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朝廷爲了抽出這筆賑災的錢,乃至於山海關那裡,本來的編制是八萬,但現在只能夠縮短爲五萬。不過按照明朝吃空餉的關係,恐怕山海關那裡,真正駐守的士兵只有四萬出頭。這還是因爲邊關的關係,如果是江南那裡,更叫人恐怖。

一個衛所只剩下六成的士兵,這六成的士兵裡面只有一到半成是可戰之兵,俗稱家丁。注意,是六成士兵裡面,並非是一個衛所士兵裡面。也就是說,一千人編制的衛所只有六百人,這六百人裡面只有六十到三十名家丁。

雖然朝廷已經派人賑災了,但山東災情並沒有立竿見影。主要是連年災害,使得山東百姓都沒有存糧,就算有,也賣去遼東、東江那裡。

而來朝廷那裡雖然咬牙擠出銀兩來,但以明朝的財政狀況,又能夠擠出多少銀子來呢?一共也就是三十萬兩而已,爲了這些錢,葉向高都不知道白了多少根頭髮。但以明朝貪污的慣例,這些銀子有一半落在災民那裡,已經算得上成果顯著了。

甚至有的地方還拿賑災的糧食去換陳年爛米,如此一來一斤白米往往能夠換一斤五六的陳米。多出來的,官員則是拿來販賣。這還是朝廷盯着的緣故,要不然恐怕連賑災的大米都只是存在紙面上的。

葉向高自然知道這些事情,但都已經是朝廷官場上半公開的秘密了,葉向高也是很頭疼。你罷官。他也不怕,三二年後又起伏,甚至有的連葉向高罷其官職都得要掂量一下。

在這個時候,唐繼光尋上葉向高府邸來了。

葉向高接到門人的稟報。登時臉色大驚,問道:“你說唐晃之有賑災良策?”

“是!唐軍門是如此說的,這事兒,小人那裡敢在老爺面前胡言亂語呢!”那門人擦下額頭上的汗水,連忙解釋道。

葉向高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嗯,老夫知道了,你請唐晃之進來吧!”

門人連忙應道:“是!”

沒有多長時間。唐繼光就昂首挺胸的邁過門檻,進了會客廳。朝葉向高拱手行禮,道:“打攪閣老休息了!”

葉向高站起來,還了一禮。微笑道:“晃之此言過了!不解決山東的事情,老夫是龍肉都食之無味,牀上輾轉反側啊!晃之,你可別在這事情上,和老夫說笑啊!”

唐繼光知道葉向高是不信任他。不過這也不奇怪。自從秦朝後,文武開始分家,入則爲相,出則爲將已經很少有了。也許兵事上。葉向高還重視唐繼光的話,但這治理民生。葉向高還真不怎麼重視唐繼光。

唐繼光也不懊惱。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需要自己有本領。“閣老。不知道現在山東那裡,還有多少災民需要安撫呢?”

葉向高想了想,說道:“現在大概還有七八萬人吧!”

唐繼光瞪大雙眼,說道:“閣老,我聽說受災的不過是十萬人而已?”

“是十萬人以上!”葉向高說到這裡,苦笑一聲說道:“下面的官員剛剛開始還想隱瞞,皆因明年就是京察了,誰不想政績好,到時候到京中爲官呢?老夫估計,這次受災的百姓,沒有二十萬,也差不了多少了!晃之,你可是願意捐銀啊?”

唐繼光聽到這話登時連忙擺手道:“閣老,你這話就不厚道了,我聽說你在福州有好幾千頃良田呢!”

葉向高有些不滿了,倒不是唐繼光推搪不出錢。說道:“晃之你不捐銀,那豈不是來戲弄老夫不成?”

唐繼光不慌不忙道:“閣老,賑災不一定要捐銀子的啊!”

葉向高都被這些天的災害弄的心浮氣躁了,顧不上士大夫氣度,語氣有些沒好氣的說道:“那晃之你直說吧!”

唐繼光坐在梨木椅上,摸了摸扶手處的木紋,說道:“閣老可聽說過夷州?”

葉向高說道:“夷州?是不是小琉球?這和賑災有什麼關係?”

唐繼光說道:“現在應該稱之爲臺灣!江南的人都如此稱呼!”

葉向高沒好氣道:“臺灣便臺灣了!晃之,你可別無的放矢!”

唐繼光一臉無辜的說道:“閣老,我怎麼敢戲弄你呢?這臺灣是我在幾年前出海時候發現的。當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那泥土肥的黑的都可以捏出油來。而且天氣炎熱,從來不下雪,雖然不能夠一年三種,但一年二種完全沒有問題,更加靠南的地方,中間只要勤勞,甚至中間還可以種上黃豆。而且一切土地都是無主之地!”

“如此好?”葉向高有些驚疑不定了。

唐繼光咳嗽一聲,說道:“自然也有艱難的地方了!”

葉向高這才點下頭,這纔對嘛!臺灣都被你說的好像極樂世界那樣,如此怎麼可能沒有人發現呢?

唐繼光說道:“那臺灣有土人,其中有部分土人對我大明百姓抱有敵視。那些土人身手敏捷不說,而且熟悉定性,平日最擅長打獵。如果沒有寨堡,明天太陽出來,在野外的百姓便是一句冰冷的屍體了!另外因爲天氣炎熱和沒有被開發過的關係,臺灣很多瘴氣。南方百姓還好一些,北方百姓去,恐怕要十去其二三。坐船出海,更因爲擁擠、沒有清水洗去污跡,病了沒有足夠的醫藥和大夫等等,途中恐怕也要死一些人,如此能夠在臺灣紮根下來,十有其七已經是大幸了!”

葉向高臉色登時變得有些難看了,死那麼多人,齊楚浙黨那些傢伙還不死命的彈劾老夫?你唐繼光是來給老夫挖坑啊!不過又好像不是啊,如果是坑老夫。何必如此坦白呢?嗯,還是仔細聽下去!

唐繼光接着說道:“當然了,我因爲開拓過臺灣的緣故,在這方面有不少經驗。這就可以減少很多死傷。遷移去的百姓,十有其八在臺灣紮下根來,完全不成問題!只是……只是……”

葉向高臉色再次變得有些難看了,他知道唐繼光的條件來了。不過葉向高不愧是第二次擔任閣老的人,很快就收斂臉色,一臉虛僞的微笑着問道:“不知道晃之有什麼難處呢?只要老夫能夠辦到的,一定竭盡全力!”

唐繼光心裡面暗暗翻了翻白眼,別看葉向高說的響亮。他可是給自己按了兩道保險。第一道,我能夠辦到的。第二道,一定竭盡全力。辦不辦得到,這界線有些許迷糊。不過葉向高到底是閣老,如果唐繼光要幾個五六品官員的告身文書,葉向高難道好意思說我沒有能力嗎?那未免太假了!

於是後面就又來一句,竭盡全力。這個力有多少,就不是唐繼光說了算的了。葉向高完全是在打太極。

暗罵葉向高老奸巨猾,唐繼光臉上露出充滿善意的微笑道:“閣老這是那裡話呢?我怎麼敢提條件,不過是一點點小困難,想讓閣老稍微重視一下而已!”

咳嗽兩聲。潤了潤喉嚨,唐繼光說道:“閣老。這東江鎮堂堂一個軍鎮,居然沒有一個進士!實在是叫人羞愧啊!下官就想今科進士當中。能不能讓下官選一個到東江鎮爲官呢?”

求人了,那就不同了,自稱立刻從我,變爲下官。

葉向高想了想,感覺這買賣值當啊!葉向高並沒有想多吃時間,已經開口說道:“這個好說,三甲裡面的進士,隨便晃之你挑!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如果那進士不願意到東江鎮爲官,寧願辭官不做,老夫也沒有辦法啊!”

唐繼光倒不怎麼在意葉向高後面的話,想了想,腆着臉說道:“二甲吧!三甲有點差!”

葉向高有些遲疑了,二甲和三甲可不僅僅是二和三的差距那麼簡單,今科殿試,取二甲進士不過七十七人,三甲的同進士出身卻是三百二十九人!人數足足是二甲的四倍有餘,可見雙方的起點差距有多大了。

唐繼光果斷拿出一張底牌,說道:“送災民到臺灣的一切費用,由下官承擔了!”

葉向高知道這事情非得靠唐繼光不可,無奈道:“好吧!不過如果對方不肯,老夫也不會出面強迫!另外如果對方考中庶吉士,這事情就作罷!”

庶吉士就是翰林院的官,從明英宗開始後,明朝內閣都必定在翰林院擔任過官職。這就好比民國時期,嫡系高官必定是黃埔出身的。

唐繼光也知道這裡面的道道,想了想說道:“好吧!不過如果那士子考不是,麻煩閣老也讓他到東江鎮任職!”

葉向高聽出來了,原來是唐繼光賞識一個士子,所以才費盡心機。葉向高好奇了,問道:“晃之,是何人啊?如此得晃之賞識的?”

唐繼光不願意說,微笑岔開話題道:“這個到時候閣老就知道了!另外下官想在那臺灣設縣,縣令能不能讓下官推薦?還有東江鎮,東江鎮連個提學官、官學都沒有,實在叫東江士子寒心啊!”

葉向高心中翻了翻白眼,提學官和官學倒是容易啊,問題有誰願意到你東江鎮那孤懸於海外的邊關任教啊?別人來教書的,可不是來感受戰爭兇險的。

只是爲了安撫那幾萬災民,葉向高也不得不點頭答應道:“難得晃之你有如此仁心,老夫就依你的了!”

見到葉向高答應得如此順利,唐繼光禁不住有些得意忘形了,說道:“閣老,那我東江鎮誘擒了李永芳,那建奴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你看軍費上……”

一聽這話,葉向高立刻叫唐繼光知道,什麼叫反臉無情,什麼叫政客。只見葉向高端起茶杯,說道:“這事情老夫會在內閣那裡說一說的了!”

唐繼光鬱悶的看了葉向高一眼,葉向高說的話不過是客套。他的動作纔是主要的,端茶送客啊!

但唐繼光不好賴着不走,無奈告退。

唐繼光回去,讓燦叔用福州水師運送難民,自己再撥四萬兩去作爲運費。種子耕具這些,葉向高都包了。新設立的臺北縣縣令由莫師爺擔任,至於莫師爺之前雖然有風流債在,但現在有唐繼光照看着,還真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敢去動莫師爺。

三月一日,李永芳的審判也完結了,罪名一共有八條,也不知道那些御史怎麼弄來的。但無論是什麼嘴巴,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李永芳必死無疑。唯一有變化的就是怎麼死,剛剛開始是腰斬,但感覺這不夠,改判磔刑。磔刑就是民間盛傳的千刀萬剮。

不過這實際上誇張了,在明朝並非判磔刑的都千刀萬剮,只有窮兇極惡的才千刀萬剮。一般都是當天,甚至行刑沒有多長時間就死去了,比腰斬速度還快。行刑手法也分爲十六刀、三十二刀、一百零八刀、三百六十刀等。

李永芳的則是一百零八刀的那種,即使如此,也讓李永芳痛足了半天才死。唐繼光在行刑當天,也因爲好奇而去看了一眼,不過太噁心了。哪怕屍山血海都見過的唐繼光都禁不住有些反胃,當天見到肉都不想見,更別提吃了。

殿試也結束了,盧象升二甲四十六名,名次雖然比較靠後,但怎麼說也是二甲的。唐繼光心中慶幸之餘,又感覺頭痛。慶幸是當初自己在葉向高那裡要了二甲拿人的條件,頭痛的是,盧象升是什麼人啊?歷史名將啊!萬一他考入翰林院怎麼辦?

入翰林院的未來不一定是閣老、閣臣,但當閣老、閣臣的,必定是翰林院出身的!

幸運的是,盧象升並沒有考中,唐繼光長長吐了一口濁氣。不過葉向高就高興不起來了,不是把盧象升任職地點放在東江鎮的問題,這點能耐葉向高還是有的。這都做不到,葉向高恐怕都無顏留在首輔這位置上了。

讓葉向高煩惱的是四川,叛亂的四川土司奢崇明現在正領兵圍攻成都,而且自重慶到成都往南一帶,都已經爲奢崇明所佔據。奢崇明現在控制了相當於半個四川。如果連成都都失陷,那可謂是四川再無堅城可擋了。

到時候奢崇明以四川盆地爲雄關,足夠讓朝廷冷汗直冒了。

第407章 漳州海戰3第5章 我要入夥第198章 大藏卿局的落幕第354章 主動出擊第58章 出人意料的召見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154章 饑荒、買人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372章 破虜堡大戰(13)第121章 單幹第68章 御用商人第165章 東印度公司第222章 國分川會戰?序幕第288章 紅丸案8第189章 招兵買馬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407章 漳州海戰6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51章 招攬人手第50章 絲綢第111章 被忽悠了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305章 西平堡第6章 比試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146章 搶親(上)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267章 大發貢炮第14章 無事獻殷勤第136章 決戰彥根城(2)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120章 密議(下)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340章 財源第410章第111章 被忽悠了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第303章 背水死戰(2)第292章 進京第343章 東江造船廠下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81章 借.種?第120章 密議(下)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339章 屈服第157章 萬曆四十四年(下)第3章 當小海盜遇上大海盜第269章 退兵與疑兵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89章 信任與權力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258章 城牆激戰(上)第401章第388章 耀武揚威漢城外下第230章 國分川會戰(8)第337章 進退維谷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127章 奪城(上)第351章第32章 神蹟!媽祖之子!(下)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117章 議和第299章 鐵林義從第250章 鴨綠江畔第289章 危局第124章 再次搬石頭砸自己腳第260章 重賞第12章 暴富第241章 爭功之判第254章 狼煙起第15章 內中另有緣由第338章第240章 鎮江大捷(下)第326章 宣州第5章 我要入夥第333章 清君側的不同第298章 三必敗(下)第247章 陶郎先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162章 臺灣攻略(下)第346章 上中下策第344章 袁崇煥第177章 終尋見第37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2)第166章 東海錢莊第316章 缺馬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268章 煉獄第380章 停戰(中)第46章 暴風雨亦成爭議第17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303章 背水死戰(8)第384章 封賞第278章 休養生息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290章 潛伏第163章 殖民(上)
第407章 漳州海戰3第5章 我要入夥第198章 大藏卿局的落幕第354章 主動出擊第58章 出人意料的召見第206章 毛利家之亂第154章 饑荒、買人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372章 破虜堡大戰(13)第121章 單幹第68章 御用商人第165章 東印度公司第222章 國分川會戰?序幕第288章 紅丸案8第189章 招兵買馬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407章 漳州海戰6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51章 招攬人手第50章 絲綢第111章 被忽悠了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305章 西平堡第6章 比試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146章 搶親(上)第142章 決戰彥根城(8)第267章 大發貢炮第14章 無事獻殷勤第136章 決戰彥根城(2)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120章 密議(下)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340章 財源第410章第111章 被忽悠了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第303章 背水死戰(2)第292章 進京第343章 東江造船廠下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81章 借.種?第120章 密議(下)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第339章 屈服第157章 萬曆四十四年(下)第3章 當小海盜遇上大海盜第269章 退兵與疑兵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89章 信任與權力第218章 四國變故第258章 城牆激戰(上)第401章第388章 耀武揚威漢城外下第230章 國分川會戰(8)第337章 進退維谷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127章 奪城(上)第351章第32章 神蹟!媽祖之子!(下)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117章 議和第299章 鐵林義從第250章 鴨綠江畔第289章 危局第124章 再次搬石頭砸自己腳第260章 重賞第12章 暴富第241章 爭功之判第254章 狼煙起第15章 內中另有緣由第338章第240章 鎮江大捷(下)第326章 宣州第5章 我要入夥第333章 清君側的不同第298章 三必敗(下)第247章 陶郎先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162章 臺灣攻略(下)第346章 上中下策第344章 袁崇煥第177章 終尋見第37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2)第166章 東海錢莊第316章 缺馬第103章 八目町口之戰(2)第268章 煉獄第380章 停戰(中)第46章 暴風雨亦成爭議第17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303章 背水死戰(8)第384章 封賞第278章 休養生息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290章 潛伏第163章 殖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