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

初冬,張璁與張淮,辦理山東按察使交接手續。

如今兩人官職平級,張璁的年齡大得多,但張淮更早考中進士。

張淮在浙江督學期間,跟張璁的弟子有來往,七彎八拐也算得上有交情。

交接完畢,張淮忍不住問:“王相欲治德王?”

張璁說道:“然也。”

張淮頗爲不忿:“兩代德王,皆爲賢王,修橋鋪路、捐糧賑民、刊書好學、勤修德行。如此賢王,王相爲何不惜撤換山東數十官員,也要頂着地方滔滔輿論對其動手?難道是懷疑德王養望?勤修德行便是養望的話,豈非逼着天下藩王都暴虐害民?”

張璁問道:“德王仁乎?”

張淮說道:“修橋鋪路,捐糧賑民,是以爲仁。德府王莊,田租甚低,百姓樂佃,此亦仁也!”

張璁冷笑:“修橋鋪路,捐糧賑民,皆爲善舉。然有善舉便可稱仁?一橫匪殺人無算,欲積陰德,也修橋鋪路,這是什麼仁?德王隱匿投效百姓和土地,此舉有違國家制度,是爲無禮;投效之人越多,而地方賦役越難徵收,有害陛下與朝廷,是爲不義;小民百姓,若不投德王,則賦役愈加繁重,破家亡命者衆,是爲不仁。如此不仁不義的無禮之輩,算得上什麼賢王?”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張淮反駁:“此言強詞奪理也。爾等懲治賢王,必致天下藩王自污,更多黎民百姓因此受害!”

張璁說道:“天下藩王,早就污穢不堪,還用得着刻意自污?若真有賢王,便不會自污以殘民。自污而殘民者,皆不仁不義之劣王也。君子在世,當思大仁大義,莫看小仁小義,更不要耽於小恩小惠!言盡於此,朋友好自爲之。”

小恩小惠四個字,頓時讓張淮尷尬不已。

張淮真沒收德王多少銀子,德王賢名在外,也犯不着給按察使送銀子。他之所以幫德王說話,就是因爲所謂的“小恩小惠”。

張淮喜歡牡丹,又喜歡寫詩。

德王讀了張淮的牡丹詩,立即向親友推薦讚許,還主動往城內移栽牡丹。張淮的才名因此在濟南傳播,他喜歡的牡丹也在濟南推廣,就這兩件小事,便讓張淮視爲知己。

緊接着,德王又派人轉送硯臺和徽墨,送給張淮一個丫鬟照顧起居。

些許禮物,並不特別值錢,張淮作爲山東按察使,他隨便貪點都不止這些。但他就是心裡高興,認定德王乃風雅賢王,彼此屬於不見面的君子之交。就連德王私設運河鈔關,張淮都睜隻眼閉隻眼,甚至還想拖延時間,幫忙阻撓桂萼查案。

張淮心中的憤懣,不僅是王淵要治德王,還因爲自己被變相貶官了!

山東按察使可以兼管遼東司法,在全國按察使中排名前三。如今,被王淵扔去雲南當按察使,品級不變,權力大減,還遠隔數千裡赴任,他能不怨恨王淵嗎?

張淮走了,山東的一堆官員也走了。

桂萼擔任山東左布政使,歷史上官至次輔,加太子少保。

史道擔任山東右布政使,歷史上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張璁擔任山東按察使,歷史上官至首輔,加太子太師,追贈太師。

僅這三人,陣容就夠豪華的,更別提聶豹、戚賢、詹榮等人也是猛男。連知州都換了好幾個,王淵給他們創造良好環境,不把山東改革徹底就都別回朝了!

山東領導班子換屆之後,首先整頓吏治,提高行政效率,接着便對書辦皁吏動手。查一批,抓一批,嚇一批,剩下的全變老實。

桂萼控制官場,史道掌管財政,張璁負責辦案,聶豹帶人清田。

王淵已經讓工部召集匠人,製作測量田畝的法定工具,不許地方使用私尺來丈田。一爲弓尺,用於短距離和複雜地形測量;一爲繩尺,一拉就是幾十丈,適用於長距離測量。

聶豹拿着魚鱗圖冊,讓屬下知州、知縣,測量民間田地。他自己親自帶人,測量德王府的王莊田產,幾百萬畝夠他丈量的。

一旦魚鱗冊與田契、黃冊對不上,立即展開調查。田契和過戶契約完備者,修改官府魚鱗冊;田契和過戶契約不完備者,田產全部沒收充公,魚鱗冊修改爲官田。這期間,即便有全套手續的田主,想要拿回自己的土地,也得老老實實全家查戶口,以此清查隱匿人口。

若有田主,超過五百畝地拿不出田契,全家流放南洋或天竺,那些田產充公爲官田!

這一套清田措施,已經不止對付德王了,順便在濟南府全面展開清田行動。

只用了半個月,就查出德王有問題。

德王被軟禁,王府屬官被調查,相關官吏被帶去協助清田。

劉六劉七之亂,濟南府也被波及,當時死了許多百姓,還有不少被裹挾加入流賊隊伍。這些人留下的土地,哪可能找得到田契?就算能找到田契,也不會送去官府過戶,因爲藩王自己購置的土地也要交稅!

必須說明,按照朝廷法律,藩王的所有土地,都不是真正免稅的。

一種是王莊,皇帝賜予,雖然不用交稅,但由地方官和王府屬官聯合管理。藩王強勢,地方官拿小頭;藩王弱勢,地方官拿大頭,甚至只分給藩王一點點土地收入。

一種是自購土地,藩王自行管理,必須照章交稅。但實際上不交,地方官還敢去催稅?

“你是說,這些都是孔家的田產?”聶豹笑問。

被押來協助清田的王府屬官,忙不迭點頭道:“都是孔家的。”

聶豹依舊在微笑,吩咐隨員說:“孟卿帶人去歷城縣衙,清查相關稅票,務必防止有人縱火。一旦失火,也不用救,人沒事便好。讓知縣宣佈,若有火龍現世,從知縣到書辦皁吏,全部發配流放南洋!”

明代上稅,也有稅務憑證。

一種是官方留底的徵收憑證,全部放在州縣衙門保存。

一種是百姓拿到的納稅憑證,證明自己已經交稅完畢。

德王臨時把土地過戶給孔家?

可以,隨便過戶,我看你有沒有交稅!

聶豹留下一隊人,繼續清查田畝;派一隊人查驗縣衙稅票;自己則帶隊去孔家查驗納稅憑證。

孔家承認是自己的田,那麼請補稅。

孔家不承認是自己的田,那麼田產直接充公。

至於孔家,那也是要查的,等把濟南的田地清丈完畢,就會去兗州繼續清田,順便把曲阜孔家的田也清一遍。

我也不沒收你的田產,只要你孔家能拿出田契和稅票,把往年欠稅都補交了就算完事兒。

對了,德王的合法田產,除去免稅的御賜王莊,剩下的也得拿出完稅證明。拿不出來就給老子老實補稅,按田契的過戶時間來慢慢補。

查不死你!

你不是賢王嗎?天下豈有逃稅的賢王!

472【印加帝國之使節】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250【畏兀兒老將軍】784【夢歸碧瑤】221【貴州開科】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589【漂亮的老虔婆】022【各有心思】620【致命一擊】518【轉角愛情】256【率衆來歸】060【神童的附帶作用】227【社會烙印】697【六百大軍出征!】661【歐洲颳起中國風】725【沛京】732【一生人】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715【最後一課】424【變法要從娃娃抓起】300【強拆隊】254【兵臨哈密】593【宰相睡龍牀】709【權力交替】558【夜戰】715【最後一課】426【老狗】540【中央歲入破千萬】007【老實孩子】065【莽頭殺神】211【歡喜冤家】396【攻心】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323【沒安好心】036【自省】492【王尚書】745【御駕親征】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400【若虛禪師】200【徽商求見】099【放風箏】060【神童的附帶作用】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068【烏騅?阿黑!】123【嬌兵怨將】722【要兵】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321【滿載返航】435【三人格局】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013【買不起書】521【火車與鐵路】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114【滿口胡言】471【林見素】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698【史詩級村鬥】644【王莽的警示作用】291【偷得浮生半日閒】419【兄弟,換錢不?】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571【駙馬都尉】646【盛州】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725【沛京】435【三人格局】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482【慈不掌兵】205【兩頭大】751【佛爺威武】190【物理無極,吾心無盡】276【喜脈】055【成長】256【率衆來歸】156【男女大防】272【西域來朝】385【王大爺發威】567【搞心態】267【黑心滿速兒】367【朱厚照殺瘋啦!】616【火燒孔廟】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557【線膛槍初戰】714【君臣秋獵】710【立言】464【福山尾章】393【知行合一王大爺】674【東歸紀聞】019【途中意外】474【哇,金子!】398【貨幣問題】237【殺不盡的貪官污吏】146【當代高俅李三郎】385【寧王起兵】511【內政與外交】225【洞房花燭夜】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588【改革亦爲復古】303【單刀赴會】759【你已經落伍了!】
472【印加帝國之使節】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250【畏兀兒老將軍】784【夢歸碧瑤】221【貴州開科】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589【漂亮的老虔婆】022【各有心思】620【致命一擊】518【轉角愛情】256【率衆來歸】060【神童的附帶作用】227【社會烙印】697【六百大軍出征!】661【歐洲颳起中國風】725【沛京】732【一生人】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715【最後一課】424【變法要從娃娃抓起】300【強拆隊】254【兵臨哈密】593【宰相睡龍牀】709【權力交替】558【夜戰】715【最後一課】426【老狗】540【中央歲入破千萬】007【老實孩子】065【莽頭殺神】211【歡喜冤家】396【攻心】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323【沒安好心】036【自省】492【王尚書】745【御駕親征】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400【若虛禪師】200【徽商求見】099【放風箏】060【神童的附帶作用】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068【烏騅?阿黑!】123【嬌兵怨將】722【要兵】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321【滿載返航】435【三人格局】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013【買不起書】521【火車與鐵路】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114【滿口胡言】471【林見素】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698【史詩級村鬥】644【王莽的警示作用】291【偷得浮生半日閒】419【兄弟,換錢不?】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571【駙馬都尉】646【盛州】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725【沛京】435【三人格局】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482【慈不掌兵】205【兩頭大】751【佛爺威武】190【物理無極,吾心無盡】276【喜脈】055【成長】256【率衆來歸】156【男女大防】272【西域來朝】385【王大爺發威】567【搞心態】267【黑心滿速兒】367【朱厚照殺瘋啦!】616【火燒孔廟】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557【線膛槍初戰】714【君臣秋獵】710【立言】464【福山尾章】393【知行合一王大爺】674【東歸紀聞】019【途中意外】474【哇,金子!】398【貨幣問題】237【殺不盡的貪官污吏】146【當代高俅李三郎】385【寧王起兵】511【內政與外交】225【洞房花燭夜】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588【改革亦爲復古】303【單刀赴會】759【你已經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