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

張弘斌現階段非常滿意,他的計劃已經初步達到了自己預想中的目的。

幾年前,他宣佈建國,然而這個政權並沒有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在很多人的眼裡,所謂的大秦和滿人的後金其實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僞政權。硬要說的話,不過是一個地方軍閥勢力。

張弘斌沒什麼威望,再加上他貫徹的是軍工立國,故而不被文人歡喜,文人不喜歡輿論就不喜歡,自然會悲催。

的確,他可以不介意任何人的看法,畢竟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靠自己去爭取的。依靠別人的施捨,只能是弱者的無奈之舉。然而哪怕是弱者,都會有一顆強者之心,更何況已經當了秦王的他。

天下人不認可,那麼就要讓天下人認可。

神蹟出現,張弘斌讓白晝在黑夜之中出現,這可不是隨便能夠隱瞞的事情。實際上不管是商人還是來到長安的學子,在夜晚看到主幹道仿如白晝的情況之後,心中都有種‘莫非張弘斌真的是天命之人’的想法。而這個想法一旦壯大,商人會故意把這件事散播出去,文人墨客也會幫忙,目的很簡單,不過是應了那句‘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在秦王張弘斌還沒有稱帝以前,率先討好,甚至爲他效力,那將來秦王真的得到了天下,自己這些從龍功臣豈非封侯拜相?甚至對於商人來說,賭天命在這個時期也是他們經營的項目之一,當他們看好張弘斌的情況下,他們會適當花費一些代價,幫助張弘斌稱王稱霸,最後換取一個紅頂商人的身份。

經過這些‘有心人’的宣傳,如今就算大明依然不承認,但可以說上至各地的士紳,下至各地的商人士子,都已經承認了大秦並非一個軍閥勢力,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王國。或許此刻,還有不少人都在期待着,秦王張弘斌稱帝。

其實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自從開啓了電力之後下面的臣子們也開始紛紛上書勸進。

內容千篇一律,不過是表示張弘斌乃是天選之人,當取明而代之。秦王殿下恩澤衆生,大秦國的百姓已經受惠,是否也該展望天下,去拯救一下那些生活在苦難之中的黎民百姓了?

張弘斌比較喜歡李定國他們寫的勸進文,他們說得很直白,直說若是不稱帝,那麼辛苦打天下爲了什麼?

相對而言,那些取了一大堆理由的勸進文,一看都是留用的那些大明官員們。他們不少因爲有才華的關係,也逐步嶄露頭角,成爲了自‘家丁派’、‘科舉派’之後的第三股勢力。對於這幫傢伙拉幫結派的行爲,張弘斌不予承認,但也不反對什麼的。人都是羣居動物,互相抱團只爲了不受欺負,尤其是那些大明舊官,他們心中一直都害怕張弘斌會對他們進行清算,同時心裡也希望能夠拉近和張弘斌的關係。

公元1636年三月初,由張弘斌提議,議會審覈通過後,張弘斌正式在議會上宣佈:“大秦將進入帝國時代!”

這個宣佈,不僅使得所有參與會議的議員和旁聽的官員集體歡呼起來,隨後在《週刊》上公佈出來之後,大秦的百姓們也開始沸騰了起來。所有人自發的組織起來,載歌載舞慶賀這一天的到來。在若干年後,這一天成爲了固定的狂歡節,雖然它並不是張弘斌正式稱帝的日子。

既然要稱帝,那麼國號、國旗、國徽也要開始進入議程。但這不是張弘斌關注的問題,他告訴所有的議員,新朝成立的同時,其配套的《憲法》必須也要被制定出來。至於政體問題,他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議員們都只是在思考,並沒有第一時間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但看得出來,不少人還是贊成這個想法的,最多是如何完善。

說難聽一些,就是如何爲自己爭取更大的權力……

關於修訂憲法的事情,張弘斌把已經基本上不出門的徐光啓請了出來。

自從開始默默接受現狀之後,徐光啓都在家裡研究儒家經典,爭取讓大秦的儒家學風恢復起來。他的確接受過基督教的洗禮,但是他本身是一個明代的文人。身爲一個文人他就有義務,也必須要讓儒家在大秦也能夠開枝散葉。

也多虧了張弘斌給了他不少的保健措施,使得他如今是老而彌堅,身子骨還算硬朗,否則若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水平,外加低劣的醫療水平,只怕早兩年就沒了。

如今他的身子骨還算健朗,和一般的六十歲老人沒什麼區別。頭腦也清晰,至少老年癡呆沒有在他這裡發現過。

無論是他的輩分,還是他的學識,尤其是他對新鮮事物的敏感程度,都決定了他有這個資格參與到《憲法》的編寫之中。老人家對於這種可以名垂青史的事情也挺感興趣,甚至還打趣道:“我給你修訂《憲法》,但你要把天下給我打下來,我老了,我可不希望我死了你的勢力也被大明奪了回來,到時候大明挖開我的棺材鞭打我的屍體,那我就算死了,也要和您沒完了。”

老人家其實心裡通透着,大明不是大秦的對手,就算所謂的改革,就算所謂的進步,也只是減緩毀滅的速度。大秦有一個看不見的怪物,在背後默默的扶植着張弘斌。誰也沒有見過那怪物到底是什麼樣的,只知道在那怪物的扶持下,張弘斌可以弄到最先進的機器,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一切東西。

按照張弘斌的話來說,就是開了掛。別人已經超越了規則範圍,這要讓那些只能遵守規則才能夠存活下去的勢力,怎麼活下去?所以他這句話只能是打趣,最多是對張弘斌多多少少的一絲不滿的表現。

《憲法》的修訂,足足調動了三百多人,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討論,然後才確定初稿。在這個初稿裡面,確定了三權並立的局勢。即君王、執政黨、監督黨三大勢力並存的基本原則。同時,君王的權力依然很高,畢竟誰也沒辦法想象,君王的權利被限定的局面,擔心會因此得罪張弘斌。

於是,又是十多天的討論,第二稿才確定下來。

張弘斌的權利被限定,但執政黨也不能夠肆意妄爲,否則君王有權與監督黨聯名制止。君王也不是完全沒有特權,每年可以享有一兩次的乾綱獨斷權利。換言之就算是錯誤的決定,國會都得履行,然後想辦法給君王的這個決定擦屁股。實際上若沒有這個權利,君王給人的感覺就不像君王了。

同時君王一年也具備一定的赦免權,對於一些犯有罪的人或者事情,每年享有特赦他們的權利。在這個特權下,就算是對方必死的罪名,也必須要無罪釋放。當然,若下次繼續犯,而且君王已經沒有特赦權,那隻能抱歉了。

二稿之後是三稿,也是終稿。

《憲法》確定執政黨負責開展全面的政治工作,除非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必須要經過君王的許可,否則一般情況下可以自行處理政務;監督黨只具備監督執政黨黨員的工作情況,對於有貪污腐敗現象的要予以依法處置,否則就是失職,失職的監督黨在三次警告未改的情況下,將被遣散,更換別的監督黨。

同時,執政黨若是貪污腐敗現象嚴重,而且有明顯打壓異己,獨斷獨行罔顧帝國利益的,監督黨可以拿着證據向君王申請更換執政黨,證據被確認的情況下,執政黨就要下臺,由監督黨擔任下一屆的執政黨。

換言之,監督黨屬於備胎,在執政黨出現嚴重過失的情況下,迅速取而代之,確保國家的行政機構的清廉。同時執政黨下臺後會獲得一次警告,同時允許執政黨成爲新的監督黨,除非違反了監督黨的職業操守,必須撤換的情況。若是新的監督黨能夠重新變回執政黨,卻被監督黨再次揪出存在嚴重的違法違紀情況,該黨派必須要解散。同時,主要的黨領導者,不允許重新組建黨派,或者扶植黨派,否則最嚴重者可以經過審理之後處決。

其他還有基本上公民權利,確定道教爲國教,儒家爲國家學派的主體構成等等主要組成部分內容。

終於,在公元1636年,始皇曆1856年五月一號,張弘斌登上了政務中心的天台。

這是五層高的建築,在上面完全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而此刻,幾乎所有的長安百姓,都圍在了中心的周圍。在百姓和中心之間,則被警察劃開了一個區域,誰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

“奏樂!”天台上,傳來了張弘斌的聲音,顯然是使用了麥克風。

一陣介於打擊樂和古典音樂的曲子被奏響,不知道爲什麼,所有人都聽出了曲子裡面的金戈鐵馬,卻不失俠骨柔情。一時間大家都好奇,這好聽的音樂是什麼曲子,又爲什麼會播放出來。

剛想着這個,卻不想一陣齊唱的聲音卻是傳了出來:

五千年的華夏,五千年的榮耀。

華夏人勿忘記,血脈中的自豪。

我們曾被壓迫,脊樑無法壓彎。

我們曾被侮辱,氣節無法抹消。

團結起來,我們傲立於天地之間,無人可敵。

團結起來,我們縱橫於四海之間,遍地朋友。

……

《華夏人》就是這首歌的名字,當然不是現代某個歌曲,而是集合了大秦不少的音樂高手共同創造的歌曲。歌曲表達的意思也很明確,新的政權代表的是華夏,是不屈的意志和堅挺的脊樑骨。我們歡迎朋友,但不會懼怕敵人。華夏人民一起團結起來,我們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

說真的,曲種不是常見的模式,其中稍微加入了一些打擊樂。故而有些人聽得不習慣,但更多是聽得熱血澎湃。

“各位長安城的百姓,各位大秦的國民,各位華夏的子民們!今天,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今天,是一個值得高興,值得紀念的日子!過去的歲月裡,我們華夏人分分合合,或強大,或被異族欺凌……我最後宣佈的是:華夏人民共和國,在今天成立了!”張弘斌渾厚而激昂的聲音,傳遍了長安城。

那一刻,整個天地彷彿都沸騰了起來。百姓們都激動了起來,大家都紛紛看向天台,看向站在那裡的張弘斌和議會的一干成員們。他們要記住這一刻,記住這一天張弘斌的那一番話……

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57章 不對等戰鬥
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57章 不對等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