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以工代賑

孔有德對這個譚倫還是有些不放心,如果任由他一個人來幹,鬼知道會搞成什麼樣子,這張榮是老管家福伯的兒子,從出生就在孔家,可以說是忠心耿耿,絕對不會背叛自己。

把他安排進去,一是爲了監視譚倫,而是爲了培養他,以後需要用人的地方會越來越多,手頭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手不多,只能慢慢的培養。

譚倫自然也知道孔有德這麼安排的目的,不過他也不敢反對,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受!

安排完這些,孔有德就回到了登州城中,安排了人手招募難民,然後由他們去擴建鹽場。

拿下登州之後,城中的遼東難民將近有六萬人,後來孔有德下令分發糧食賑濟難民,差不多又涌進來了兩三萬人,而且還不斷地有遼東難民趕來。

孔有德雖然分發了一些糧食賑濟他們,但是一直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兒,他也養活不起這麼多張嘴,‘以工代賑‘’纔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長遠的辦法。

孔有德從中招募六千青壯年,編入新軍,李九成和耿仲明也從中挑選了不少人,編入軍隊,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處於無業狀態。

根據孔有德的規劃,之後一段時間,需要建設的東西很多,這些無依無靠的遼東難民,自然就是上好的選擇。

對於這樣的安排,難民們自然是喜聞樂見的,畢竟雖然不工作也有賑濟的糧食,但是不可能讓他們敞開了吃。

聽過去幹活的飯都是管夠的,而且幹得好、乾的賣力的人還有一些銀錢的獎勵,或者是一些肉食獎勵,這些難民都踊躍的要報名參加。

這些事情安排下去,就不需要孔有德親自過問了,他只需要負責掌控大局即可,因爲還有更大的財源等着他。

之前在鹽檢司看到的鹽,都是最原始的鹽巴,只是把海水中的水分蒸發乾淨了,鹽裡面依舊有着其他的雜質,表面帶着黃黃的顏色,非常的難看。

而且味道是澀澀的,甚至還帶一點苦味,鹽巴顆粒很大,也不均勻,這樣的海鹽,用來炒菜的話,孔有德感覺自己是吃不下去的。

他前世吃的碘鹽,都是粉末狀的,細細的,白白的,看起來感覺很好。

孔有德瞭解過,精鹽都是富貴人家才用的,顏色潔白,粉末狀,很均勻,摸起來手感很好,做出來的菜味道也均勻。

比較高檔的酒樓什麼的,採用的也是精鹽,所以菜價都很昂貴,而每斤精鹽的市場零售價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至於青鹽,那就更貴了,產地在西北,也就是甘肅鎮,寧夏鎮,固原鎮,也就是陝西行都司一代,非常的名貴,運到山東的青鹽數量,數量很少,價格昂貴。

而且崇禎年間,陝西流賊四起,河南也有民亂,導致青鹽根本運不過來,青鹽的價格也就一路攀升,現在每斤青鹽的售價都在一百文以上,換算到後世的價格,那就是二百多人民幣一斤了,絕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價。

在山東地界,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纔買得起青鹽。畢竟買一斤青鹽的錢,足夠買上十斤海鹽了,普通人家可沒有這麼奢侈。

這個時代,山東的海鹽其實在整個大明根本排不上號,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

在山東的北面,是長蘆鹽場,在山東的南面,是江淮鹽場,產量都很大,鹽的產量也比較好。

但是,全國最好的鹽,依然是出自陝西都司寧夏鎮鹽池城、惠安堡、花馬池,以及陝西行都司(即甘肅)西海(即青海湖)周邊的鹽。因爲這些鹽帶有些許的青色,故名青鹽。

一直以來,青鹽都有鹹、寒、涼血、名目等藥用功能。

在大明朝,青鹽的最大用處,不是用來調味,而是用來漱口的,差不多等同於牙膏的作用。富貴人家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鹽漱口。

所以,對於某些人羣來說,青鹽是不可或缺。現在道路阻斷,外面的好鹽運不進來,自己生產的粗鹽又賣不出去,導致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好鹽更貴了;一個是粗鹽更加的便宜了。

所以,在目前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是精鹽的話,每石賣到二十兩銀子,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要是純正的青鹽,賣的價格也就更高了。

對比粗鹽每石二兩的價格,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果能夠將市場壟斷的話,精鹽的價格可以更高。

之前聽譚倫說,自從陝西民亂爆發以後,青鹽的供應,就是斷斷續續的,時有時無,市場缺貨已經很久了,有富貴人家已經開出每斤三百文的高價收購,可惜還是沒貨。

孔有德就在想,要是在這個時候有大批的精鹽出現,利潤可想而知,賣到一百文每斤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孔有德就萌生了製作精鹽的想法,說白了也就是取出海鹽之中雜質罷了,不是什麼高難度的工作,孔有德隱約有了些思路。

孔有德就讓人準備相關的材料,他要開始試製精鹽了。

聽到這個消息,老管家張大福也跟着過來了,他作爲孔府的管家,對於精鹽的需求肯定是很瞭解的,達官顯貴家裡如果有精鹽,就絕對不會用粗鹽。

他跟隨孔家已經二十多年了,在他眼裡,孔家纔是最重要的,無論孔有德做什麼,他都是無條件支持,他有時候也有些自責,自己除了管好這個院子,也沒有其他能力,幫不了孔有德這個家主什麼忙。

當他看着家主信心滿滿得樣子,他也清晰的認識到,要是真的可以將粗鹽變成精鹽的話,那麼家主養兵的財源可就有了。

現在的山東省,甚至是北直隸地區,對於精鹽和青鹽的需求量,都是個無底洞,多少都不夠填的,說是金錢樹、聚寶盆一點都不爲過。

很快,下人就按照張準的要求,準備好了相關的東西,福伯也是站在旁邊,嚴陣以待。

看他的神色,就知道內心頗爲有些緊張,這是不可避免的,精鹽和粗鹽的差價,實在是太大了。要是家主真的能夠將粗鹽變成精鹽,那將軍謀事成功的可能就大大的提升了。

相比而言,孔有德確是很輕鬆的,因爲即使製取精鹽失敗,還有產量巨大的粗鹽生意,足夠養活自己手下的軍隊了。

何況他還覺得,這個試驗的成功幾乎是註定的,他將以前的記憶翻出來,認真的理順其中的脈絡,感覺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操作。

第305章 固守待援第118章 初戰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246章 輪戰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692章 商業法令底170章 招攬徐文儀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514章 狙殺第734章 一口一口的吃第669章 硬碰硬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399章 武器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344章 威海衛第444章 大戰開始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636章 戰鐵山第二十九章 迎敵第761章 月港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222章 剿撫之爭(4000字大章)第196章 死局第466章 大澤山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227章 崇禎的糾結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590章 首先拿下萊州城第700章 五支艦隊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06章 龐大的計劃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425章 火力至上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32章 有眉目了第630章 引誘第三十九章 如何收服李天經第760章 洪旭投敵了第671章 必然和偶然第790章 十六旗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234章 又一次突襲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22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106章 白蓮教來人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545章 你確定沒少說個十?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04章 侯八求援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第五十四章 再次進攻第650章 招攬範景文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454章 追擊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236章 劉澤清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373章 天策軍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第305章 固守待援第118章 初戰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779章 皇太極的魄力第246章 輪戰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692章 商業法令底170章 招攬徐文儀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514章 狙殺第734章 一口一口的吃第669章 硬碰硬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399章 武器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344章 威海衛第444章 大戰開始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636章 戰鐵山第二十九章 迎敵第761章 月港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222章 剿撫之爭(4000字大章)第196章 死局第466章 大澤山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227章 崇禎的糾結第255章 想要一個橋頭堡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590章 首先拿下萊州城第700章 五支艦隊第三十三章 大淩河之戰結束了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06章 龐大的計劃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425章 火力至上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32章 有眉目了第630章 引誘第三十九章 如何收服李天經第760章 洪旭投敵了第671章 必然和偶然第790章 十六旗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234章 又一次突襲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22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106章 白蓮教來人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545章 你確定沒少說個十?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04章 侯八求援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第五十四章 再次進攻第650章 招攬範景文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454章 追擊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236章 劉澤清第629章 人命如草芥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721章 炮擊萩城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373章 天策軍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