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

雖然也擔心此舉可能會招致朝廷的不滿,但看看眼前這位宋知府,之前不也是山西巡撫麼,他都不擔心這些,那麼自己還擔心個什麼啊。

於是回到家之後,都開始和家人商議此事,談妥之後,就有人來到平度,拜訪宋統殷,謀個一官半職。

而宋統殷得到孔有德的授意,也打算於七月十日,也就是半個月後,在平度搞一次選拔,至於操作規則,就和鄉試差不多,集中考試,進行官員選拔,通過之後直接安排官職。

關於此次選拔,很快就被髮送到各個州縣和集鎮,不光是萊州府,登州府也發,就是讓更多的人得知這個消息。

很快,消息就傳遍了整個登萊,雖然很多人表示不相信,但那些從平度回來的人卻保證這都是真的,而且是聽信任知府親口說的,不會騙他們,於是他們也就相信了此時。

雖然知道了,但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此事可行,他們畢竟還擔心朝廷會不會打過來,雖然天策軍這麼強大,但

但孔有德絲毫不擔心,萊州府一府之地,七八十萬的人口,加上登州府的人口,接近兩百萬了,就算按照千分之一比例來算,讀書人也得有個一千多人。

就算逃跑了一部分,他們裡面只有有兩三成的人來,那也有三四百人啊,彌補暫時的人才缺口那肯定是足夠了。

不過,孔有德還是預留了一些位置,給政事堂的學生們,這些畢竟算是自己的嫡系。

光頭哥怎麼從廖仲愷,汪兆銘,胡漢民,林森,謝特,孫科等一衆大佬中殺出,最後登上權利頂峰的,孔有德可是明白的,主要就是陸軍軍官學校,光頭哥身爲校長,培養了一大批嫡系子弟,而後他們進入軍中掌握權利,他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孔有德也在考慮,將政事堂改組,然後成立類似的組織,以求根基扎的更加牢固。

而宋統殷辦起這事來相當的順手,官場二十多年的歷練,雖然沒有主持過科舉,但他畢竟也是經歷過的人,再加上爲政的經驗,辦好這件事情並不複雜。

而且這一次的官員選拔,孔有德全權交給了他,所以沒有各方面的掣肘,辦起來得心應手。

以前在山西的時候,做任何一個決策,都需要考慮到那些盤根錯節的關係,在明朝,山西的晉黨隨不如東林黨強大,但至少也比浙黨,楚黨強得多。

基本上隨便一個富商大戶,背後都站着一個朝廷大院,有些時候宋統殷準備下達政令的時候,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就會有人上門擺放,然後彷彿不經意間擺出後臺關係,一看不是自己惹得起的,新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了。

即使是多方掣肘,他最終還是將山西的亂局給漸漸平息了,要不是陝西的流寇東進,他也不至於被罷免。

現在雖然只管一個府,但宋統殷感覺前所未有的暢快,孔有德充分的信任他,而且放權,可以說他就時這萊州府的土皇帝,只要不違背孔有德的大體思想,基本想怎麼治理就怎麼治理,不要太爽快。

而且政事堂出來給他打下手的小夥子們,又都是非常機靈聽話的,雖然經驗不足,但都很聽指揮,做起事來也很認真,所以這件事情辦的很順利。

預計到了七月十日,這場官員選拔考試,也可以說是簡化版的科舉考試,就能順利進行了。

而土改工作他也沒有落下,首先便是以身作則,將自家的那些黑田主動拿出來,然後參與到分配工作當中。有了他帶頭這樣做,原本還有些牴觸心理的大戶,基本也都效仿了。否則的話,天策軍可不會輕易繞過他們。

既然不能抵抗,那就默默承受吧。

而且畢竟下個月的官員選拔,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萬一到時候選上了,卻因爲土改方面的情況給刷下來,那可就不划算了。

基本上還是延續之前的做法,先將隱匿的田地全部清查出來,這一步秦致遠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將這些田地分發下去。

還是按照老規矩,如果家中有人在天策軍中服役,那麼家中沒人都將獲得五畝田地,不過這種情況不多,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孔有德做法很簡單,按照一家的人口計算,比如一家有五口人,如果家裡的田地不到十五畝,那就補齊至十五畝,也就是人均三畝。

然如果有十五畝的話,那就不再分發了,這年頭家裡還能有這麼多土地的,絕對不是什麼窮苦百姓。

也不用擔心他們隱藏自己的田地,在第一輪清查過程中,不光是那些大戶的土地被清查,普通百姓的田地也是要登記造冊的,每家每戶有多少田地都有賬目,不擔心他們弄虛作假。

對於土改,普通百姓的熱情是很高的,他們已經過多了苦日子,現在終於到了翻身的時候,都在熱烈的企盼着工作隊的到來,讓切切實實的拿到自己的那份土地。

差不多六月底的時候,萊州府的土改工作,基本上已經宣告完成了。

根據彙總的信息,這一次一共清查出來足足六百八十五萬畝土地,讓孔有德相當的意外,要知道當初在登州府,一共也才清查出來四百萬畝出頭而已,而這萊州府,居然能夠搞出接近七百萬畝。

究其原因,主要是兩方面,一是萊州府的耕地面積更多,雖然萊州府的面積不如登州府大,但登州府的山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牙山山脈,很多地方都是不適宜耕種的,而萊州府的平原地帶則要多上很多,耕地面積自然更大。

其次就是萊州府的大戶,逃跑了不少,不像登州府,三月份白雲龍他們從登州出發之後,直奔棲霞,萊陽直插即墨,堵住了他們逃跑的路子。

當從李九成打下平度和高密的時候,萊州府的大戶被殺掉一批,又逃跑一批,在加上一部分躲進了萊州城,所以少了很多,雖然有一部分因爲青州的白蓮教而退回來,但總數還不到登州府的六成。

至於人不在萊州,他們自然也沒辦法拿着田契地契來覈對,這些田地自然是予以沒收,然後進行分發,光這一部分的土地加起來,差不多就有接近三百萬畝。

土地多自然是好事,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土地根本分配不完。

截至目前,按照一人三畝地的標準,而且還有些百姓有少量土地,一共才分出去不到三百萬畝,差不多還有四百萬畝的土地空餘,就算是想分出去,那也沒人啊。

而且這個問題也在登州府存在,不過閒置的土地沒這麼多,畢竟登州府的人口更多,清查出來的田地少一些,多餘出來的田地也才一百多萬畝。

所以,當宋統殷帶着這個問題來找孔有德的時候,他也犯難了,因爲他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之前登州府也有,但時間也沒有太久,那個時候心思都集中在戰事上面。

三月底消滅吳安邦的兩萬人馬,四月初才初步控制整個登州府,然後纔開始的土改,土改工作還沒完成的時候,戰事又重新開始了。

先是剿滅萊州府境內的響馬賊,響馬賊數量龐大,而且分散的較爲隱蔽,光剿滅他們,都用掉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而後去招遠迎戰範景文,擊敗範景文後又到萊州城外,炮擊萊州城逼迫範景文談判,等事情基本穩定下來,東南的倭寇和海盜又必須去解決。

他有屁顛屁顛的回登州,乘船到威海衛,數日的激戰下來,總算是把倭寇和海盜清繳乾淨了,隨後幾天又是戰後重建,以及倭寇首級和俘虜的巡遊,辦好之後又去威海衛,查看威海衛軍港的建設工作,戰船的修復工作,以及水泥窯的擴建工作。

然後又得知宋統殷的存在,急匆匆的趕到即墨,招攬他,至於登州府的那些多餘的土地,他也沒有想起來。

孔有德打算先看看宋統殷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宋前輩,對於這個情況,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宋統殷捋了捋鬍鬚,說道“這些土地的數量這麼大,肯定不能就這麼閒置,所以必須要有人耕種,不然就太過浪費了!”

“老夫想到了兩個解決的辦法,其一便是從山東其他各府,或者是大明其他的地方,吸引百姓前來定居,然後將這些土地分發下去,但問題是,現在流民大多集中在山西陝西,還有就是河南,想要招募到上百萬的人口,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倒是可以做,不過沒有個一兩年的時間,恐怕是是沒辦法完成的!

至於第二個辦法,那就是將這個一人三畝的標準線提高,但現在提高標準的話,恐怕又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去做!”

孔有德也嘆了嘆氣“是啊,當初沒有思慮周全,一人三畝,根本就分不完,但現在標準已經定下,若是現在更改,怕是沒那麼快完成啊!”

突然,孔有德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興奮地說道“宋前輩,咱們何不建立大農場呢?”

“大農場?”宋統殷有些疑惑道。

“是啊,就像鹽場船廠那樣的,招募百姓爲我們種地,然後支付工錢,而且可以集中起來,比如建立上萬畝或者更大的農場,招募一部分百姓專職種地,收穫的糧食直接入庫!這樣一來,豈不是更好?”

這個想法提出來後,宋統殷也是眼前一亮,這個辦法看起來非常可行啊,而且也有現成的模板,那就是皇莊。

現在京城的那位,就有不少皇莊,至少也有個三五百萬畝,這些都是皇帝內庫的進項來源之一,不過管理模式有些落後,基本上還是租種給佃戶,然後收租。

算起來和普通大戶租給佃戶土地差不多,只不過田地的主人是皇帝罷了,而且不用交稅,但租子一般都很高,五成起步。

不過孔有德並不覺得皇莊的管理辦法好,他的想法,是類似後世國營農場的管理辦法。

也就是說,這些農莊都算天策軍的資產,但可以招募一些僱工,前來耕種,這些僱工只是來幹活的,產出的糧食跟他們沒什麼關係,他們只負責耕種土地拿工錢就好了。

宋統殷點點頭道“恩,這個辦法很好,集中起來耕種,直接把糧食入庫,這麼多土地,恐怕收穫不少糧食!”

於是,兩人又緊接着討論了相關的實施細則,最後擬定出一個綱要,然後打算找一些百姓進行問詢,進行最後的完善,然後就可以付諸實施了。

三天之後,經過對一些農戶的問詢,找出其中的一些問題,以及存在的漏洞,整個計劃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

關於大農場的建設計劃,也開始實施了。

基本辦法,就是和鹽場,船廠,礦山差不多,招募百姓來勞作,然後發工錢,只不過這大農場裡面的工作,就是種地而已。

按照初步的計劃,先就在平度州附近建立四個試點農場,每個農場五萬畝,招募一千僱農進行勞作,平均下來也就是一人五十畝的樣子。

雖然看起來很多的樣子,但是集中勞作的效率,遠遠比自耕自田要簡單地說,至少不會存在一些地界的糾紛,水源的糾紛,可以專心致志的幹活,減少無意義的勞動,並不算很多。

除了一千僱農之外,每個還安排十個監工,負責檢驗監督他們的勞作情況,還有兩個管事負責日常的管理,同時從天策軍中抽調兩人,擔任農場的正副場長,負責整個農場的統籌工作。

這些僱農的一日三餐都由農場負責,不需要他們單獨開伙,工錢方面並不是很多,一個月也就三百文,差不多就是半兩銀子的樣子,但孔有德還專門添加了一個年終獎,以起到激勵作用。

年底的時候,根據農場的產量多少,決定年終獎的獎勵檔次。

第311章 勸降第465章 都是燧發槍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467章 張國臣第702章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弟688章 年終會議(下)第839章 前鋒潰敗(上一章已經重新上傳)第825章 擲彈兵,前進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794章 炮擊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459章 水雷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314章 晚上要作戰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420章 聲東擊西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424章 震驚的衆人第204章 審訊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260章 舉起手來都108章 結盟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349章 回到登州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321章 大手筆第733章 伏擊戰第606章 戲耍吳三桂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796章 破防第864章 血戰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175章 鐵炮和銅炮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474章 震懾第249章 大事不妙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236章 劉澤清第138章 努爾哈赤就是李成樑家的一條狗第345章 未來的海軍基地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808章 警告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822章 前鋒炮戰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797章 大汗也老了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458章 一千三百萬兩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204章 審訊第145章 張可大的決斷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654章 馬世龍第461章 登陸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 259章第504章 完勝第447章 神火飛鴉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205章 不簡單的案子第403章 倔強的徐爾鬥第621章 背鍋俠第101章 難民隊伍第528章 就這麼答應了?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636章 戰鐵山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663章 對策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329章 又見營嘯第471章 他們真的是倭寇嗎?第375章 槍騎兵的戰場
第311章 勸降第465章 都是燧發槍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467章 張國臣第702章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弟688章 年終會議(下)第839章 前鋒潰敗(上一章已經重新上傳)第825章 擲彈兵,前進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417章 居然沒死(以後3000字一章了)第794章 炮擊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459章 水雷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314章 晚上要作戰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420章 聲東擊西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424章 震驚的衆人第204章 審訊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260章 舉起手來都108章 結盟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263章 我的槍騎兵軍隊第349章 回到登州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321章 大手筆第733章 伏擊戰第606章 戲耍吳三桂第337章節 兇險如斯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第九十九章 抵達萊州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796章 破防第864章 血戰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175章 鐵炮和銅炮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474章 震懾第249章 大事不妙第683章 爲何要害我第236章 劉澤清第138章 努爾哈赤就是李成樑家的一條狗第345章 未來的海軍基地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640章 尋求解脫的劉宇烈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808章 警告第126章 陳良謨之死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822章 前鋒炮戰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797章 大汗也老了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458章 一千三百萬兩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204章 審訊第145章 張可大的決斷第580章 吞金巨獸的海軍第654章 馬世龍第461章 登陸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 259章第504章 完勝第447章 神火飛鴉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205章 不簡單的案子第403章 倔強的徐爾鬥第621章 背鍋俠第101章 難民隊伍第528章 就這麼答應了?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636章 戰鐵山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663章 對策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329章 又見營嘯第471章 他們真的是倭寇嗎?第375章 槍騎兵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