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少爺活了

大明陝西同州白水縣,前一陣子縣民還在爲今年的乾旱而擔憂,而此刻卻是難得的喜慶。

只是誰也不敢表現出來,在白水縣除非是勢力大的沒邊了,又或者傻的楞的,纔會把喜氣表現出來。

何也,只因爲高興的源頭,是白水縣最大的地主家三少爺翹辮子了。

好吧,別人家死了人自己高興那的確是不太妥當,只是那也要看看死了誰啊!

要說張家三少爺張弘斌,那可是極品中的極品,不像老大張弘文那樣喜歡經商,不像老二張弘武那樣喜歡練武,卻完全就是一個禍害中的禍害,僅十四歲的年紀,就鬧得白水縣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但誰讓他有一個好老子呢?張老爺在白水縣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主,就算是縣令也不敢得罪他,再加上三少爺人橫但不傻,專門禍害百姓不禍害世家,故而老爺子幫他擦屁股也容易許多,只是苦了廣大的老百姓。

說起張三少爺的事蹟,那完全就是一部傳奇。

七個月就會走路,一歲就能夠清晰說話,三歲開始接觸書本,張老爺子都給那考中過舉人的祖宗跪了,大呼張家中興!

三少爺五歲開始熟讀論語,七歲熟讀四書五經,按說這的確是神童的成長經歷。

但是從八歲開始,一切就變了。

八歲開始,張三少爺放下了書本,開始和小夥伴掏鳥窩剪牛尾巴;九歲開始在鄉里孩子之中稱王稱霸;十一歲開始偷窺村姑洗澡,十三歲居然開始去青樓喝花酒。從十三歲後半年開始,居然開始強搶民女,戲弄一番之後丟出張家。按說孩子嘛,也未必會真的對民女真刀真槍,可是在大明朝這樣一個女人進入了別人的家一宿,第二天衣衫凌亂的被丟出來,別人怎麼說?

結果,被強搶的那個民女居然迫於世俗的目光跳河自殺了,而三少爺卻絲毫沒有悔過的意思,又開始強搶第二個民女。

到了十四歲的時候,白水河裡面至少沉了十多個民女的屍骨。至此,只要三少爺出門,就會有鄉民事先報信,隨即整個白水縣上至八十老太,下至一歲幼女都會直接回到家裡關緊房門,直至三少爺回家這纔出來。

如今好了,至少這個大色魔張三少爺,已經沒辦法作惡了。

就在昨天晚上,三少爺在家裡和婢女追逐打鬧,結果上下樓梯的時候少看了一級,從二樓直接滾了下來,大腦直接砸在了硬邦邦的地面上,就這樣沒氣了。

張家如今就在治喪,張黃氏哭得和淚人一樣。她可不是張老爺的原配,原配病逝她才上的位,說穿了主要還是肚子爭氣,給張老爺生了三少爺。如今三少爺死了,自己只怕……不管是爲了自己,還是自己的兒子,張黃氏想不悲傷都難了。

“哭哭哭,就知道哭!要不是你太寵着那個孽障,他怎麼會有今天?”張老爺在一旁,聽了大半天的哭早就火大了。

“你還好意思兇我?都說‘養不教父之過’,三郎這番境地,你就沒有責任?誒喲,我的命怎麼就那麼苦呢……嗚嗚……”張黃氏索性豁出去了。

張老爺很想反駁,但又沒辦法反駁。都說小兒子最得寵,尤其還是一個天分不錯的兒子,讀書那是過目不忘,思維敏捷怎麼看都是一個讀書的料子。結果自己看了他八歲,心裡喜歡他到了極點,卻是放鬆了管教……結果卻有了今天的一切。

或者,這真的是天意弄人吧?又或者,老天爺真的不希望張家能夠再出一個舉人老爺了?!

想到這裡,張老爺不禁看了看大門外面的牌坊,那是家中中過舉人才能夠立上的牌坊。只是這個牌坊是自己爺爺掙來的,到自己這代,作用已經很小了。若是下一代或者下下代再不能夠出一個舉人,那麼他們張家,也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地主,沒辦法免稅了。

誒,這年頭生活不易啊,今年開始就大旱,糧食歉收。百姓鬧騰了一下,好歹被鎮壓了,最後官府妥協了,免了今年的糧,說是九千歲恩准的,皇上御批的。百姓免了稅,家中的糧食湊合着還能夠對付過一年,也就認了,只希望明年能夠有個好年景。否則,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百姓都這樣,地主家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也就是張家出了一個舉人老爺,免稅,這才比別人過的逍遙一些。

“老爺,是時候r下葬了!”家中的老管事上前提醒了一句。

“恩,讓下面的人安排一下吧!”張老爺知道吉時不能誤,故而點頭應承了。

“等等,讓我再看看我的孩子!”張黃氏卻是第一時間撲向了三少爺的遺體。

“人都死了,有什麼好看的?”張老爺不耐煩的喊了句。

“孩子又不是你生的,你怎麼知道十月懷胎的辛苦?我就那麼一個孩子,就不能讓我在看看麼?”張黃氏不依不撓的反駁道。

“看吧看吧!再看一眼,別誤了吉時!”張老爺也沒轍,索性朝着張黃氏揮了揮手,讓她自己看去。

“可憐的孩子……你看看,這根本就是睡着了……爲什麼就不是真的睡着了呢?”張黃氏看着恬靜躺在那裡的張三郎,那偏偏美少男的模樣真的很是喜人,若是長大了,只怕也應該是一個風流才子級別的人物。

張黃氏不斷的呢喃着,似乎開始慢慢入魔了,索性直接伸出手來,在張弘斌身體上搖了搖,輕輕的喊着:“孩子,天亮了,起來了……”

“張忠,把夫人拉回來!”看着張黃氏在那裡發神經,張老爺不耐煩地對老管事吩咐道。

老管事得令,立刻叫上兩個年輕的僕人,上前拉住張黃氏。

“別拉我,孩子他只是睡着了而已,他剛纔還動了一下!”張黃氏有些失控的高呼。

“傻婆娘,孩子已經沒了,你別在這裡說瘋話了!”張老爺也很是心痛。

“不是不是,孩子真的睡着了而已!你看,他在動,他的手在動!”張黃氏卻是執着的說道。

或許是爲了印章張黃氏的話,三少爺的手,似乎在微微抖動了一下。

那一幕,不說張老管事,旁邊的兩個僕役也看到了。只是他們想到的不是什麼睡醒的問題,而是詐屍的問題。

都說耽誤了吉時下葬,就會有詐屍的可能。張黃氏一通攪鬧,顯然耽誤了吉時……誒喲,可別真的詐屍了纔好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應驗他們的擔心,三少爺的手又稍微動了一下,幅度比之前大一些。

得,那一瞬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心中不斷默默的唸叨着:“誒喲,千萬不要詐屍啊!”

卻不想,三少爺卻是猛地翻身起來,大呼一聲:“啊!”

一時間,整個靈堂都安靜了下來,所有的鑼鼓聲,唸經聲,哭泣聲都沒有了,大家彷彿都着魔一樣定住了。

然後,整個靈堂都熱鬧了起來,所有人第一時間奪門而出,生怕留下來多一秒鐘,就得死於非命。

TMD,三少爺詐屍了啊!

“咳咳,該死的,還好沒有掛掉……”卻是在這個時候,三少爺拍着胸口,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嘀咕道。

聲音很小,卻是大家都聽到了。

“孩子,你沒死?”張老爺也膽大,或者說孩子死而復活,心頭高興膽子就大了起來。

“誰想死誰死去,我大把年華還沒有享受夠呢,我纔不想死呢!”三少爺很憤怒,才醒來就被人詛咒不憤怒纔怪。

一時間,所有人鬆了口氣,隨即有人歡喜有人愁,只是張老爺和張黃氏卻是第一時間撲了上去,把張三郎抱在懷裡。感受着他的心跳,傾聽着他的呼吸,心裡之前積攢起來的悲傷和怨氣,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剩下的,只是大難不死的喜悅。

他們卻是不知道,懷中的張三郎,早已不是原裝正品。

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50章 明年下長安
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119章 仙境在人間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50章 明年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