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匯合之後,代善和多爾袞,便暫時放下了敵意,商議接下來的應對方略。

現在皇太極多半死了,損失的兵馬雖然還沒有統計出來,但初步估算也有七八萬之多,打肯定是沒辦法繼續打了,現在只能撤軍,撤回到瀋陽去。

對於這個提議,無論是代善,多爾袞,還是拜音圖,濟爾哈朗等人,都沒有反對,他們都知道,以現在的情況繼續打下去,也頂多是給天策軍多造成一些傷亡罷了,並沒有多大意義。

定下這個基調之後,衆人便開始進行具體的撤軍安排,現在除了錦州城附近,以及小淩河東岸的兵馬,錦州城以北,以東的諸多城池堡壘,都還有不少駐紮的兵馬,都需要撤走,要是沒個章程,很容易把撤退變成潰退。

在多爾袞等人忙着撤退的時候,孔有德也召集了跟前的諸位將領,商議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現在,整個小淩河以南以西,都是天策軍的地盤了,雖然還有一些地方存在少量韃子潰兵,或者部分小堡壘有韃子兵負隅頑抗,但已經不影響戰局了。

衆人都推測,韃子應該要撤軍了,現在他們根本沒辦法繼續打下去了,皇太極已死,羣龍無首,完全是一盤散沙,就算有人想打,其餘的人也未必願意。

漢軍四旗全軍覆沒,蒙古各旗也損失不小,外藩蒙古的兵馬除了自身的損失,老家還要面對來自車臣部騎兵的攻擊,肯定不想繼續打下去了。

滿洲八旗中,鑲紅旗旗主德類格戰死,鑲白旗旗主阿濟格被俘,正黃旗旗主阿山戰死,而阿巴泰已經投效天策軍,現在也就剩下代善,拜音圖,多爾袞,濟爾哈朗四人,而且他們還不是同一個派系的。

所以,他們撤軍在情理之中,根本沒有打下去的資本了。

孔有德倒是很想趁着這個機會,將韃子的有生力量全部殲滅,但暫時還無法做到。

韃子畢竟是傾國而來,雖然損失慘重,但剩餘的兵馬仍舊比天策軍要多,而且現在時間上也來不及,主力現在還沒有度過小淩河,也就白雲龍部的一萬多兵馬在北岸,還有義州衛城的那些兵馬,想堵住韃子的退路不現實。

故此,天策軍的一系列作戰安排,都是衝着追擊去的,同時儘可能的將分散各地的韃子兵消滅掉。

……

崇禎七年,正月二十八日。

一大早,後金軍隊便開始全線撤軍,多爾袞殘破的兩白旗,代善的正紅旗,拜音圖的鑲黃旗殘兵,濟爾哈朗的正藍旗還有蒙古四旗,部分外藩蒙古軍隊,悉數東撤。

對此,天策軍各部也按照前一晚的計劃,分頭行動。

小淩河南岸的主力,留下一萬人照顧傷員,看守俘虜,保護後方城池,以及肅清那些潰散和負隅頑抗的敵兵,其餘兵馬,分別從錦州城的西岸,石門山段,下游的西岸三處渡河。

而後,再度分兵,一萬兵馬直奔義州衛城,對付圍困義州衛城的韃子。

楚中天部,分出一部分兵馬追擊濟爾哈朗部,其餘兵馬與紫荊山南麓的白雲龍部匯合,加上從錦州城西邊渡河的主力,追擊韃子以兩白旗和正紅旗爲首的五萬餘兵馬。

當然,這場追擊戰不會太激烈,韃子雖然傷亡慘重,但還是有些戰鬥力的,追擊太猛,很容易出現重大傷亡。

根據孔有德的計劃,肅清錦州到義州衛城這一段的殘敵後,主力兵馬將分成三撥,輪換追擊,消耗韃子的有生力量。

而負責第一階段追擊任務的是程希孔和黎賢能,他們率領兩萬兵馬,死死的要在韃子後邊,瞅準機會就上去咬一口下來。

根據孔有德的指示,他們儘可能的攻擊正藍旗,正紅旗和蒙白旗的兵馬,而兩白旗,鑲紅旗,以及外藩蒙古各旗,能放過就放過。

對於孔有德的命令,程希孔和黎賢能都感覺有些莫名其妙,這韃子都一樣,打誰不是打啊。

但孔有德卻道出了自己想法,這一戰雖然大敗韃子兵,而且斬殺了奴酋皇太極,消滅和俘虜的韃子兵超過八萬,但韃子手裡還有十二三萬的兵馬,想要一戰而定是不可能的。

這些兵馬,天策軍能吃掉兩三萬就不錯了,剩下的那些多半都能逃回瀋陽去,哪怕那些外藩蒙古的騎兵都跑到老家對戰車臣汗,但滿洲八旗的兵丁也還有四五萬人。

當然,這些韃子只是暫時撤回瀋陽,等到開春,增援的部隊和武器,物資等抵達,戰線就會繼續向東推進,最終將滅亡韃子。

但孔有德想把這個時間縮短,中原方面的戰局讓他很擔憂,保不齊那一天崇禎就會再度發難,調集大軍進攻山東,所以越早解決韃子越好,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激起他們的內鬥。

現在皇太極死了,後金內部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而多爾袞又是野心十足之人,必然會想辦法利用這個機會,成爲後勁大汗。

但這一系列的大戰下來,兩黃旗幾乎是全軍覆沒,但兩白旗的損失也相當大,多鐸被殺,阿濟格被俘,而正紅旗,正藍旗的損失小得多,加起來還不到兩白旗任何一旗的傷亡。

昨天代善和濟爾哈朗,也停止了主動進攻,保存了很大的實力,如果現在不趁着這個機會削弱他們,多爾袞就算回去,也就被代善等人壓制,無法與之抗衡。

所以,孔有德就像趁着追擊的功夫,儘可能的削弱代善一系的實力,讓多爾袞能夠與之抗衡,後金內部必然爭端再起,即使沒有演變成內戰,也足以讓他們之間的隔閡擴大,無法再有效配合,天策軍能夠更爲輕易的消滅後金的殘餘勢力。

二十九日,撤退的後金大軍,抵達了大淩河一線,順着早已搭建好的浮橋迅速渡河。

這一天多的時間裡,他們不斷遭受天策軍追擊大軍的襲擾,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鬥,但小規模的戰鬥數不勝數,尤其是天策軍的槍騎兵,不勝其煩。

與當初出征之時不同,現在後金兵馬,無不垂頭喪氣,如喪考妣,傷兵成羣,一些躺在板車上,或者被捆在馬背上,至於那些重傷員,都被拋棄了,現在已經顧不上他們了。

這些傷兵,還是不停的發出哀嚎,單單是傷口的疼痛就算了,而是這一戰的失敗,讓不少韃子兵的精神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這些傷兵的哀嚎聲,讓多爾袞心煩意亂,這一天多來,他一直在思考,大金軍到底是怎麼敗的。

他知道天策軍銃炮犀利,但這並不能完全解釋戰敗的原因,畢竟大金軍也有重炮,而且兵力是天策軍的三倍,完全可以彌補武器方面的劣勢。

正在這時,一個韃子兵前來彙報“報,翁牛特部頭領擅自率軍撤回草原去了!”

多爾袞只是擺了擺手,表示自己知道了,便沒有再多過問,這已經是第五個擅自撤退的部落了,根本攔不住他們。

對此,多爾袞也能理解,這一戰下來,不單單是軍隊數量損失較大,更爲嚴重的是對參戰兵馬心理上的打擊。

щщщ• TтkΛ n• ¢O

以往無論是滿洲八旗,還是蒙古各部,對付明軍的時候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就在天策軍手上吃了幾次敗仗,這次傾國而來,居然還是敗了。

這一戰下來,不少人都像明軍恐懼韃子兵一樣,患上了對天策軍的恐懼症,一聽到天策軍三個字就渾身發抖,歇斯底里的嚎叫,之前與天策軍惡戰的一幕幕,又重現眼前。

那些外藩蒙古的兵馬,損失也都不小,不少人都打心底害怕天策軍了,不願意繼續與天策軍作戰,甚至有一些部落,已經開始盤算着背叛後金,投入天策軍的懷抱了。

當然,現在是不行的,這些外藩蒙古的兵馬必須要回到自己部落去,車臣部騎兵正在進攻他們的老家,保住自己的地盤先。

對此,多爾袞和代善也無可奈何,因爲率先撤回草原的,便是跟後金關係最爲密切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現在的頭領是在博爾濟吉特·布和,也稱之爲宰桑·布和,是皇太極的老丈人,大玉兒和海蘭珠都是他的親女兒,而之前跟隨德類格一起被斬殺的吳克善,則是他的長子。

宰桑·布和這次帶來了一萬五千人的騎兵,但現在,只剩下不足一半了,僅僅是吳克善那一戰就葬送了近五千騎兵,其餘各戰場也都由科爾沁騎兵作戰,在天策軍的衝炮衝擊下,損失也比小。

不單單是這些傷亡,從漠北來的喀爾喀諸部騎兵,已經在漠南蒙古的草原上橫行肆掠,不斷地有被攻破主帳的部落潰兵,前來求援。

雖然現在還不清楚天策軍到底跟喀爾喀諸部達成了什麼交易,但不斷來求援的各部留守兵馬,已經證明了事態的嚴重性,他們不回去也沒轍。

這個時候,一些聲響從身後傳來,多爾袞呆呆的望向身後,又一支天策軍的騎兵追上來了,與正藍旗的騎兵展開激戰,但持續沒多久,這支天策軍騎兵就後撤了。

根據傳回來的戰報,正藍旗陣亡四十五人,手上二十八人,對比與整個大軍來說,並不算太大的傷亡,但他也意識到了情況不對。

這一天多的時間裡,天策軍追擊大軍與大金軍的交鋒很多,但多爾袞也察覺出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按理說,孔有德對大金有着相當大的仇恨,完全不像其他明軍一樣養寇自重,對上大金軍就是窮追猛打,能放過絕不放過,按照這樣推算,無論是那一旗的兵馬,天策軍都應該一視同仁纔對。

但事實上的情況確實,這一天多來,與天策軍的數十次大大小小的交鋒,天策軍好像專門盯着正紅,正藍,鑲黃等幾旗的兵馬下手,而同樣負責殿後的部分兩白旗兵馬,卻很少遭受到主動攻擊。

雖然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感覺天策軍九成的攻擊目標都是那幾個旗,而自己的兩白旗,收到的攻擊卻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其餘的旗遭受攻擊,他們離得近去支援,才爆發的戰鬥。

這不能用巧合來解釋,一次兩次說得通,幾十次下來還是巧合就有鬼了,也就是說,天策軍是有目的的放過兩白旗,進攻正紅正藍等旗。

那麼,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多爾袞不斷地思索這個問題,但怎麼都沒有個頭緒,就在此時,一個讓他差點跳起來的消息傳來--阿濟格回來了。

開始多爾袞還以爲自己聽錯了,但親信卻肯定的告訴他,確實是鑲白旗旗主阿濟格回來了。

沒多久,阿濟格便騎着馬,在多爾袞親信的引到下,來到多爾袞面前。

“大哥,你居然沒死?”望着腦袋還在脖子上的阿濟格,多爾袞興奮的喊道。

不單單阿濟格回來了,還有二十幾個鑲白旗和正白旗的將領,都是甲喇章京,牛錄章京,也都活着回來了。

阿濟格也興奮的說道“對啊,我還活着!”

“那你快說說,你是怎麼活着回來了?”

隨後,阿濟格便將自己的經歷說了一遍,當時他們被俘虜後,阿濟格便被天策軍嚴密看守起來,但到了昨天上午,天策軍卻突然把這些甲喇章京和牛錄章京帶進來一起看押。

當天晚上,那些負責看守的天策軍士兵爲了慶賀勝利,喝的是伶仃大醉,一個被捆綁起來的牛錄章京,不知道從哪從來了一個小鐵片,割斷了繩索,然後幫助其他人一起逃了出來。

他們當時沒有對喝醉的衛兵下手,並且幸運的找到了一批戰馬,然後迅速繞路,朝大淩河的方向逃跑,一路上一人雙馬,麻不停止的逃跑,總算是在這個時候追上了撤退中的多爾袞部。

“這個陰險狡詐的孔有德,居然想出如此惡毒的計策,讓我們同室操戈!”聽完阿濟格的講述,多爾袞已經明白孔有德的用意了。

“什麼同室操戈?”阿濟格一頭霧水。

多爾袞語重心長的說道“大哥,你還不明白嗎?天策軍是故意放你們跑的,就是爲了讓咱們內部重新起殺戮,同室操戈,他們好坐收漁利!”

阿濟格還是有些不明白“你是說孔有德故意放我走的?他們爲何要這麼做?”

“你想想,大汗死了,現在汗位空缺,誰最有資格繼承汗位?”

“這個我可不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葉布舒和碩塞雖然都是皇太極的兒子,但都還年幼,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沒辦法繼承汗位,那麼大汗只能是我們兄弟幾人中產生,現在實力最強的是代善,他的正紅旗損失比如我們大,而且濟爾哈朗也會支持他,當初父汗也曾打算讓代善繼位,他又是我們衆兄弟最爲年長的一個,無論怎麼說,都是他繼承汗位最爲合適!”

“孔有德故意放你們走,就是爲了加強咱們兩白旗的實力,而且這一天多來我們屢次與天策軍的追擊兵馬交手,但他們都只盯着正白旗和正紅旗打,擺明了就是爲了削弱代善的實力,讓咱們能跟代善抗衡,不至於被壓制,然後內部起爭端!”

阿濟格也被嚇了一跳,孔有德居然有如此惡毒的計謀,不由得擔心道“孔有德居然有如此詭計,那咱們該怎麼辦?難道真如孔賊設想的那般,讓我們兄弟與代善他們拼殺嗎?這樣一來,豈不是讓他孔有德坐收漁利?”

“如果主動派兵馬去跟孔有德的追擊大軍拼命,然後讓代善登上汗位,你樂意嗎?難道你忘了,當初父汗可是想讓咱們繼承汗位的,那皇太極聯合代善,莽古爾泰他們欺負我們三兄弟年***迫母親殉葬,才讓他皇太極搶走了咱們的汗位!”

多爾袞惡狠狠的說道“現在,我們是時候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罷了!”

他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恢復了鬥志。

шшш ●ttκǎ n ●¢○

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174章 大炮都是錢砸出來的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860章 老冤家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737章 攻克岡山第635章 皮島,鐵山,義州,九連城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106章 白蓮教來人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458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625章 一上一下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267章 煙臺第396章 清繳行動順利結束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175章 鐵炮和銅炮第 259章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709章 棒子的秉性第760章 洪旭投敵了第193章 改進燧發槍第321章 大手筆第394章 劉宇在玩火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373章 天策軍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371章 委員長的法子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01章 全完了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853章 中原大戰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814章 出征第855章 阿濟格降了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335章 談判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114章 衝突第801章 全完了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三十七章 孫元化好友第224章 軍屯和鹽引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184章 白蓮督院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197章 放權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270章 韃子第710章 飛起來了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321章 大手筆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二章 我是孔有德底170章 招攬徐文儀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738章 賭一把第589章 何不咱們自己幹第812章 試探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735章 投降第104章 激動的難民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
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五十三章 坑人計劃失敗第174章 大炮都是錢砸出來的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860章 老冤家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470章 炮擊萊州城第737章 攻克岡山第635章 皮島,鐵山,義州,九連城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826章 耿仲明死了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819章 阿巴泰的背叛第106章 白蓮教來人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458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173章 仿製燧發槍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625章 一上一下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267章 煙臺第396章 清繳行動順利結束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175章 鐵炮和銅炮第 259章第169章 海商和海盜的區別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709章 棒子的秉性第760章 洪旭投敵了第193章 改進燧發槍第321章 大手筆第394章 劉宇在玩火第272章 拿下萊陽城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373章 天策軍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232章 蔡鵬程兄弟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371章 委員長的法子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01章 全完了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853章 中原大戰第696章 稅警總隊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814章 出征第855章 阿濟格降了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91章 被無視了第285章 四面合圍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335章 談判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114章 衝突第801章 全完了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三十七章 孫元化好友第224章 軍屯和鹽引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755章 排隊槍斃第184章 白蓮督院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343章 八個總兵第197章 放權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四十七章 整編降兵第270章 韃子第710章 飛起來了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321章 大手筆第615章 謝三賓的野心第二章 我是孔有德底170章 招攬徐文儀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738章 賭一把第589章 何不咱們自己幹第812章 試探第340章 拿下登州府全境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244章 悍勇的明軍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735章 投降第104章 激動的難民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230章 剿撫並用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685章 這話你自己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