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化節開幕

開幕式在晚上八點以後召開,因爲今天並非節假日,張弘斌等人同樣需要工作。

換言之,所謂的開幕式,是在工作日的情況下,硬生生在晚上休息時間裡面擠出來的那麼點時間舉辦的。今晚若是不小心喝得酩酊大醉的話,第二天只怕是沒辦法正常上班了。

只是張弘斌並不打算因爲一個開幕式,就宣佈放假幾天幾天什麼的。交流會是一個盛會不假,但政府只是參與其中,真正主辦發是作協和國家出版社。哪怕誰都知道這背後是大秦上層的意思,但這個交流會和大秦上層沒有任何關係,那是明面上的事情。

所以,任由其自由處理,政府不強行干預這是必須的。既然和政府無關,而且那麼多事情需要處理,自然是不可能放假的了。再說,實際上今晚之後就是週末了……所以就算喝了個酩酊大醉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只要不怕被老婆罵。

開幕式正式召開是在晚上八點,但是五點就可以入席。

是的,在開幕式開始前,所有與會者,可以憑着邀請函入席,吃一頓自助餐。這裡匯聚了天南地北各種菜餚,一些臨海才能夠弄到的材料,也被張弘斌通過系統買了不少,實際上他也需要積攢一些金錢來開啓第五層的其他未知區域。

“不可思議,在遠離大海的內陸,居然可以吃到那麼新鮮的海產品……”有士子吃着金槍魚壽司,對金槍魚的新鮮口感趕到了非常的不可思議。

“的確,不管是扇貝還是章魚,甚至所有的魚類,都非常的新鮮甜美……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顧炎武也爲這次自助餐的菜色感到驚訝。

或許,真正驚訝的是這用餐形勢。

所有人都是想拿什麼就拿什麼,行走的過程中甚至可以拿着餐碟談上幾句。一道菜色吃完,會立刻有人補充上來,故而根本不需要擔心會有吃不到的可能性。

對於身處海邊的士子來說,海鮮他們其實並不少吃,故而他們瞄準了烤製品和一些特色菜品。而在內陸的士子,一輩子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海鮮,要麼也不過是曬乾了的乾貨,所以能夠吃到如此鮮美的海鮮,是他們這輩子頭一次。

“這種自助餐是一年前,某次宴會上偶然採用的。那個時候聽說突然來了一批客人,原本準備的配套餐具不夠,所以在秦王殿下的建議下,改成了自助式的用餐模式。結果如今在許多宴會上,也可以看到這種用餐形勢。實際上這樣也挺好,少了點規矩,多了點親近。最重要的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沒必要虛僞的吃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肖遙輕輕抿了一口茶水,然後才和同樣吃飽了的顧炎武說到。

“華夏千百年確立的用餐制度,自然有它獨特的韻味和道理。再說,這樣用餐模式,多多少少有點粗俗。”顧炎武還是不太習慣這種方式。

“這不是什麼正規宴席,需要的是不禮節,而是快樂。再說,若是大家分坐兩側,默默的吃着東西,只怕也沒有如今這般熱鬧吧?還有,若是你分到的食物裡面有那些東西,你敢吃?”肖遙指了指一個區域。

那裡的食物,基本上都是蟲子,各種各樣的蟲子。

“這個……”顧炎武覺得自己有點反胃,若自己的餐碟裡面真有這玩意,礙於禮節只怕自己只能捏着鼻子吃了。

“別看樣子不好看,味道其實不錯,否則也不會端上來。這是秦王殿下發起的一種新的飲食,味道的確不錯,否則也流行不起來。而且,你發現了沒有,那裡面有蝗蟲。換言之,若大家都知道蝗蟲是可以吃的,那麼以後鬧蝗災的話,地方百姓也會知道捕蝗食用,多少可以彌補一些損失,最重要的是可以調動百姓滅蝗的積極性。畢竟在以前,大家都以爲蝗蟲是天災,寧可讓它們吃完田裡的莊稼,也不敢抓它們。到頭來,今年相當於是顆粒無收,百姓餓死不知凡幾。若是官府救災不力,真的是要餓殍千里了。”肖遙非常鄭重的對顧炎武說到。

“如此,就算噁心……某也得試試了……”顧炎武不是一個嬌柔做作之人,聽聞有這種意義,果斷去拿起一串烤蝗蟲,捏着鼻子,心中祈禱着肖遙別騙他,然後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咀嚼了幾下,味道還不錯,不僅香料火候很到位,蝗蟲本身的味道也不差。習慣之後,不知道爲什麼還有點上癮的感覺,奈何太飽,早些時候因爲樣子太噁心了,就沒有吃過這玩意……

“看到那些蠍子、蜈蚣什麼的了嗎?這些在各地都有養殖,一方面可以入藥,一方面可以食用,養殖成本也不高,只要小有家產的百姓都可以嘗試。如此一來,就算沒有足夠的草地,沒有足夠的水源灌溉莊稼,百姓依然可以通過養殖這些玩意,獲得足夠的金錢去購買糧食的日用品,日子甚至還過得不錯。”肖遙指着這些東西說到。

顧炎武立刻恍然,關係到百姓民生,尤其是這個大旱的時節,難怪張弘斌要那麼賣力推廣這些食物了。

經顧炎武的大膽嘗試,有些認識他的江南士子也試着嘗試了一下。在這以前,吃這些的都是大秦的士子而已。

在吃了第一口之後,基本上就是狼吞虎嚥,不少吃飽了的人,也是後悔不已。

想來,到最後他們也會成爲昆蟲餐的粉絲,把這種習慣帶回他們的家鄉之後,會引領一個新的風潮,進而帶動昆蟲餐的銷售額。到頭來,惠及的還是大秦那些養殖了這些昆蟲的百姓們。

八點,或者說七點半的時候,宴席已經撤了。

所有人聚集在會場前面,有專門的司儀拿着電池擴音器來到大家的前面,鄭重宣佈開幕儀式開始。

第一次接觸到這玩意的士子,多少嚇了一跳,暗道這司儀是不是修煉了什麼絕世武功,可以把聲音喊得那麼大。

“各位來自天南地北的學子,歡迎來到大秦的都城長安。這裡是曾經是華夏民族幾個重要朝代的國都,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城市之一。希望在這裡,希望在這次交流會上,各位能夠帶給這個古城一陣濃厚的文風墨浪。

說來有點煞風景,但這次交流會,同樣也根據不同的項目設置了比賽。獲得名次者,都能夠獲得一定的獎金,名次越高者獎金越高。但所謂比賽第二,友誼第一,希望各位能夠以文會友,互相交流文學,這纔是本次舉辦文化節的最初目的。那麼,我宣佈,本次開幕式正式開始!”張弘斌的演講很簡單,甚至可以用簡短來闡述。

但是,作爲一個領導人,囉囉嗦嗦大半天什麼的,他真的不習慣。

之後,就不關他什麼事了,甚至他講話的時候,沒有人說是誰來講話,除了真正認識他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主持開幕式講話的,其實就是大秦的實際掌權者秦王殿下本人。

剩下的時間,都是由專門的司儀說明文化節各項競技的一些注意要點和規則,也有專門的人給所有士子發放寫有規則和要點的小冊子,並且宣佈文化節是在明天正式開始,希望大家今晚有一個不錯的睡眠。

實際上誰都知道,今晚只怕是一個不眠夜……

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76章 徵前那些事
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76章 徵前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