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

譚倫介紹着最近的鹽場狀況“大人,現在沙河鹽場已經全部建設完畢,產量已經達到了最大限度,現在一個月的產量有四萬七千石,新建的沽河鹽場產量一個月在一萬六千石,等到全部建設完畢,預計產量能夠達到三萬五千石!

平島灣鹽場和龍王口鹽場受到此次倭寇的影響,建設進度停滯了一段時間,大人掃平倭寇和海盜後,又重新開工建設了,不過產量還沒有起來,兩個鹽場加起來還不到一萬石,不過等到完全建好,可以達到五萬石!”

聽到他的彙報,孔有德點了點頭,這譚倫乾的確實不錯,半年的時間下來,四個鹽場的月產量已經高達七萬三千石了,如果全部換成銀子,那就是三十多萬兩啊。

等到全部建好,月產量就超過十二萬石了,全部賣掉恐怕得有五十萬兩銀子,這可是一筆大收入啊,只有穩定的財源,纔是發展實力的保障,以戰養戰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上並買不到這麼多錢,現在這些海鹽生產出來,是通過成立的遼寧商號,以及組建的山東鹽業商會一起販賣的。

他提供一部分海鹽給幾家合作的鹽商,由他們負責發賣,所以賣的價格自然是批發價,比實際售價低一些。

雖然遼寧商號自己也賣一部分,相比之下只有山東本地的一部分,現在還只侷限在登萊兩地,收入自然沒有那麼多,不過即使如此,一個月三十萬兩還是不成問題的,對於孔有德來說也足夠了。

“恩,乾的很好!不過你現在還不能鬆懈下來,你還要加把勁,爭取把剩下的三個鹽場,在年底之前,都建設好了!如果到時候能夠完成,這沙河鹽場你就是百抽二的分子,明白嗎?”

“屬下謝過大人,大人如此厚待屬下,屬下必定肝腦塗地,粉身碎骨也要把這鹽場弄好!”聽到孔有德的話,譚倫高興的連忙保證道。

現在沙河鹽場的月產量是四萬七千石,要真有百抽二的分子,他一年下來就能獲得接近一萬石的鹽,全部賣掉好幾萬兩銀子呢,這可是他當巡檢的時候,至少六七年才能積攢下來的錢。

孔有德如此優待他,他自然知恩圖報,把這些事情辦得更好。

旋即他又說道“大人,屬下這次前來,不光是來彙報目前鹽場的生產情況的,屬下還有兩件事情,要跟大人彙報!”

“哦?有什麼事情你直說就是!”孔有德喝着茶淡淡的說道。

“這第一件事,就是屬下打算,繼續增加鹽場的數量,既然大人已經拿下萊州府了,這麼好的地方自然不能浪費不是,所以屬下打算帶人在萊州府進行勘察,然後尋找合適的地方,繼續建設鹽場!”

孔有德自己都還沒考慮在萊州建鹽場,結果譚倫倒先提出來了,讓孔有德有些意外,隨即又欣慰的說道“你能考慮這麼長遠,看來我當初沒看走眼!不過眼下,沽河,平島灣,龍王口這三個鹽場還沒有建設完畢,再到萊州府開建新的鹽場,恐怕人手有些不足吧?”

譚倫早就準備的說道“大人,這一點屬下早就考慮到了,而且屬下也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不過這個辦法還需要大人同意,屬下不敢擅自做主!”

“你直說便是,說錯了我也不會怪你!”

隨後,譚倫就開始講述他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把原本萊州府的鹽檢司人手組織起來,以他們作爲前期的人手,開始建設鹽場,並且許給他們一定的官職,好讓他們安心辦事。

就比如他原本是沙河鹽檢司的巡檢,投靠孔有德之後直接成爲鹽場管事,有他的存在,那些鹽檢司的人想必也不會過度擔憂。

事實上,從正月開始,萊州府的鹽檢司和各個巡檢司,衛所一樣,都抽掉了一部分鹽丁進入萊州府的各個城池,協助守城。

現在這些鹽丁,一部分死在了各場戰鬥中,另外一部分縮在萊州城,使得各個鹽檢司的實力大爲縮減。

與此同時,原本被鹽檢司打擊鎮壓的鹽梟,也開始活躍起來,這些鹽檢司一般都跟鹽梟有深仇大恨,現在實力不濟,自然要去報仇雪恨。

天策軍忙着土改,以及清掃殘餘的明軍,建立新的秩序,暫時沒有時間去處理這些鹽梟和鹽檢司,只要那些鹽梟不是活膩了惹到天策軍頭上,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事情。

那些鹽檢司的頭頭,只要不是像譚倫這樣要錢不要命的,基本都帶着能帶走的財產,轉移到周圍城鎮中,有天策軍的保護,不至於被鹽梟滅口。

也就是說,這些原本鹽檢司的人手,現在都在各個城內,而且以前都是鹽檢司的巡檢,多少都知道一些底細,他可以去找那些鹽檢司的頭頭,讓他們協助建立新的鹽場。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將原本的鹽梟,徹底掃除乾淨。

對於這一點,其實很好辦,天策軍經過歷次大戰,實力跟當初打下登州城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對付這些鹽梟簡直是綽綽有餘,而且有騎兵的存在,對付他們並沒有多難。

聽着譚倫的敘述,孔有德也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當時在山東旅遊,看到過膠州灣的鹽場,聽導遊說,山東產鹽兩一年有三百多萬噸,差不多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孔有德當時也是聽個稀奇,以爲導遊在吹牛皮,沒有當回事,不過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三百萬噸,換成大明的單位,那就是三千多萬石啊。

他可沒指望能夠達到這麼大的產量,就算達到了也沒用,現在大明的人口不如後世那麼多,而且鹽也不光食用,醫療,工業方面也有運用,根本用不了這麼多。

不過他也有野心,那四個鹽場全部建好,月產量能打到十二萬石,當然也受到季節影響,不過一年下來一百二十萬石還是穩穩的,想想都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如果在萊州也興建幾座鹽場,再加上萊州灣的鹽場,恐怕三百萬石不是不可能啊,如果真要達到這種程度,光這方面的收入,就足夠他養活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了。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這些都得慢慢來。

譚倫說完,孔有德也點點頭道“這個辦法確實可行,這件事情前期就交給你負責,你先負責把這些人找出來,然後把合適建立鹽場的地方勘探出來,進行先期的準備工作!不過你的首要任務還是登州剩下的三個鹽場,等你吧架子都搭起來了,就繼續去管理登州的鹽場,這邊的事情讓張榮來負責就行了!“

“屬下遵命!定不負大人所望!”譚倫答道。

對於這個安排,他並沒有什麼意見,砍死這麼安排有些對他不公平,但他已經很知足了。

張榮是孔有德的絕對心腹,不是他能比的,而且張榮確實是個人才,也就是經驗少點,不然的話恐怕就沒他什麼事了,而且已經獲得了這麼多的好處,沒什麼不知足了。

他的反應孔有德都看在眼裡,淡淡地說道“這件事情定下來了,那你說說第二件事情吧!”

“大人,是這樣的,本來這事不歸屬下管的,但沈掌櫃知道屬下要來見大人,他又忙的脫不開身,就讓屬下轉達一下!根據沈掌櫃所說,現在四個鹽場的產量越來越高,但是銷路卻成了問題,現在已經積壓了差不多一萬石精鹽和四萬石的粗鹽,估計隨着產量的增高,還會越積越多!”

“哦?怎麼會這樣?我們賣的鹽質量不差,而且價格更低,不至於賣不出去啊?你快說說具體是怎麼回事?”

孔有德有些疑惑,這鹽怎麼就積壓起來了呢。

鹽這東西,確實能夠帶來大量的收益,但前提是得賣出去,換到錢才行啊,現在卻賣不出去了,生活必需品還能滯銷?

“大人,是這樣的,原本沈掌櫃將海鹽提供給那六家鹽商,由他們負責向大明的其他地方售賣!初期相當的順利,畢竟咱們的鹽價格比其他的鹽要低一些,再加上他們原本就有些路子,所以很快就把銷量提上去了!

原本其他地方的官府收了他們的孝敬,對於他們販賣海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沒看見,不過從上個月開始,他們的銷路卻出現了問題,不少官府都開始打擊私鹽,大肆抓捕私鹽販子,使得他們賣的鹽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且這樣的情況還在不斷地擴大,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針對他們……”

譚倫前前後後說了一大通,不過孔有德也聽明白了,弄清楚了問題的所在。

其實事情不算複雜,他們手頭的力量不足,所以只能迫於形勢,跟當時登州的幾家鹽商合作,由孔府賬房沈飛管理的遼寧商號負責山東地區的銷售,至於大明的其他地方,暫時沒辦法涉足,就按照一定的價格和數量,提供給各家鹽商,由他們去販賣。

說白了,沈飛和遼寧商號只是充當山東地區的經銷商,以及總的供貨商罷了,那六家鹽商,充當的身份就是一級代理商。

而那以吳英發爲代表的六家鹽商,拿到遼寧商號提供的鹽之後,就轉運到北直隸,南直隸,河南,湖廣,山西,浙江這些地方去販賣,不過他們也只是一級代理商,不至於親自去販賣。

於是,他們就聯絡當地的私鹽販子,供貨給他們,由他們擔任二級代理商,至於他們是親自把鹽賣出去,還是繼續發展下級代理商,都不是吳英發該操心的事情,鹽已經出手就算完事了。

事情就出現在這裡,原本吳英發他們也會去打點當地的官府,讓販賣可以進行的順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他們運過去的鹽質量好,價格低,自然受人青睞,官府拿了錢也不打擾他們。

結果現在這些官府居然不收他們的錢了,而且還大肆抓捕當時的私鹽販子,使得他們根本不敢頂風作案,繼續販賣吳英發他們提供的鹽。

這些二級代理商被打擊,甚至直接被消滅,只能降低出貨量,甚至有些蟄伏起來等風聲過去再賣,使得吳英發他們這些一級代理商的銷量開始下降。

而作爲供貨商的遼寧商號,也就是四處鹽場,產量卻在不斷地攀升,自然就積壓起來了。

而各地同時開始大規模打擊私鹽,阻止孔有德的鹽販賣,肯定是有人在針對他們。

本着‘誰受益誰最有嫌疑’的思路,孔有德開始分析起來,到底是誰在跟自己作對。

打擊私鹽,歷來都是中央朝廷要做的事情,食鹽是朝廷稅收的一大進項,私鹽販子的出現,就使得官鹽的銷量必然下降,朝廷的收入減少,爲了維護朝廷的利益,這些私鹽販子必然要受到打擊,一般抓到的私鹽販子難逃一死。

不過那是在開國之初,行政能力強大的時候,私鹽販子一般都會受到嚴懲,現在可是明末,朝廷的執行力度大大下降。

而且因爲合法的鹽商漸漸做大,偷稅漏稅的手段層出不窮,使得朝廷的鹽稅越來越低,。

方法很多,比如原本一個商人手持一張鹽引,就能合法的提到三百斤鹽,就像是建國初期的糧票,布票,油票一樣,這可不是你有錢就能買的。

然而到了後來,通過權錢交易,一張鹽引隨隨便便提到兩三千斤的鹽,甚至上萬斤都不是不可能,然而交的鹽稅,卻依舊按照三百斤來算。

這樣一來,原本一年能收上接近千萬兩的鹽稅,到了萬曆末年,就只剩下一百多萬兩,到了現在,連也就幾十萬兩了。

而現在,從鹽上面獲利最多的,已經不再是大明朝廷了,而且他們也沒有那個閒工夫打擊私鹽,流寇,建奴,甚至孔有德自己都是朝廷要着急的事情。

這樣一來,答案就很明顯,這事肯定就是那些大鹽商做的,確切的說,就是揚州城的那些大鹽商乾的。

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865章 開了個好頭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733章 伏擊戰第461章 雙島第812章 試探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三十四章 心境的變化第266章 巧合?第877章 秀肌肉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185章 府撫之爭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834章 婚禮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九十七章 潰兵變山賊第184章 白蓮督院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808章 警告第879章 閱兵結束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80章 闖軍覆滅第215章 開炮!第703章 欲效仿班定遠?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654章 馬世龍第216章 猥瑣發育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295章 再次攻城第711章 抵達釜山港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300章 追擊戰第547章 搞一波大新聞第389章 猜疑鏈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289章 爺孫局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241章 開拔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161章 殺雞儆猴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八章 大明忠臣尚可喜第582章 戰爭之神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360章 過失殺傷人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二十四章 瀋陽中屯衛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796章 破防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811章 蒙古諸部第839章 前鋒潰敗(上一章已經重新上傳)第189章 大換血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354章 貴人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第693章 衍聖公第326章 如入無人之境第十六章 王與謙之死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461章 登陸第122章 張燾部潰敗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401章 不科學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675章 挑釁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653章 山海關第436章 勸降信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48章 城外來了一夥騎兵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
第九十二章 大戰結束第865章 開了個好頭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733章 伏擊戰第461章 雙島第812章 試探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三十四章 心境的變化第266章 巧合?第877章 秀肌肉第117章 大戰前夕第185章 府撫之爭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834章 婚禮第437章 絕對不能走漏消息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312章 明軍投降第238章 作戰計劃第315章 弄不明白的事情第九十七章 潰兵變山賊第184章 白蓮督院第250章 戰局反轉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808章 警告第879章 閱兵結束第391章 兩個難纏的對手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140章 面見孫元化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80章 闖軍覆滅第215章 開炮!第703章 欲效仿班定遠?第433章 不把人命當回事第654章 馬世龍第216章 猥瑣發育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233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295章 再次攻城第711章 抵達釜山港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300章 追擊戰第547章 搞一波大新聞第389章 猜疑鏈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289章 爺孫局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241章 開拔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161章 殺雞儆猴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八章 大明忠臣尚可喜第582章 戰爭之神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360章 過失殺傷人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二十四章 瀋陽中屯衛第四章 拔營啓程第818章 不費一兵一卒第五十五章 明軍居然有生化武器第796章 破防第568章 水戰大捷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579章 娶親的事兒得抓緊第811章 蒙古諸部第839章 前鋒潰敗(上一章已經重新上傳)第189章 大換血第881章 決戰開始第354章 貴人第167章 居然是劉香第693章 衍聖公第326章 如入無人之境第十六章 王與謙之死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461章 登陸第122章 張燾部潰敗第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第401章 不科學第828章 步兵教做人第675章 挑釁第781章 栽在自己人手上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653章 山海關第436章 勸降信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二十二章 中伏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48章 城外來了一夥騎兵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