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

聽的叫好聲,隨即又圍過來幾個士子,一看那副對聯,幾人也是禁不住連連叫好,一人高聲讚道:“好!好一個士子本色!”說着,他便忍不住抑揚頓挫的念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副對聯是明末東林黨領袖所撰,胡萬里信手拈來,他可不是爲了出風頭,而是大有深意的,他是欲以這副對聯鼓勵天下的士子關心國事,天下事,同時也藉此表明態度,他這個發動靖難之役的益王,不會仿效朱棣,大搞文字獄,另外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針對八股文,當然,科舉革新,他現在還騰不出來手來,不過是借這副對聯先吹吹風。

見的引起衆人注意,胡萬里便緩步進了大堂,原本還想找一張靠窗的桌子,一眼掃過去,卻發現竟然是座無虛席,他不由的頗爲掃興,恰這時一個三十出頭的士子快步追了上來微微一揖,便含笑道:“兄臺文采出衆,氣度雄遠,實令在下佩服,在下與幾位好友閒聚,尚有空位,兄臺能否屈尊一敘?”

胡萬里微微一笑,還了一禮,爽快的道:“那就叨擾了。”

“兄臺請。”那士子說着便在前帶路,引領他來到左近一張臨窗的桌子邊,桌上另有兩人,見這情形都連忙站起身來,那士子衝二人點了點頭,便含笑道:“新結識的一位朋友,大家都別客氣。”說着便伸手禮讓。

四人落座,那士子便含笑道:“在下邢一鳳,字伯羽,這位是潘仲驂,字時乘,這位是高拱,字肅卿。”

聽的他一開口介紹,胡萬里不由的暗笑。合着這幾位都是去年的新科進士,這邢一鳳還是探花郎,潘仲驂也有印象,是二甲前幾名,高拱就更不用說了,這是與張居正同時代的牛人,還做過首輔。記的不錯的話,這幾人應該都在翰林院,怎的有暇泡茶樓?

翰林院官員雖然品秩不高,但身份卻甚是清貴,一衆官員也自惜身份,遲遲無人表態歸附。是以明知益王嚴重缺人,翟鑾都只建議從國子監掄選官員,沒提及翰林院,胡萬里今日湊巧遇上幾人,登時就動了心思。

見的三人介紹完之後都看着他,胡萬里連忙拱手道:“萍水相逢,叫我康乾吧。”

“小二。”邢一鳳招來小二。重新點了壺茶,又加了幾碟點心,才含笑將那副對聯說了,潘仲驂一聽便讚道:“好,這家事國事天下事正好暗合了齊家治國平天下。”

“如今的士子,還有幾人心懷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胡萬里看着幾人哂笑道:“能關心國事,關心民生,不沽名釣譽。不清談誤國就不錯了。”

見的胡萬里語氣有些拿大,高拱頗爲不滿,他本就是性情高傲,不能藏儲忍耐之人,當即便直言不諱的道:“天下士子並非是不關心國事天下事,而是朝廷不允許,與士子何干?”

“說的是。”胡萬里接着道:“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一正君而國定矣,移風易俗之責,皆在君上!”

聽的這話。邢一鳳、潘仲驂都是一驚,就連高拱也不敢接這話頭,這是孟子之言,卻是被朱元璋刪掉了的離婁下的原文,朱元璋將《孟子》刪節後,極少有人在公衆場所公開引用孟子原文,他們三人都是官員身份,哪敢象胡萬里這般放肆!

邢一鳳略微一愣,連忙輕聲提醒道:“康乾兄,這是犯忌之言。”

“我知道。”胡萬里不以爲意的道:“如今是益王入主京師,難道廠衛耳目還如此猖獗?”

聽的這話,三人不由的暗笑這位仁兄迂腐,益王是發動靖難之役,率兵打入京師的,這跟當年的文皇帝朱棣是一樣的,朱棣當年進京不僅是大興文字獄,而且重新恢復錦衣衛,建東廠,以偵查鎮壓民間的異議和官場上的反對勢力,益王又豈能例外?

高拱最是直接,揶揄着道:“康乾兄看似飽讀經史,難道不知永樂舊事?”

“益王靖難進京,如今滿城士子有幾人不知永樂舊事?”胡萬里似笑非笑的瞥了三人一眼,正待往下說,卻見唐金寶在他跟前晃悠,心知有事,當下便道:“文字獄之害有甚與焚書坑儒,廠衛亦是弊大於利,益王豈會重蹈覆轍?”說這,他起身拱手道:“叨擾了。”說完便大步離開。

快下樓梯時,胡萬里停下腳步,分開幾個士子,走到那副對聯前,從懷裡掏出一枚私章,哈了口氣,直接在對聯下方用印,隨後掉頭下了樓梯,見他這舉動,唐金寶心裡不由一跳,連忙招手叫來幾個便衣侍衛,吩咐道:“守住樓梯口半個時辰,準上不準下。”

見胡萬里在對聯上用印,幾個士子都頗覺好奇,連忙圍了上去,待看的那方小印上的名字是‘朱厚燁’三字,一個個不由面面相覷,嘉靖皇帝是朱厚熜,這個朱厚燁還能是誰?半晌纔有人回過神來,喃喃着道:“是益王!是益王殿下!”

這副對聯是益王朱厚燁的所寫!剛纔下樓的是益王朱厚燁!消息一傳開,二樓所有人都立刻圍了上來,邢一鳳三人擠上前仔細的看了看胡萬里落下的印章,又返身看了一眼堵在樓梯口的幾個侍衛,臉上都掩飾不住的驚喜。

三人隨即回到窗口,卻見胡萬里的身影已經混雜在人羣之中,茶樓門口也被一隊侍衛封禁,潘仲驂輕嘆了一聲,道:“高下立判!”

高拱卻是沉聲道:“不管翰林院如何看,在下執意追隨益王!”

邢一鳳卻是比較謹慎,沉吟了片刻,才道:“益王會不會知道咱們的身份?”

“伯羽兄太高看咱們了。”高拱沉聲道:“益王值的在咱們身上費心思?”

“不論是巧合還是有意,益王的傳達的意思都很明白。”潘仲驂低聲道:“益王鼓勵士子關心國事,痛恨文字獄,對廠衛的弊端也看的很清楚,他不會效仿文皇帝。”

“幾位兄臺,在下這廂有禮了。”一個士子湊了上來,道:“方纔益王殿下似乎是跟幾位兄臺相談甚歡。”

高拱有意將益王的意思散播開來,當即便含笑道:“不錯,益王談及三方面。”

胡萬里出的‘望江南’,到宮裡沒有去武英殿,而是自己就拐進了武英殿斜對面的南薰殿,這是一個獨立的院落,面積並不大,殿名是取自《孔子家語.辯樂》,‘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胡萬里頗爲喜好這殿名,也考慮到斷時間內不會登基,因此叫人將內閣移到南薰殿來,離着無武英殿近,有事方便奏報,跨進殿門,翟鑾已慌忙迎了出來見禮。

胡萬里雖然不喜這些子虛禮,卻也知道這年頭禮不可廢,待其禮畢,他才進了房間徑直在一張書桌後坐了,見的房間裡椅子都是一般的高低,他也懶的賞翟鑾座,賞了翟鑾也不敢坐,當下便吩咐道:“免禮,站着回話。”

待太監奉上茶水,翟鑾才躬身道:“稟殿下,方纔收到急報,靖遠伯王瑾率領一隊人馬前來京師討要一衆京官家眷。”

聽的是這事,胡萬里渾沒當回事,徑直道:“本王也沒監禁一衆官員家眷,何來討要一說?”

“殿下。”翟鑾忙提醒道:“京師勳臣貴戚以及四品以上官員不在少數,連帶着親屬,數目則頗爲龐大,若是盡數讓其家眷離開,影響不小。”

是影響不小,人口都暫且不說,僅是帶走的金銀就不是一筆小數目,允許這些家眷離開,對京師的經濟是不小的打擊,胡萬里一時間也有些猶豫,略微沉吟,他才道:“扣留這些家眷,難逃天下悠悠之口,況且還有不少家眷都還在薊州、宣府兩鎮。”

略微沉吟,翟鑾才斟酌着道:“每日裡到下官家裡打探消息的官員子弟及親屬絡繹不絕,不少人正在返回京師的路途之中,其實明眼人都能看的出這天下大勢,沒多人願意千里迢迢去西安那個不測之地,不過,爲防授人以柄,殿下的出張告示。”

胡萬里頜首道:“一則要聲明,所有勳臣貴戚以及官員家眷去留自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羈絆,二則聲明,對所有隨駕西巡的勳臣貴戚官員都與本王手下官員一視同仁,一應待遇循舊例。三,循小琉球例,嚴格保護本王治下所有官員士紳商賈百姓的私產,任何人,包括本王在內,不得侵犯他人私產,即便是囚犯的私產也不容侵犯!”

聽的胡萬里這幾條聲明,翟鑾不由大喜,忙躬身道:“殿下睿智英明。”擡起身,他便道:“殿下,山東魯王、魏國公、成國公、廣寧伯、南京戶部右侍郎夏邦謨、南京兵部右侍郎閔楷等都上摺子,懇祈殿下監國。”

“監國?”胡萬里不由一愣?

第148章 殺手鐗第368章 上刺刀第211章 王廷相第41章 徐州第433章 找死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5章 風波起第429章 考績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184章再回金陵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204章 相親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章 宴請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147章開戰第67章 霸氣大明第9章 女兒節第218章 踢皮球第214章 鬧大了第214章 鬧大了第131章燒錢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00章 不樂觀第481章 禪位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38章各方反應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35章 建言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0章 靠身文書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228章 賑濟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28章家難當第131章燒錢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97章 鑄私錢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119章異想天開第六章 買僕第307章 方案第229章 紛爭起第128章家難當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420章 共贏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32章 相遇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83章 登基第236章 被逼第101章 錢弊第186章長幹寺第211章 王廷相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421章 贏家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21章 東廠第385章 暗助第378章 虧大了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章 出題買僕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61章 出海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65章 明朝火器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06章 堅守第193章 風起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484章 鋪開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02章 臺東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57章 反過來想
第148章 殺手鐗第368章 上刺刀第211章 王廷相第41章 徐州第433章 找死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5章 風波起第429章 考績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184章再回金陵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204章 相親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章 宴請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147章開戰第67章 霸氣大明第9章 女兒節第218章 踢皮球第214章 鬧大了第214章 鬧大了第131章燒錢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00章 不樂觀第481章 禪位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38章各方反應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35章 建言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0章 靠身文書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228章 賑濟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28章家難當第131章燒錢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97章 鑄私錢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119章異想天開第六章 買僕第307章 方案第229章 紛爭起第128章家難當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420章 共贏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32章 相遇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483章 登基第236章 被逼第101章 錢弊第186章長幹寺第211章 王廷相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421章 贏家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21章 東廠第385章 暗助第378章 虧大了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章 出題買僕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61章 出海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65章 明朝火器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06章 堅守第193章 風起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484章 鋪開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02章 臺東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57章 反過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