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大人,這話什麼意思啊?”黃桂中有些不解的問道。

李養性卻搶先說道“我知道,我知道,說的就是有錢了,一定要到揚州好好快活一番!”

很顯然,李養性現在會讀書識字了,就像賣弄一番自己的學時,卻沒想到畫虎不成反類犬,曲解了其中的意思,搞得他的教習趙德芳也有些尷尬,畢竟教李養性讀書的是她,現在土地丟人,豈不說明他這個老師沒用。

不過孔有德也沒打擊他,淡淡的說道“看來你很有進步啊,按照字面意思確實可以這麼理解!不過這話出自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小說·吳蜀人》一文,說的是四個進京趕考的年輕人救了個老頭,後來發現是個神仙,於是答應實現他們每人一個願望。第一個書生說願爲富翁,腰纏萬貫;第二個書生說願當揚州刺史,衆人仰慕;第三個說願當神仙騎鶴飛行;最後一個人卻說道: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說的是他都想要!”

李養性也感覺有些丟人,不過連忙認錯到“原來是這個意思啊,看來是屬下才疏學淺,回去之後一定加倍用功!不過這話說回來,最後的書生真是貪得無厭,居然都想要啊!我要是神仙,絕對扇他兩耳光,還有大人,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

“我哪知道啊,這故事我也就知道個大概,趙德芳你知道不?”

“回大人,屬下也知知道這個典故,但對於後面的情況,也不甚瞭解!”其實趙德芳是知道的,但在孔有德面前,還是不要太過賣弄的好。

孔有德掃視着揚州城說道“不知道也無所謂,現在的主要任務是拿下揚州城!看得出來,這揚州城真的是富裕啊,咱們這一趟可是來對了!”

興許是看到孔有德對揚州城極爲憧憬,李養性樂呵呵的說道“大人,你放心,我們一定把能搶走的都搶走,到時候大人你要是願意,咱們自己蓋這麼一座城不就好了!”

“能不能有點出息,你就不想着把這座城據爲己有?”

“可是大人,咱們現在要顧着登萊,又要守着揚州,恐怕兵力不夠吧,屬下倒是有把握打下來,可是守不住啊!”

“又沒說讓你現在佔領下來,等到咱們軍力強大了再來不行?”、

“還是大人聰明,是屬下愚鈍了!”李養性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對於這個情報頭子,孔有德還是很喜歡的,雖然人有點呆呆的,但絕對的忠心,而且自己交代什麼就做什麼,確實可以放心下來。

沒過多久,一個槍騎兵來到了孔有德面前,將一封信遞給了孔有德。

本來天策軍出發是沒帶馬的,一是麻煩,二是船的數量有限,沒那麼多地方裝馬,結果在沿海的衛所,還有崇明島上,一共繳獲了兩百多匹馬,又有了更多的船隻,孔有德也就帶過來了。

現在都被裝備給了槍騎兵,雖然不如他們自己的戰馬好用,但總比不行要好。

接過這封信之後,孔有德掃視了一眼,然後就扔到了一旁。

這封信是揚州知府發出的求救信,內容不多,是發往高郵衛的,信上說揚州城遭到海盜的襲擊,勒令高郵衛指揮使率領全部衛所軍救援揚州城,趕跑海盜,完成任務之後,必定上報朝廷,揚州商會還會給予他們五萬兩銀子的犒賞。

孔有德也是笑了笑,指望這些衛所軍,看來這揚州知府是病急亂投醫啊,看來他們確實也是恐慌的不行,不過也側面的說明,城內的防禦力量很弱。

儘管城頭熱火朝天,人山人海,估計多半是虛張聲勢,拖延時間的。

不過可以想到,他們準備的求救信,肯定不止這些,揚州的防衛力量不行,但周圍能夠增援的軍事力量還是有很多的。

比如東邊的泰州衛,西北邊的揚州衛,隔江而望的鎮江衛和鎮江巡檢司,西南邊的南京守備軍,遠一些的比如北邊駐紮在淮安的漕運總督,太湖水師,這些都能在三天之內趕到。

不過孔有德對此也並不在意,現在估計連揚州知府都沒弄清楚是個什麼局面,就算那些地方收到了信息,商議之後決定派兵增援,起碼也是兩三天之後,能派多少來還是個問題,在此之前,他就已經拿下揚州城了。

而且就算增援軍隊趕來,能不能打過他孔有德還是個問題,實在打不過,他還有這麼多船,直接跑就是。

所以,孔有德直接傳令各部,別把口子扎的太嚴,儘量露出一些破綻。

要是有城內的信使出去送信,放他們去出去就是,不過那些鹽商可能不放走,這些人要是跑掉可就虧大了,至於如何分辨,根據體型就能看出個大概。

孔有德就是想讓消息傳遞出去,迫使周圍的明軍,都朝着揚州方向集結,相比之下,朝着沿海那些鹽場集結的兵力就會少很多,也就可以獲取根發更多得海鹽。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各部都派人前來彙報,說是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隨時可以展開進攻。

看到各部已經就緒,孔有德也點了點頭,隨即一個警衛點燃了手中的信號彈,一枚綠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閃耀在揚州的上空,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轟轟轟……”

率先開火的,自然是站船上的大口徑火炮,也就是紅衣大炮,十斤重的炮彈,呼嘯着朝着揚州城的東城牆飛去。

其餘的各型佛郎機,也都紛紛開火,炮彈一發接着一發的飛向揚州城牆,有些落在了城牆前面,有些砸在了城牆上面,有些則越過城頭,落入城中。

運河離着城牆接近兩裡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實心炮彈的命中率真不怎麼樣,一輪跑記下來,命中城牆的炮彈還不到十枚,而且都極爲分散。

孔有德對此早就已經習慣了,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改善命中率,就算炮手都是訓練有素,而且經歷過多次大戰的,然後又進行了更加專業的研究,但硬件問題不解決,命中率就沒法提升。

這些火炮本身就存在缺陷,換句話說,這年頭的火炮都這個德行,火炮誕生之後,基本上一直都在改進,射程,進度,裝填速度也都在不斷地提升,經過了三四百年的發展,纔有了現在的樣子。

就像一個月前與海盜的那場海戰,雙方二十多艘船,兩百多門火炮,從下午打到午夜,打出去的炮彈至少上萬發,也只通過炮擊擊沉一艘船,而且還是二十多丈的距離打埋伏幹掉的。

其他的時間,基本都是遠距離的對轟,消滅敵人的船員和水兵,以及對船體造成損傷,而且還以散彈居多,用數量彌補命中率的問題。

如果用於對付密集的人羣還好,對付單一的目標就很扯淡了,所以孔有德一直投入相當大的財力,用於新式火炮的研究。

而且爲了能快速的搞定這些問題,孔有德還給工匠們定了極高的賞格,哪怕只是一個小的改進,也能獲得一二百兩銀子的獎勵,要是能有一項突破性的進展,他們能獲得的獎勵,不亞於戰場生陣斬數百級,這也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

雖然眼前的炮擊命中率很低,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哪怕命中率再低,只要有那麼幾發打進城區或者擊中城牆,孔有德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一次炮擊,並不是爲了向原本歷史上的揚州之戰一樣,利用大炮轟塌城牆,而是單純的恐嚇城內的守軍,讓他們心無鬥志,更利於天策軍拿下揚州城。

哪怕現在的揚州沒什麼防禦,而且也不如歷史上揚州之戰時那般牢固,城頭也只有十來門虎蹲炮之類的小炮,但依舊不是通過炮擊能快速摧毀的。

想要炮擊轟塌城牆,起碼得轟上兩三天的時間才行,孔有德可沒那麼多的時間跟他們耗着。

而城樓上面的揚州各級官員,此刻內心是極度恐懼的。

安定了這麼多年的江南地區,第一次遭受如此大規模的炮火打擊,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是從未有過的體驗,然而卻是很糟糕的體驗。

但韓文靜還是強作鎮定,指揮着城頭的士兵守城,其他的官員和士紳都紛紛勸誡,說城頭太過危險,知府乃是揚州的父母官,如果有個閃失,就沒人能夠指揮防禦了。

而韓文靜看到了第一輪炮擊的效果,發現這些火炮的聲勢雖然好大,但準頭極爲有限,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多恐懼了,嚴詞拒絕了下城牆指揮的建議。

“嘭!”

就在這時,一聲巨響傳來,海寧門城樓上的一根頂樑柱,直接就被一枚炮彈擊斷,木屑飛濺,站在旁邊的好幾個侍衛,都倒在了這些木屑的攻擊之下。

而失去一根頂樑柱的城樓,頓時發生了傾斜,要不是質量過關,恐怕就會直接坍塌下來,不過總是如此,也是搖搖欲墜,如果再捱上一炮,恐怕到時候就會直接坍塌下來。

這樣的情景,對於從未經歷過戰爭的韓文靜來說,無疑是震撼的。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火炮的威力,竟恐怖如斯,這麼粗的柱子,一炮就給打斷了,要是打到人身上,哪怕僅僅是擦個邊,恐怕也要掉一大塊肉。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雖然嘴上強硬,要與城牆共存亡,但本能的恐懼,仍舊讓他做出了最爲理智的決定,在一衆士紳和官員的勸導下,他也沒有多推辭,直接就下城牆去了。

雖然還是撤退到城牆下面,但知府韓文靜還是昂首說道“此次倭寇來勢兇猛,但我揚州有數十萬的百姓,有着堅固的城牆可以防守,必定能夠將倭寇阻擋在城牆之下!且本撫已經發書南京,鎮江,泰州,淮安,高郵等地,請求援軍助戰,相信不日便會有援軍抵達!”

“諸位乃揚州的頭面人物,此時斷不可慌亂,否則恐慌蔓延,就不利於防禦倭寇了!”

說完之後,他發現這些大鹽商們都一臉驚慌,兩股戰戰,議論紛紛,顯然他們也被這炮擊給嚇壞了,就算見識最多的,也無非是海盜來襲,幾十幾百人的戰鬥,連佛郎機都沒怎麼動用過。

韓文靜雖然也是一樣的驚慌,但他知道,現在他就是這裡的頂樑柱,如果他表現出膽怯之心,恐怕整個揚州城,就會向海寧門城樓一樣,搖搖欲墜。

所以他又故作鎮定,挨個安撫這些大鹽商,讓他們不要太過憂心,只要他韓文靜沒死,就定然不會讓那倭寇打進城。倭寇想要傷害揚州的百姓,就必須從他韓文靜的屍體上踏過去。

雖然這些鹽商打心底瞧不上他這個揚州知府,但此刻由他這尊大佛在,衆人也稍稍安心一些,

他們這些鹽商,都是生意場上的人精,鎮定下來之後,對於眼前的情況也有了清晰的認識,這些倭寇的火力,遠遠超過他們的想想,如果擋不住倭寇的進攻,恐怕他們都要葬身在這火炮之下。

雖然韓文靜已經發文到周邊衛所和城池,請求援軍協助,這個籌劃雖然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

大明的軍隊什麼德行,他們再清楚不過了,尤其是那些衛所軍,他們手底下都有不少衛所軍爲他們做事,他們都瞭解的一清二楚,就比如那趙四,得了賞銀也不管其他的,直接去青樓喝花酒去了。

也就是說,即使最近的揚州衛城,想要集結大軍,然後趕到揚州城來,恐怕也要到明天這個時候才能到了,甚至有可能明天傍晚纔來,而且他們打不打得過倭寇還是個問題。

能夠指望的,也就是南京的守備軍,還有駐守在淮安府的漕運總督,他手裡有着接近五萬人的軍隊,除掉衛所軍還有接近兩萬人的戰兵,這兩部分軍隊纔是他們的救星。

而這些軍隊抵達,最少也得兩天到三天的時間。而按照目前的局勢,依靠城內的防禦力量,想要撐住這麼長時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第653章 山海關第515章 破城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346章 水泥第801章 全完了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815章 闖王第107章 白蓮聖母第371章 委員長的法子第868章 包圍圈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626章 一場表演第653章 山海關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389章 猜疑鏈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352章 衛生條例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648章 搏一把第134章 佈防第398章 又見徐詩銘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434章 狡猾的範景文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802章 慘敗第815章 闖王第七章 士氣低迷都209章 連戰連勝第743章 返程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172章 工匠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794章 炮擊第899章 大結局都209章 連戰連勝都108章 結盟第824章 小淩河邊第137章 破城第320章 槍戰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第748章 火攻第669章 硬碰硬第618章 扮豬吃老虎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475章 談心第634章 廣鹿島,皮島第266章 巧合?第151章 鹽場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195章 賜宴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420章 聲東擊西第456章 見面就是幹第281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223章 廷杖第223章 廷杖第364章 不後悔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718章 蝦夷地第825章 擲彈兵,前進第三十九章 如何收服李天經第八十二章 騙炮第646章 大舉反攻第813章 結盟第194章 膛線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693章 衍聖公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590章 首先拿下萊州城第373章 天策軍第255章 孰真孰假
第653章 山海關第515章 破城第757章 招降鄭芝龍第346章 水泥第801章 全完了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815章 闖王第107章 白蓮聖母第371章 委員長的法子第868章 包圍圈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626章 一場表演第653章 山海關第780章 阿巴泰在等死第389章 猜疑鏈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463章 歷史的慣性第352章 衛生條例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648章 搏一把第134章 佈防第398章 又見徐詩銘第五十八章 王道純的平叛計劃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526章 總算是逮着條大魚了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434章 狡猾的範景文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802章 慘敗第815章 闖王第七章 士氣低迷都209章 連戰連勝第743章 返程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172章 工匠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794章 炮擊第899章 大結局都209章 連戰連勝都108章 結盟第824章 小淩河邊第137章 破城第320章 槍戰第133章 實力就是安全的保障(第五更)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第748章 火攻第669章 硬碰硬第618章 扮豬吃老虎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475章 談心第634章 廣鹿島,皮島第266章 巧合?第151章 鹽場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195章 賜宴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420章 聲東擊西第456章 見面就是幹第281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319章 不成功的埋伏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223章 廷杖第223章 廷杖第364章 不後悔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718章 蝦夷地第825章 擲彈兵,前進第三十九章 如何收服李天經第八十二章 騙炮第646章 大舉反攻第813章 結盟第194章 膛線第429章 爲啥敵人這麼強?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693章 衍聖公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590章 首先拿下萊州城第373章 天策軍第255章 孰真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