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明新科考

忍了,除了忍了還能夠怎麼辦。

崇禎沒轍了,或許黎落的一句安慰,讓他覺得真的沒什麼了:那些亂臣賊子爭先稱帝,反而把這種新帝王的含金量無限的拉低。而我大明乃是華夏正統,那些草草建立的僞朝,根本沒辦法比得上我們!

是了,若是一個張弘斌稱帝,那或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那麼多人稱帝,反而直接導致這些所謂的帝國,成爲了一個笑話。新帝國的含金量降低,甚至個別連那些番邦小國對比不上,要讓百姓認同,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好吧,原本心情還是比較糟糕的,如今覺得至少不會糟糕到哪裡去了。而其他也想到張弘斌那傢伙應該也會爲這件事情頭痛,只是想想他頭痛的樣子,就覺得心裡有那麼點小激動的。

“好了,別爲那種事情糾結了。今年的科考,務必要舉辦妥當,對了,我們的資金還充裕吧?”崇禎只能換一個事情,打算轉換一下心情。

“爲了應付本次科考,今年的贖金明顯預留了一部分。所以用於科考還是完全足夠的,甚至還預留了一批作爲應急資金。”黎落據實回答道。

預結算制度真的很管用,至少可以知道每個部門需要多少開銷,這個開銷是有一定浮動空間的,但空間不會太大。故而只要根據這個預算,就能夠知道今年大概會用多少錢。預留了一批應急資金之後,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投入使用。

本來是如此,奈何要還贖金,所以剩餘的那部分都被拿去還債了。

“呵,看我大明窮的……”都說大秦那是奢侈繁華,那大明比起來還真的有點寒酸。

“不過就這兩年,對方沒有主動攻打我們的意思,我們暫時也沒有必要和他們打。”黎落繼續安慰到。

“這個朕知道,朕只是有時候會在想,我們真的能夠追得上嗎?”崇禎嘆了口氣。

“陛下乃是天命之人,必能力挽狂瀾。大明在您的治下,欣欣向榮,稅賦已經回到了萬曆年間的最高峰,這還是僅僅三省提供的稅賦而已!”黎落激動的說道。

“不說那些,等下讓人收拾一下這裡,如今想來,自己生氣還真沒什麼道理。”崇禎搖了搖頭,離開了書房。

黎落也不好說些什麼,只是默默的安排人手清理這裡的一切,然後便離開了。

本來,科考是打算是數個月後進行的,但按照崇禎的意思,提前在一個月後舉行。原因很簡單,原本各地還沒有稱帝,屬於半獨立但來去自如的情況。但如今各地紛紛自立,誰都知道人口的重要性,所以限制了百姓尤其是士子的出行。換言之,就算再等幾個月,只怕也等不到多少來考試的士子,索性提前算了。

饒是這樣,這次參加新式科考的士子就超過了五萬多人。

有意思的是,他們不少都是去過陝西進行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有些選錯了專業被刷了下來,又或者他們本來只是去看看,並沒有真心打算在那裡出仕的情況。如今大明開了新式科考,廢除了八股文,並且以實用技能知識爲主,在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上,非常接近張弘斌那邊的科考。對於這些老考生來說,不失爲一次機會。

按照《大明報》透露出來的意思,很快大明就要針對政治結構進行調整,也就是在各地將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新部門,簡單來說就是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官位。只是和共和國那邊的不同,大明這邊主要選取的是主官,換言之只要上任就沒有是從基層開始做起的。至於基層那些辦事員,主要由該部門自行招募,換言之,TMD就是萬惡的臨時工啊!

臨時工具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但薪俸和待遇低於公務員。同時公務員有別的補助,臨時工沒有。但崇禎沒有完全關上大門,他表示只要臨時工在任上表現出色,連續三年評爲優秀職工的,可以直接轉正爲公務員。同時公務員考覈兩年不合格不稱職者,將予以辭退。

這個政策是不錯,但是崇禎忘記了他那是人治社會,監督力度的不足,直接導致以權謀私,上級官吏安插親屬去上班,每年不斷讓部門評價其爲優秀,最後獲得轉正的情況不斷出現。這隻能說,是古代人的視野高度決定了他們想問題的狹隘性。但話又說回來,如今的大明何嘗不是摸着石頭過河?適當的繳納點學費,也是無奈之舉。

一個月後,整個北京城也是人山人海。

考過的期待自己可以考上一個好成績,沒有考過的卻也是早已知道考試的內容,心中忐忑不安。只因爲之前的歲月裡,他們關上門死記硬背,完全沒有真正的活學活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大明以前的科考就是那麼要求的。

能夠鼓起勇氣過來參加科考,還是因爲朝廷承諾報銷食宿費和路費。同時表示若真的有不錯的潛質,哪怕是落榜,也可以通過後期再教育,經過培訓合格之後,獲得一個小吏的身份,且具有遇到同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優先給予考慮轉正的條件。就爲了這個,他們也願意過來冒冒險。

五萬人的考試,場面的確是壯大。

和張弘斌那第一次科考一樣,因爲這是新出現的東西,所以地方根本不知道如何運轉。無奈崇禎只能把所有人集合起來一起考,然後讓地方好好了解整個操作過程,下次科考,就不集中到一起了。當然,集中有集中的好處,好歹可以在五萬人裡面最公正的選拔出最優秀的一批人。就是運轉的成本太高,不適合長期這般運轉。

一樣,是分成三天進行考試,但每天考試的時間高達八小時。原因很簡單,大明弄不到水性筆,用毛筆答卷,速度跟不上是必然的。還好取士已經不看毛筆字,別寫得別人怎麼都看不明白就可以了。最後甚至連考試的題目,也儘量的簡化,否則黎落都要擔心,這些考生到底能不能在八小時內完成這份考卷。

同時對於水性筆,黎落和崇禎也是充滿了怨念。

那玩意在共和國各大政府部門都會提供,是如今共和國政府公務員主要的書寫用筆。除了在那裡,別的地方想弄都弄不到,這也成爲了一種身份的象徵。而高級一些的公務員,則配發有鋼筆,故而只要看到某人胸前別了一支鋼筆,基本上就能夠確定,他是中層的領導。若是兩支,而且其中一支是紅墨水的鋼筆的話,那就是高級領導。

若是三支和三支以上的……那隻能說明他是一個修鋼筆的。

少了這兩種玩意,崇禎這裡的科考不知道爲什麼就是少了一種味道,至少缺乏了一種身份的展現。

不過當官纔是最重要的,有沒有筆,卻也可以忽略不計。

五天後,榜單張貼了出來,有人歡喜有人憂,五萬人只錄取千人左右,5%的錄取率本來也不算高,但十萬零九千人的落榜,也使得整個北京變成了哭城。至少在放榜那一天,哭聲震耳欲聾。四萬九千人的痛苦,何其壯觀也。

最後搞得那些中榜的也不敢笑了,擔心會被落地考生亂拳打死。

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
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47章 晉升爲人父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