陽明正在跟沈復璁喝茶。

兩人都已經致仕退休了,王陽明以東閣大學士(榮譽職務)的身份退休,因此府邸門楣寫着“大學士第”。

沈復璁官至夔州知府,沾了學生王淵的光,退休時特進湖廣左參政,讓他有了夢寐以求的從三品官身。

王陽明的身體不是很好,大部分時間在家休養,偶爾去學生辦的書院授課講學。

沈復璁則瀟灑得很,喝酒聽曲,文會宴飲,老年生活清閒愜意。

“聽說,淵哥兒把衍聖公給換了,他可真是大手筆!”沈復璁的語氣頗爲自豪。

遙想當年,他四十歲了還是雜官,更被流放那雲南偏僻之地。誰知時來運轉,在半路被一個貴州娃娃劫走,這娃娃竟高中狀元,現在甚至做首輔把衍聖公換掉。

一切都似在做夢。

或者說,沈復璁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能夠當上知府,還能以參政的職位退休,他的夢想只是知縣、知州而已。

沈復璁喝酒,王陽明喝茶。

端起茶茗,王陽明笑道:“若虛自小便有主見,清田只是第一步,恐怕很快就要力行改革了。”

沈復璁問:“王家要不要清田?”

王陽明說:“恐怕清田之人,今年之內便會過來。此子向來無君無父,我這個老師該當給他祭旗。整個浙江,先清理王家田畝,纔好對其他大族下手。”

王家可不只有王陽明,僅是王陽明的族叔便有數十個,王陽明的親族兄弟多達數百人!

姚江秘圖山王氏,傳到王陽明這裡,已經是第七十三代。

被奪爵的孔聞韶,才只孔子第六十一世孫呢。

作爲地方大族,作爲王淵之師,清田時必須拿王陽明家族開刀,如此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沈復璁笑道:“哈哈,我就沒那麼麻煩,就那幾百畝地而已,還是淵哥兒託人給銀子買來的。”

王淵知道沈復璁是什麼貨色,害怕自己的老師貪污受賄,因此早早寫信說明情況,而且每年都送銀子過去,只求沈復璁別貪污得太過分。

沈復璁流放之後,妾室跑得一個不剩,還順便捲走家產,只留正妻辛苦撫養子女。

現在,沈復璁有一妻一妾、四子六女,孫子孫女共計九人。

可惜四個兒子全是秀才,連舉人都考不上,只怪紹興府科舉競爭太激烈,他都想移籍到貴州讓子孫應考。

孫輩還行,長孫沈毅求學於王陽明,十四歲就在餘姚考取秀才功名。

“老爺,顧氏父子來了。”

負責通傳之人,是王祥的兒子。

王陽明當年帶了三個家僕去貴州,王祥年幼多病,被王淵等師兄弟們特別照顧。那個曾被呼爲“祥兒”的少年,如今已是王陽明的管家,連長子都已經十多歲了。

顧啓明帶着兒子進來,見沈復璁也在,連忙抱拳見禮:“拜見陽明先生,拜見長龍先生。”

沈復璁擔任夔州知府時,曾患病在長龍山休養,給自己取了個別號叫“長龍居士”。

互相見禮之後,王陽明說:“隱君先生請坐。”

顧啓明連忙說:“陽明先生當面,在下不敢稱先生。”

餘姚知縣顧存仁正襟危坐,眼前兩人都是王淵的老師,還有一個是自己的父親,此時此地根本沒有他說話的份兒。

一番閒聊,談及清田,王陽明主動把話說開:“顧先生攜子來訪,吾已猜到來意。顧知縣且勿着急,朝廷估計就快派人來了,到時候王家自會傾力配合。若有人不配合,也別顧及我的面子,一切依照《大明律》處置。”

(發現一個很糟糕的事情,這年該舉行會試,唐順之三人已經不是應屆進士。既然寫錯了,又不好插入會試情節,那就把會試推遲一年。)

384【帶着兒子出嫁】261【進擊的滿速兒】076【鹿鳴之宴】257【搶他孃的】444【前鋒之事】065【莽頭殺神】570【太子選妃】212【顧娘娘】273【朝堂新格局】740【戚繼光投軍】744【滅國如兒戲】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225【洞房花燭夜】059【科舉密卷】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136【滿城爭看王二郎】549【天竺棉會】727【基本盤】489【武科大比】130【忽悠友軍】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120【破天荒】770【血腥與擴張】071【會試】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251【非我族類?】223【黃河決口】457【弼馬溫】723【鳳儀來歸】456【通盤設計】313【全省通緝】209【青樓貞女】727【基本盤】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704【太師】385【寧王起兵】593【宰相睡龍牀】160【元宵燈會】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297【一天八十兩稅銀?】019【途中意外】017【上哪都被糊弄】307【請納小女爲妾】057【妙手偶抄】072【對上頻道】670【人傻錢多速來】081【沐家熊貓軍】632【印度來了留學生】481【兵分兩路】556【收權】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722【要兵】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073【鬧五魁】761【第一次北方戰爭】061【春歸】124【一往無前】513【鹽政】692【航海家王驥】378【喜峰口】139【親事】132【亂戰】198【江南徐家】055【成長】756【直取敵巢】668【阿拉伯海與印度洋,皆爲大明海疆!】540【中央歲入破千萬】403【地球儀】430【江彬末路】644【王莽的警示作用】641【報刊管理臨時條例】165【更行更遠還生】419【兄弟,換錢不?】588【改革亦爲復古】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697【六百大軍出征!】731【政府構架】224【北堵南疏】404【泰西寶物】549【天竺棉會】702【首輔丁憂】309【嚇退衆官】444【前鋒之事】569【監國太子】278【西域後事】694【人間地獄】597【宗室改革】186【皇帝作死啦】694【人間地獄】339【建造寶船】198【江南徐家】092【會試第一場】196【居然是個愣頭青】689【王公子的殷洲之行】132【亂戰】512【榮譽內閣大學士】246【臨時任命】056【心學初興】183【科學愛好者楊慎】716【便宜孫子】
384【帶着兒子出嫁】261【進擊的滿速兒】076【鹿鳴之宴】257【搶他孃的】444【前鋒之事】065【莽頭殺神】570【太子選妃】212【顧娘娘】273【朝堂新格局】740【戚繼光投軍】744【滅國如兒戲】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225【洞房花燭夜】059【科舉密卷】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136【滿城爭看王二郎】549【天竺棉會】727【基本盤】489【武科大比】130【忽悠友軍】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120【破天荒】770【血腥與擴張】071【會試】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251【非我族類?】223【黃河決口】457【弼馬溫】723【鳳儀來歸】456【通盤設計】313【全省通緝】209【青樓貞女】727【基本盤】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704【太師】385【寧王起兵】593【宰相睡龍牀】160【元宵燈會】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297【一天八十兩稅銀?】019【途中意外】017【上哪都被糊弄】307【請納小女爲妾】057【妙手偶抄】072【對上頻道】670【人傻錢多速來】081【沐家熊貓軍】632【印度來了留學生】481【兵分兩路】556【收權】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722【要兵】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073【鬧五魁】761【第一次北方戰爭】061【春歸】124【一往無前】513【鹽政】692【航海家王驥】378【喜峰口】139【親事】132【亂戰】198【江南徐家】055【成長】756【直取敵巢】668【阿拉伯海與印度洋,皆爲大明海疆!】540【中央歲入破千萬】403【地球儀】430【江彬末路】644【王莽的警示作用】641【報刊管理臨時條例】165【更行更遠還生】419【兄弟,換錢不?】588【改革亦爲復古】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697【六百大軍出征!】731【政府構架】224【北堵南疏】404【泰西寶物】549【天竺棉會】702【首輔丁憂】309【嚇退衆官】444【前鋒之事】569【監國太子】278【西域後事】694【人間地獄】597【宗室改革】186【皇帝作死啦】694【人間地獄】339【建造寶船】198【江南徐家】092【會試第一場】196【居然是個愣頭青】689【王公子的殷洲之行】132【亂戰】512【榮譽內閣大學士】246【臨時任命】056【心學初興】183【科學愛好者楊慎】716【便宜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