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沅州之爭(一)

“大帥,左將軍身中劇毒,剛纔您爲何不向那卓巴索要解藥?”行空送至山門外,待其返回,鄭南生忍不住問洪承酬道,這原本就是此次與卓巴會晤的目的,爲何兩人見面之後盡顧着扯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正事卻隻字未提?

“如果本帥真的向其索要了,卓巴會給嗎?”洪承酬笑笑反問道。

“當然不會。”鄭南生脫口就道。

“這不就結了,既然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何必自取其辱呢?”洪承酬道。

“可是,可是……”鄭南生想反駁,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了,而且洪承酬所說的也的確是這個理。

“可是本帥與那卓巴一句正經事都沒談是不是?”洪承酬哈哈一笑道。

“其實我們什麼都談過了,只不過你未能聽明白而已。”洪承酬神秘的一笑道。

“都談過了?”鄭南生喃喃自語道。

“本帥與那卓巴談論書法之時,卓巴說本帥的字鋒芒畢露,力道過剛,轉筆之處容易剛而易折,意思是說本帥過於咄咄逼人,可能就會在沅州城下折戟沉沙。而本帥則說卓巴的書法過於追求完美,每一個字都精心勾勒,挑選出自認爲是最好看的字體,然後組合在一起,實則是鑽進了書法藝術的死衚衕,自認是完美的,實際上是破綻百出,強調單個的突出,而忽視了整體的佈局,即便是每個字都是最好的,也只能是寫的好看而已。”洪承酬笑着解釋道。

“大帥是說卓巴越是精心的設計圈套讓大帥鑽,越是破綻百出,大帥只要按既定的戰法打下去,堅定信念不動搖,卓巴便不能把大帥如何?”鄭南生眼睛一亮道。

“那大帥與卓巴下的那盤盲棋呢?”

“其實在棋力上本帥遠不如卓巴,卓巴的棋藝精湛堪稱過手,至於本帥爲何與他能下一個平手,其中有兩個關鍵,一是,他不瞭解本帥,同樣本帥一開始也不瞭解他,而本帥一上來就是不要命的打法,使其誤以爲本帥棋力有限,卓巴由於謹慎的緣故,所以想到的是防守,因此本帥估計卓巴並沒有真正帶過兵,應該只是軍師型的人物,而在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關鍵往往不是智謀,而是勇氣,是人,所以儘管我的防守漏洞百出,但我的進攻卻勢如破竹,所以卓巴一開始只能被動的防守,直到他憑藉精密的算計,一步一步的穩住棋局,守中有攻,意圖迫使我防守,而這個時候我一旦改變策略防守的話,那輸的一定是本帥,所以我不管有多麼大的損失,一直進攻,再進攻,卓巴完全不能適宜本帥這樣的打法,本帥不要損失,他不能不要損失,因爲他輸不起,所以我們只能算一個平局,當然如果放在真實的戰場上,本帥未必能承受的住這樣的損失,所以說,本帥不一定能在戰場上贏得了卓巴。”洪承酬說到最後神情頗爲凝重道。

不身臨其境是絕對不會明白的,難怪那個時候鄭南生看到洪承酬額頭上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原來不僅僅在棋力上鬥,還在雙方各自的意志力上面在鬥,心道,不要說記住每一步棋,在對方的壓力下恐怕撐不到一刻鐘,整個人都崩潰了,難爲這個比自己小几歲的上司居然能與對手堅持到保持不敗的境地,皇上選這樣的人前來湘西,真的是選對了。

“我軍現在已經推進到了沅州城下,難道不攻城嗎?”鄭南生不解的問道。

“攻城,爲什麼要攻城?”洪承酬笑笑問道。

“不攻城,大軍駐紮在沅州城下幹什麼?”鄭南生錯愕道。

“等人家來攻。”洪承酬神秘一笑道。

“等人家來攻?”鄭南生低頭自言自語道了數遍,待到擡頭一看,上司主帥洪承酬已經在自己前方十丈之遠了,忙大踏步的跟了上去。

“鄭參將,一會兒回到軍中,你立刻拿我的令箭,率一千人馬給本帥將寒林寺團團圍住,寺中所有僧侶全部都給本帥扣押到軍中,然後一把火把寒林寺給燒了!”洪承酬走着走着,好似想起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匪夷所思的光芒,給身邊的鄭南生下達了一道這樣的命令。

“啊?”鄭南生本想問個究竟,卻看到洪承酬一張冰冷陰鷙的臉,嚇的把話縮了回去,道:“標下領命!”

“師父,洪承酬這個人難對付嗎?”說話的赫然是寒林寺中的那位知客色,而他面對的人卻是苗疆的大智者卓巴,想不到這兩人居然是師徒關係,洪承酬要知道這個秘密,恐怕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

“洪承酬此人年紀輕輕,心計才智都不在爲師之下,加以時日,必將成就非凡,此人若能遇一明君,當爲宰相之才,只不過殺性太重,但依然可成爲一代名將。”卓巴讚歎道。

“師父何不說服他歸順大王?”行空眼神再也沒有那修行數十年的平靜淡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熱切的渴望。

“行空,你想的太簡單了,這樣人智慧超羣,大王雖然聲勢浩大,但比起大明朝廷來說,湘西不過是個彈丸之地,如果不是鬧的太兇,若有是以往,朝廷也不會把過多精力放在我們這裡,而現在朝廷一連派了兩位欽差大臣,一位是苗務大臣,一位就是洪承酬這位平叛大臣,說明朝廷對湘西給予的關注加強了,就目前雙方力量對比,朝廷雖然兵力只有我們的二分之一,但整體戰力卻在我軍之上,洪承酬身爲主帥,又怎麼會投靠他們漢人眼裡的苗蠻子呢“”卓巴分析道。

“師父教訓的是,徒兒記住了。”行空崇拜的看了卓巴一眼,羞愧的低下了頭。

“行空,寒林寺你們待不下去了,跟爲師的撤離吧。”卓巴緩緩的閉上眼睛道。

“師父,爲什麼,這裡好好的爲什麼要撤離,再說這裡可是師父您……”

“爲師不需要跟你多解釋,迅速撤離寒林寺,所有僧侶師父自有安排!”卓巴的口吻有些嚴厲道。

“是,師父!”行空不敢違背師父的命令,低頭道。

一把火,寒林寺在烈焰中翻滾,劈哩啪啦,腐朽破舊的殿宇沒多久就被大火燒坍塌了,當鄭南生帶着人趕到的時候,寒林寺已經化爲一堆灰燼,少許零星的還在燃燒,空氣中更是瀰漫着腐木燃燒過後那嗆人的味道。

“有屍體嗎?”鄭南生寧遠相信這是一場意外火災,只是它太巧合了,所以是不可能的。

“回稟將軍,沒有找到任何屍體!”回答他的是一員遊擊。

“仔細搜索一下,看是不是有什麼地下密室、地道什麼的!”鄭南生吩咐道。

很快就有了迴應,發現了一處密室,是在地下,不過裡面什麼都沒有,不過看起來非常的幹潔,好像經常有人出入其中。

一場大火消滅了所有可能的先說,寺裡的和尚也憑空消失了,鄭南生帶着一千士兵折騰了半夜,儘可能的搜了附近一下,沒敢走太遠,萬一中了苗人的埋伏可就不划算了,天亮之前帶着人匆匆趕回大營向洪承酬稟告自己一夜所獲。

第3章 聖姑(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6章 張榜求醫(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12章 創業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9章 海蘭珠(一)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6章 獻身(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9章 主動權(一)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9章 突病(一)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9章 新的一年(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9章 血戰(二)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4章 脫身(二)第7章 劫色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9章 突病(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4章 挑撥(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7章 平壤之戰(二)第1章 赴遼(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7章 劫色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6章 圍困南京(六)
第3章 聖姑(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6章 張榜求醫(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12章 創業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9章 海蘭珠(一)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6章 獻身(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9章 主動權(一)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11章 寧錦再捷(一)第9章 突病(一)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9章 新的一年(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9章 血戰(二)第10章 沈家兄妹(一)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4章 脫身(二)第7章 劫色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9章 突病(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4章 挑撥(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4章 攤丁入畝(四)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7章 平壤之戰(二)第1章 赴遼(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七)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一)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3章 家庭晚宴(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7章 劫色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6章 圍困南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