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巨大吞金獸

果然,從第四層開始,就有涉及航海科技的區域,只是張弘斌沒有出海口,所以沒有出現。

現在他儲蓄起來的消費額,完全足夠開啓這兩個區域,故而他也沒有猶豫,直接開啓了兩個未知區域。

隨着一陣震動,張弘斌知道,新的區域已經打開。

迫不及待的來到四樓,奈何卻沒有看到任何有關的船支在這裡出現。倒是看到一大堆似乎涉及船支的零件和圖紙,甚至還有相關的一些圖書資料什麼的。

“導購員,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這個區域沒有船支的?”張弘斌提問到。

“船支太大,除非你要的是那種小艇級別的存在,否則你覺得遠洋船隻會整個出現在超市裡面?再則,經過商會的考慮,完整的遠洋船隻不會出現在商品列表裡面,唯一可以出售的就是這些素材和技術。反正只要你有足夠的材料和圖紙,憑着你手頭上的工匠,要拼裝起來應該不難吧?”導購員給出了答案。

“爲什麼不直接給完整的?”張弘斌暫時還沒有想明白。

“因爲故障率的關係,我們這個系統傳輸商品需要受到時空位面法則的影響,越高級的東西出現故障率的可能性就越高。四層和五層,甚至更高級別的科技下製造出來的船支,會有一定的故障率,而且越來越高。這些故障率有些並不明顯,似乎是沒問題的,但航行了百餘海里之後說不定整艘船就直接散架了。這樣的船支,你是否會放心購買,若是買了出了問題,你不會抱怨我們商會?考慮到商會名譽,以及人道主義精神方面,所以商會經過討論,不直接出售整個的船支。但同時,所有的原材料、圖紙和資料都會標價得非常高。”導購給出了答案,讓張弘斌不得不服氣的答案。

的確,他也不希望自己重金買了一艘遠洋船,結果開到一半直接毀了,到時候不僅材料費賺不回來,上面的乘客和物資同樣是沒辦法回收了。

和這個相比,材料費和技術費的提升,至少還在自己的接受範圍內。

選擇了妥協,張弘斌自然要查看一下,四層和五層到底提供了怎麼樣的船支給他。

四層,在這裡只有兩種圖紙,一種是大明的福船改良版,不僅使用了西方遠洋船常用的梭形船體,而且船帆和桅杆也增加了許多。同時,兩側的炮洞也有進行專門的改造,使其的戰鬥力同樣獲得了很高的提升;第二種則是西班牙人在馬尼拉僱傭中國工匠製造的馬尼拉大帆船,而且同樣是改良版本。按照設計圖的說明,新的馬尼拉大帆船可以航行得更加的平穩,而且整體的穩固性也更高,對風暴的的抗性有明顯的提高。

張弘斌是一個地道的船盲,自然是看不出這兩個設計圖有什麼優點和缺點,他只知道圖紙上寫着‘改良版’三個字,這就意味着這比原版要更強悍。

好吧,圖紙什麼的,留給匠人們去查看就好。他如今更加關注的是,相關的資料和材料到底要花多少錢。原因很簡單,他發現這些圖紙都是局部圖紙,足足三十多張才能夠組成一份完整的船隻結構圖。每一張的價錢是五百兩銀子,換言之僅僅是一艘船圖紙的費用就超過了一萬五兩銀子,兩份就是三萬兩銀子。

圖紙如此,材料和資料更加便宜不了。資料非常的薄,還分成了上下冊,就這樣每一本都需要五百兩銀子。這些資料都是關於如何在海上航行、如何觀測星象進而辨別方位……反正都是最基本的遠洋航海要點。而這個,是張弘斌最稀缺的,甚至只怕鄭芝龍他們,也沒有那麼系統的知識。

也是,訓練一支海軍沒有數年哪裡能行,就算有高級的船支給他們,玩不轉也是白瞎。船員更多的不是依靠理論知識,而是實踐經驗。但不否認的是,沒了理論知識,在初期想要迅速累積經驗可沒轍。有這些資料,好歹可以提升船員培訓的速度,減少他們適應遠洋航行所需要的時間。

全部算上又是五萬兩銀子……難怪都說海軍是一隻吞金獸……話說,這樣累積消費額也不錯,但現實的銀子只怕真的不夠這樣消耗下去的。

最後是材料,還好沒有變化太厲害,只是稍稍計算了一下成本,張弘斌赫然發現一艘改良後的福船,最少需要七萬兩白銀的造價,這還是材料費沒有漲得太厲害,而且自己還有折扣的情況下才行;一艘馬尼拉大帆船的造價,也達到了五萬兩,只因爲它的戰鬥力還比上改良後的福船。

一支船隊,多則五十多艘船,少也不能夠低於二十艘。換言之,最高可以高達三百五十萬兩白銀,低則高達一百萬兩白銀。當然,這還不算工人成本和運輸成本的費用,畢竟這些材料被帶出去,還需要找人組裝起來的,中途若是加工發生了失誤,又是一筆銀子。

都說奢侈品貴,張弘斌算是知道了,其實什麼都沒有海軍貴。造出來的價錢姑且不說,本身還需要日常的養護,故而若沒有龐大的貿易商路支持足夠的費用,只怕一般的小國家還真玩不起大型的遠洋船隊。

說真的,看完了第四層之後,張弘斌甚至沒有膽量去看第五層的情況了。

哪怕第四層出售的東西,他依靠現階段的財政收入和領地稅收情況,還能夠基本籌齊一支三十艘船的遠洋艦隊。

但真的,他真的很好奇第五層會出現什麼樣的船支。哪怕是看看也好,他也想要看看到底是怎麼樣的驚喜。所以,他還是慢慢來到了第五層,進入了航海的區域。

圖紙兩份,價錢遠遠超越了第四層,加起來超過十萬兩銀子。但也算是物有所值,畢竟第一艘船是巨型飛剪船的設計圖紙,這種巨大而且速度超高,完全是帆船時代航行速度最快的船支,就算是張弘斌也是聽過的。僅從速度來說,飛剪船就超越了改良過的福船和馬尼拉大帆船。更別說‘大型’二字,表達了它強大的載重和火力;

第二艘船更牛,居然是大型蒸汽鐵殼船。這是真正的鐵甲戰艦,不是那種在外面蒙上一層鐵甲的木殼船。使用蒸汽動力,故而不需要風帆,速度卻能夠和飛剪船持平,甚至更高。難得的是它的炮位衆多,甚至正前方還有一座主炮,炮管和炮彈在第五層就有出售,當然……有故障率……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是這頭鋼鐵怪物出現在大海上,只怕就算是老牌的航海帝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新興的航海帝國英國,也得臣服在它的面前。

不需要多,三艘飛剪船和三艘蒸汽船就可以了,這樣組成的一支艦隊,將橫掃四大洋!

但是造價方面……說真的,張弘斌已經有點怕了。

書籍也有不少,有不少關於海上航行要點的書籍,包括如何在海上避開風浪,如何預測風暴的來襲,如何避免觸礁和疾病,如何讓水手在茫茫大海之中不至於悶出病來等等。當然還有各種海上戰鬥的資料,以及炮戰的詳細介紹等等。一套下來需要三十萬兩白銀……當真是比搶錢還搶錢!

材料費……張弘斌掃了一眼,然後就閉上了眼睛。

至少超過二十萬兩白銀,才能夠把一艘飛剪船給造出來;若是蒸汽船的話,沒有三十萬兩隻怕還造不出來。最重要的是,艦首炮有故障率,價錢也超高,萬一買到故障貨,那可真的很虧。

按照自己原本設想的,六艘船支的配備,至少需要花費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好吧,比五十艘四層的船支組成的船隊來,還算挺划算。但別人那是五十艘船,這裡僅僅是六艘船的造價……

張弘斌此刻就開始猶豫了,是直接造上二十艘中型船先用着呢?還是先造出六艘大型船好一些?

百萬兩白銀以上的支出,只怕就算是國會也要猶豫吧?

“算了,港口都還沒有建設出來,我急個球!”張弘斌咬了咬牙,退出了系統。

當然,所有的書籍資料和圖紙都買了一份,這些東西自然不會是自己開銷,他會上報給國會,算進財政支出。爲了更好的調動他們的大航海決心,張弘斌到時候會附上南洋、澳大利亞和美洲各種土特產的情報,甚至還有一些礦產的分佈地點等等,到時候,他們會知道如何選擇的。

消費額瞬間提升了四十八萬兩白銀,升級的進度條瞬間漲了一小截,張弘斌看到這裡不由得再次感慨,海軍果然是一隻吞金獸……超巨大的那種,一般人果然消費不起。

次日,張弘斌把圖紙和書籍拿到了國會,當然還有附加上去的情報。

先不說圖紙和書籍是否珍貴,得到情報後的國會議員們,眼睛正如同張弘斌所想的,先是發直發愣,隨即迸射出強烈的精光。若說給個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每個人的眼睛都變成了‘¥’號。

但和張弘斌一樣,看到了這強大的費用和預計的維護費的時候,所有人又立刻‘囧’了。

許多人都看向何陵,何陵又看向了張弘斌,在確認張弘斌是玩真的,而且又考慮到那些分佈在各地的寶藏……

國會通過了採購方案,對這四十八萬兩白銀予以報銷!

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52章 可持續發展
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52章 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