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土司大叛亂

在沐王府的一衆家將裡面,按說李大贄在勇猛方面的確是最佳的一位。尤其在這個喜歡以武力說話的地方,李大贄先天都可以震懾住那些土司們。同時若真的發生戰鬥,他也敢第一個衝在前面,在亂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就是因爲這樣,就算他有點小聰明,遊走於自己和弟弟之間,沐天波也不得不繼續啓用他。否則放在一方諸侯或者統治者身上,這樣不忠貞之人就算不能夠消滅掉,也不會重用了。

這一次,也正是因爲考慮到要照顧一下弟弟,這才把他派了出去。

但沐天波不知道的是,李大贄雖然勇猛善戰,但也粗俗蠻幹,簡單來說就是喜歡橫衝直撞,但不會考慮後果。若是以前跟在沐天波身後作戰,僅僅作爲一個衝將來使用那還可以。但如今讓他做主坐鎮一方,那就是最大的錯誤了。

在歷史上,張獻忠奪下四川,沐天波同樣把他派了出去坐鎮。卻不想因爲他的坐鎮,使得吳必奎造反,或者說把這個本來小心眼,一直自以爲是大明功臣的土司給逼反了。

只是如今四川是在張弘斌的手中,張獻忠則是在貴州地區。而且時間上,張獻忠南下是在1644年之後,而如今才1637年,相差了足足七年的時間。

誰知道歷史依然是如此的相似,提前了七年,四川落入了反賊之手,而且沐天波派出了李大贄坐鎮前線。

不同的是理由,前者是爲了抵禦南下的大西國部隊,後者是爲了攔截共和國派出的親善大使。

這個所謂的親善大使,暫時由趙宇擔任,或者由他派出的人擔任。畢竟他本身就是少數民族,所以要聯繫雲南的少數民族土司就會容易許多。更別說他這種長期遊走于山林之中的民族,知道不少可以繞過主幹道前往雲南地帶的方法。

第一次親密接觸之後,雲南的土司們也開始變得樂意和華夏人民共和國接觸。畢竟共和國帶來了不少他們繼續的生活用品甚至是藥物,不僅可以治療雲南這種蠻荒之地的煙瘴痢疾,還能緩解各土司的窘迫狀況。

這樣的好事,自然是誰都歡迎,所以趙宇進入雲南之後,甚至會有云南的土司前來迎接。實際上,在衆多土司裡面,吳必奎就是其中一個,尤其是他的地盤武定府元謀就最靠近邊界,自然是最先受惠的那批人中的一個。

就在前不久,吳必奎剛剛接待趙宇派過來的使者,並且得到了一批食鹽,一批精良的長槍砍刀。前者誰都缺,就算自己用不上拿去賣也是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的,畢竟那可不是常見的摻沙子的粗鹽,而是精細且完全不摻沙子的雪鹽。至於長槍砍刀就更不必說,質量精良比他們能夠弄到的武器要不知道好多少,別說自保,帶人出去搶地盤也方便。

那人錢財,自然是要幫人辦事的。

吳必奎自然知道,趙宇當這個親善大使,是爲那什麼共和國鋪路,目的是有一天讓那個共和國入主雲南。

的確,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人,吳必奎更習慣沐王府的統治。畢竟歷史悠久,而且沐王府對他們這些土司也厚道,故而當習慣了一個不錯的主子之後,誰也不想換一個不知道其脾氣的新主子,這太沒有安全感了。

不過這個幫不到,吳必奎還是可以在別的地方幫忙一下。

比如幫忙清理一下道上的匪患,不否認這個他們是早有打算要清理的,如今不過是順便賣個好給那啥共和國。又比如說接應一下南下的親善使團,出點人幫忙護送一下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自此天啓那年自己幫忙平定叛亂,自己就是雲南有數的大土司,在雲南這一畝三分地上,除了沐王府,自己敢說第三沒人敢說第二。也正因爲自己好歹是大明的有功之臣,叛亂就不玩,但在那些散財童子那裡拿點東西花花總可以吧?

東西拿得越來越多,吳必奎的心情也在不斷的改變。他看到了共和國強大的財力,更重要的是給出的承諾。

總的來說他失去的不會太多,但得到的可以讓他的生活比現在還舒服數倍。

尤其有資格進入國會這點,讓他淡定不下來了。或許他也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或者進不去,但自己有兒子,兒子有孫子。只要那啥共和國承諾的可以兌現,那麼自己家天知道會不會出現一個閣老?

閣老啊!在大明他們這樣的土司老爺最多就是土皇帝,根本不能夠進入內閣的,就算有足夠的才華也不行。大明嘛,講究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把他們高高捧起來,卻就是不給他們實權,否則若有機會,誰會那麼安心在一個偏僻的角落當個土皇帝?

正想着要不要答應趙宇當這個內應,或者聯繫別人一起在內部鬧騰起來。

卻不想李大贄那廝卻是帶足了人馬,在自己的地盤周圍駐紮了下來。好吧,對方是沐王府的人,而且沒有直接進入自己的領地,所以吳必奎不希望多事,以搞僵自己和沐王府的關係。但同時也在想:這李大贄來這裡是幹什麼的?總覺得,他來這裡就沒有安好心過!

果不其然,三天後親善大使團再次南下的時候,在半路上遭到了伏擊。

大使團的人好不容易逃走,自己這邊爲了保護物資損失了三十多個兒郎。最糟糕的是,物資都被搶走了。

後來才調查出來,幹出這種事情的,居然就是這個李莽夫!理由很簡單,查處邊境敵國奸細。這不,帝國的武器作爲繳獲被拿了出來,證明這是一羣帶有武裝,對雲南具有威脅的奸細。同時,還希望各土司幫忙注意一下,若是發現了奸細請務必儘快來報,沐王府會有獎賞的。

實際上很多人都在吐槽:不報得到的好處更多!

吳必奎更不用說,三十條人命能夠那麼輕易抹消?更別說看着李大贄把物資收入自己囊中的時候,吳必奎甚至想要大吼一聲:“TMD,那是我的東西,屬於我的東西啊!”

“算了,別和沐王府的人較真了……”吳必奎下面的家將們紛紛勸到。

好,忍了!吳必奎決定暫時退讓一下,看看沐王府的進一步動作如何。

卻不想,這個莽夫一口咬定了自己和姦細有關係,三番兩次派人來自己的地盤裡面晃悠。自己可是大明功臣,大明當年不給一個合理的賞賜,已經讓人很火大了,怎麼你一個小小的沐王府家將,居然也好意思欺負我?

這就彷彿一個炸藥桶,威力在一點點的累積,只等着一個導線。

終於,導線也出現了……

某一天,李大贄的人又進入了吳必奎的地盤搜索,結果某個丘八,看上了一個外出採茶的少女。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示愛不得幾個兵痞把少女拉近了某個草叢,完事之後順便把少女給殺了,卻不想剛好給一個打獵的獵戶發現了。

這個獵戶沒有立刻上前喝問,而是打了個心眼,悄悄留了回去報告給吳必奎。

“好啊!斷我財路如殺我父母,如今居然還把我族人也給殺了,這個恥辱若是我還能夠忍受,我還是不是男人了?”吳必奎終於是爆發了。

如歷史一樣,第一時間宣佈了反叛,這是在夜襲軍營殺了李大贄之後,才正式宣佈的。

仗着在華夏人民共和國那裡弄到的武器,再加上週圍少數民族的幫助,李大贄先是拿下了元謀,然後進而拿下了整個武定府,割據一方之後,正式打開了南下的通道,把剛剛來到邊境的五萬大軍,放了進來。

同一時間,蒙自的沙定洲也舉旗造反,一則是因爲他的族弟沙通天在趙宇麾下,一衣帶水這些日子他也賺了不少。眼看當華夏人民共和國的百姓可以享受那麼好的生活,傻子纔會留在雲南受苦!

沙定洲造反,打下了蒙自、阿迷兩州,宣佈投入華夏人民共和國的懷抱。

有了他們兩個的榜樣,更多的土司開始造反,頓時沐王府就變得四面楚歌起來。

接到消息之後,沐天波大發雷霆,暗道自己識人不明……卻是忘記了李大贄在駐守的過程中,給他和沐天平多少的物資。當時他還曾經誇獎李大贄,說他是一個‘忠義之將’。

“哥,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北有僞朝五萬大大軍,東南蒙自有沙定洲五千蠻兵,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就弟弟所見,至少我們要先避其鋒芒,五萬大軍自武定府到我們昆明,路程很快就到了。”沐天平難得還有點見識。

但他提出要避其鋒芒的建議,也可以看得出,他是怕了,想跑了。

“讓下面的人收拾一下,去楚雄那裡避其鋒芒。至於你我,帶三萬人馬,南下先把沙定洲給滅掉。我要告訴土人,在雲南這一畝三分地上,我沐王府可不是好欺負的!待到挫了這些土司們的銳氣之後,再北上,這樣對付僞朝的部隊會輕鬆一些,至少沒有多少土司會敢公然站在他的身邊了。”沐天波想了想說道。

“遵命!”沐天平自然不會有意見。

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31章 最終的決戰
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31章 最終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