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

以稻穀爲例,這個年頭的畝產量在兩百十五斤到三百斤之間,如果一個農場五萬畝田地,能打到畝產二百五十斤的標準,一共能夠收穫一千二百五十萬斤糧食,則每個僱農都能獲得二兩銀子的獎勵。

在此基礎上,每增加二百萬斤,則增加一兩銀子的獎勵,依次類推,就看各個農場的管理情況了。至於監工和場長的報酬,另有一套算法。

當然,這個數額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一些可客觀因素進行調整,比如各個農場所處的地理環境,所種植農作物的種類,還有一年中總的天氣狀況,這點尤爲重要。

現在大明正在經歷小冰河期,氣候可謂是相當的不穩定,像西北的流寇,主要就是天氣末年到崇禎二年連續三年的大旱,使得農作物的產量銳減,甚至部分區域顆粒無收。

即使是這樣,他們需要繳納的賦稅卻一點也沒有減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選擇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山東的情況稍微好一些,雖然年降雨量也有所下降,但總的來說還是要好過西北的,雖然也有少量流民的存在,但也沒有發展到幾十萬的流民大軍,不然的話山東早就一片大亂了。

也就是說,一個農民進入農場勞作,一年下來最少能夠有六兩銀子的收入,如果整個農場的僱農都很勤奮,而且收成都很好,那麼他們能夠獲得的獎勵就會更多。

能夠省去一日三餐,而且家裡自己那三畝田地也不受到任何影響,一年下來還能有好幾兩銀子的收入,對於這些農戶來說,絕對有足夠強大的吸引力。

而且,孔有德還特意給了一張大餅,那就是足夠出色的話,是有機會當上農場的管事,甚至場長的,基本上就算是當官了。

總而言之,只要他們勤奮幹活,場長,管事,監工善於管理,農場的收成上去了,對他們每一個人,還有天策軍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事情。

當然,也可能會存在一些偷奸耍滑,應付差事的情況存在,但這些就不是宋統殷和孔有德需要關心的了,那是各級場長,管事的事情,孔有德只看最終結果。

如果到時候真的搞得很糟糕,比如連一千萬斤的底線產量都沒有達到,那麼他們這些管理者必然會受到懲罰。

而且第一批的場長和管事,基本上都是天策軍系統的人,如果任務沒能完成,對於他們的懲罰標準就是軍法,相信他們也不會拿自己的前途和生命開玩笑。

定下來之後,宋統殷就將招募僱農的公文,張貼到平度城的四門,還有附近方圓二十里內的小鎮子,安排了一些政事堂的學員,還有些爲了賺點賞錢的說書先生,在現場爲他們解讀。

暫時只是試運行,等到效果好了,也能發現其中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再行推廣。

對於僱農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沒有不良嗜好,沒有大病,勤勞能幹,不偷奸耍滑,年齡在二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男性即可,其他的要求基本上沒收。

公文一張貼下去,就引來了大量的人圍觀,城門是進出城的必經之路,人流量大,既然發佈新的公文,肯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都駐足圍觀起來。

李老漢今年快五十了,今天是進城來買鋤頭的,看到城門口熱鬧的人羣,也停下來圍觀起來。

他們家一共七口人,除了他們老兩口,還有三個兒子一個兒媳一個孫子,原本家裡只有兩畝地,基本都是他們老兩口耕種。

大兒子跟村裡的趙老爺家租種了三畝地,地租高得嚇人,居然是五成,也就是說自己只能拿到收成的一半,而且這只是名義上的,因爲這個五成可不是根據實際產量,而是趙老爺他們家定的產量,基本上就是往年的最高產量,實際上到他們手裡只有四成左右,其餘的都跪了趙老爺。

剩餘兩個兒子跟着鎮子的木匠師傅當學徒,沒有工錢但管飯,這樣下來,雖說一家人不至於餓肚子,但日子也是過的緊巴巴的,吃穿用度還得精打細算。

沒想到,這樣的日子還有到頭的一天,他們也能迎來屬於自己的好日子。

原先聽說的叛軍,哦不,應該叫天策軍,簡直是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但是一個月前開始,居然給他們分土地了,分的土地數量很多,按照家裡的人數,一人三畝的分配。

而且不管男女老少都有份,連他兩歲的孫子都有。

一番分發下來,他們家的土地也就從兩畝,直接攀升到二十一畝,至於趙老爺家的三畝地,直接就不租了。就當是免費替她們幹了半年的活,孔將軍分給他們的地只要兩成的租子,誰還去種那六成租子的地啊。

而且這新分配給他們的土地,裡面還有趙老爺的幾畝,據說都是沒有地契的黑田,不過不包括當初大兒子租種的那三畝,聽說趙老爺直接被分出去四百多畝地。

這不,現在家裡有田地了,三個兒子都回來伺候莊稼了,農具就不夠用了,自然要進城買一些,爲此他特地趕了個大早。

至於趙老爺的報復,他們也不擔心,就算給趙老爺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這麼做。

就在前天早上,隔壁村的二狗子來他們村通知,說是給他們分土地的官老爺說的,要在他們村舉辦一個什麼公審大會,據說是要殺他們村的劉老爺,想看熱鬧的就趕緊去,去的晚了就沒得看了。

他平時就愛湊熱鬧,現在有這麼大的事情,自然要去看看,而且隔壁村離着他們村只有四里多,不用多久就能走到,於是拉上幾個想去看的鄰居,一起去瞅瞅了。

去了之後才發現,那個什麼公審大會就在村口舉辦,就像是過年過節舉辦廟會一樣,還專門搭起了臺子,臺子下面人山人海,差不多有近千人,看樣子其他的村寨都來了不少人,而且還不斷地有人前來圍觀。

二狗子當時沒說清楚,李老漢也不知道到時怎麼回事,就找本村的村民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他們村的劉老爺有兩百多畝黑田沒有地契,就被天策軍收走,然後都分給村裡的農戶,但攝於天策軍的武力強大,不敢反抗。

等到土改工作組和護衛的天策軍離開之後,劉老爺就開始發威了,他是害怕天策軍,但他可不怕這些村民,就指使蓄養的十來個狗腿子,想把這些土地強搶回來。

攝於平時劉老爺的威勢,大部分分到他家土地的村民,敢怒不敢言,只得怪怪的把土地交出去,但有幾戶人家窮日子過怕了,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種忍飢挨餓的生活,於是拼死保護自家的土地,跟劉老爺的狗腿子發生了打鬥。

好幾個人都被打傷了,其中李老漢認識的趙鐵柱被打斷了胳膊和腿,背上也捱了好幾棍子,差點就被打死了,要不是他的幾個兒子和兄弟看到情況不對,就立馬把他保護起來,恐怕命都沒了。

趙鐵柱的兒子打不過劉家的家丁,而且自己也受了傷,但他咽不下這口氣,而且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又被搶走,老爹也不知道能不能熬過去,而且以後又得過那種苦日子,於是心一橫,直接就去了平度城。

結果就在當天夜裡,一隊二十來個威武的騎兵,直接衝進了劉老爺家的宅院,然後將劉家的一家老小全都抓起來,並且派人通知鄰近的村落和集鎮,派幾個人來參加什麼公審大會。

知道這些之後,李老漢也很有興趣,就等着這場大會開始呢。

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當初負責給他們分田地的一個姓催的官老爺上臺,然後重新將此事宣講了一遍,而且講的更爲細緻,將劉老爺的罪行說的更加清楚明白。

緊接着,趙鐵柱的兒子也登臺了,將前一天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遭遇重新講了一遍,不僅如此,還把以前劉老爺如何欺壓他們,毆打他們的經過講述了一遍,興許是想到他父親趙鐵柱被打成重傷,一時間涕淚俱下。

接近着又是幾個農戶上臺,有人借了劉老爺的錢換不上,年僅十二歲的女兒直接就被劉老爺的兒子搶走了,說是要抵債,然後被賣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有人拖欠了劉老爺家的地租,直接被劉老爺派家丁護院毆打一頓,然後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搶走了。也有人只是走在路上沒有給劉老爺讓路,就被他的狗腿子毆打一頓.

類似的事情很多,臺下的農戶們也被這樣的情況所感染,尤其是本村受過欺負的農戶,也都紛紛要求上臺,控訴劉老爺的罪行,甚至有些人還呼喊着殺了劉老爺,爲被他禍害的鄉親報仇。

開始只有零星的一兩個人,沒過多久就如波濤一般,洶涌澎湃,都在喊着殺了劉老爺,不少人想到自己的遭遇,也都留下了淚水。

隨後那個姓催的官老爺上臺,宣佈對劉財富也就是劉老爺的處理決定,鑑於他罪行累累,而且反對清查田畝,使用暴力手段毆打百姓,搶奪田地,判處他死刑,立即執行。

隨即,五花大綁的劉老爺被押了上來,一個兵士上前,用手中的火銃,對着劉老爺的腦袋,隨着一聲轟鳴聲響起,劉老爺的腦袋開了一個大窟窿,無力的倒了下去。

當時場面一片寂靜,愣了好一會,纔有一個膽大的上去試探鼻息,確定沒有呼吸之後,高呼一聲“劉老爺死了!”

隨即人羣中又是一片歡呼,響徹天地,連過來看熱鬧的李老漢也情不自禁的跟着歡呼起來。

但這還沒完,緊接着姓催的官老爺又下令,讓人把劉老爺的幾個狗腿子押上來,根據百姓們的供述,針對其中幾個充當打手最爲賣力的傢伙,手上沾着人命的,直接槍斃。

隨着幾聲槍響,一共五個狗腿子也都和劉老爺一樣,去見閻王了。

同樣結局的還有劉老爺的大兒子,他幾位好色,村子裡面至少有用三個姑娘被他玷污,其中兩個承受不住直接跳河自殺了。

這些屍體,直接就被挖了個坑埋了,而且不允許他的家眷們進行安葬。

劉老爺的家眷,暫時被安排伺候前一天被他們打傷的人家,知道他們康復爲止,說白了就是以前別人伺候他們,現在他們伺候人家,風水輪流轉。

他的土地則全部被沒收,家產的一部分用於補償那些受害的農戶,其餘的也都被充公。

在村子裡面耀武揚威了幾十年的劉家,就此煙消雲散,以後也不會存在劉家這麼個大戶了。

僅僅爲了那兩百多畝土地,就鬧得如此下場,村裡還有其他的大戶,此刻也都慼慼然,生怕步了劉老爺的後塵。

而李老漢回去的路上,也在不斷地思索,他們家雖然不像趙鐵柱這麼慘,但受趙老爺的欺負也不少,就比如大兒子租的三畝地,說好的五成租子,實際上卻按照六成收的,之前也發生過爭執,他們也捱過打。

他就在想,如果趙老爺也跟劉老爺一樣做,那麼會不會也落得這麼個下場呢?

回到村子之後,他就和其他幾個一同去看熱鬧的村民一起,逢人就講述在隔壁村子看到的情況,其他人越是聽的稀奇,他越是來勁,甚至他們村的趙老爺在附近時,他還故意提高音量,說的異常興奮。

而且他也發現了,自從隔壁村的劉老爺被當衆處死之後,他們村的劉老爺就低調了許多,不再是那副趾高氣昂的樣子。

今天早上從村裡出來的時候,碰巧遇到趙老爺,他大着膽子跟趙老爺打了聲招呼,趙老爺也和和氣氣的回了一聲,甚至還主動讓開道路,讓他先過,跟以往的情況判若兩人。

所以,李老漢今天的心情特別好,所以看到城門口的告示和圍觀的人羣,也不急着去買農具,反而饒有興趣的圍觀起來。

第718章 蝦夷地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887章 攻陷南京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678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836章 尾聲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215章 開炮!第798章 潰敗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227章 崇禎的糾結第840章 左良玉大敗第675章 挑釁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426章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236章 劉澤清第306章 騎兵戰鬥結束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834章 婚禮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545章 你確定沒少說個十?第563章 真香第440章 雪上加霜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608章 狂傲自大的關寧軍第627章 投降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894章 排隊槍斃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355章 徐光啓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327章 焚燬糧草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220章 曹化淳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669章 硬碰硬第621章 背鍋俠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439章 聯姻第246章 輪戰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602章 順道拿下濟州島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499章 難道還有埋伏?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414章 先消滅劉國柱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738章 賭一把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583章 雲飛炮,視察兵工廠第475章 談心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646章 大舉反攻第605章 第一波交鋒第123章 魏望侯投敵第335章 談判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477章 遇敵第712章 將計就計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五十九章 知縣要獻城第659章 山地營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三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三章 不知從何而來的敵軍
第718章 蝦夷地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887章 攻陷南京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678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463章 沒按劇本來啊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836章 尾聲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215章 開炮!第798章 潰敗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227章 崇禎的糾結第840章 左良玉大敗第675章 挑釁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426章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236章 劉澤清第306章 騎兵戰鬥結束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834章 婚禮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545章 你確定沒少說個十?第563章 真香第440章 雪上加霜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608章 狂傲自大的關寧軍第627章 投降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894章 排隊槍斃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355章 徐光啓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327章 焚燬糧草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220章 曹化淳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669章 硬碰硬第621章 背鍋俠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439章 聯姻第246章 輪戰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602章 順道拿下濟州島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499章 難道還有埋伏?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414章 先消滅劉國柱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第738章 賭一把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736章 堵住太田資宗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583章 雲飛炮,視察兵工廠第475章 談心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646章 大舉反攻第605章 第一波交鋒第123章 魏望侯投敵第335章 談判第598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477章 遇敵第712章 將計就計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五十九章 知縣要獻城第659章 山地營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253章 王霸之氣?第三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三章 不知從何而來的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