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

張國臣這話並不是場面話,而是他的切身感受。

他到萊州也有一個多月了,最開始就曾和耿仲明商議過招撫之事,結果還沒點眉目,範景文就殺了過來。雖然招撫沒成功,但對於各方兵馬,他都有了大概的瞭解。

雖然耿仲明和孔有德是一起的,但耿仲明的兵馬其實並不怎麼樣,他的軍中,偷奸耍滑,喝酒賭博,甚至有將妓女帶回軍營的事情,訓練的時候偷懶的也不在少數。

他能夠圍困萊州城,後來又在虎山堅守大半個月,完全是依靠人數和手中的精良火器,如果沒有這些火器,估計他連三天都撐不住。

而朝廷的兵馬,其實也不怎麼樣,也就範景文帶來的通州軍,明顯要強不少。但他感覺還是比不上孔有德手下的天策軍,怪不得範景文帶着四萬人,能被孔有德不到萬人擊敗,最終只帶着萬餘人狼狽的逃回萊州城。

天策軍的強大,如果不是親眼看過這些,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一支軍隊居然能夠如此強悍。

不過這天策軍越強大,也越符合他的利益,他也是有野心的人。

張國臣十六歲中舉人,二十二歲中進士,現在已經快四十多歲了,卻還只是個兵部郎中,正五品的官。

官場蹉跎二十年,才混到正五品,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滿足的。

雖然和他剛入仕途,年輕氣盛,不懂得圓滑世故有關係,更多的則是因爲出身的問題。

他個孔有德一樣,都是遼東人,而遼東和大明的內地不同,自大明立國開始,遼東就一直實行衛所制,沒有設州立縣,他們更多的任務就是拱衛遼東的統治,所以遼東大部分都是軍戶,民戶也有,但大多也是歸衛所管轄的。

再加上遼東苦寒之地,一般的家庭,根本沒有那個精力去培養讀書人,因爲讀書就意味着沒法勞作,家裡就少了一個重要的勞力,而且還有筆墨紙硯,束脩之類的開銷,所以讀書人很少。

也就是說,能夠進入仕途的遼東人,數量相當之少。

張國臣屬於那幸運的一員,雖然家裡條件很差,但父母都支持他讀書,而且他也不負衆望,成功的考上了進士,有了做官的資格。

但因爲朝堂之上,根本沒有幾個同鄉,需要幫襯的時候都沒人能幫上手。

而且對於官場的各種規則,他們也都不太懂,很容易得罪人。

別人都是一羣官員抱團,他們遼東系的就三五個人,想幹點什麼事情都不成。而且還會受到其他派系的打壓,畢竟沒有靠山。

於是,他已經是不惑之年了,官場摸爬滾打二十載,纔看看是個正五品的兵部主事,他不甘心。

他對自己的纔能有個清晰的認知,雖然不是張太嶽那種曠世之才,但也在一般水準之上。

如果他不是出身遼東,這個時候不說入閣,當個一部副手,或者外放巡撫,也都不是什麼問題

所以,他需要尋找機會,好讓自己爬到更高的位置。

而眼前的孔有德,或者已經被趕下海的耿仲明,被消滅的李九成,都是他瞅準的機會。

雖然另外兩個已經敗了,但孔有德還在,他就還有機會。

這年頭想要升官,最容易的就是通過戰功,尤其是對東虜的戰功,升官最容易。

當初袁崇煥能升官那麼快,主要就是通過戰功,寧遠之戰的時候,他只不過是個正四品的兵備副使,還屬於先帝破格提拔的,後來崇禎上位,直接就給提拔到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正二品大員。

而被逮捕下獄的前山東巡撫餘大成,崇禎二年的時候也和他一樣,是個兵部郎中,只不過他是職方司,自己是職方司罷了。

餘大成之所以升官那麼快,主要的功績,就是召回了因袁崇煥下獄,而帶兵回荊州的祖大壽,也跟戰事有關。

對張國臣來說,其他路走不通,那就走戰功這條捷徑。

他當初到萊州之後,沒有先進萊州城,而是直奔耿仲明大營,就是爲了跟這個同鄉搞好關係,爲了以後的發展打基礎。

雖然耿仲明跑掉了,但現在孔有德的軍隊這麼能打,而且戰鬥力是真的強,如果能跟他搞好關係,順便談好招撫之事,少不了他的功勞。

並且自己可以再朝中爲他提供一些助力,甚至將來可以與他共事,儘可能的給予他方便。

而孔有德率軍重新歸順之後,肯定是要去打仗的,無論是打流寇還是打東虜,有了戰功,肯定不會忘了自己這個同鄉,到時候互相幫扶,未必不能做到戚繼光和張居正那種程度。

也正因爲如此,他才故意放低姿態,博得孔有德的好感,使得接下來的事情更加順利。

“老哥你說的這些,其實我也想啊,可是這朝廷總要爲難我,我能有什麼辦法?”孔有德有些無奈的說道。

然後又有些憤怒的說道“當初在吳橋,我也是率軍趕往大淩河,準備與進犯的韃子決一死戰的!結果沿途官員百般刁難,甚至那吳橋知縣,還趁着大雪封路之時,誣陷我軍叛亂,聯絡周圍衛所兵馬,準備將我軍一網打盡!老弟我走到這一步,完全是被逼無奈啊!”

張國臣也作憤怒狀態“是啊,當初吳橋所發生的事情,老哥我也都清楚,那畢自寅確實是做的太不像話了,也的確是該死!”

然後又語重心長的說道“不過現在畢自寅已經不在人世了,老弟你也沒必要跟一個死人較勁不是!接下來,應該想想之後的事情怎麼辦啊!總不能繼續這麼打下去吧,雖然老弟你的兵馬很強,但朝廷的兵馬更多,你總不可能一直打下去吧!”

孔有德也明白他的意思,開口說道“老哥你直說吧,範景文是個什麼意思?願意跟我和談?”

“既然老弟你這麼敞亮,那我就跟你交個底吧!範撫臺的確是不願意再打了,再打下去,恐怕整個山東都會打成一片白地,所以看到你來到這萊州城外,就派我過來商談此事!”

“範撫臺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不知老弟你有什麼打算?我覺得打下去對你還是對朝廷,都沒有半點好處,現在的情況對你很有利,不如就此和談吧!”

孔有德彷彿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淡淡地說道“既然範景文想談判,那我就給他這個面子,不過他範景文能開出什麼條件呢?總不可能說不打了就不打了吧?”

雖然孔有德嘴上這麼說,但他其實也不太想打下去了。

到現在爲止,他已經基本上控制了登萊二府,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而且現在也需要時間消化和鞏固地盤,以及建立起有效的統治,這都需要有足夠的人手。

如果大量的人手都耗費在這萊州城外,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孔有德也有想過打下來州城,但後來還是放棄了,不是打不下來,而是代價太大了,根本就不划算。

當初耿仲明和李九成,一共三四萬多人圍城三個月,用盡了各種辦法,甚至把原山東巡撫徐從治都給打死了,結果還是沒能拿下,還損失了接近萬把人。

自己現在和他們比,在攻城方面,優勢也多不到哪去。

火炮方面,耿仲明他們有十門紅衣大炮,幾十門佛郎機,雖然自己手頭也有十門紅衣大炮,但需要防守登州和威海衛,並不適合調派過來,繳獲的那十三門,也都被範景文臨走時毀掉了,剩下兩門沒炸的也不知道穩定性如何。

至於手頭接近兩百門各種型號的佛郎機,也不可能全部集中到這,而且這東西攻城的效果相當一般。

而且現在萊州城的守軍更多,當初耿仲明對付的只有一萬七八千明軍,現在萊州城內有劉澤清和王道純的一萬五千人,原本留守的四千多人,還有範景文潰逃回來的一萬左右兵馬,接近三萬人。

而自己能夠集中過來的兵馬,也不過萬餘人,就算把那些俘虜消化了,再招收一些兵馬,頂天也就兩萬。

明軍這次準備的也更加充分,而且也更有防守的經驗,對於各種攻城策略,他們都有一定的瞭解,知道如何才能更有效的防禦住。

初步估算,如果想要強攻拿下萊州城,起碼的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再搭上起碼七八千條人命,甚至可能會更多,這樣的損失,孔有德根本無法承受。

強行攻城,對於他來說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而且現在還有其他的事情繼續他去處理,在這耽擱不起。

孔有德似笑非笑的盯着張國臣,結果張國臣倒有些尷尬,還是開口道“孔老弟,既然你有這個意思就好!不過我現在並不知道範撫臺的意思,他只是看到老弟你來了,讓我來試探一下,看看你有沒有和談的想法!可能連他自己,都還沒考慮清楚這件事情!”

孔有德笑着說道“那好,那老哥你就回去跟範景文說,我願意跟他談判!看看他能開出什麼條件!不過我可不會等太久,希望他能在一天之內,想好條件!”

張國臣沒想到孔有德這麼快就同意了,本來已經準備好的勸說之辭沒了用場,搞得他有些鬱悶。

不過順利完成任務也好,看孔有德這麼爽快的就答應了,這件事情能成功的可能性,應該高得多,至少比當初跟耿仲明談要容易。

“既然孔老弟你如此深明大義,知曉是非,老哥我這趟就沒白來!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稟告範撫臺了,看看他那邊是個什麼章程,老弟你可千萬要忍耐,不可做出魯莽之舉!”

看到孔有德已經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張國臣也很欣慰,無論怎樣,他跑這一趟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後面能談的怎麼樣,就看雙方的想法了。

孔有德又補充道“你告訴範景文,只要他有足夠的誠意和談,這件事情基本就能敲定下來!”

張國臣點了點頭,然後便出去了,回萊州城去跟範景文匯報這件事情。

看到張國臣離去的身影,孔有德也陷入了沉思,接下來要跟範景文提些什麼條件,以便討價還價。

其實他現在的底氣並不足,雖然手頭兵力不少,但應對的面實在是太寬泛了,不說這萊州城內的兩萬多接近三萬明軍,還有登州城方面,即使黃龍的水師損失不小,但也不能不防。

以及東南方向的那羣賊寇,雖然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反饋,但他們並不好對付,否則也不會短時間拿下靖海衛,還差點拿下成山衛。

而且青州方面,也需要時刻留心,雖然現在跟白蓮教是盟友,但雙方心底都清楚,這種聯盟其實並不高不牢固,隨時都可以瓦解。

孔有德擔心白蓮教發展勢頭過快,然後真的搞出一波大事情,比如攻下了青州城或者濟南城,幹掉了裡面的衡王,德王或者魯王。

那個時候,朝廷無論如何也會逼調集重兵前來圍剿,等到幹掉了白蓮教,肯定會順便過來打自己一波,真要是這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所以,必須要把談判這件事情,儘快敲定下來。

難就難在這,如果表現的太過急切,可能很多應該的利益就拿不到了,如果要的太多,說不定這件事情拖延的時間就會很長,最後生出許多變數。

第二天中午,張國臣又出現了孔有德面前。

張國臣來的時候,剛好是飯點時間,孔有德還和前一天一樣,邀請他共同用餐,而張國臣又沒有文官那些臭毛病,於是兩人就在一張簡易的飯桌面前,邊吃邊談。

“來,張老哥嚐嚐這兔肉,上午剛打到的,新鮮着呢!知道老哥你要來,我親自下廚做的這爆炒兔肉!來嚐嚐味道怎麼樣!”

“沒想到孔老弟不但會帶兵打仗,居然對烹飪方面也有涉獵啊,那老哥我就不客氣了!”張國臣一遍笑着誇讚,一邊夾起了一塊兔肉,放進了嘴裡。

第613章 臨陣反水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788章 擊潰,遇伏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849章 後金內亂第512章 投降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436章 勸降信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539章 物理層面消滅他們第327章 焚燬糧草第286章 恐怖如斯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806章 戰果第288章 愚蠢的孫應龍第355章 徐光啓第718章 蝦夷地第288章 大軍壓城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724章 德川家光的恐懼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862章 新軍實力第322章 小賭局第214章 萊州圍城戰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47章 料羅灣大戰,開始!第663章 對策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402章 上當了第221章 朝議第118章 初戰第582章 戰爭之神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73章 天策軍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172章 工匠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634章 廣鹿島,皮島第485章 關鍵在海戰第770章 騎兵對騎兵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684章 賄賂崇禎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613章 臨陣反水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二十三章 不知從何而來的敵軍第536章 揚州,我來啦!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五章 抄家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431章 試探第892章 決戰開始第738章 賭一把第134章 佈防第868章 包圍圈第339章 受降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729章 斷後路第632章 軍議第465章 打基礎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191章 三萬大軍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625章 一上一下第512章 投降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748章 火攻第795章 炮戰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123章 魏望侯投敵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
第613章 臨陣反水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788章 擊潰,遇伏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849章 後金內亂第512章 投降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436章 勸降信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539章 物理層面消滅他們第327章 焚燬糧草第286章 恐怖如斯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806章 戰果第288章 愚蠢的孫應龍第355章 徐光啓第718章 蝦夷地第288章 大軍壓城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724章 德川家光的恐懼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660章 四面受敵第862章 新軍實力第322章 小賭局第214章 萊州圍城戰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47章 料羅灣大戰,開始!第663章 對策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402章 上當了第221章 朝議第118章 初戰第582章 戰爭之神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73章 天策軍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172章 工匠第334章 再做一次掙扎第634章 廣鹿島,皮島第485章 關鍵在海戰第770章 騎兵對騎兵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684章 賄賂崇禎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613章 臨陣反水第756章 合作的可能第二十三章 不知從何而來的敵軍第536章 揚州,我來啦!第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五章 抄家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431章 試探第892章 決戰開始第738章 賭一把第134章 佈防第868章 包圍圈第339章 受降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729章 斷後路第632章 軍議第465章 打基礎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191章 三萬大軍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625章 一上一下第512章 投降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748章 火攻第795章 炮戰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123章 魏望侯投敵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