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貴不可言。

這類人可以是勳貴,可以是皇族,但真正能夠在一個國家所有人頭上的,只有皇帝一個。

朱由檢的情況比較特殊,他是皇族出身,是泰昌皇帝的兒子,天啓皇帝的弟弟。最初被封爲信王,後天啓帝駕崩,這位就順勢成爲了新皇,改元崇禎。

按說,成爲皇帝的他,應該是這個國家最頂端的存在。只是他來到這個高度,才發現視野不同了的同時,真正意識到了當初自己的祖先建立的內閣制是多麼的坑。

其實最初朱棣建立內閣,屬於一種文秘性質的機構。奈何弘治皇帝以後,內閣逐漸成爲了臣權集中地,甚至威脅到了君權。最後尾大不掉,就連皇帝也奈何不了內閣。

後世評論之中,有一個評論就言明:崇禎銳意改革是好事,他打算向天下證明,自己是有爲之君。但是他錯在一個地方,就是毫無節制的打壓閹黨,提拔東林黨。在封建時代,一個沒辦法強勢起來的皇帝,必須要學會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就在於必須要給掌權的一方臣子,製造一個對立方。

閹黨,原本就是東林黨最好的對立方。兩方互相鬥爭,閹黨厲害則皇帝居於幕後幫助東林黨打壓閹黨,當東林黨強大的時候,皇帝則居於幕後幫助閹黨打壓東林黨。如此遊蕩於雙方勢力之間,可謂是佔盡好處,而兩者爲了得到更大的權利,卻不得不巴結和討好皇帝,於是政令下發就變得容易起來。

崇禎讓東林黨獨大,再加上他是打壓閹黨上位,繼續扶植閹黨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以至於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泰昌帝和天啓好不容易製造出來的平衡,直接被他毀掉。當他意識到這點,並且開始扶植浙黨、閩黨之類地方黨派抗衡東林黨的時候,才發現這些黨派和東林黨根本就是一丘之貉,爲了一些共同的利益,他們可以互相妥協合作。

扶持閹黨?一則名聲不好,二則閹黨已經被打散打沒了,就算重新提拔,如何能夠比得上東林黨等黨派巨大?再則,已經把持了內閣全部權利的黨派,哪裡還容得了閹黨的崛起?

所以,崇禎註定要苦B了,自己的政令甚至連北京城都出不去。

只要一出京城,就直接變了模樣,吃虧的最後還是自己。最糟糕的是,所有的人似乎都認爲內帑很充足,不斷要求皇帝打開內帑,似乎皇帝就佔盡了天下的錢財一般。他們難道就不反思一下,他們不斷截取上繳的稅賦,瞞報漏報,長此以往扣除成本,內帑居然還出現虧錢的情況。

一個直接壟斷了天下鹽鐵交易的帝皇,居然還有虧錢的情況,簡直是沒天理。

偏偏這一幕,就出現在了明朝。崇禎的內帑也隨着時間一點點的縮水,甚至只能變賣前幾代皇帝積蓄下來的古董字畫來維持皇宮的開銷。甚至還爲了彰顯自己的公正,不得不擠出一部分出去支援地方。

都說皇帝出錢救災,出了多少錢?三千兩白銀!

誰都不知道,這背後,是崇禎在沒人的時候,趴在皇后懷中無助的淚水。

十六歲登基爲皇,只求大明中興,爲何會到了如此田地?!

難怪臨死之時,崇禎不禁感慨:“皆諸臣誤朕也!”

這是歷史裡面的崇禎,卻不是這個時空的崇禎。

或許崇禎四年以前,一切和歷史沒什麼變化,甚至爲了平息天災人怨,不得不發了一份《罪己詔》。實則也荒唐,臣子犯下的過錯讓皇帝認錯,這樣都不算荒唐還有什麼比這更荒唐的?

如今的崇禎,可是在黎落的建議下,把南京勳貴的嫡系子孫叫了過來,說是爲太子侍讀。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每朝每代都會安排一批人給太子侍讀,這是給太子甚至是其他皇子積攢人手來了。只是這次範圍是不是廣了一些,不僅十歲以下的要來,十八歲以下的也要過來。

不得不說,關鍵時刻,勳貴比皇族靠得住。再說皇族有祖宗法度,不能夠離開封地,甚至不能夠離開王府所在的城池,最關鍵的是不能夠涉及政治軍事,不管如何理由,都沒辦法將其拉在身邊聽用的。

勳貴們的孩子來到了京城,立刻安排習文練武,有意思的是崇禎還抽空教書,直接不理朝政。

大明皇帝多奇葩,有皇帝幾十年沒上朝的,閣老們也見怪不怪了。再說皇帝不早朝也有好處,至少他們處理政務的時候,沒人在上面指手畫腳。其實說不準,很多人還巴不得皇帝不早朝。

最多,少數幾個真正忠於皇帝,忠於大明的臣子,會痛哭一番吧?

半年,崇禎完全沒有閒着,甚至黎落也沒有閒着。禁衛軍、錦衣衛、城守軍,三軍的二十多個高級軍官都秘密效忠了崇禎,並且寫下了效忠書。這玩意若是暴露,他們不僅仕途堪憂,而且還會遭到所有臣子的一致打擊。所以寫下了這份效忠書並且交出去的將領,心裡是真心跟着皇帝的。再說,若非心懷大明,心中有皇帝的,又豈會被黎落看上?

公元1632年4月,正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一天。

清晨四點多,很多臣子在夢中被僕人們叫醒,開始洗漱準備,畢竟今天是要早朝的。

已經差不多不早朝了半年的崇禎,突然要早朝,很多官員真的很不習慣。但規矩就是規矩,他們不得不準備。

“老爺……”剛剛納的小妾發嗲,只想着老爺多陪她一下。

“你繼續睡,老爺我今天卻是不得不參加早朝。”兵部侍郎崔皖也是心疼這個小嬌妻,但卻是不得不離開了。

卻不想剛剛走出房間不久,卻是傳來一陣躁動,還在想誰那麼吵,不懂規矩。卻不想一支部隊直接殺到了他的面前,將其擒拿了下來。

“你們是什麼人?不知道我是大明兵部侍郎嗎?”對於這些丘八,侍郎從來不畏。

大明立國多年,早已不是重武輕文,如今三品參將看見七品的縣太爺,也得乖乖下馬問安。朝廷重文輕武,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極端的狀態。士卒的待遇非常的低下,衛所士卒幾乎成爲了農民,饒是這樣文官依然覺得打壓的不夠。

或許在他們的眼裡,純粹的武官不需要,這天下只需要儒將就可以了。文官天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儒家子弟佔據了所有的官職,那纔是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啊!

崔皖看不起軍人,這也算是一個傳統,本來沒什麼,甚至平時的話,這些還要看着他臉色吃飯的丘八們,已經是戰戰兢兢地呆到一邊去了。但這次卻不同,他們依然死死的壓制着他。

“告訴你,你的事犯了,等着受死吧!”爲首的幾個錦衣衛走了進來,得瑟的對他說道。

錦衣衛這些年混得也不是很好,作爲皇帝親軍最不受臣子們的待見。結果不管是東林黨主政,還是閹黨主政,他們錦衣衛都被壓得死死的,彷彿過街老鼠一般。如今可好,錦衣衛出了一個優秀的指揮僉事,翻身之日到了!

這一天,很多京官的家都有大量的軍人闖了進去,上至次輔,下至翰林院的幾個校書郎都被抓了起來。

閣老周延儒等人戰戰兢兢的跪在大殿上,往日的囂張氣焰已經被壓制了下來。

大家都在看,看看崇禎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們等到了,等到的是崇禎意氣風發的來到的面前,二話不說就宣佈了一系列的認命。

最突出的一個,就是錦衣衛指揮僉事黎落,擔任錦衣衛指揮使。這個不足三十歲的年輕人,明顯成爲了大明新貴。

同時,禁衛、城衛的將領遭到了清洗,膽敢反抗的,這幾個月積攢甚至秘密購買來的火銃和火炮,就是結束他們罪惡一生的武器。所有被東林黨掌控,或者和東林黨糾纏不清卻沒有黎落保舉的,都被清洗甚至處死。

京官方面,所有黨派的成員都被大清洗了一次,空出來的官職,由北上的南京勳貴子弟充任,這幾個月的時間,他們秘密就是學習這些知識,哪怕一開始會出現經驗不足的情況,但好歹是忠於皇帝的。

“大明,也要變天了?”周延儒默默的聽着一道有一道旨意,聽着自己的部下或者自己的盟友,一個個被摘掉了烏沙,被查抄了家產,心中那是拔涼拔涼的。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崇禎奪回了北京城。

至少在這裡,他是最高的決策者,誰也沒辦法忤逆他!

對於黎落來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刻,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一刻。當看到秦國在張弘斌的領導下越來越強大,他非常清楚,一個優秀而且理智,尤其能夠統掌天下大權的皇帝,纔是讓大明中興的好皇帝。崇禎有這個資質,剩下的,又他來引導崇禎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只要幾年的時間,他可以肯定,大明必然會中興的!

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
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06章 草草的結束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