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投降

天策軍本陣的損失,只有區區四十多人,毫無影響,甚至連齊射的節奏都沒有被打亂,依舊是一輪接着一輪,朝着明軍騎兵開火。

很快,明軍騎兵就和天策軍兩側的重甲騎兵碰上了,雙方旋即展開肉搏戰,頓時金屬碰撞聲,刀劍入肉聲,戰馬嘶鳴聲不絕於耳,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這些由歸順的響馬賊整編的士兵,知道天策軍的種種好政策,以及嚴苛的軍法之後,作戰意志並不比普通戰士差多少。

現在又有相當完備的防護,拼殺起來絲毫不虛,而且經過本陣的幾輪射擊,明軍的傷亡也有四五百人,雙方的兵力差不多

看到逐漸變得稀疏的戰陣,祖大弼已經知道事情不妙了,但這個時候撤退是不可能的,雙方已經廝殺在一起,而且損失這麼大,要是就這麼撤退了,想要收復濟南,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他只得下令衝擊天策軍本陣,他們現在絕大部分的傷亡,都是這些拿火銃的騎兵造成的,只有解決了他們,纔有翻盤的希望,只要靠上去,相信這些沒有盔甲的火銃騎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的是一回事,實際上做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一次衝擊的效果並不理想,直接就被兩側重甲騎兵方陣給擋住了,天策軍擺出來的這個陣型,就是爲了掩護本陣的那些手持火銃的騎兵,兩邊的重甲騎兵相當於提供掩護。

相比於天策軍的兩個重騎兵集羣,他們並沒什麼兵力優勢,明軍能抽出多少兵力突擊天策軍本陣,重騎兵方陣就能分出同樣的兵力來阻擋,如果不解決他們,只會陷入重重包圍。

與此同時,後面的槍騎兵雖然有些放不開手腳,但朝着中間位置,遠離兩方肉搏的部分明軍開火,仍舊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這一輪衝擊,以失敗告終,損失了兩百兵馬,不得不退回來。

祖大弼的心是越來越沉,原本打算依仗着精銳的騎兵,給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叛軍一個教訓,去不料局面變得如此被動。

他的法子其實不錯,貼近之前兩輪箭雨下去,幹掉他三四百人,讓對方的陣型出現漏洞,然後直接撕開敵陣,緊接着勝利就算是到手了,如果面對的是普通明軍,這一招肯定能夠奏效。

而事實上,他們面對的是天策軍,他們完全不瞭解,而且實力也遠遠比他預估的要強大的軍隊。

他壓根沒預料到,單單靠近敵陣的途中,他們就損失了四百多人,對於兩千人的軍隊來說,絕對可以算的上沉重打擊。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祖大弼太過自大,和吳襄,祖寬,吳三桂都一樣,太過驕傲自大,對敵人的勢力沒有充分了解,又太過於相信自己的力量,沒有摸清楚情況便做了草率的出擊決定。

其實也不怪他們,關寧軍作爲大明最強的軍隊,他們從來就沒有怕過誰,甚至對於天策軍,他們也只是覺得朝廷小題大做,頂多三萬兵馬就夠了,非要整出十三萬兵。

行軍的時候,經常有人討論,要是把這十三萬兵馬的糧餉,全部撥付給他們,他們保證兩個月內平定叛亂。

後來天策軍拿下濟南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和沈廷諭所部交手,導致他對天策軍的實力也沒有準確的判斷,祖大弼自然對天策軍的實力無從瞭解。

另一邊,毛承福則表現的很淡定,現在的局面甚至好過預期,他是打算等到兩側重騎兵抵擋不住,然後率領槍騎兵衝鋒,用馬刀和兩百多支短銃殺出一條血路,將明軍騎兵殲滅。

但沒想到這些響馬賊,現在應該叫天策軍戰戰,居然這麼靠譜,成功的幫助他們擋下了攻擊,那正好,他們可以繼續遠距離射殺明軍,還能降低傷亡。

看到傷亡越來越大,祖大弼漸漸有些支撐不住了,他們本身兵力就不佔優勢,現在傷亡已經快要打到四成了,雖然敵軍傷亡也不小,但熟練還在他們的兩倍以上。

現在戰場形勢愈加惡化,他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縱使他戰場經驗豐富,跟韃子,跟蒙古人交戰次數都不少,但眼前這樣的局面,他卻從來沒遇到過。

全體衝鋒?

那純粹是找死,他們的剩餘兵力只有天策軍的一半不到,而且那些重騎兵雖然單兵實力不如他們,數量起來依然能夠碾壓。

從兩側繞道迂迴?

也行不通,天策局本陣前方的兩個重騎兵集團,就是爲了保護本陣而這樣安排的,他們能繞道,這些重騎兵依舊可以轉換方向防守,而且那些火銃騎兵依舊能對他們展開攻擊。

然而,很快他的煩惱就沒有了。

就在他想辦法破解局面的時候,一個夷丁,確切來說是一個海西女真哈達部騎兵,眼看局勢不妙,剛好又處於外圍,直接扭頭就逃跑了。

這只是開頭而已,有一個逃跑的就有第二,第三個……短短十幾息的功夫,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導致上百騎兵都開始逃跑行動,向着四周能跑的地方飛馳而去。

“撤退!”

看到這個局面,縱使有萬般無奈,祖大弼還是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也不需要再煩惱怎麼破局了。

現在大勢已去,強撐着也沒有什麼意義,與其讓他們四散而逃,倒不如有組織的撤退,這樣還能保留一些兵力。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帶着殘存的一千來號騎兵,撤退到後面的步兵陣列中,用步兵來抵擋敵軍騎兵,至於能不能奇效,到時候再說。

看到祖大弼率軍撤退,毛承福也不會讓他這麼順利的跑掉,直接下令全軍突擊,能消滅多少就消滅多少。

明軍都是身披盔甲,雖然不算重甲騎兵,但戰馬的負荷一點都不低,但天策軍的槍騎兵,卻都是輕裝前行,速度比他們塊不少,於是就跟在後面,便追邊開戶。

然後停下來裝填,裝填好了繼續追擊開火,當然也有些藝高人大的,直接邊跑邊裝填,雖然經常出現失誤,但也能完成這些動作。

祖大弼的想法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撤退中,很多人都明白了,天策軍的這種攻擊方式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抵擋的,就算撤退到陣中,也無非是多苟活一陣子罷了,騎兵擋不住天策軍犀利的火銃,步兵就能擋住?

於是,不少人跑着跑着,就脫離了大部隊,然後雨然掉頭,一溜煙跑去了其他地方,反正就是不打算跟着祖大弼回到陣中。

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祖大弼身後的兵馬也越來越少,只有少部分是被天策軍擊中的,大部分都逃跑了。

最終,祖大弼率領不到四百騎兵,撤退到步兵陣列後面。

他本人也是氣喘吁吁,雖然騎着馬,但整個撤退的過程驚心動魄,好幾次都聽到彈丸從耳旁飛過,甚至都能感覺到彈丸上的熱度,稍微偏一點,他就回不來了。

但他還來得及慶幸,天策軍的打擊隨後而至,只不過這次彈丸不是落在他的騎兵頭上,而是那些最外圍的步兵身上。

他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來抵擋,但效果都不明顯,因爲天策軍根本不上前,他們很難攻擊到他們,反倒是不停地捱打。

對於毛承福來說,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現在明軍只能防守,想要進攻根本就不可能。

雖然這一戰下來,他們打死打傷的明軍可能也就九百來人,但祖大弼帶回去兵馬只剩下兩成,其餘其他六七百人,已經潰散到其他地方去了,這些騎兵只要不集中起來,根本沒有任何威脅,當然,他們肯定也不敢回來了。

除開祖大弼帶回去的四百騎兵,沈廷諭和那些衛所軍,確實還有七八百騎兵,但基本都是樣子貨,還不如兩百關寧軍的騎兵戰鬥力強。

他旋即下令,分出一箇中隊打掃戰場,兩個中隊分散追擊那些四散而逃的騎兵,其餘的兵馬將明軍陣地團團圍困起來,槍騎兵就在四五十丈的距離,遠遠的射擊。

然後,城頭上的濟南士紳們,就看到這樣神奇的一幕,兩千人的天策軍,把一萬三千人的明軍陣地團團圍困起來,而那些明軍士兵一直在捱打,根本不敢衝上去迎戰。

他們已經被徹底震驚了,整場戰鬥他們都砍在眼裡,從毛承福率軍出城開始,到列陣迎戰關寧軍,然後雙方發生激戰,天策軍輕鬆的將關寧軍騎兵消滅大半,自身損失不到敵人的兩成,而後又壓制的明軍不敢還手。

這一切,都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完成的,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他們算是看到天策軍的強大實力了,同時心中也有了盤算。

既然天策軍這麼強大,對待他們也存在拉攏的意思,那投向天策軍,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甚至有些野心家,開始想着孔有德能不能問鼎九五,他們現在要不要賭一把,搏一個從龍之功。

不過這樣想法的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人還在觀望,準備繼續看下去,看看天策軍能不能吃掉剩餘的明軍,如果能夠做到,他們就可以拿定主意了。

這些士紳的想法,毛承福都能猜到,不過他現在並不關心,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不怕他們不臣服,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行動就好了。

戰場上的死馬很多,但活着的戰馬也有不少,活着的被集中起來,運送回濟南城,死了的則當場宰殺一部分,用於補充戰士們的體力。

現在局面穩定,圍攻明軍陣地的戰士們,可以輪番休息喝水吃東西,同時給戰馬餵馬料,不用擔心會受到攻擊。

至於那些明軍傷員,重傷補刀,輕傷救治,當然是在完成天策軍戰士的救治之後。

那些武器,雖然他們看不上,但還是集中起來,以後說明也能賣上一筆錢。

經過清點之後,天策軍的傷亡也出來了,一共陣亡一百三十五人,重傷六十五人,輕傷一百二十人,一共三百二十人的傷亡,不算多也不算少,相當於明軍的三分之一。

當然這裡面有三分之二都在歸順的響馬中,如果這一戰全是老兵,傷亡只會低得多。

戰鬥還在繼續,明軍的傷亡在持續增加,但他們的反擊沒有任何作用,無論是鳥銃,三眼銃,迅雷銃,弓箭,都夠不着天策軍的騎兵,一百多支重型火繩槍,也就是斑鳩腳銃,被優先照顧,搞得根本沒人敢用。

不過明軍這次還是帶了十門佛郎機,開始天策軍沒有防備,死傷了二十多人,但隨即開始重點照顧這些佛郎機,毛承福也才從濟南城頭調集了十五門佛郎機,跟着明軍對轟。

很明顯,這些明軍根本不是天策軍的對手,炮手一批一批的死,後來換上來的生手,還出現了裝藥過量導致炸膛的情況,明軍點士氣越來越低迷。

圍攻明軍陣地不到兩個時辰,明軍的傷亡已經超過了一千人,而是每一個士兵都提心吊膽的,尤其是身邊不斷有隊友倒下,不知道自己啥時候會被一發彈丸撂倒。

這些明軍中,除了三千關寧軍的步兵,其餘大部分都是衛所兵和沈廷諭手底下的新兵,對於這種情況,他們的精神壓力巨大,關鍵是這樣的狀態還要保持很長時間,

終於,出現了臨陣倒戈的情況,十來個衛所兵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迅速扔掉了手中的武器,不管不顧的朝着天策軍騎兵跑來,口中大喊着‘我要投降,不要殺我’。

戰士們也遵照毛承福的意思,將他們控制起來,押送到後面去。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不斷地有明軍士兵承受不住,不到半個時辰,就有陸陸續續七八百人跑出來投降,而且速度越來越快,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不用一個時辰,整個陣地就將土崩瓦解。

祖大弼也知道繼續抵抗,沒有什麼意義了,頂多就是多撐一會,最終仍舊是慘敗,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於是,爲了能夠活命,祖大弼選擇了投降。

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460章 撿了大便宜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281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十六章 有必要擴軍第729章 斷後路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220章 曹化淳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864章 血戰都209章 連戰連勝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871章 後金已成歷史第十八章 軍議第110章 就怕步楊鶴的後塵第338章 登州府鼎定第301章 釣魚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301章 釣魚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12章 投降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305章 固守待援都108章 結盟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518章 孔有德的煩惱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 259章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600章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512章 投降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61章 陰謀的味道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790章 十六旗第493章 出乎預料的情況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857章 艱難的抉擇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865章 開了個好頭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771章 主動出擊第427章 排隊槍斃第159章 遼寧商號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185章 府撫之爭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246章 輪戰第287章 靜靜等待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441章 造反專業戶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803章 轟炸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842章 誅殺聖裔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700章 五支艦隊第361章 判決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358章 審問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374章 全面進攻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
第639章 血流成河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388章 實力足夠才行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460章 撿了大便宜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281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三十六章 有必要擴軍第729章 斷後路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220章 曹化淳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864章 血戰都209章 連戰連勝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105章 防備夜襲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622章 夜襲濟南城第871章 後金已成歷史第十八章 軍議第110章 就怕步楊鶴的後塵第338章 登州府鼎定第301章 釣魚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301章 釣魚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512章 投降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305章 固守待援都108章 結盟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八十五章 騎兵在衝鋒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518章 孔有德的煩惱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 259章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381章 腹背受敵第600章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546章 大王饒命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512章 投降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61章 陰謀的味道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790章 十六旗第493章 出乎預料的情況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857章 艱難的抉擇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865章 開了個好頭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771章 主動出擊第427章 排隊槍斃第159章 遼寧商號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767章 進攻廣州城第185章 府撫之爭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246章 輪戰第287章 靜靜等待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441章 造反專業戶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317章 還好不是營嘯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803章 轟炸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842章 誅殺聖裔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201章 戰船開建第700章 五支艦隊第361章 判決第202章 第一個案子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869章 完美的殲滅戰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358章 審問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328章 毛承福的預想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851章 總攻開始第889章 決戰序曲第374章 全面進攻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