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以工代賑

孔有德對這個譚倫還是有些不放心,如果任由他一個人來幹,鬼知道會搞成什麼樣子,這張榮是老管家福伯的兒子,從出生就在孔家,可以說是忠心耿耿,絕對不會背叛自己。

把他安排進去,一是爲了監視譚倫,而是爲了培養他,以後需要用人的地方會越來越多,手頭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手不多,只能慢慢的培養。

譚倫自然也知道孔有德這麼安排的目的,不過他也不敢反對,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受!

安排完這些,孔有德就回到了登州城中,安排了人手招募難民,然後由他們去擴建鹽場。

拿下登州之後,城中的遼東難民將近有六萬人,後來孔有德下令分發糧食賑濟難民,差不多又涌進來了兩三萬人,而且還不斷地有遼東難民趕來。

孔有德雖然分發了一些糧食賑濟他們,但是一直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兒,他也養活不起這麼多張嘴,‘以工代賑‘’纔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長遠的辦法。

孔有德從中招募六千青壯年,編入新軍,李九成和耿仲明也從中挑選了不少人,編入軍隊,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處於無業狀態。

根據孔有德的規劃,之後一段時間,需要建設的東西很多,這些無依無靠的遼東難民,自然就是上好的選擇。

對於這樣的安排,難民們自然是喜聞樂見的,畢竟雖然不工作也有賑濟的糧食,但是不可能讓他們敞開了吃。

聽過去幹活的飯都是管夠的,而且幹得好、乾的賣力的人還有一些銀錢的獎勵,或者是一些肉食獎勵,這些難民都踊躍的要報名參加。

這些事情安排下去,就不需要孔有德親自過問了,他只需要負責掌控大局即可,因爲還有更大的財源等着他。

之前在鹽檢司看到的鹽,都是最原始的鹽巴,只是把海水中的水分蒸發乾淨了,鹽裡面依舊有着其他的雜質,表面帶着黃黃的顏色,非常的難看。

而且味道是澀澀的,甚至還帶一點苦味,鹽巴顆粒很大,也不均勻,這樣的海鹽,用來炒菜的話,孔有德感覺自己是吃不下去的。

他前世吃的碘鹽,都是粉末狀的,細細的,白白的,看起來感覺很好。

孔有德瞭解過,精鹽都是富貴人家才用的,顏色潔白,粉末狀,很均勻,摸起來手感很好,做出來的菜味道也均勻。

比較高檔的酒樓什麼的,採用的也是精鹽,所以菜價都很昂貴,而每斤精鹽的市場零售價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至於青鹽,那就更貴了,產地在西北,也就是甘肅鎮,寧夏鎮,固原鎮,也就是陝西行都司一代,非常的名貴,運到山東的青鹽數量,數量很少,價格昂貴。

而且崇禎年間,陝西流賊四起,河南也有民亂,導致青鹽根本運不過來,青鹽的價格也就一路攀升,現在每斤青鹽的售價都在一百文以上,換算到後世的價格,那就是二百多人民幣一斤了,絕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價。

在山東地界,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纔買得起青鹽。畢竟買一斤青鹽的錢,足夠買上十斤海鹽了,普通人家可沒有這麼奢侈。

這個時代,山東的海鹽其實在整個大明根本排不上號,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

在山東的北面,是長蘆鹽場,在山東的南面,是江淮鹽場,產量都很大,鹽的產量也比較好。

但是,全國最好的鹽,依然是出自陝西都司寧夏鎮鹽池城、惠安堡、花馬池,以及陝西行都司(即甘肅)西海(即青海湖)周邊的鹽。因爲這些鹽帶有些許的青色,故名青鹽。

一直以來,青鹽都有鹹、寒、涼血、名目等藥用功能。

在大明朝,青鹽的最大用處,不是用來調味,而是用來漱口的,差不多等同於牙膏的作用。富貴人家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鹽漱口。

所以,對於某些人羣來說,青鹽是不可或缺。現在道路阻斷,外面的好鹽運不進來,自己生產的粗鹽又賣不出去,導致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好鹽更貴了;一個是粗鹽更加的便宜了。

所以,在目前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是精鹽的話,每石賣到二十兩銀子,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要是純正的青鹽,賣的價格也就更高了。

對比粗鹽每石二兩的價格,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果能夠將市場壟斷的話,精鹽的價格可以更高。

之前聽譚倫說,自從陝西民亂爆發以後,青鹽的供應,就是斷斷續續的,時有時無,市場缺貨已經很久了,有富貴人家已經開出每斤三百文的高價收購,可惜還是沒貨。

孔有德就在想,要是在這個時候有大批的精鹽出現,利潤可想而知,賣到一百文每斤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孔有德就萌生了製作精鹽的想法,說白了也就是取出海鹽之中雜質罷了,不是什麼高難度的工作,孔有德隱約有了些思路。

孔有德就讓人準備相關的材料,他要開始試製精鹽了。

聽到這個消息,老管家張大福也跟着過來了,他作爲孔府的管家,對於精鹽的需求肯定是很瞭解的,達官顯貴家裡如果有精鹽,就絕對不會用粗鹽。

他跟隨孔家已經二十多年了,在他眼裡,孔家纔是最重要的,無論孔有德做什麼,他都是無條件支持,他有時候也有些自責,自己除了管好這個院子,也沒有其他能力,幫不了孔有德這個家主什麼忙。

當他看着家主信心滿滿得樣子,他也清晰的認識到,要是真的可以將粗鹽變成精鹽的話,那麼家主養兵的財源可就有了。

現在的山東省,甚至是北直隸地區,對於精鹽和青鹽的需求量,都是個無底洞,多少都不夠填的,說是金錢樹、聚寶盆一點都不爲過。

很快,下人就按照張準的要求,準備好了相關的東西,福伯也是站在旁邊,嚴陣以待。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內心頗爲有些緊張,這是不可避免的,精鹽和粗鹽的差價,實在是太大了。要是家主真的能夠將粗鹽變成精鹽,那將軍謀事成功的可能就大大的提升了。

相比而言,孔有德確是很輕鬆的,因爲即使製取精鹽失敗,還有產量巨大的粗鹽生意,足夠養活自己手下的軍隊了。

何況他還覺得,這個試驗的成功幾乎是註定的,他將以前的記憶翻出來,認真的理順其中的脈絡,感覺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操作。

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56章 第二個耿仲明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十二章 恐怖的營嘯第801章 全完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320章 槍戰第425章 火力至上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488章 當斬第591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368章 速戰速決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377章 陷入僵局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418章 主動請纓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605章 第一波交鋒第798章 潰敗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748章 火攻第六章 商河縣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226章 旅順第389章 猜疑鏈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304章 合格的隊友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143章 忠心的管家第186章 禁逃令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二十三章 不知從何而來的敵軍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237章 三萬敵軍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702章第四十五章 抄家第358章 審問第245章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57章 案件第270章 韃子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200章 扯淡的‘百年海軍’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619章 一環套一環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754章 熱蘭遮城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221章 朝議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738章 賭一把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198章 軍港和造船廠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
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56章 第二個耿仲明第572章 乖乖掏錢第十二章 恐怖的營嘯第801章 全完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320章 槍戰第425章 火力至上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488章 當斬第591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132章 絕望的孫元化(第四更)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368章 速戰速決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六十六章 國法不容挑釁第377章 陷入僵局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418章 主動請纓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605章 第一波交鋒第798章 潰敗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748章 火攻第六章 商河縣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226章 旅順第389章 猜疑鏈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304章 合格的隊友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143章 忠心的管家第186章 禁逃令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二十三章 不知從何而來的敵軍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237章 三萬敵軍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702章第四十五章 抄家第358章 審問第245章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57章 案件第270章 韃子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290章 燧發槍不能給第200章 扯淡的‘百年海軍’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603章 抵達前線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619章 一環套一環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754章 熱蘭遮城第662章 京城亂起來了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221章 朝議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738章 賭一把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198章 軍港和造船廠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