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對於趙四的彙報,在場的都聽的出來,有一部分是吹牛皮。

就他這體型還殺掉四個倭寇,十個趙四上去都不一定乾的過四個倭寇,不過他們也不在乎這些,主要是倭寇的那部分情況,必須要準確才行,這纔是重中之重。

還是劉思恭發話“趙四,你如何斷定這些就是倭寇?“

“劉老爺,這些賊寇都是一副倭人大半,手持倭人的武器,口中講着倭語,那賊酋臨死前的求饒話語在下還記得,路上找到懂倭語的人詢問,的確是倭寇的語言!”

隨後,趙四有說了很多的細節,包括裡面確實有漢人存在,而且還是福建口音等等,總之他了解到的情況,都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一大通講述過後,場面又陷入了沉寂,趙四的這些消息,多半都是真的,這次襲擊鹽場的確實是倭寇,但就是這樣,才讓他們爲難。

趙如海也讓趙四下去了,這一次他沒有追究趙四的責任,倭寇可不是他們這些衛所軍能夠抵擋的,他們也就是管管小毛賊,趕走一些膽大包天的海盜,對上倭寇,衛所軍不夠看的。

趙四先是死裡逃生,然後得了許多好處,現在又逃脫罪責,也是歡喜的很,退下之後就去喝花酒壓壓驚去了。

趙四是高興了,但屋內的衆人卻仍舊是愁雲慘淡,知道了敵人是誰,他們卻根本高興不起來,倭寇其實他們能夠對付的?

當年倭患最嚴重的時候,打擊倭寇最狠的還是戚家軍,可現在戚家軍在渾河之戰損失殆盡,就憑趙四這樣的衛所軍,想要阻擋倭寇的肆掠,根本不可能。

甚至連趕走倭寇,奪回鹽場,他們都不一定能夠辦到,鹽場就會一直被倭寇佔據着。

而且他們的鹽場,也大多都在海邊,就算等到倭寇退去,也保不齊什麼時候再來,真的是頭疼的事情。

好在劉思恭智商情商都不低,擔任商會會長這麼多年,經歷過大風大浪,很快就鎮定下來,徐徐的說道“諸位,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瞭了,此番的事情,乃是倭寇所謂,那就不只是我等的事情了,此事必須的朝廷出面才能解決!”

片刻功夫,在場的衆人就達成了一致,以揚州商會的名義,上書應天巡撫,兩淮鹽運使,南京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漕運總督等地方大員,將此時稟報上去。

並且言明,此次倭寇來犯對他們造成的損失非常大,如若不能將倭患清除,讓他們的買賣繼續進行下去,他們也就沒辦法再繼續繳納鹽課了。

將大體的方案敲定下來之後,他們又開始商議接下的處理,等官府解決這些倭寇,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如何將眼前的損失降低,確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

“諸位,雖然現在咱們的鹽場被襲擊,產鹽量減少了,但如果把價格提升去,也能彌補一部分損失啊!”

“我有個提議,將鹽價在現在的基礎之上,上調三成!”

“三成哪夠啊,至少得五成才行!”

“我覺得五成都少了,現在不光鹽場的存鹽拿不回來,就算鹽場被奪回來,恐怕會有一段時間沒辦法繼續生產,所以至少得七成才行!”

“你們平時不都是很果斷的嗎,怎麼現在這麼扣扣索索了!我覺得提升到兩倍才行,反正鹽都在咱們手裡,那些窮棒子愛吃不吃,他們也沒別的鹽可以買!我就不信提升到兩倍的價錢,他們還能不買咱們的鹽!”

衆人你一眼我一語,定下了這個通過提價彌補損失的辦法,經過一番商議,最終達成了一致,統一將原本二十文一斤的粗鹽,提到了五十文,精鹽更是提升到了四百文。

各項事情都商議妥當,他們眉頭的陰霾也少了許多,損失這次的事情讓他們損失不小,但能夠彌補回來總是好的,

“老爺,出大事啦!”

突然,劉思恭的管家也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一臉的驚駭。

劉思恭也是一臉的驚訝,自己的管家一向穩重,得知鹽場被襲擊他都沒這麼慌張,現在卻如此慌亂,

“老爺,城外來了一支數千人的大軍,現在正準備攻城!都是乘坐咱們的運鹽船來的,烏泱泱的好幾千人呢!知府大人已經去城頭了!”

聽到這個消息,心情剛剛好一些的鹽商們,又如墜冰窟,感覺背後發涼。

數千人的大軍,乘坐他們的運鹽船回來的,最可能的結果,就是那些襲擊鹽場的倭寇。

而揚州城內現在根本沒什麼防禦力量,如果真有數千人的倭寇來襲,他們能守得住嗎?

被這個消息一驚嚇,甚至有人直接從椅子上溜下去了,不過其他人也沒有那個心情笑話他們,都急匆匆的出去,要去城頭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

而此時,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孔有德,正在戰船的前方,靜靜地注視着軍隊朝着揚州城挺近。

這一次能夠這麼順利的摸到揚州城旁邊,其實辦法也很簡單,用了無數次的老辦法,僞裝成對方的人,然後矇混過關,混到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再動手。

前一天就是用的這一招,順利的畢竟崇明沙千戶所的港口,然後出其不意將前來巴結的千戶擊斃,起親兵被擊殺大半,然後順利的攻下了千戶所城。

之後又花了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徹底將崇明島控制起來,島上守軍本就不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千戶所城內,其餘的都散落在各地,面對摧枯拉朽的天策軍突擊隊,根本沒有什麼抵抗的慾望,

而且他們還想了個好辦法,直接把千戶的首級綁在一根竹竿上面,扛着就往前衝,那些軍戶看到千戶都死了,自然膽量抵抗。也就是崇明島的地盤不小,從東頭到西頭有一百來裡,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趕路了。

而在此期間,其他負責進攻各鹽場的戰船,也陸陸續續的抵達了港口,停在了港口外面。

和孔有德在大洋港的收穫一樣,當天是各家鹽商運存鹽回揚州的日子,所以他們基本都俘獲了不少的船隻,其中一號福船兩艘,差不多排水量的樓船三艘,其他的各型船隻加起來接近六十艘,絕對算得上是一次大豐收。

而這些船基本都沒什麼防禦力量,拿下他們沒廢多少力氣,不過並沒有全部被帶來,其中一部分按照孔有德的意思,租借給山東鹽業商會旗下的幾家鹽商,讓他們把這些鹽運回去。

有了這些船,整個船隊的規模又大了不少,孔有德對其進行了編組,並且把各家鹽商的旗號都掛了出來,

今天一早,進行調整過後的船隊,便浩浩蕩蕩的進入長江,逆流而上,朝着長江的方向前進。

由於經過僞裝,此次過程還算是比較順利,基本上都暢通無阻的,其他的商船遇到他們都是避着走的。

期間,孔有德不止一次遇到巡檢司的戰船,這長江現在是航運要道,內地的貨物出海從這裡最方便,所以商船的數量不少,巡檢司的兵丁們就非常積極,船多就意味着油水多。

不過孔有德一行的船隊,他們是沒那個膽量搜刮油水的,裡面包含着各大鹽商的船隻,而且旗號都高高的掛了起來。

有些時候,巡檢司的戰船出現在他們的航道上,居然主動地調轉方向,爲他們讓路。

通過這所見所聞,孔有德也對這些鹽商的能量有了切身的體會,如果依靠常規的辦法,通過價格戰和經濟手段跟他們競爭,絕對沒有贏的可能。

他也在慶幸,好在自己選擇劍走偏鋒,來這麼一個出其不意,只有這種辦法,才能徹底的擊垮這些鹽商。

不過對於這些巡檢司,孔有德沒什麼惡意,能不招惹就不招惹,他們的目的是揚州城,要是路上出了問題,讓那些個鹽商跑掉就不划算了。

路過的時候,他還讓人扔下去二百兩銀子,打發掉這些巡檢司的戰船,免得跟他們有所糾纏,最後搞得露餡就不妙了。

就這樣,他們一路避開了江陰巡檢司,鎮江巡檢司,太倉巡檢司等多個巡檢司的戰船,順利的抵達了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口,沿着運河北上十餘里,來到了揚州城外。

揚州城,水路交通要道,戰國之氣就已經在這裡建城了,後來一直都是戰略要地,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得揚州在發生政治衝突的時候稱爲軍事堡壘,在統一時期又轉變爲繁榮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

通常情況下,揚州城內都有着大量的人口,和平時期以商人爲主,戰亂時期則以軍隊爲主。

揚州成爲這樣一個舞臺:商人和軍人交替演出,你方唱罷我登場。

而現在,自然是以商人爲主,大明的南邊半壁江山,已經安逸太久了,對於突然出現的敵人,根本沒有任何防備。

等到船隊靠岸之後,早就等待已久的搬運工,紛紛上前來,準備卸下海鹽,這是他們日常的工作,負責裝卸貨物。

然而當他們靠近靠近之後,卻發現了有些詭異,這些運鹽船他們都認識,但看着吃水線,明顯不像是滿載海鹽的樣子,而且還多了一些沒見過的船。

隨後,船上卻走下了一隊隊手持武器的大漢,根據他們的服飾和武器,有些年老的搬運工,一眼就認出了這些是倭寇。

於是,倭寇來襲的消息,以碼頭爲中心,快速的朝着四周擴散,得知消息得人羣紛紛逃入城中,唯恐跑慢了會被這些倭寇宰殺。

此時的揚州碼頭,可以用雞犬不寧來形容,這些入城的揚州百姓,同樣的將騷亂和恐懼也帶進了城。

很快,揚州知府韓文靜聽到手下來報,說是有大股倭寇來襲,正準備進攻揚州城,一時間他也是難以置信,但這種事情應該不會是謊報,他只得親自來到

登上海寧門的城樓,舉目望去,居然看到港口上面,多出了數十艘大船,其中一部分是各家鹽商的船隻,但另外的十幾艘,很明顯不是運鹽船,還有幾艘他也沒見過的船。

這些船的側舷,都露出了一個個黑洞洞的炮口,而且指向了城牆的方向。

這個時候,揚州同知尚浩還有一衆鹽商,也都來到了城頭之上,觀望着城外的情況。

一波又一波的差役,不斷地前來彙報情況,根據彙報,這些倭寇已經將整個揚州的五座城門全部封死,而且看樣子打算攻城。

“府尊大人,這些倭寇莫不是要來攻城?”

“難不成他們是來給本官賀壽的?”韓文靜白了同知尚浩一眼。

眼前的敵軍,約莫有兩千人,而且軍容齊整,戰船上的火炮都整整齊齊的對着城牆,但卻沒有打算攻擊的樣子。

“這些真的是倭寇嗎?”

“倭寇真的打算攻破揚州城嗎?”

“如果倭寇來進攻,他們能夠守得住嗎?”

這一切問題,都縈繞這在場的人腦海中,雖然此刻城內有一千多人的守軍,但能不能守住揚州城,他們心裡真的沒底。

但他們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束手就擒,儘管對兵事不怎麼了解,但他們知道人多力量大。

兩淮鹽運使,揚州巡鹽御史,揚州知府,江都縣等等各級衙門,都把衙役拉了上來,分發那些早已生鏽的兵器,送上了城牆。

那些鹽商自然也知道,一旦城牆被攻破,底下的苦哈哈不一定優勢,他們這些人必定不會有好下場,一個個都富得流油,說不定這些倭寇此次膽大包天的攻城,就是衝着他們來的。

而且就算人沒事,錢財沒了那也不是他們可以接受的。於是紛紛將手下的搬運工,護院家丁派上了城牆,協助防守。

一時間,城牆上人流涌動,各色服裝,各色旗幟的人馬,紛紛登上城牆,搬上了

而戰船上的孔有德,此刻也來到了城牆外面,他現在一身很普通的裝扮,根本就不起眼,親自確認揚州城的防衛情況。

沿着眼前的城池,孔有德不自主的說道“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第566章 這還是人嗎?第709章 棒子的秉性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七十四章 枝繁葉茂的王家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第三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575章 該死的紅毛夷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734章 一口一口的吃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245章第124章 姚士良之死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六十三章 焦急的王道純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186章 禁逃令第829章 騎兵教做人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575章 該死的紅毛夷第242章 夜襲第331章 後手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674章 皇太極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650章 招攬範景文第770章 騎兵對騎兵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740章 聲西擊東第六章 商河縣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481章 完美的戰鬥第444章 大戰開始第147章 船呢?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349章 回到登州第205章 不簡單的案子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674章 皇太極第358章 審問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684章 賄賂崇禎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366章 探查民情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205章 不簡單的案子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664章 瀋陽侯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591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187章 令行禁止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221章 朝議第382章 我成爲了那隻蝴蝶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194章 膛線第191章 三萬大軍第808章 警告第645章 葉赫師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416章 天生的神槍手?(兩章合一起了)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311章 勸降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144章 一石二鳥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
第566章 這還是人嗎?第709章 棒子的秉性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七十四章 枝繁葉茂的王家第397章 國窮民窮豪強富第三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575章 該死的紅毛夷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第734章 一口一口的吃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245章第124章 姚士良之死第302章 劉遠航的賭徒心理第六十三章 焦急的王道純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186章 禁逃令第829章 騎兵教做人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575章 該死的紅毛夷第242章 夜襲第331章 後手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674章 皇太極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650章 招攬範景文第770章 騎兵對騎兵第647章 朝鮮和日本掐起來了第740章 聲西擊東第六章 商河縣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481章 完美的戰鬥第444章 大戰開始第147章 船呢?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349章 回到登州第205章 不簡單的案子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674章 皇太極第358章 審問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684章 賄賂崇禎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六十八章 孔有德表示不背鍋第366章 探查民情第838章 中原戰亂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205章 不簡單的案子第四十六章 王道純來信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664章 瀋陽侯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446章 千軍萬馬一波流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833章 聽天由命的皇太極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591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225章 糧換鹽引第163章 打土豪、分田地?行不通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451章 終於,結束啦!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187章 令行禁止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544章 城牆塌了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221章 朝議第382章 我成爲了那隻蝴蝶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720章 推動兼併戰爭第194章 膛線第191章 三萬大軍第808章 警告第645章 葉赫師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416章 天生的神槍手?(兩章合一起了)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311章 勸降第695章 我是最靚的仔第144章 一石二鳥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